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主义”思维下的当代中国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连科: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欲》《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风雅颂》等。曾先后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二十余次。其作品被译成日、韩、法、英、德、意大利等十余种文字,在近二十个国家出版发行。
  
  乡村及乡村的人心
  
  《文化纵横》:对于你来说,刚刚过去的2009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散文《我与父辈》的出版以及超出意料之外的热烈反响。说实话,看《我与父辈》,我非常感动,一些段落让人情不自禁流下泪水。随着你安静、甚至淡然的笔调,一种已经陌生了的,但却深刻持续的疼痛、温暖与感恩逐渐弥漫在心间,从另一层面讲,这恰恰是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逐渐淡化掉的传统家庭伦理观、道德观的一种回溯。为什么写《我与父辈》?它似乎与你之前的小说创作风格完全不同。
  阎连科:前年,四叔不在了,我去奔丧,我的一个妹妹突然问我,听说你在外面还有点名气,写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书寄回来我们都看不太明白,为什么不写写我们家里的事情呢?她说你写写父亲、四叔、大伯我们都能看懂。这样一句话给了我一个写作的契机。
  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想,一个作家,如果你的亲人不关心你的写作,那么,你的写作与大地、故乡的联系在哪里?我试图在乡土现实中寻求一种诗意,不仅是字面的,也是乡土生命中的诗意。以赵树理为例,农民可能更接受《小二黑结婚》,但是,作为一个作家来说,总是本能地追求一种诗意。我试图通过这样的写作,希望调和赵树理和孙犁的矛盾。既有诗意的,也有与现实相结合的,既让原有的读者喜欢,也让确实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与你有血缘关系的、左邻右舍的人,能够真正看明白。这是最根本的目的,这部书是为他们而写。
  
  《文化纵横》:写这本书在技术上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考虑?譬如结构上和语言上。在读的过程中感觉语言上很有创新,文白相间、亦叙亦思,在一种沉思的叙述中把我们带回“少年”的成长岁月,带进虽灰尘蒙面,但却充满生存尊严的乡村。
  阎连科:我想,这本书如果说有设计、有考虑的话,那就是放弃一切主义、一切文学观,放弃那种技巧的、华丽的东西,放弃所有被批评家所规定的各种形象,荒诞、怪诞、黑色幽默等等,一定要在这本书中彻底地放弃掉,不做任何追求。最大的追求就是不要追求,舍弃一切人为的东西。
  再者,如果硬要说追求的话,就是朴实与真诚。朴实,主要指文字上的朴实,真正的朴实也是一种伟大,我们达不到伟大,但力求这种朴实达到一定境界。第二是真诚,决不对你的读者表现任何虚构。可以说,《我与父辈》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个对话都是真实的,不能说百分百之真实,但至少,在话的意思上,没有超出当时的真实语境,是存在过的和可信的。
  
  《文化纵横》:你对人物有没有特意的选择?譬如都是老一辈的人、去世的人。他们既是一个个生命,但整体下来,又好像是一个中国家族群像,这里面隐含有一种民族性。另外,从文字中,感觉你不是以俯视的批判与感叹,而以一种仰视的尊敬与怀念,以一种反哺的心态与视角,回望逝去的岁月与故乡的亲人。正是因为这“仰视”,我们体味到了乡村生命的丰富、细腻与博大,这是一种绵延的、属于乡村地层之下的情感。但是不是也会出现如我所言的“溢美”问题?
  阎连科:在我的亲情散文中,写过哥哥、母亲、姐姐,这是我散文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亲情在自己家庭范围内,这次扩展到家族上,是北方中国式的家族,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突出一种群像。选择这些时,会有一些历史与年代的感觉。他们都生活在特殊的历史年代,这本书也告诉读者,我们的父辈,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是如何生活的,而他们的晚年又是如何的。
  这本书的文字,我首先追求的是朴实与真诚,真诚首先要讲到真实问题。至少我自己没有任何溢美之词,譬如大伯生活的艰辛。大伯是一个可爱可敬甚至是一个伟大的老百姓,是一个伟大的生存者,但写出了他赌徒的一面。我的四叔,他的存在非常复杂,是城乡夹层的那一群人的复杂存在。当然,当我们面对故去的人时,会自然遮蔽一些狭隘、自私的一面。如果有,说明我本人还没有超越,或者说更多地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的苦难只是一个背景,他们决不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如果生活是一条激荡的河流,即使它被冲碎,他也会迎上去,决不会逃避,会睁着眼睛。如果说生活是温暖的,他也会会心一笑,感受生活的温暖与爱。生活不仅是社会赋予的,也是自己创造的。他不会考虑社会应该给他什么,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努力应对难关。而我们,却把责任推卸给社会。我想,这是我们两代人很大的差别。扎实的生活态度,最朴实的爱。
  
