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第五批援藏干部(2007年7月-2010年7月)将带着各自的成就业绩、酸甜苦辣,告别西藏。而在西藏这三年的特殊历练,或许将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2007年7月,中央及17个省市的850多名援藏干部告别单位、家乡和亲人,从繁华的都市奔赴祖国边疆,被分配至西藏的市、区、县,满怀一腔热血与激情,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平凡而不平常的援藏之旅。
时势造英雄、苦难历人生。与1994年以来的前四批援藏干部相比,第五批援藏干部经历可能更为特殊、更加不凡。
(一)
“20万元买一颗援藏县委书记的人头!10万元买一颗其他援藏干部的人头!”这是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之后,藏独分子的狂言。
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使西藏连续18年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被打破。这种关于“人头”的狂言,这种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是生活在内地的公众所无法想象的。然而,这一切却真实地发生在入藏工作不到半年的第五批援藏干部身上。
除了藏独分子关于“人头”的叫嚣,他们所面临的考验还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阻止一些藏独分子破坏、阻挠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活动,一批援藏干部连续两个多月坚守一线。他们奔走在高峰之间、边境线上,就着矿泉水吃着方便面,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5·12”大地震举国同哀,人们关注的目光聚集汶川,但又有谁知道“10·6” 西藏当雄地震的破坏威力,这是近年来,西藏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灾害给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带来巨大挑战和空前忙碌。
通讯中断,公路阻断,呼啸的大风,彻骨的严寒……2008年10月26日,突如其来的山南雪灾,把5县3000多牧民置于冰天雪地的困境。安徽、湖南、湖北的援藏干部第一时间赶赴抗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用推土机开道。强烈的阳光照在白茫茫的雪原上,许多同志的脸被灼伤,脱了一层皮,但他们依然坚守。
全球金融危机给对口支援的省市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全国援藏工作力度不减,援藏项目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政治与经济的上述考验,这些年富力强、政治与业务素质都较高的内地干部,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执政经验足以应对,然而外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的孤独寂寞,这些更加刚性和具象的挑战,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和逾越?
(二)
援藏总领队许鹏用一句话总结了援藏干部的感受:在西藏工作,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精神回故乡”。
到了高原,援藏干部需要迈过的第一关不是其他,恰恰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这里海拔低的也达3000米,高的达5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含氧量平均只有内地的40%,从内地过来的人,大多都会有胸闷、头痛、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在西藏,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援藏干部因为缺氧,嘴唇变得黑紫。人民论坛采访组所到的援藏干部的宿舍,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个大大的药箱,一个氧气瓶。
在普通人印象中,防晒霜和润唇膏只是女人的“专利”。进藏后,高原干燥的空气与炙热的阳光,让不少在内地习惯“素面朝天”的干部,也得涂上厚厚防晒霜,不时抹点润唇膏。
有援藏干部用六个变化概括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头发白了、血压高了、心率快了、视力降了、记忆力滑坡了、药吃多了。
我们观察,其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他们说话、行动慢了,比在内地甚至缓慢了许多。西藏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援藏干部崔士鑫告诉我们,来到西藏得学会放慢节奏,快了生理上是承受不了的。他一再地提醒我们这些初次进藏采访的记者不要猛跑、猛转等注意事项。
而最危险的一段,是援藏三年回到内地的时刻,一些干部因为心脏适应了缺氧环境,到富氧的地方反而承受不了,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三)
如果说生理上的考验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那么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对于每一位援藏干部来说甚至更难逾越。
在西藏不少地区,晚上九、十点才天黑。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工作压力、生存环境和思乡的牵挂等,使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和烦躁。
许多援藏干部们最怕过周末。上班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思乡之情能够淡化,但忙过之后,寂寞就成了他们心理的常态,想家、想孩子、想爱人,担心父母。
电话是援藏干部与亲人沟通的主渠道。在西藏,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干部说的“最渴望的是家里来电话,最害怕的是放下电话的那一刻”的煎熬。
工作、环境的种种艰难,生理、心理的重重考验,援藏干部们积极面对,视其为报效祖国、感悟人生的难得机会。
(四)
在西藏这样一个现代化程度不高、相对封闭、宗教影响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地区,如何将内地的先进理念、市场能力、人才资金优势等与西藏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有效结合,把握西藏治理方式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是援藏干部快速进入角色,融入西藏开展工作必须解决的课题。
