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叙事的三个维度

来源 :鄱阳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物质生态批评视角解析印度作家高希的小说《饿潮》,可以发现“水”作为全书最重要的物质元素,从三个维度展示了其丰富的叙事内涵,即施事能力、意义生成能力和跨时空叙事能力。首先,水具有塑造地貌、影响生物行为和摧毁生命的强大施事能力;其次,在社会话语建构下,水象征着万物相依的生态系统,而饥饿的水、饥饿的老虎和饥饿的人构成一个互动的物质世界;此外,水还是穿越时空的叙事文本,讲述着神话空间中人类对自然的原始认知和敬畏自然的故事,展现历史空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难民遭遇屠杀的历史创伤,书写了当代空间中人与水互动的生态保护语篇。
  [关键词]《饿潮》;物质生态批评;水叙事;物叙事
  一、引言
  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 1956— )是当代印度以英语创作的最著名作家之一,曾斩获包括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英国阿瑟·克拉克科幻奖、印度顶级文学奖——挲诃德耶学院奖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大奖,还曾入围布克奖。高希的第六部小说《饿潮》(The Hungry Tide)于2005年出版。小说的故事主线围绕美国印裔女动物学家皮娅、印度翻译卡奈和当地渔民福柯尔三人展开,讲述了他们寻找海豚和遭遇风暴的经历;与主线交织的附线是卡奈的舅舅尼尔马的笔记内容,展现了印度教孟加拉难民在松达班群岛遭遇印度政府大屠杀的历史创伤。
  对《饿潮》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殖民历史和生态主题。 帕克(Sowon S. Park)指出小说中屠杀难民的文化根源是民族中心主义。①阿鲁娜(Marie Josephine Aruna)、蒂娃巴兰(E. Devabalane)等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谴责了以牺牲人权为代价的环境保护主义。②卡乌尔(Rajender Kaur)指出,全球背景下的生态保护不能采用固定标准,而应依赖于本土的社会文化环境,由本地人按照当地的标准实施。③尽管目前已有研究从生态批评视角阐释《饿潮》,但是小说中无所不在的水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却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综合解读。①为了系统论述小说中“水”的多重意义,本文从物质生态批评视角,在物叙事框架下解读水叙事的三个维度,分析“水”作为这一文本中最重要的物质元素所具有的施事能力、意义生成能力和跨时空叙事能力,以此阐明物叙事对于反思人类与非人类物质关系的重要价值。
  “物叙事”或“物质叙事”(narrative of matter)是物质生态批评的核心概念。受21世纪兴起的新物质主义启发,2012年开始的生态批评物质转向促进了物质生态批评的萌芽,其理论先锋是意大利学者赛仁娜拉·伊奥凡诺(Serenella Iovino)和土耳其教授瑟普爾·奥伯曼(Serpil Oppermann)。根据物叙事理论,不仅所有人类与非人类物质都具有施事能力,而且所有物质的叙事能力就是其施事能力的重要表现。所有物质都是“有故事的物质”(storied matter),物质之间的内在互动(intra-action)推动了世界的构成与变化。这种互动过程或物质化过程(materialization)既是物质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构成的变化过程,也是与人类互动中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②换而言之,分析物叙事就是聚焦融物质性和话语性于一体(material/discursive)的物质,以及对其动态变化过程和社会话语的解读过程。具体而言,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和非人类自然物质通过内在互动体现其施事能力,而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变化中能动的、内在互动的过程”。③物质世界也是物质本身与人类话语实践不断内在互动的现象,物质影响人类对它的阐释,而这种意义生成的过程也是物质成为意象、符号、意义等结合体的过程。物质生态批评的另一颠覆性体现在物质的叙事能力上,即物质不仅能通过与人类的互动生成意义,而且它自身就是文本。物质生态批评旨在解读“文本中的物质”(matter in texts)和“物质文本”(matter as a text),将“自然-文化之间的互动解读为物质叙事”(material narrative),追踪“物质生成过程隐含的文本性”。④值得注意的是,物叙事中的三层内涵是层层推进、相互联系的:施事能力是物质的本体性或物质性体现;意义生成功能是物质互动过程中受人类话语建构而形成的内涵,或物质话语性的体现;而叙事能力是对物质性与话语性的综合再现,更注重故事性(storytelling)或文本性(textuality)。
