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则是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之一。
一、鼓励主动提问,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一般来说,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思维较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过程中表现求知欲旺盛、学习效率高的特点。因为提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应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形成融洽、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敢于向书本提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对其作出猜想,才会进行科学的探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新知让学生自主探索,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关键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方法定理让学生自己归纳。
(一)鼓励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应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只是老师的专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质疑,给学生提供积极探索的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我请学生自学后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为什么约数和倍数不能独立存在而必须相互依存呢?”“为什么约数和倍数必须在自然数的范围内呢?”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被激发了,从而燃起了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問难的良好习惯,又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猜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奇特的、大胆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猜想,不因学生理解有误而横加指责。“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鼓励猜想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想概念的本质特征,猜想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猜想解题方法的种类,猜想他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多给学生激励、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得新知。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摸索出1/12+5/12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从结论中自己去猜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类似地猜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为以后的逻辑推理学习做了准备。
二、用学生的眼光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开始,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及技能。素质教育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操作、去归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学科由于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找准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请学生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原有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二)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安排了二层操作练习。第一层:我要求小朋友拿着学具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边摆学具,边说操作过程。然后再列出算式,写出结果。并能够说出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第二层:我要求学生根据算式来摆一摆,把数学算式转化为直观的操作,通过逆向思维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初步的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解性质、公式等较为枯燥的概念性知识,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探索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成功地实施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具生命活力了。
一、鼓励主动提问,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一般来说,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思维较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过程中表现求知欲旺盛、学习效率高的特点。因为提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应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形成融洽、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敢于向书本提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对其作出猜想,才会进行科学的探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新知让学生自主探索,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关键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方法定理让学生自己归纳。
(一)鼓励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应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只是老师的专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质疑,给学生提供积极探索的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我请学生自学后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为什么约数和倍数不能独立存在而必须相互依存呢?”“为什么约数和倍数必须在自然数的范围内呢?”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被激发了,从而燃起了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問难的良好习惯,又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猜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奇特的、大胆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猜想,不因学生理解有误而横加指责。“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鼓励猜想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想概念的本质特征,猜想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猜想解题方法的种类,猜想他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多给学生激励、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得新知。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摸索出1/12+5/12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从结论中自己去猜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类似地猜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为以后的逻辑推理学习做了准备。
二、用学生的眼光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开始,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及技能。素质教育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操作、去归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学科由于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找准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请学生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原有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二)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我安排了二层操作练习。第一层:我要求小朋友拿着学具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边摆学具,边说操作过程。然后再列出算式,写出结果。并能够说出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第二层:我要求学生根据算式来摆一摆,把数学算式转化为直观的操作,通过逆向思维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初步的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不直接讲解性质、公式等较为枯燥的概念性知识,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探索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成功地实施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具生命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