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再一次将美育凸显到了教育者的面前。在目前美育日渐被边缘化,教育教学与学生美感世界脱节而走向教条化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感认知能力与美育修养,内外双修,从而具有美好的形象、高尚的修养、丰富的知识和高雅的风范,才能从诸方面感化学生,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与内涵。
关键词: 核心素养;美育;内外双修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在这些种类名目繁多的要点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基础的核心地位:“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从单纯的德育智育走向真善美的统一与更高的精神追求,是这一理论的鲜明特色之一。
然而从现阶段教育情形来看,“人文底蕴”尚处于被忽略的位置,大部分的教育教学是以“智育”为核心的,其他两“育”则相对处于边缘境遇,尤其是“美育”,被弱化肢解到了个别单一的学科教育中,如与艺术较为直接相关的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音乐、美术这些科目中去。学生的审美观点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被人为地庸俗化、边缘化了。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不能忽视“美”的学习与教育,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深刻地指出,“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死的字母代替了活的知性,而且训练有素的记忆力比天才和感受更为可靠地在进行指导。”在席勒看来,伴随着近代文明迅速发展,科技进步飞快的潮流下,人们的想象力日渐衰退,艺术正从这个喧嚣的时代慢慢消失。他写下的这本《审美教育书简》就是在警示人们,要填补人们人格上的缺失,只有通过美育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也是美育的作用和任务。
然而可惜的是,美的教育本身在现阶段功利化教育教学大潮的驱动下,正在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支离破碎,人们的想象力逐渐消退,艺术也慢慢淡出常规的教学环节。在校学生的审美趣味不断地在媒体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向低俗化迈进,甚至于一步步地逼近腐化。可见,审美教育对当代高中生来说是何等重要,这种教育并非是通过观赏几件艺术作品或听几首世界名曲就能完全实现的,这需要整个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统一关注这一现象,把美育定位为中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给予美育关怀与教育,使其人格得以完善。这一重任毫无疑问要落到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身上,这就要求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尽快提升自我的美学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召唤。
任何学科都是智慧与美德的结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把学科作为立足点而不是仅仅把学科知识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在个人的修养与行为方面下苦功,尽快提升自我美学素养,成为一名“美”的代言人,而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诚恳地说道:“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可见,教育并不是板起脸来进行说教,而是一门艺术,一门不仅崇尚真与善,而且特别重视美的艺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没有一定的美学修养,不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是不可思议的。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拥有一桶水,这桶水要先从内心世界进行充实。首先要不断提升自我辨别美丑的能力,不论是在自然界、社会还是艺术作品中,美丑以及各种形态都是纷纭杂呈的,要想能够从中分辨出真正的美的对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种能力不会遗传,只能靠我们不断地学习来获取。其次,要不断培养自身对于各种美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或许有遗传上的差异,但更主要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感受能力。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的人与一个知识渊博、慧眼独具并具有敏感细腻感受能力的人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审美结果可能是有天壤之别的,要想培养和提升自我的审美感受能力,必须要学会在不同形态的美感中游刃有余:内容的、形式的;自然的、社会的、艺术的;崇高的、细腻的;悲剧的、喜剧的以及滑稽的、幽默的等等。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水准,去发展甚至创造独属于自己的美。
除了“修身于内”之外,职业的特殊性还要求我们要能够做到“塑形于外”。我们对于美的理解与体验会直接外显在我们的外在形象上,这将直接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评判我们自身或者直接模仿的源泉。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长期进行美感修饰,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尊敬、敬仰和模仿的对象:一是服饰,主要包括着装与饰品;二是我们的行为举止,一般表现为眼、头、口、手、身体、站、坐、走的姿势以及一些其他的动作;三是我们的谈吐,主要指语言表述和语调的应用上;四是我们的体貌特征,比如充沛的精神、健壮的体格、卫生清洁等方面。外形的塑造实际上是内在美感有意无意的外显。只要教师能做到不断提升自我美学修养,我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会是古板而一成不变的“老”师。
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内在美感体验与外显的形象美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教育作用,引领学生趋向真善美,最终成就一名“全面发展的人”。而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在学习与修炼中完善自身,以自身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之美化育学生,最终成为教育对象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社会尊重的好教师,并在实际的自我“修炼”中不断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编.《〈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作者简介: 谷秀峰,寧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