  《文化纵横》: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苦难与贫穷仍是乡村的基调,但这些却并非是压倒性的,它们只是生活的因素与组成,最终造就出的是充满温暖与感念的生命存在。
  阎连科:在我的那个年代,对家的维护是父辈的责任,他们承担得更多的是生存的责任与压力,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是被呵护的。与他们无尽的付出相比,我们太不孝了。
  
  《文化纵横》:虽然《我与父辈》并没有大的历史背景,你也似乎努力摒弃掉这一“历史性”,而是以真实、质朴的方式写乡村最普遍的生命存在。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真实”与“质朴”,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存在的另外面貌,而这一面貌是被我们的文学长期回避的。
  阎连科:我们50年代的作家有一个共性,离历史比较近,离个人比较远。我想这本书,恰恰是进入历史中的真实个体,而历史则隐退为背景,是人,是老百姓生存小舞台背后的大舞台,我所书写的主要是那个小舞台。“农民”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且,我们理解历史时,我们必须通过个人的生存方式来理解历史,而不是通过历史、社会来理解人。这相对于上一代作家来说,是一个新的理解。历史与个体之间认知方式的一个变化。
  
  《文化纵横》:你始终如一地关注乡村,也常回老家。能否谈谈当下现实中的乡村,比如,对城乡差距的感受,比如乡村的道德伦理,与“父辈”们相比,今天发生了哪些变化?
  阎连科:如今的城乡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我们今天说它小,是看它的表面,公路、通讯、房子、物质生活。而实际上,乡村,尤其是北方乡村,发展的速度非常慢。与城市发展的速度相比,比方说,一个城市一年时间可以向前发展1000公里,而农村只能发展100公里,这个距离是越来越大的;比方说城里人一年收入人均1万块钱,而乡村仍然停留在几百块钱上。我们看得非常表面,我觉得城乡差距问题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
  在这30年间,乡村的人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觉得今天最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没有任何道德价值判断标准。我们旧有的传统道德价值标准已经失去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处在极其混乱的时期。今天我们在北京、上海,在城市,新的道德判断标准已经基本上有了,比如说80后、90后,无论你怎么看,他是有他的标准的——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你回到乡村,那里发生的变化超乎想象。就以我们北方乡村为例,你会发现,所有乡村的树都不存在了,全部都光秃秃的了,都被砍去卖掉了。先去远处的山区砍,后来到公路边上砍,砍同村庄的树,最后把所有的坟地树都给卖掉了。这样的情况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前绝对不可能发生。最重要的是,你砍光所有的坟地树,卖掉之后,所有的人都非常平静,非常正常,不再像十几年、二十几年前大家的坟地树被偷掉之后,会非常激愤,会骂。大家今天都非常平静,似乎觉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发展主义”的另外一面
  