  受包括生态批评在内的21世纪跨学科研究的影响,西方叙事学学者大卫·赫曼(David Herman)也提出“非人类物质叙事学”(narratology beyond the human)的概念。他认为,叙事学多年来过于注重人类的叙事角色,探讨人类作为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等对于语篇阐释的意义,却往往忽视了非人类物质的叙述作用。鉴于不同角度的叙述有利于我们审视人类与非人类他者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动植物等有机生命和无机物置于叙事中心,通过非人类物质叙事考察人类如何利用叙述结构和方式阐释“与非人类施事者与社区的关系,并表达对后者的人文关怀”。⑤值得注意的是,考察非人类物质的叙事功能离不开人类语言限制与文化框架。在物质生态批评学者看来,我们没有超能力理解非人类物质的语言,所以只能为之代言或采用拟人描写(anthropomorphism),这不一定会为人类中心主义煽风点火,而可能成为“凸显物质的施事能力,展示组成因素共性的叙事手段”。①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聚焦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关系的物叙事研究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中国还处于介绍该理论的初级阶段。
  在物叙事的理论框架下考察高希的小说《饿潮》,可以发现“水”作为全书最重要的物质元素,从三个维度展示了其丰富的叙事内涵,即施事能力、意义生成能力和跨时空叙事能力。“水”具有塑造地貌轮廓、影响生物行为、摧毁生命的强大施事能力;“水”是文中生态系统的象征和饥饿的符号;“水”在神话空间、历史空间和当代空间中讲述着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关系的故事。   二、水的施事能力叙述
  《饿潮》全书分为两部分,即“潮落”和“潮起”。“潮落”部分讲述美国海豚研究学者皮娅来到松达班群岛,与卡奈和福柯尔相遇的经历;“潮起”部分叙述皮娅在卡奈与福柯尔的协助下寻找海豚遭、遇暴风雨的过程。尽管故事表面上围绕三位人物展开,但是从书名、结构和内容来看,水已经成为小说中非人类自然世界的主人公,它在塑造地貌轮廓、影响生物行为和摧毁生命方面体现了惊人的施事能力。
  故事发生在位于印度和孟加拉之间的松达班群岛,当地人又称之为“潮乡”(tide country)。顾名思义,潮乡即潮水的故乡。在这里,潮水具有巨大的施事能力,是掌控海陆变迁的决定因素。群岛上河网密集,小溪河流遍布且与大海相通,“水与土地之间的界线变化无穷,不可预测”。②潮水每天都在塑造群岛的地貌。涨潮之时,水流汹涌,奔腾直入陆地200英里,淹没成千上万亩红树林,“有时冲垮整座海角和半岛,有时瞬间耸立起底岩和沙丘”。③潮水又催生新的领地。红树林在海水的滋润下飞速繁殖,短短几年之内将一块裸土转化为森林覆盖的岛屿。在其他地方,河水改道和催生岛屿需要漫长的几十年;而在潮乡,潮水的作用决定了变化是其永恒的基调,“河流每周更换河道,岛屿几日之内拔地而起,尔后无影无踪”。④潮水导致地貌瞬息万变,这充分说明水是具有强大施事能力的主体,而不再是静止被动的客体。正是在这个“充满活力、人类与非人类自然混居的世界,人类可以宣告物质具有独立的施事能力”。⑤
  其次,水也在影响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行为。多年的岛屿生活让岛民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因为潮水威力巨大,海边任何固定的建筑都会被摧毁,所以尼尔马夫妇所在的鲁斯巴瑞岛没有修建码头,人们下船后需要趟过泥滩抵达小岛。当飓风来临时,潮水的威力剧增。为了保障岛民的安全,尼尔马在有生之年带领大家修建了避难所。而潮乡群岛之一坎宁岛的商业宏图失败,又恰恰证明违背水的自然规律所带来的巨大危害。19世纪50年代,一位英国贵族斥资改造坎宁岛,想将其打造为可以与新加坡和香港齐名、雄霸亚洲的海港城市。大兴土木之际,经验丰富的海上督查极力劝阻工程的实施,因为岛上缺乏绵延的河道用以疏解飓风来临时潮水的威力,与海水相通的河面过于宽阔,岛内是一览无余的平原,一旦飓风来临,潮水将瞬间席卷岛屿。贵族对此劝阻嗤之以鼻。果不其然,轰轰烈烈修建起来的海港在5年后的小飓风中,于几小时内被潮水席卷摧毁。潮水也影响了以海豚为代表的海洋动物的行为。比如,一般而言淡水伊豚的回游迁徙随旱涝季节性变化:暴雨时节,伊豚游向细小的支流捕食;干旱时分,则游向深水区生活。潜心研究海豚的皮娅经过追踪和观察发现潮乡伊豚的独特之处:它们既不像其他地方的淡水伊豚一样喜欢独处,在潮落时聚集在岛内的河流;也不像海水伊豚一样喜好群居,涨潮时会四散开来游入大海。又如湄公河的伊豚回游周期为一年,而潮乡伊豚的周期为一日。以此判断,潮起潮落影响了海豚的行为,也间接证明了水所具有的施事能力。