为了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尽快了解社情民意,还未摆脱高原反应的他们,进藏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扎实深入地开展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农牧区,即便是最高、最远、最偏的地方,也是他们时常工作的地方。
为了尽快地确定工作重点,他们广泛地调研、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明确了三年援藏工作的重点:西藏农牧区最需要什么,广大农牧民最盼望什么,就是他们3年援藏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了让援藏项目真正惠民,他们在安排援藏建设项目时,毫不犹豫地落实80%的援藏资金投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居工程等相关政策,让更多农牧民受益,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感召群众、凝聚人心。
为了和当地藏族干部搞好团结,他们积极将内地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带到西藏来、融到西藏来,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带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促进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不是援藏干部,是在藏干部”、“是任职而不是挂职”、“只有特殊的环境、没有特殊的干部”、“是主人而不是过客”……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融入当地干部群众、融入班子、融入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杜绝临时观念和浮躁情绪,以主人翁的姿态思考、谋划、处理西藏发展改革稳定和谐各项工作。
(五)
只有民生工程,没有形象工程。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工作重点普遍下移,把广大农牧区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援藏工作在农村“见人、见物、见精神”。
据统计,3年来,各援藏工作队共投入24.1亿元,落实“三农”项目625个,发展特色农牧业项目294个,实施农房改造68331户,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90个,培训农牧民87469人次。
在各类援藏项目的带动下,过去只会种田、放牧的农牧民,学会了养奶牛、育苗、发展沼气等现代生产技术,有的人利用农闲到外地打工,有实力、有经验的人则建工厂、包工程,涌现出一大批致富能人。
2009年,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2.4%,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9元,同比增长13%,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就的取得,原因多方面,离不开一批批援藏干部的艰辛付出。
援藏干部用自己的真诚去读懂老百姓的心,懂得他们向往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去谋求符合老百姓需求和意愿的发展之策。我们相信,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将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六)
在寻求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上,援藏干部结合实际,将项目援藏转向“智力援藏”、“文化援藏”、“生态援藏”。
为回击达赖集团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福建省援藏工作队投入800万元援藏资金,对濒临失传的工布地区珞巴族等人口较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建立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
厦门市援藏干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功开辟了珞巴民俗文化体验游精品路线,积极引导珞巴族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仅2009年就为南伊乡珞巴族群众创收10多万元。
交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农牧民安居工程、基层党的建设……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里面都有援藏资金的支撑,援藏资金也都有了新的流向,用在了刀刃上。
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完善、干部交流和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基础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新时期援藏工作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崭新格局。
(七)
亲人的支持是援藏干部在西藏努力工作的坚实后盾。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儿子、父亲、丈夫、妻子、女儿。面对亲人生病甚至离去需要床前陪伴时,在国家和小家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
援藏干部于林勇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幼儿园搞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说一个心愿,知道你儿子怎么说的吗?我希望早点见到爸爸!”他强忍着酸楚说,很快就会回去了。挂了电话,潸然泪下。工布江达县委书记蒋耕霆来西藏之前征求89岁父亲的意见,老人二话没说“支持”。援藏干部与他们的妻子都变成“善意的说谎者”,丈夫是不愿让妻子担心自己的身体和安全;妻子为让丈夫安心工作,扛起了家中的一切重担,即使夜里默默流泪也从不向丈夫抱怨。
援藏考验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毅力,背后支撑起这些援藏干部的还有组织上关怀。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援藏干部关爱关怀,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派出单位尽力解决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西藏安心工作;藏族干部群众欢迎援藏干部的到来,在工作中处处配合。
(八)
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援藏干部一再要求不要报道他们个人,要多报道西藏的变化,吸引更多的人和企业来援助西藏、发展西藏。他们说,比起那些从内地来长期在藏干部的付出,他们3年辛苦算不了什么。
