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作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环,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没有让作文课真正地“动”起来。
感受时代的脉搏
学生禁锢在校园,作文只能搜索枯肠。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四有”人才,为实现中国梦服务,这也是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因此,作文要开通渠道,到社会生活中感受时代脉搏,丰富作文生命力,新鲜感。比如:植树节组织义务劳动,节假日到敬老院、周日访英雄、走访个体户、当小记者……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后,教师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使之由衷感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劳动人民伟大,然后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文章不但关注现实、主题鲜明,而且感情真挚热切。
自然的美能给学生作文带来灵感,也能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感受明媚的春、火热的夏、丰硕的秋和纯洁的冬;带学生投入自然的怀抱,让他们与百花一起低语,与流水一起歌唱,与杨柳一起起舞;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纯洁、小草的无私奉献、梅花的冰清耐寒、松柏的傲然正气、百花争春的竞争意识……学生们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然后去描绘自然,真情实感从心底溢出,在笔下流淌:“春天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融喜悦欢乐;夏天的阳光灿烂万物葱郁,寓热烈奔放……”
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语文老师首先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其次,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最后,让学生在表达时把自己想说的话、真实的话、真实的感情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作文”与“做人”是紧密相联的。
学生是人,他们怎能没有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越是表达真情实感越能感动人,那就是好作文。当学生知道写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就是好文章,就能感到老师的肯定、表扬,还能让自己与他人真实交流,让自己身心愉悦,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写真事、抒真情呢?他们还能讨厌作文吗?他们还能胡编乱造吗?他们还能为写作发愁吗?他们有的是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走进丰富的作文课堂
让学生学会摘抄、积累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博览群书,才会获得丰富全面的知识。从学生开始写话开始,我要求学生将语文课内、课外接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典型的事例抄在一个本子上。天长日久,同学们养成了习惯,平常接触到生动词语、名人名言、精要语段,他们分类记在摘抄本人,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的语文知识,写作时信手拈来,省力多了。
创设情境驱动进行训练 所谓创设情境驱动联想,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先创设一种活动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能让学生有感而发,提供适宜的联想心理氛围,及时写下来,内容真实,情景活跃,又得心应手。如:有一次作文,笔者先精心筹划了一堂课,让这堂课不同往常又很精彩别致。有位同学写到:“这是一堂别具一格的作文课,我们多么希望经常上这样的作文课呀!”再如,冬天下大雪时笔者让学生写一段文字来表现“冷”;夏天最热时,让学生写几段文字来表现“热”。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训练,而且写出的东西很有味道。
师生共评优秀文章 作文课上,老师可以找一篇特别好的文章,给大家读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文章好在哪里。有的学生从内容上说,有的学生从立意上说,有的从结构上说,有的从语言上说,然后师生总结出写一篇好文章应注意哪些方面,有哪些写作技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让学生自改、互评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以前,学生的作文,笔者都要给他们写上大篇评语,可发到他们手里后,他们只是看看批语就完事了,根本不肯回头看自己的文章。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让他们学会批改作文,并且自改、互评相结合,又以鲁迅等大师的名著修改为典范,使他们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样,让学生对作文自我修改精益求精,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积极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作充满兴趣 这一点,笔者觉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兴趣。老师的随口一说:“你写的这叫作文吗?简直胡编乱造!”就会把一个刚学写作的学生的自信心完全打消。他们哪里还有兴趣去畅所欲言呢?相反,老师用鼓励的态度,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学生,得到的却是学生倍受鼓舞,信心百倍的兴趣和写作激情,即使写的不好,也想尝试着把它写的更好。对待学生的习作,笔者曾经用过这样的赞语:“你的这一句写的真好!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哟!”“你真会表达感情,喜悦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你真会选材,这件事多么典型,多么的有代表性啊!”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
感受时代的脉搏
学生禁锢在校园,作文只能搜索枯肠。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四有”人才,为实现中国梦服务,这也是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因此,作文要开通渠道,到社会生活中感受时代脉搏,丰富作文生命力,新鲜感。比如:植树节组织义务劳动,节假日到敬老院、周日访英雄、走访个体户、当小记者……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后,教师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使之由衷感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劳动人民伟大,然后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文章不但关注现实、主题鲜明,而且感情真挚热切。
自然的美能给学生作文带来灵感,也能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感受明媚的春、火热的夏、丰硕的秋和纯洁的冬;带学生投入自然的怀抱,让他们与百花一起低语,与流水一起歌唱,与杨柳一起起舞;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纯洁、小草的无私奉献、梅花的冰清耐寒、松柏的傲然正气、百花争春的竞争意识……学生们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然后去描绘自然,真情实感从心底溢出,在笔下流淌:“春天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融喜悦欢乐;夏天的阳光灿烂万物葱郁,寓热烈奔放……”
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语文老师首先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其次,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最后,让学生在表达时把自己想说的话、真实的话、真实的感情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作文”与“做人”是紧密相联的。
学生是人,他们怎能没有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越是表达真情实感越能感动人,那就是好作文。当学生知道写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就是好文章,就能感到老师的肯定、表扬,还能让自己与他人真实交流,让自己身心愉悦,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写真事、抒真情呢?他们还能讨厌作文吗?他们还能胡编乱造吗?他们还能为写作发愁吗?他们有的是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走进丰富的作文课堂
让学生学会摘抄、积累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博览群书,才会获得丰富全面的知识。从学生开始写话开始,我要求学生将语文课内、课外接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典型的事例抄在一个本子上。天长日久,同学们养成了习惯,平常接触到生动词语、名人名言、精要语段,他们分类记在摘抄本人,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的语文知识,写作时信手拈来,省力多了。
创设情境驱动进行训练 所谓创设情境驱动联想,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先创设一种活动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能让学生有感而发,提供适宜的联想心理氛围,及时写下来,内容真实,情景活跃,又得心应手。如:有一次作文,笔者先精心筹划了一堂课,让这堂课不同往常又很精彩别致。有位同学写到:“这是一堂别具一格的作文课,我们多么希望经常上这样的作文课呀!”再如,冬天下大雪时笔者让学生写一段文字来表现“冷”;夏天最热时,让学生写几段文字来表现“热”。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训练,而且写出的东西很有味道。
师生共评优秀文章 作文课上,老师可以找一篇特别好的文章,给大家读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文章好在哪里。有的学生从内容上说,有的学生从立意上说,有的从结构上说,有的从语言上说,然后师生总结出写一篇好文章应注意哪些方面,有哪些写作技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让学生自改、互评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以前,学生的作文,笔者都要给他们写上大篇评语,可发到他们手里后,他们只是看看批语就完事了,根本不肯回头看自己的文章。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让他们学会批改作文,并且自改、互评相结合,又以鲁迅等大师的名著修改为典范,使他们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样,让学生对作文自我修改精益求精,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积极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作充满兴趣 这一点,笔者觉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兴趣。老师的随口一说:“你写的这叫作文吗?简直胡编乱造!”就会把一个刚学写作的学生的自信心完全打消。他们哪里还有兴趣去畅所欲言呢?相反,老师用鼓励的态度,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学生,得到的却是学生倍受鼓舞,信心百倍的兴趣和写作激情,即使写的不好,也想尝试着把它写的更好。对待学生的习作,笔者曾经用过这样的赞语:“你的这一句写的真好!比喻贴切、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哟!”“你真会表达感情,喜悦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你真会选材,这件事多么典型,多么的有代表性啊!”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