关键词: 核心素养;美育;内外双修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在这些种类名目繁多的要点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基础的核心地位:“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从单纯的德育智育走向真善美的统一与更高的精神追求,是这一理论的鲜明特色之一。
然而从现阶段教育情形来看,“人文底蕴”尚处于被忽略的位置,大部分的教育教学是以“智育”为核心的,其他两“育”则相对处于边缘境遇,尤其是“美育”,被弱化肢解到了个别单一的学科教育中,如与艺术较为直接相关的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音乐、美术这些科目中去。学生的审美观点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被人为地庸俗化、边缘化了。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不能忽视“美”的学习与教育,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深刻地指出,“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死的字母代替了活的知性,而且训练有素的记忆力比天才和感受更为可靠地在进行指导。”在席勒看来,伴随着近代文明迅速发展,科技进步飞快的潮流下,人们的想象力日渐衰退,艺术正从这个喧嚣的时代慢慢消失。他写下的这本《审美教育书简》就是在警示人们,要填补人们人格上的缺失,只有通过美育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也是美育的作用和任务。
然而可惜的是,美的教育本身在现阶段功利化教育教学大潮的驱动下,正在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支离破碎,人们的想象力逐渐消退,艺术也慢慢淡出常规的教学环节。在校学生的审美趣味不断地在媒体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向低俗化迈进,甚至于一步步地逼近腐化。可见,审美教育对当代高中生来说是何等重要,这种教育并非是通过观赏几件艺术作品或听几首世界名曲就能完全实现的,这需要整个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统一关注这一现象,把美育定位为中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给予美育关怀与教育,使其人格得以完善。这一重任毫无疑问要落到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身上,这就要求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尽快提升自我的美学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召唤。
任何学科都是智慧与美德的结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把学科作为立足点而不是仅仅把学科知识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在个人的修养与行为方面下苦功,尽快提升自我美学素养,成为一名“美”的代言人,而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诚恳地说道:“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可见,教育并不是板起脸来进行说教,而是一门艺术,一门不仅崇尚真与善,而且特别重视美的艺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没有一定的美学修养,不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是不可思议的。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拥有一桶水,这桶水要先从内心世界进行充实。首先要不断提升自我辨别美丑的能力,不论是在自然界、社会还是艺术作品中,美丑以及各种形态都是纷纭杂呈的,要想能够从中分辨出真正的美的对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种能力不会遗传,只能靠我们不断地学习来获取。其次,要不断培养自身对于各种美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或许有遗传上的差异,但更主要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感受能力。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的人与一个知识渊博、慧眼独具并具有敏感细腻感受能力的人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审美结果可能是有天壤之别的,要想培养和提升自我的审美感受能力,必须要学会在不同形态的美感中游刃有余:内容的、形式的;自然的、社会的、艺术的;崇高的、细腻的;悲剧的、喜剧的以及滑稽的、幽默的等等。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水准,去发展甚至创造独属于自己的美。
除了“修身于内”之外,职业的特殊性还要求我们要能够做到“塑形于外”。我们对于美的理解与体验会直接外显在我们的外在形象上,这将直接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评判我们自身或者直接模仿的源泉。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长期进行美感修饰,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尊敬、敬仰和模仿的对象:一是服饰,主要包括着装与饰品;二是我们的行为举止,一般表现为眼、头、口、手、身体、站、坐、走的姿势以及一些其他的动作;三是我们的谈吐,主要指语言表述和语调的应用上;四是我们的体貌特征,比如充沛的精神、健壮的体格、卫生清洁等方面。外形的塑造实际上是内在美感有意无意的外显。只要教师能做到不断提升自我美学修养,我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会是古板而一成不变的“老”师。
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内在美感体验与外显的形象美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教育作用,引领学生趋向真善美,最终成就一名“全面发展的人”。而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在学习与修炼中完善自身,以自身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之美化育学生,最终成为教育对象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社会尊重的好教师,并在实际的自我“修炼”中不断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编.《〈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作者简介: 谷秀峰,寧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