正是因为这种谦逊与低调,使他们这段可以用“惊心动魄”这类词汇来形容的岁月不为大众所知晓,不少网友甚至对他们的援藏动机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一万余名受访者中,79.1%的人对援藏干部“了解一点”或“不了解”;67.4%的人认为援藏的动机是“为了增加资历,为以后的提升做准备”,而160多名援藏干部选择此项的不到1%。
真诚的付出与奉献使他们得到了熟知这一群体的人群的认同。西藏不少干部群众对于援藏干部所干的事、所吃的苦,能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如果不干实事,岂不是真变成了到这来镀金?但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代表着一个家庭、单位、省市。在这干不好,我们没法交代。”他们平凡的话语中透露出真情。
其实,只要多一个人了解援藏干部,就会多一份与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一样的感动。
(九)
青藏高原是冶炼精神的熔炉,让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一个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逐步成长,但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不断锤炼,更能迅速超越自我。
也许在来之前一些援藏干部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在西藏,他们的思想悄然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不仅因为外在的环境,更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传统。
在1994年“对口援藏”之前,已有一批批进(援)藏干部奔赴西藏,为西藏的发展“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留下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阴法唐将军已88岁高龄,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于1950年第一批入藏。他告诉人民论坛记者,第一批进藏干部少则十几年,多则一辈子,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条件地献给了西藏,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过得很艰苦,这正是“老西藏精神”的体现。而现在的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已经大大减少了。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精神。“老西藏精神”也在岁月变迁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有援藏干部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这四句话来概括新时期的援藏精神,虽然可能不够全面,但话语朴实,蕴涵深刻。
(十)
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浮躁盛行,名利成被追逐的对象,不少人信仰缺失,鲜谈奉献,在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干部队伍也不例外。
而经过3年锤炼,援藏干部对个人的利益得失计较得少了,对西藏、民族、国家的发展思考得多了,人也变得更加的真诚,更乐于奉献。正是这种心灵的超越,诠释了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华崛起的砥柱中流。
比高原更高大的是无畏的精神;比雪山更纯洁的是无私的心灵。
越是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朴实的理想与信念越弥足珍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展现了援藏干部群体的奉献、真诚及坚韧,就像是雪域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这种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值得珍藏,更值得挖掘、弘扬。
2007年7月,中央及17个省市的850多名援藏干部告别单位、家乡和亲人,从繁华的都市奔赴祖国边疆,被分配至西藏的市、区、县,满怀一腔热血与激情,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平凡而不平常的援藏之旅。
时势造英雄、苦难历人生。与1994年以来的前四批援藏干部相比,第五批援藏干部经历可能更为特殊、更加不凡。
(一)
“20万元买一颗援藏县委书记的人头!10万元买一颗其他援藏干部的人头!”这是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之后,藏独分子的狂言。
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使西藏连续18年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被打破。这种关于“人头”的狂言,这种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是生活在内地的公众所无法想象的。然而,这一切却真实地发生在入藏工作不到半年的第五批援藏干部身上。
除了藏独分子关于“人头”的叫嚣,他们所面临的考验还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阻止一些藏独分子破坏、阻挠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活动,一批援藏干部连续两个多月坚守一线。他们奔走在高峰之间、边境线上,就着矿泉水吃着方便面,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5·12”大地震举国同哀,人们关注的目光聚集汶川,但又有谁知道“10·6” 西藏当雄地震的破坏威力,这是近年来,西藏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灾害给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带来巨大挑战和空前忙碌。
通讯中断,公路阻断,呼啸的大风,彻骨的严寒……2008年10月26日,突如其来的山南雪灾,把5县3000多牧民置于冰天雪地的困境。安徽、湖南、湖北的援藏干部第一时间赶赴抗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用推土机开道。强烈的阳光照在白茫茫的雪原上,许多同志的脸被灼伤,脱了一层皮,但他们依然坚守。
全球金融危机给对口支援的省市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全国援藏工作力度不减,援藏项目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政治与经济的上述考验,这些年富力强、政治与业务素质都较高的内地干部,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执政经验足以应对,然而外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的孤独寂寞,这些更加刚性和具象的挑战,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和逾越?
