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十反一”,让学生学好语文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作业,做题,考90多分,语文教学的“皮”,一撕就破。分数,并不代表真实的水平。只教语文书的结果是,小学六年毕业,刚脱盲。语文和数学不一样,学数学是“举一反三”。只要把概念弄懂,反复练习就行。我是靠大量的写作、阅读、积累,一点点地提高语文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书中课文读了几遍就平淡如水,不想再读了。还有的课文只看题目就没有读的兴趣。老师的强迫,加上家长的督促,还有兴趣读课文的真的不多。应付老师、家长,应付考试,大部分学生读语文书成了苦差事。这就是为什么只读语文书,差生会越来越多的原因。我到现在也不读巴金的书,因为小学语文书中有巴金的文章,没意思,小学时就反胃,连作者都反感。自己小学时,是没有什么课外书的。谈不上阅读兴趣。初中借《三国》,读一个假期,慢慢有了兴趣。
  阅读兴趣只能靠课外阅读培养。在课外阅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很简单。我培养儿子阅读的做法是,上床睡觉时,读郑渊洁的《舒克贝塔历险记》给他听,读了几本后,他觉得不过瘾,就自己看,然后就买书给他看。儿子上三年级,有一个月阅读了21本的课外书,约200万字,看到精彩的地方,哈哈大笑,感动的地方,还抄给我看。自从儿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看电视的时间少了,玩游戏的兴趣降低了。儿子学习语文书很轻松,尽管他说好多课文都没有意思,也不太听课,尽管他的错别字还不少,考试成绩也能稳在前十。
  跳出语文书教语文。一本语文书只有三万字,教得再好,煮得再烂,也只有三万字,不会变成三十万字。语文书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只是语文课程的一小部分,前辈张志公说:“三分课内,七分课外。”于永正老师说:“一分课内,九分课外。”语文老师纠结于课内,得到的是空皮囊,空有一身疲倦。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才少受或不受课本及老师水平的限制。我从农家书屋借书,新浪扬帆计划捐赠,把给儿子买的书拿出来,在班上弄了个书柜,逐步增加至300本左右。一个对阅读有兴趣的四年级学生,每学期能轻松阅读300万字,30本书。
  跳出语文课程教语文。
  在语文作业中加入图画,作为装饰,学生会更喜欢,这是刘春生老师的做法。实际上孩子们看的书都是既有文字又有图画的,为什么作业中不能有图画了,把作业做出艺术品,多美。
  在古诗文教学中用吟诵、吟唱的方法来读,就把音乐和语文练习起来了,古诗文马上就活过来了。徐建顺老师,陈琴老师、朱畅思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我也是向他们学的。九年级学的《蒹葭》,六年级学生很快就学会,而且很容易就背下来,而且理解得更深,更投入。可以用音乐课教语文,而且能让学生打开自己,唱自己的歌,自己作词,自己作曲,抒发自己的感情,唱给自己或特定的人听。有人说,音乐不能停,一停就死。但古诗文吟诵的声音站起来就是楷书,走起来就是行书,流动飞扬起来就是草书。琴棋书画是一体的。“棋”还没有进入语文的视野,没关系,苹果不完整更有意义。
  跳出教育教语文。
  语文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更是国家社会稳定传承的基石。中国人无论南北东西,读共同的书,才会有共同的记忆。中国人读自己的经典作品,感受传统的中国人有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以“万物一体”、“博爱”为特点,有别与西方文化以竞争为动力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有的魅力。中国疆域这么大,不是靠征服得来的,而是各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放弃自己的服饰,与汉族融为一体,一起做中国人、汉人,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现在也可以看到大多布依族、苗族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饰,说普通话,要问才知道是少数民族,民族融合的就在现实中。新疆的阿里木卖羊肉串也要支持毕节贫困的学生,是因为汉族的教育做得好呀。站在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文化的层面来教学生,来教语文。感受一定不一样。
  韩兴娥老师两周教完一本中年级的语文教材,剩下的时间就是带着进行大量的经典阅读。想想那种课堂,都是享受。韩老师在四年级上学期学完了小学6年的12册教材,学生在四年级时同6年级的学生做同一套试题,成绩能达到六年级的平均分。真是让我佩服。
  儿子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让自己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就有难度。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直接受家长的影响。有的学生喜欢看,但家长反对,认为看课外书没有用,不如多做题目。有学生兴冲冲地向我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想让他妈妈看看,谁知他妈妈不耐烦地说:“我忙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看,你做完作业没得。”然后把书扔在一边。这位学生把书还我的时候,欲哭无泪样子。甚至有的家长还威胁说,再看就把课外书烧了,因为家长们在小时候看连环画,要么被老师收,要么被家长烧。
  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多读书。否则,不会相信大量阅读有多大的作用。不读书的老师不会理解现行语文教材、语文课程多大的问题。不会理解《景阳冈》和整本《水浒传》有多大的区别。更不会考虑通过自身的学养弥补语文课程的不足。小学老师有六年的时间教一届学生,能够为学生的一生打好文化底子。小学语文老师不读书,直接宣布,教育没有希望。
  我是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让学生多点课外书,鼓励学生多读。学管建刚老师,办起《作文周报》,以模拟发表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曾在镇广播中播出习作,给学生以莫大的鼓励。
  做适量的作业与试卷应付考试,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不必多花精力在小学的考试上。在小学排名中不求第一、二即可。
  在大量阅读中学会阅读,大量习作中学会写作,在大量经典诵读中学会做人。“举十反一”,学习语文一定行。
  附:本文参考了前辈钱穆、木心、徐建顺教授、朱畅思老师、陈琴老师、管建刚老师、韩兴娥老师、叶开、尹建莉等观点,赎不一一列举出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被装管理专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被装;创新教育  在依靠科技强国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科技强国的核心问题,而知识创新的核心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 要:对话是心灵的沟通,思想感情的交流。一段良好的对话可以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的使用对话方法,可以促使小学生积极学习,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对话  对话是心灵的沟通,思想感情的交流。小学生和教师的对话一直存在着寄托、渴望、,因此我们在数学的教学中特别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使学生不能产生对教师畏惧的心
为落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近年来,兰生集团党委根据企业的实际,从健全和完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出发,对企业党建工
摘 要: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采用了很多种教学方法,而探究性教学策略是众多方法中较为有效的一种,然而,探究性教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优化探究性教学的建议,希望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已经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我们不断探求和改进教学方法。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学生还能应付,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
爱因斯坦说:“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他们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老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