  如果说在小说中水孕育了万物,它能塑造地貌,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毁灭性也是其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尼尔马在笔记中记录了历史上的多次大暴风雨,其中有一次,40英尺高的巨浪如“水墙”般袭击了加尔各答,无数的房屋瞬间灰飞烟灭,之后成千上万只动物的尸体冲向河流上游和内地。①对暴风雨的记忆深入人心,渔夫霍伦曾在年轻时侥幸逃过一场暴风雨,但是两天浸泡在潮水中与死神搏斗的经历却让他“来生也会刻骨铭心”。那场暴风雨夺走了30万人口的性命,威力堪比“日本广岛的原子弹”。②与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西方人相比,生活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印度人对自然充满敬畏,因为潮水“一望无际,耐心静候时机,只要看看潮水,你就知道为什么潮水迟早都要取胜”。③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等其他海域,遇难船只沉在海底几百年还依然存在,可是在潮乡这座无数沉船的“坟冢”却找不到任何残骸,“潮水的深渊吞噬一切:万物磨成细沙,变为他物”。④水的摧毁性威力在小说结尾得到浓墨重彩的描绘。青年渔民福柯尔是皮娅在当地的向导,他们在寻找海豚的途中不幸遭遇暴风雨,有经验的福柯尔用腰布将二人牢牢固定在潮乡佳荣托拉岛上的大树树杈上,浪潮如堤坝一般从天而降,“汹涌而来,席卷一切”,瞬间将二人拍入河床床底。⑤这波浪潮退去,整座島屿已经是汪洋一片,很多大树拦腰截断,仅剩光秃秃的树干,接着又一波浪潮涌来,飓风肆虐。在这场暴风雨中,福柯尔被连根拔起的树桩击中,不幸去世。尽管树桩是福柯尔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水的威力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水能横扫一切的施事能力直接瓦解了以理智判断人类具有施事能力的标准。潮水所代表的自然物质以其威力将人类从“万物之尊”的宝座拉下,证明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在本质上都是有施事能力且互相影响的不同物质形式。
  三、水的意义生成能力叙述
  在物叙事中,物质具有“创造意义和参与符号化过程的潜力”。⑥人类无法离开物质世界而独自创造意义,物质的符号化过程也非仅仅通过人类的语言功能才能实现。反观人类与非人类物质的互动,它不仅是物质之间施事能力再现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换言之,意义既不能在语言内部单独生成,也不由语言外部赋予,而是由物质实践生成的。意义并非仅仅由人类创造,它是由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的所有物质通过互动的物质话语实践共同创造的。审视《饿潮》中水叙事的意义生成维度,可见其话语建构该物质的两层内涵:水代表生态系统,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物质组成一个多元化的物质世界;水还蕴含着“饥饿”的内涵,饥饿的人类、饥饿的老虎、饥饿的水构成一个饥饿的物质世界。
  一方面,水象征着生态系统。潮水携带泥沙创建陆地,为陆栖生物提供繁衍栖息地:红树林迅速繁殖,鳄鱼潜伏于沼泽河流,孟加拉虎穿行于各个岛屿之间,岛民们依靠捕鱼生活。潮水也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营养和环境,面积仅6万平方公里的潮乡拥有比整个欧洲还更多的鱼类品种,独特的水系为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在潮乡,岛上河流密布,四周海水环绕,河水与海水交融,形成不同盐浓度与浑浊度的“微环境”,或“成百上千个生态位”。这些生态位宛如“悬浮于水内的气球”,各有各的流动特点,它们不断更换位置,有时流入河中再迂回至海,有时直接奔流到海,有时深入岛内腹地,每一个“气球”都是“拥有独特动植物的悬浮生态馆,它们穿梭于不同的水体时,紧随着一大群捕食动物”。①正是因为潮乡独特的水体特点,无数各具特色的微环境孕育了包括鳄鱼和微生物在内的多样性生态系统。水也是太阳、大气、风等物质内部互动形成的物质生成变化过程,由此构成水的循环系统。《饿潮》中多次提及的暴风雨就是水循环的象征。在暴风雨前,皮娅感觉海面气温升高,海面闷热。随后,乌云密布,飓风肆虐,潮水汹涌,海豚表现异常。基于这些信息,皮娅判断暴风雨即将来临。不久之后,暴风雨果然来袭,海水上涨,整个潮乡卷入无边的黑暗。