(二)
援藏总领队许鹏用一句话总结了援藏干部的感受:在西藏工作,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精神回故乡”。
到了高原,援藏干部需要迈过的第一关不是其他,恰恰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这里海拔低的也达3000米,高的达5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含氧量平均只有内地的40%,从内地过来的人,大多都会有胸闷、头痛、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在西藏,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援藏干部因为缺氧,嘴唇变得黑紫。人民论坛采访组所到的援藏干部的宿舍,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个大大的药箱,一个氧气瓶。
在普通人印象中,防晒霜和润唇膏只是女人的“专利”。进藏后,高原干燥的空气与炙热的阳光,让不少在内地习惯“素面朝天”的干部,也得涂上厚厚防晒霜,不时抹点润唇膏。
有援藏干部用六个变化概括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头发白了、血压高了、心率快了、视力降了、记忆力滑坡了、药吃多了。
我们观察,其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他们说话、行动慢了,比在内地甚至缓慢了许多。西藏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援藏干部崔士鑫告诉我们,来到西藏得学会放慢节奏,快了生理上是承受不了的。他一再地提醒我们这些初次进藏采访的记者不要猛跑、猛转等注意事项。
而最危险的一段,是援藏三年回到内地的时刻,一些干部因为心脏适应了缺氧环境,到富氧的地方反而承受不了,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三)
如果说生理上的考验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那么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对于每一位援藏干部来说甚至更难逾越。
在西藏不少地区,晚上九、十点才天黑。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工作压力、生存环境和思乡的牵挂等,使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和烦躁。
许多援藏干部们最怕过周末。上班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思乡之情能够淡化,但忙过之后,寂寞就成了他们心理的常态,想家、想孩子、想爱人,担心父母。
电话是援藏干部与亲人沟通的主渠道。在西藏,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干部说的“最渴望的是家里来电话,最害怕的是放下电话的那一刻”的煎熬。
工作、环境的种种艰难,生理、心理的重重考验,援藏干部们积极面对,视其为报效祖国、感悟人生的难得机会。
(四)
在西藏这样一个现代化程度不高、相对封闭、宗教影响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地区,如何将内地的先进理念、市场能力、人才资金优势等与西藏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有效结合,把握西藏治理方式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是援藏干部快速进入角色,融入西藏开展工作必须解决的课题。
为了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尽快了解社情民意,还未摆脱高原反应的他们,进藏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扎实深入地开展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农牧区,即便是最高、最远、最偏的地方,也是他们时常工作的地方。
为了尽快地确定工作重点,他们广泛地调研、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明确了三年援藏工作的重点:西藏农牧区最需要什么,广大农牧民最盼望什么,就是他们3年援藏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了让援藏项目真正惠民,他们在安排援藏建设项目时,毫不犹豫地落实80%的援藏资金投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居工程等相关政策,让更多农牧民受益,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感召群众、凝聚人心。
为了和当地藏族干部搞好团结,他们积极将内地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带到西藏来、融到西藏来,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带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促进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不是援藏干部,是在藏干部”、“是任职而不是挂职”、“只有特殊的环境、没有特殊的干部”、“是主人而不是过客”……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融入当地干部群众、融入班子、融入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杜绝临时观念和浮躁情绪,以主人翁的姿态思考、谋划、处理西藏发展改革稳定和谐各项工作。
(五)
只有民生工程,没有形象工程。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工作重点普遍下移,把广大农牧区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援藏工作在农村“见人、见物、见精神”。
据统计,3年来,各援藏工作队共投入24.1亿元,落实“三农”项目625个,发展特色农牧业项目294个,实施农房改造68331户,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90个,培训农牧民87469人次。
在各类援藏项目的带动下,过去只会种田、放牧的农牧民,学会了养奶牛、育苗、发展沼气等现代生产技术,有的人利用农闲到外地打工,有实力、有经验的人则建工厂、包工程,涌现出一大批致富能人。
2009年,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2.4%,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9元,同比增长13%,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就的取得,原因多方面,离不开一批批援藏干部的艰辛付出。
援藏干部用自己的真诚去读懂老百姓的心,懂得他们向往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去谋求符合老百姓需求和意愿的发展之策。我们相信,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将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六)
在寻求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上,援藏干部结合实际,将项目援藏转向“智力援藏”、“文化援藏”、“生态援藏”。
