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同等重要,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渗透,是践行读写结合思想的有益尝试。文章认为,“融写于读”,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整合一是要积写作之材,在阅读训练中强化知识素材的积累沉淀;二是要习写作之法,在阅读训练中加强精彩词句、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效仿练习;三是要炼写作之魂,在阅读训练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升华。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75-02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目前不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都不是很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整合起来。事实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将二者有机整合应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整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积写作之材:在阅读训练中强化知识素材的积累沉淀
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和文化大师,之所以在创作时能文思泉涌、一泻千里,无不得益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积累和知识的转化借用。而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阅读。阅读经典著作不仅能获得真善美的教育知识,而且人的情操也能得到陶冶,名家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能启悟读者在写作中予以模仿或借用。所以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写作活动难以施展。对于我们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必须高度重视课内外的阅读训练,积累丰富的语感、词汇、句型、示例等素材,为写作教学做“有米之炊”。一方面,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感情诵读文章,培养丰富的语感;用心品读,以把握词句的精妙之处,并内化于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做到“定时定向定量”。“定时定向定量”,简言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哪本著作且阅读多少内容。否则学生会漫无目的的东翻西看,时间是耗费了,却效率很低。尤其在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初中生通过手机、网络能接触到不少的碎片信息,而这些碎片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予以指导,比如教师可以推荐哪个学习网站有哪些相关篇目可以阅读,并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摘抄优美的词句,以积累词汇,必要时可以写一写读书笔记,为将来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另外,鉴于不少初中生自控力较差,易染网瘾,教师也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监督学生在进行网上阅读时“不走样”,少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闲聊。
二、习写作之法:在阅读训练中加强精彩词句、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效仿练习
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篇目,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文美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极强的,它们在遣词用句、事例选择、描写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都給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将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方法更好地迁移运用到自己将来的写作中去,教师可在课文中精选一些精彩词句段落供学生效仿练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片段式的情景语段写作。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我们可以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秀气”、“澄清”、“空灵”、“水墨画”等词,请学生写一段描写性的话;仿照《济南的冬天》第一段中“对于……,像我,……”的句式,请学生用把自己家乡的特点写出来……在一次次的片断式写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积累的优秀的文本语言吸收、内化,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写作兴趣[1]。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于勒出场前,小说着力渲染于勒在菲利普一家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时隔十二载之后,穷困潦倒的于勒出现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像美丽的肥皂泡那样霎时破灭,顿时产生“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2]。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布局新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布局之法。
总之,除了效仿文本中的情境语段的写作和谋篇布局外,我们还能指导学生在阅读课上模仿作者的写作顺序,比如倒叙、插叙的写法等等;学习阅读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这样可以让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对人物的叙述更加细致丰满,更富有感染力;练习并掌握阅读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等都也应有所了解)。
三、炼写作之魂:在阅读训练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升华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就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还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3]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枯叶蝴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我的母亲》等课文篇目时,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让学生能走进作品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对话”。通过学习阅读篇目中的经典故事,学生不仅能够在感动的同时受到鼓励,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还能使他们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懂得在学习生活中储存友谊、播种善良,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等等,实现他们情感上的体验与升华。唯有此,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真性情的好作文来。总之,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是文章的灵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熔炼升华,这样写作训练中学生写出的东西才有“生命”,才富有“色彩”,否则只是素材的堆砌和写作“套路”的“搬抄”,毫无打动人心的力量。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渗透,促进读写结合,就是要在阅读训练中强化知识素材的积累沉淀,加强精彩词句、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效仿练习,注重情感的体验升华。以上是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结合自己教学体会的一些拙见,希望此研究能唤起更多的理论专家和一线教学人员重视读写结合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3]杨端.多一些阅读积累 多一些文学熏陶——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一点尝试[J].科教文汇,2012(12):89-91.
[2]杨勇.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3(11):75-76.
作者简介:丁丽芳(1976-),女,回族,福建福州人,学士,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工作单位: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75-02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目前不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都不是很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有机整合起来。事实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将二者有机整合应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整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积写作之材:在阅读训练中强化知识素材的积累沉淀
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和文化大师,之所以在创作时能文思泉涌、一泻千里,无不得益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素材的积累和知识的转化借用。而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阅读。阅读经典著作不仅能获得真善美的教育知识,而且人的情操也能得到陶冶,名家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能启悟读者在写作中予以模仿或借用。所以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写作活动难以施展。对于我们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必须高度重视课内外的阅读训练,积累丰富的语感、词汇、句型、示例等素材,为写作教学做“有米之炊”。一方面,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用饱满的感情诵读文章,培养丰富的语感;用心品读,以把握词句的精妙之处,并内化于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做到“定时定向定量”。“定时定向定量”,简言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哪本著作且阅读多少内容。否则学生会漫无目的的东翻西看,时间是耗费了,却效率很低。尤其在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初中生通过手机、网络能接触到不少的碎片信息,而这些碎片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予以指导,比如教师可以推荐哪个学习网站有哪些相关篇目可以阅读,并督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摘抄优美的词句,以积累词汇,必要时可以写一写读书笔记,为将来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另外,鉴于不少初中生自控力较差,易染网瘾,教师也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监督学生在进行网上阅读时“不走样”,少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闲聊。
二、习写作之法:在阅读训练中加强精彩词句、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效仿练习
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篇目,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文美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极强的,它们在遣词用句、事例选择、描写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都給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将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方法更好地迁移运用到自己将来的写作中去,教师可在课文中精选一些精彩词句段落供学生效仿练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片段式的情景语段写作。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我们可以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秀气”、“澄清”、“空灵”、“水墨画”等词,请学生写一段描写性的话;仿照《济南的冬天》第一段中“对于……,像我,……”的句式,请学生用把自己家乡的特点写出来……在一次次的片断式写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积累的优秀的文本语言吸收、内化,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写作兴趣[1]。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于勒出场前,小说着力渲染于勒在菲利普一家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时隔十二载之后,穷困潦倒的于勒出现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像美丽的肥皂泡那样霎时破灭,顿时产生“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2]。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布局新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布局之法。
总之,除了效仿文本中的情境语段的写作和谋篇布局外,我们还能指导学生在阅读课上模仿作者的写作顺序,比如倒叙、插叙的写法等等;学习阅读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这样可以让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对人物的叙述更加细致丰满,更富有感染力;练习并掌握阅读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等都也应有所了解)。
三、炼写作之魂:在阅读训练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升华
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就说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还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3]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枯叶蝴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我的母亲》等课文篇目时,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让学生能走进作品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对话”。通过学习阅读篇目中的经典故事,学生不仅能够在感动的同时受到鼓励,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还能使他们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懂得在学习生活中储存友谊、播种善良,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等等,实现他们情感上的体验与升华。唯有此,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真性情的好作文来。总之,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是文章的灵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熔炼升华,这样写作训练中学生写出的东西才有“生命”,才富有“色彩”,否则只是素材的堆砌和写作“套路”的“搬抄”,毫无打动人心的力量。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训练渗透,促进读写结合,就是要在阅读训练中强化知识素材的积累沉淀,加强精彩词句、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效仿练习,注重情感的体验升华。以上是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结合自己教学体会的一些拙见,希望此研究能唤起更多的理论专家和一线教学人员重视读写结合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3]杨端.多一些阅读积累 多一些文学熏陶——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一点尝试[J].科教文汇,2012(12):89-91.
[2]杨勇.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3(11):75-76.
作者简介:丁丽芳(1976-),女,回族,福建福州人,学士,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工作单位: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