  《文化纵横》:我们来谈谈《受活》吧。《受活》虽然是在2003年出版,但如今重读,依然觉得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在小说中,你所描述的一切都是非常的荒诞、残酷,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它内在的思维与逻辑却与现实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想知道,你在《受活》中主要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
  阎连科:其实,写作就是对可能性的挑战。我们在看小说时,经常有这样的感觉,故事百分百是真的,但整体的精神却是虚假的。我觉得,在写作中你一旦放弃故事的可能性和真实性,而只抓住精神的真实,这就一切都是真的了,一切都没有真假可言了。
  《受活》对我个人来说,从写作之初直到写作完成,我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一是隐隐地知道,劳苦人和现实社会、社会秩序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长期存在,二是隐隐地感觉到,作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那种焦灼不安、无所适从的东西的存在。如果说《日光流年》表达了人在生存中的那种焦灼,那么《受活》呢,则可能表达了历史和社会中人的焦灼和作者的焦灼。
  
  《文化纵横》:在《受活》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对立——“世界外”和“世界内”。当“受活人”在“世界内”遭到非人的待遇并被抛弃之后,选择了回到属于“世界外”,实际上也就是回到最具原型意义的“家”中,试图重新过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样一来,在“受活人”那里,“世界内”的发展与前进就与“受活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或者说,“受活人”重新栖身于一个封闭的世界,它可能是最人性的,但却与进步、与现代性无缘。
  阎连科:所谓的自然观和“世界外”,我想是与主流文化相对抗的生活方式。我一直不赞成许多人说我的作品始终有“乌托邦”的思想,我赞成你所说的“回家”的说法。回家,温暖而亲切,也更为深刻,更为吻合我日常的某种心理。当然,真正的精神是无家可归的,除非皈依宗教。因为我们——我自己又没有宗教,没有信仰,这就常常在作品中显示出精神的惶惑。《受活》也是如此。所以才有《受活》中现在的时间观、自然观,或者说内心惶惑的生存观。这也许是消极的,但因为有些消极,倒使精神层面更具有真实性和积极的意义。
  
  《文化纵横》:换一种说法,在《受活》中,你展示了人的内心现实问题。一个人最朴素的愿望中往往蕴含着合理的内核,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它的作用或者它的精神实质被完全遮蔽了,甚至被歪曲以至于遗弃了。
  阎连科:是这样的。我在努力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就这一部作品而言,要想完全达到这个目标,恐怕不太可能,但以此提出质疑和挑战是可能的。
  
  《文化纵横》:《受活》中有两个重要人物,茅枝婆和柳县长。在带领受活残疾人试图融入中国“现代”社会的努力失败之后,茅枝婆坚决要求“退社”,由此展开了自己的命运。你怎么看待你所创造的茅枝婆这个人物?
  阎连科:你想一想,人最本能的其实也就是最人性的。茅枝婆的许多行为,的确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像她带领乡亲们入社、退社等,的确不是出于对社会制度的选择,不是我们的历史所梳理出来的东西,而是一种本能意识。但也许正是她最本能的选择,瓦解了我们用数千年文明堆积起来的种种制度以及我们的所谓“发展和进步”的宣言。
  
  《文化纵横》:应该说,茅枝婆是中国自然人的象征,而柳县长则是中国政治人的象征。你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政治神经病”,中国的官员某种程度上都有政治神经病的特征。
  阎连科: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对革命庄重性的否定和嘲弄。我们的政治体制,必然会培育出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柳县长是非常具有中国“农民”意识的“革命干部”,他是农民的,又是革命的,既是努力向前的,在价值上又是传统落后的。他身上有许多矛盾的东西,比如对领袖们的“忠”与“亵”,对革命的热爱与私欲,对百姓的爱与摆布,对商品经济的“清醒”与“糊涂”等等,正是这许多矛盾的东西统一在他的身上,才使他有了无数不可思议的、超出常规的言行。
  
  《文化纵横》:在《受活》中,绝术团的表演无疑是最惨烈也最狂欢的场景。绝术团的成立正是政府的代言人柳县长一手促成的,并且带有强迫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类似这样非正常的事情。在中国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这样对民众的轻视和非人道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可民众却也认同和默认了这些。
  阎连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民众也已经接受了这种发展主义叙事,只要有了钱,就可以有一切。这可能是现在处于贫穷中的农民最基本的心理。没有人意识到这种心理对我们的文化、对人性的发展有多么可怕的影响。
  