可以看出,暴风雨是阳光、大气和水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特定地区发生的水循环过程的产物,这也进一步证明水作为物质构成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内涵。   另一方面,潮水还具有“饥饿”的内涵。《饿潮》中饥饿的水、饥饿的老虎和饥饿的边缘人群,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饥饿”的动态物质世界。高希在小说题目中将这个“饥饿”的动态物质世界浓缩称为“饿潮”,水的“饥饿”内涵由此生成。首先,潮水的饥饿喻指高涨的潮水势如破竹般的强大力量。每当季风来临,潮乡的潮水便会高涨,水流像饥饿的猛兽般吞噬一切,冲走土地、淹没房屋,导致大量居民和动物溺水而亡。其次,潮水遍布群岛,时时冲垮土地,导致老虎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不足,饥肠辘辘的老虎被迫攻击人类。根据另一种推测,潮水会冲刷掉老虎的气味标记,导致其无法分辨自己的领地范围,从而冲入岛民居住区攻击人类。对本土居民而言,“饥饿”的潮水使“饥饿和灾难成为家常便饭”。②潮水的频繁冲刷还导致土壤成为盐碱地,庄稼无法生长,造成粮食匮乏。饥饿的人们被迫入林捕猎、出海捕鱼,结果或被猛兽所食,或葬身鱼腹。又由于老虎频繁吃人,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即使冒着猎杀被保护动物的罪名也会猎杀老虎,皮娅就亲眼目睹岛上居民合力杀死一只进村的老虎。因此,“饥饿”将水、土地、食物、老虎、居民等物质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各种物质交织互动的多重物质现实世界:在“饿潮”汹涌的潮乡,人类与非人类动物都在为了生存而顽强挣扎。事实上,潮水本身并不饥饿,而正是如此凶险的物质环境塑造了一个饥饿的动态物质世界。正是在这种物质的互动中,小说中的水生成了“饥饿”的内涵。
  综上判断,《饿潮》中的水叙事揭示了双层的话语生成意义:它代表生态系统,赋予其“饥饿”的内涵。可以看出,水已经超越了其本体性或物质性,在与其他物质的互动中生成人类语言中的意義。物质和意义相互交融,物质互动推动了意义生成,意义也解释了物质之间相互依赖、互相作用的现实,以此解构了语言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关系。
  四、水的跨时空叙事
  物质生态批评认为,物质是“文本、叙事场所、故事物质”,“是镌刻着故事的物质手稿”。①物质的形成过程隐含“文本性”(textuality),它通过两种方式呈现,即:“物质展示施事能力;人类与非人类物质动态互动的同时进行话语实践。”②换而言之,不仅人类可以书写故事,非人类物质在展现其施事能力的同时也在叙述环境变迁的历史。人类与非人类物质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也是意义生成或话语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促成故事的叙述。人类所有的故事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参与,人类的进化史本身就是漫长物质演变史中的极小片段,正是这种互动构成叙事的基础。《饿潮》中的水就是一种物质文本,它叙述着过去与现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跨越时空的互动故事,在神话、历史和当代三重空间中编织着水的跨时空叙事。
  在神话空间中,水的神性叙事传达了潮乡岛民对自然的原始认知与敬畏。传说恒河女神下凡将带来毁灭地球的巨大洪灾,为防止世界毁灭的劫难,印度的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神将恒河女神的洪流编入自己烟灰斑驳的发丝中。在潮乡,这股头发最初是一个“缠结的硕大发髻”,后来逐渐散落成“成百上千或成千上万绺缠结的头发”。③一方面,神话非常形象地解释了潮乡河海相连的地理特点:一望无际的海水与群岛上纵横交错的河流互通有无。另一方面,它也凸显了水的巨大摧毁力。在印度神话中,湿婆神具有善恶两面性,性情或温和慈祥,或暴躁易怒,尤其以主掌宇宙的毁灭而著名。如前所述,潮水的摧毁性显而易见,因此有关湿婆神掌管潮乡水系的神话进一步揭示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人们虔诚地拜奉湿婆,认为水的威力是神性的彰显,只有敬畏神灵才能保证自我的生存。如果说“神话与地质学有诸多相通之处,一个是神灵的呼风唤雨,另一个是地球的山崩地裂”;那么有关潮乡源头之一恒河的起源故事,也进一步证明印度人民对水之神性的原始认知。④传说印度神话中的另一位主神毗湿奴神曾跨三步丈量世界,可是一不小心大脚拇指盖在地上刮出一条印,而这条印就形成孕育印度文明的恒河。恒河“穿越天堂,荡涤宇宙的罪恶,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河流”。⑤至今,印度教民仍将其视若神明,尊为“圣河”,洗圣水澡成为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