为回击达赖集团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福建省援藏工作队投入800万元援藏资金,对濒临失传的工布地区珞巴族等人口较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建立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
厦门市援藏干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功开辟了珞巴民俗文化体验游精品路线,积极引导珞巴族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仅2009年就为南伊乡珞巴族群众创收10多万元。
交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农牧民安居工程、基层党的建设……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里面都有援藏资金的支撑,援藏资金也都有了新的流向,用在了刀刃上。
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完善、干部交流和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基础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新时期援藏工作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崭新格局。
(七)
亲人的支持是援藏干部在西藏努力工作的坚实后盾。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儿子、父亲、丈夫、妻子、女儿。面对亲人生病甚至离去需要床前陪伴时,在国家和小家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
援藏干部于林勇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幼儿园搞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说一个心愿,知道你儿子怎么说的吗?我希望早点见到爸爸!”他强忍着酸楚说,很快就会回去了。挂了电话,潸然泪下。工布江达县委书记蒋耕霆来西藏之前征求89岁父亲的意见,老人二话没说“支持”。援藏干部与他们的妻子都变成“善意的说谎者”,丈夫是不愿让妻子担心自己的身体和安全;妻子为让丈夫安心工作,扛起了家中的一切重担,即使夜里默默流泪也从不向丈夫抱怨。
援藏考验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毅力,背后支撑起这些援藏干部的还有组织上关怀。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援藏干部关爱关怀,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派出单位尽力解决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西藏安心工作;藏族干部群众欢迎援藏干部的到来,在工作中处处配合。
(八)
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援藏干部一再要求不要报道他们个人,要多报道西藏的变化,吸引更多的人和企业来援助西藏、发展西藏。他们说,比起那些从内地来长期在藏干部的付出,他们3年辛苦算不了什么。
正是因为这种谦逊与低调,使他们这段可以用“惊心动魄”这类词汇来形容的岁月不为大众所知晓,不少网友甚至对他们的援藏动机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一万余名受访者中,79.1%的人对援藏干部“了解一点”或“不了解”;67.4%的人认为援藏的动机是“为了增加资历,为以后的提升做准备”,而160多名援藏干部选择此项的不到1%。
真诚的付出与奉献使他们得到了熟知这一群体的人群的认同。西藏不少干部群众对于援藏干部所干的事、所吃的苦,能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如果不干实事,岂不是真变成了到这来镀金?但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代表着一个家庭、单位、省市。在这干不好,我们没法交代。”他们平凡的话语中透露出真情。
其实,只要多一个人了解援藏干部,就会多一份与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一样的感动。
(九)
青藏高原是冶炼精神的熔炉,让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一个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逐步成长,但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不断锤炼,更能迅速超越自我。
也许在来之前一些援藏干部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在西藏,他们的思想悄然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不仅因为外在的环境,更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传统。
在1994年“对口援藏”之前,已有一批批进(援)藏干部奔赴西藏,为西藏的发展“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留下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阴法唐将军已88岁高龄,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于1950年第一批入藏。他告诉人民论坛记者,第一批进藏干部少则十几年,多则一辈子,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条件地献给了西藏,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过得很艰苦,这正是“老西藏精神”的体现。而现在的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已经大大减少了。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精神。“老西藏精神”也在岁月变迁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有援藏干部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这四句话来概括新时期的援藏精神,虽然可能不够全面,但话语朴实,蕴涵深刻。
(十)
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浮躁盛行,名利成被追逐的对象,不少人信仰缺失,鲜谈奉献,在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干部队伍也不例外。
而经过3年锤炼,援藏干部对个人的利益得失计较得少了,对西藏、民族、国家的发展思考得多了,人也变得更加的真诚,更乐于奉献。正是这种心灵的超越,诠释了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华崛起的砥柱中流。
比高原更高大的是无畏的精神;比雪山更纯洁的是无私的心灵。
越是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朴实的理想与信念越弥足珍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展现了援藏干部群体的奉献、真诚及坚韧,就像是雪域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这种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值得珍藏,更值得挖掘、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