  《文化纵横》: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灌输的东西,但农民是以农民的实用主义的方式来接受的。当农民也认同这样的方式之后,他们的权力、尊严都成了被架空了的东西。为了钱,他们必须放弃这些。这是非常悲哀和可怕的。所以,我们应该换个思路来思考,为什么底层人沦落到如此的地步?是什么使他们只能面临这样的二元选择?
  阎连科:社会一味地追求发展,而人的权利和幸福却被忽略,但是,这种真实却被我们表面的繁荣所完全遮盖掉了。就像受活庄的村民,在接受这种发展主义思想时,就意味着他们的悲剧命运不可避免。
  “致富”是中国改革的目的和中国民众心中最大的愿望,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部分。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柳县长对双槐县人民所有的讲话,就是算账,一笔致富账。只要能致富,无论干什么都行。于是,为了让村人能铺上柏油路,他让村庄所有的人在路旁给归乡的商人下跪,果然,路铺上了,电通了,整个乡富起来,成为全县的致富模范! 在“致富”这一眼花缭乱、深具诱惑力的词语面前,受活人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接受了这一话语叙事的合理性,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身体的可利用性和尊严价值的无用性,而放弃了对它的自主权。
  在大把大把的钱面前,受活人坚决反对茅枝婆让他们再退社。他们对自己的绝望处境毫无意识,更谈不上尊严、价值的觉醒和反抗。在“致富”面前,他们签了卖身契。而此时,“人”消失了,人之存在的内在理由被取消了,只剩下物质的理由。“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被用来形容破除体制对人的束缚的经典话语,如今,已被置换到了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这种实用主义思维的叙事成为改革的伦理,高于一切,甚至高于人的尊严和精神存在。
  