  在历史空间中,透过尼尔马的笔记,水也叙述着潮乡有关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动荡的历史记忆。首先,水叙述着岛民和自然的互动故事。在潮乡,“河水流淌在人们的头脑里,潮水奔腾在人们的血液中”,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们叙述着水的故事,而水作为具有施事能力的主体,也以它的形式讲述着水与人关系的故事。⑥在所有书写水的叙事载体中,堤坝记录着水的巨大威力,它保障人民的安危,是记录人与水共存关系的“档案馆和故事图书馆”。⑦堤坝的安然无恙是保障岛民与水和谐共存的关键,而堤坝的每一处修补痕迹也在讲述这种关系艰难维护的故事。历史上多次暴风雨冲垮堤坝、摧毁村庄,修补堤坝成为重建家园的首要任务。通过堤坝,水也承载着人类邪恶和贪婪的记忆:报复邻居的岛民在堤坝上挖洞,既导致潮水冲垮邻居的家园,也导致自己的庄稼地变成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偷工减料的工人和贪污腐败的官员互相勾结,致使新建的堤坝成为豆腐渣工程,岛屿随时都可能被惊涛骇浪吞噬;为惩治岛上的异己,新上任的政党无视人民的安危,在堤坝上挖洞,导致潮水给岛民带来灭顶之灾。此外,水还讲述了印度历史上难民遭遇屠杀的创伤记忆。1979年印巴分治,信奉印度教的孟加拉人逃离巴基斯坦,其中的低种性阶层和贱民阶层沦为最悲惨的难民,很多流离失所的难民非常向往潮乡的泥土,因此铤而走险纷纷来到这里的马里奇雅皮岛。对他们而言,即使潮乡环境恶劣,但他们为了摆脱政治纷争,宁愿在这片水域重建家园。可是,将难民视为累赘的政府以该岛是老虎保护区为由将其驱赶。警察利用岛屿的特点对难民进行经济封锁,焚烧他们的船只。田地毁坏、受饥饿折磨的人们只能在海边偷偷捕鱼,勉强存活。迫于舆论压力,政府解除经济封锁,但是禁止媒体进入潮乡,暗地里屠杀驱赶难民,女性被奸杀后扔入潮水,大量逃脱警察追杀的难民坠水溺亡。表面上看,政府用潮水洗刷屠杀难民的证据,水仿佛能清洗所有历史罪恶的痕迹;但在深层次上,水记忆着这段腥风血雨,见证了社会对底层人士的摧残。因为屠杀的消息被封锁,尼尔马留在马里奇雅皮岛,用生命的代价在笔记中记录了这段血腥的历史。小说结尾,暴风雨后卡奈将舅舅留下的宝贵笔记本攥在手中,趟过咆哮的潮水返岛过程中平衡失控,笔记本掉入水中被海浪卷走。戏剧性的结尾仿佛再次证明水消灭了最后的屠杀证据,但是这一结尾实则暗指更深刻的内涵:与其说是尼尔马书写了这段记忆,不如说水才是真正的执笔者,记录了潮乡这段血腥的历史。当人们看到咆哮的潮水,也会像卡奈一样穿越历史,看到当年“大海接纳了所有(难民的尸骨)”,深知这种历史创伤已经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①   回到当代空间中,水还叙述着全球化背景下其自身的故事,书写着人与水互动的生态认知与保护语篇。在高希笔下,水就是文本,是人类亟待加深认知的自然法典。皮娅来到潮乡,她观察水域时就像一个“语篇学者在阅读一部尚未破译的手稿,仿佛在努力思考一部地球自己书写的法典”。②这部法典记载着尚待人类挖掘的海洋动物知识,包括皮娅感兴趣的海豚生活规律与世界分布情况。对于不同的人,水的法典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福柯尔代表印度传统的渔民,凭借丰富的经验解读水域。他从小熟谙水性,即使在饥荒时刻也能捕鱼果腹。在小说开篇,正是他跳入水中挽救了将要溺水的皮娅;他也熟知水中鳄鱼偷袭的习性,在关键时刻解救皮娅免遭鳄鱼袭击;他了解海豚的出入规律,成为皮娅极为信任的寻找海豚的向导;他深知暴风雨中的求生法则,用腰带将自己和皮娅捆在树上,保证了皮娅的存活。接受美国教育的皮娅野外生存经验不足,但是她代表了全球科技飞速发展下用最新科技解读水域的当代学者。她用望远镜观察水域,用GPS显示并储存海豚出入的地理位置和水深数据,并作相应的笔记。后来暴风雨卷走了她所有珍贵的纸质记录,但是绑在她身上的GPS却将暴风雨当天考察海豚经过的路线记录下来,之后她又以GPS线路为依据申请基金资助,在未来几十年投入潮乡水域中海豚的研究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水中海豚的出入情况浓缩为GPS记录的数据,水生动物的生态知识转换成人类可读取的符号,水与人类的语言文化融为一体,再次颠覆了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水成为叙事主体,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人类成为解读水符号的主体,以传统或先进的方式挖掘水这一文本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水作为叙事场所也在控诉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生态破坏。