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就是能最大限度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出难点,启迪思维,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并提高素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时,教师可先由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场景提出问题来引入,如何发射上去,如何环绕地球运转的动画来开场,还可以插入真实的镜头、图片,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
二、多媒体直观演示,突出教材的重点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看到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例如,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而如果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整理提供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弥补演示实驗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在的学生实验,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有教材,按一定的模式制定,对教师来说当然省事了,但不利于学生创建思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选器材、自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例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客观因素,电学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以往的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完画好的电路图,学生只需按图画,并且教师强调必须按照电路图来连接,不能使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且许多电路未接之前,教师就分析了连错电路有什么结果,会烧坏什么元件,经教师讲解,有许多没有理解深刻的学生有了一个概念,那就必须按老师的电路连接,偶尔有的学生连错了电路烧了元件,只有害怕的份儿,哪有心思去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在实践考试中也就出现连图题或错误分析试题,学生凭脑子想象很难有深刻的效果。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
四、利用多媒体模拟特殊实验,突破教学的难点
有的物理实验,由于受到环境、时间、空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是根本没有办法演示给学生的,而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就轻易地创建了虚拟物理实验室,“补偿”无法演示的实验。同时能让学生对没办法体验到的实验,补充感官认识,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及其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思维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
五、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一定要展示其形成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的计算时,课本上只给出了一个定义式P=W/t和一个测量式P=UI,而实际计算电功率时不能直接运用这两个公式,需要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推导出其他求电功率的公式。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推导公式,大部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最终只记住了公式,而忽视了过程,导致学生在做题时仍不会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根据这一现象,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推导不易掌握的公式,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自己推导出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在操作计算机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看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见,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
如果教师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失去教师应有的角色与作用,成为信息技术的配角,学生仍然是接受式学习,其主体地位也会不复存在。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渭县第二中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时,教师可先由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场景提出问题来引入,如何发射上去,如何环绕地球运转的动画来开场,还可以插入真实的镜头、图片,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
二、多媒体直观演示,突出教材的重点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看到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例如,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而如果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整理提供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弥补演示实驗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在的学生实验,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有教材,按一定的模式制定,对教师来说当然省事了,但不利于学生创建思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选器材、自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例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客观因素,电学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以往的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完画好的电路图,学生只需按图画,并且教师强调必须按照电路图来连接,不能使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且许多电路未接之前,教师就分析了连错电路有什么结果,会烧坏什么元件,经教师讲解,有许多没有理解深刻的学生有了一个概念,那就必须按老师的电路连接,偶尔有的学生连错了电路烧了元件,只有害怕的份儿,哪有心思去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在实践考试中也就出现连图题或错误分析试题,学生凭脑子想象很难有深刻的效果。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
四、利用多媒体模拟特殊实验,突破教学的难点
有的物理实验,由于受到环境、时间、空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是根本没有办法演示给学生的,而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就轻易地创建了虚拟物理实验室,“补偿”无法演示的实验。同时能让学生对没办法体验到的实验,补充感官认识,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及其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思维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
五、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一定要展示其形成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的计算时,课本上只给出了一个定义式P=W/t和一个测量式P=UI,而实际计算电功率时不能直接运用这两个公式,需要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推导出其他求电功率的公式。教师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推导公式,大部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最终只记住了公式,而忽视了过程,导致学生在做题时仍不会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根据这一现象,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推导不易掌握的公式,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自己推导出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在操作计算机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看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见,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
如果教师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失去教师应有的角色与作用,成为信息技术的配角,学生仍然是接受式学习,其主体地位也会不复存在。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渭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