   《文化纵横》:另外,还必须看到,即使在茅枝婆的领导下,在经历了外界对受活人的极端欺凌之后,受活人选择了回到受活庄,也就是选择了回到一个相对人性化的世界。但这种选择和回归是非常脆弱的,它经不起外界的一点冲击和诱惑,很容易又被纳入到整个社会的所谓现代性的话语之中。这种被纳入是必然的,因此,悲剧的发生也就是必然的。
  阎连科:所以,茅枝婆固执地坚持不让绝术团表演,恰恰使她成为唯一的清醒者。是一个智者的形象。在整个社会都卷入疯狂状态的时候,在我们看来的不开放或者是保守人士,有可能恰恰是最智慧的人物。
  但是,她的行为又不能最终地解决问题,她只能用她的本能和经验,因此仍是一种东方式的回归。她的清醒并不是现代性的清醒,这导致她始终仍是一个文化内的人。并且,她的这种行为也是经不起社会冲击的,就像当初柳县长第一次要成立绝术团时,村民立刻抛弃了茅枝婆。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茅枝婆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也是悲剧性的。
  在受活庄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不了一种对现代性能持批判态度的人,即使有了,也不可能存活。
其他文献
婚姻和情感是两个领域的事情,法律是调整婚姻关系而不是调整男女情感的。……今天的心爱之人,随着时光的流逝、审美的疲劳,明天可能变成漠然之人甚至切齿之人,情感的千变万化又岂是理智的法律所能左右呢?……感情没有了,婚姻解体了,起码在经济上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吧,也许“婚姻契约”不失为聪明女性的明智选择。  最高人民法院某法官的这段名言,表达了一种开始普遍流行的契约婚姻观:“爱情归爱情、财产归财产”。爱情与财
期刊
面对近代中国应对西方列强挑战之时的节节溃退与衰朽,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中国所处乃“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敌人之生猛威力不仅往昔未闻未见,而且其背后之文明在若干处反让中国“由夏变夷”。于此,向西方寻求新真理,以求器物、制度、文化乃至国民性的自强、自新,重新挤入“文明世界”,便成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绵延不绝、持续至今的现象。  随着西学与西制东渐,一批批有识之士竞相搬用西学概念与西制经验理解中国历史与社会
期刊
现代的清明上河图    2010年11月26日晚,位于上海浦东的证大喜马拉雅中心灯火通明,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名为“喜马拉雅艺术传奇”的庆典活动。法国艺术大师用巨幕色彩投影照亮喜马拉雅中心的“异形体”无极场,螺旋状的彩色环纹营造出亦真亦幻的奇异氛围;中国当代艺术家吕胜中提供了艺术作品“天降吉祥”,无数充满喜庆意味的剪纸作品“小红人”自天而降;喜马拉雅中心酒店内则展示着曾流落国外的中国皇家艺术珍品……上
期刊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上一篇关于“中国80一代人”的文章出炉,该刊驻上海记者细腻地描绘了80一代人的政治冷漠、及时行乐和物质主义。半年后,当我在美国纽约和一些多年未回国的华人学者探讨中国问题时,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他们非常关切,“这就是80一代人吗”?  很巧的是,一位来自台湾民进党的朋友,刚好就他的体验作了一个分享,话题围绕台湾地区政治正确风向的“二二八”事件。如果从主流话语入手
期刊
“郁金香革命”的余音尚未散尽,2010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再次包围首都比什凯克,总统巴基耶夫仓皇出逃。就这样,一个政府的统治就被终结了,这多少有点儿让人感到错愕。对于这个面积不足2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500多万的小国,不少论者似乎觉得它本身无甚可谈,可能也正由于此,人们便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到外部,围绕美、俄的地缘战略争夺再三申论。这是某种冷战思维的继续。我们无意否认这种分析的合理性,但更愿强
期刊
社会组织的有限功能空间    社会组织,根据王绍光在《多元与统一》一书中的定义,是相对独立于政府系统和市场系统之外的“第三部门”中的组织形态,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自治性等特点,能够相对自主地在社会领域中发挥自治和互助功能,是社会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主体。这是源自西方社会的一般的形态,也是理想的状态。西方的学术理路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一个本土化和适应性的过程,同样需要中国社会组织本身的发育和成长来丰富和
期刊
2010年10月27日~11月4日,在美国卡特中心的组织下,笔者参加了一个美国中期选举考察团,到加州做了8天实地考察。在这8天的时间里,笔者听取了美国多位教授以及相关研究者对美国民主和加州选举的演讲和座谈;参与了教堂选民培训、公园广场“恢复理性”集会和共和党州长候选人梅格·惠特曼的竞选集会;走访了加州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州郡党部、妇女选民同盟办公室、民主党参议员芭芭拉·博克瑟办公室、洛杉矶选民登记办公
期刊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个时代?这对于我们把握现实、开创未来至关重要。  从政治上,有人判断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从发展阶段上,有人认为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还有人认为是民主化与市场化的时代。我认为,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评价,当今时代是人类社会最黑暗的时代。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冲破神权的枷锁,高歌猛进,向着启蒙主义所许诺的光明疾进。但经过500多年的演变,今天的现实
期刊
题记:此文并非对80后政治表现的评判,而是与1960年代人,特别是与Y先生的一场对话。我认为Y先生误读了80后,新生代的政治倾向的确比那个年代人更具民族主义色彩,可他们也更珍视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几项重要的社会变迁,而不是Y先生强调的教育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80后的政治意识。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生长在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的时代,接受了高等教育,也享受了网络生活。与此同时,80后也经
期刊
1993年7月7日,邓小平在审阅其文选第3卷的若干文稿时指出:“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 第1362页)当时他正在对十多年来的“立言”进行审阅修订,这句话就是他对自己思想的总体澄清,可谓意味深长。  在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各家各派竭力争夺对邓小平的解释权的今天,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邓小平的事业和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