贪婪的人类为了谋利而大量猎捕海豚,其中湄公河和柬埔寨河的伊豚均因人类破坏几乎濒临灭绝。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柬埔寨和越南进行地毯式轰炸,导致伊豚种群数量锐减;为了弥补石油供应不足,当地人用步枪炸药猎杀海豚,将其尸体悬挂起来,让油脂滴入铁桶中,然后将其作为船只车辆的燃料。对海豚生存的威胁在近几年愈演愈烈,比如人们为了推进东南亚的商务贸易计划拓宽湄公河,但是这种谋求经济发展的举措却会摧毁海豚的栖息地。人们为了谋取私利而大肆捕捉海豚,一只海豚在黑市上可以换取10万美金。皮娅曾经在柬埔寨照顾的掉队海豚就成为黑市上秘密交易的受害者,而这只海豚的命运就是“整个海豚种群灭亡的预兆”。①幸运的是,以皮娅为代表的学者正投入对海洋动物的研究和保护中。通过聚焦皮娅在潮乡的海豚研究过程,小说也成为叙述当下拯救全球水系与水生动物的语篇,而这也正体现了水的叙事能力。
  至此,传统意识形态中被动的物质演化为主动的叙述者,水穿越时空讲述着其在神话空间、历史空间和当代空间中的故事,勾勒出自然与社会、语言和文化融为一体的多重叙事。
  五、结语
  从物叙事视角分析《饿潮》中的水叙事,可以揭示该物质具有施事能力、意义生成能力和跨时空叙事能力的三维内涵。水诉说着塑造地貌、影响生物行为和摧毁生命的强大施事能力;在社会话语的建构下,水代表万物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而饥饿的潮水将恶劣的环境、顽强生存的人类和非人类动物联动为一个互动的世界;水也在三重时空中讲述着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关系的故事,水是原始认知和敬畏自然的神话叙事,也是反映环境演变和社会创伤的历史记忆,同时又是反映人类与非人类互动的当代语篇。
  值得一提的是,物质生态批评认为理解物质的“叙事和话语有助于改变世界”。②物敘事倡导的叙事方式有助于解构自然/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融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话语体系,从而在根本上摈弃人类中心主义,将叙事能力作为一种施事能力扩展到非人类物质,推动自然的“复魅”。毫无疑问,《饿潮》建立了水的物叙事典范,建构了一种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语篇机制,展示了水作为自然界极为重要的部分所体现的巨大生命力。
  责任编辑:王俊暐
其他文献
[摘 要]志愿者作为滇池治理的重要社会资本,其参与动机值得深究。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是利用个人的目的性行动解释社会行动,通过理解个体行动的动机预测行动前景。本文以此为理论背景,采用SPSS17.0中的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查志愿者参与滇池治理的动机。研究发现,滇池治理中的志愿者力量仍具挖掘潜力,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强弱与志愿者个体理性行为中对价值理性的追求有关,不同动机维度下呈现
期刊
[摘 要]恩格斯早期重要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不仅描述了英国工业城市兴起的历史过程,展现了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生态变革;同时说明了英国工业城市的伪善与压迫特征,刻画了以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与工人阶级贫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城市生态危机;更剖析了城市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内在矛盾与变革前景,从而完成了对现代城市生态关系的历史生成、空间结构、危机隐患和发展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公众环境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在面对环境风险时,约40.8%的受访者不会采取任何应对行为,而采取应对行为的受访者中有84.1%的人会选择采取向各级政府和制造污染的单进行投诉和抗议的应对行为。通过统计回归分析发现,环境知识对公众环境风险应对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环境价值观、风险沟通、系统信任等影响因素对应对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与重化工
期刊
[摘 要]晚清以降,随着西方现代性话语的逐渐侵入,“自然”这一概念的所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山水精神趋向没落,自然、天道、和谐等话语被科学、民主、发展、独立等崭新的时代启蒙话语所替代。作为近现代一位具有明晰的生态敏感意识的文学家、翻译家,鲁迅的著(译)述直观而又深入地呈现了民国时期学人自然观念嬗变的思想辙迹,以感性的方式保存、展现了近现代文化语境下“自然”观念演进
期刊
编者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是中国环境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环境政治学的系统性建构,已出版专(译、编)著《自然环境价值的发现》《绿色乌托邦:生态主义的社会哲学》《欧洲绿党研究》《当代欧洲政党政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等20余部,并在(英)《环境政治学》(Environmental Politics)、(英)《资本主义、自然、社会主义》(C
期刊
[摘 要]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和美国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对所处时代的焦虑,是史家著书立说、心忧天下的反映,他们的史学实践及其蕴含的忧患意识为当下人们如何作为树立了榜样。在国际社会早就强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已然宣布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绿色公众史学”理念并筹划成立“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可谓正当其时。这是不断思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这
期刊
[摘 要]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的陆续出版,马克思的科学笔记将其生态思想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阅读了许多具有生态思想的科学著作,其中包括李比希、马尔萨斯、达尔文、肖莱马、约翰斯顿、安德森、弗腊斯、塔克特、基尔霍夫和拉韦涅等人的大量著作。《资本论》不仅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而且揭示了资本的增殖与积累跟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逻辑关系。马克思除了关注土地生态问题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分析框架,以江西省都昌县D村垃圾整治为案例,分析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效的空间认知能实现利益相关者向利益共同体转变,通过制度机制规范环境行动可以造就行动共同体,通过价值契合培育公共精神能打造价值共同体;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是由利益、行动、价值三种共同体分层次构建的社会空间。农村环境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为:村民的参与是逻辑起点,以村委
期刊
[摘 要]目前自然正义仍然是一个混乱的术语。近几十年来,正义主要局限于人类,强调的是社会正义,以及由此衍生的人类环境正义。因为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伦理学支撑着对自然正义的态度,所以文章首先考察其理论基础,并展示自然公正是如何受到对二元论的关注和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的影响。接下来讨论的是社会正义的传统含义,以及最近一些学者推动将自然正义纳入社会正义的举动,这些举动实则有效地削弱了任何将生态正义置于中
期刊
[摘 要]郇庆治教授以中国当代学者的人文关怀为己任,致力于中国环境政治学的系统性建构。就研究范域而言,他的研究经历了绿党政治、国际视野下的比较环境政治和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三个演进阶段;就研究议题而言,其研究覆盖了“深绿”“红绿”“浅绿”这三种按照政治激进程度区分的环境生态主义。他一直坚持从一种文明转型的视角,在比较借鉴西方环境政治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真正具有绿色变革意蕴同时又具有时代融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