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运营与相关产业链的构建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005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定义与类型化
  究竟什么是专利运营,目前并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有的实务工作者认为,“在现阶段,专利运营的本质上是充分实现专利的财产功能,主要包括传统意义的买卖或者许可专利,也包括通过更加复杂的许可模式和金融运行手段实现价值。”换句话说,这就是形容如何把专利成功“货币化”或“金钱化”(monetization)的具体转化和操作方式。在实务界(专利代理机构或律师事务所等),也有不少将其中的具体业务大致区分为:专利技术产业或产品调研、专利技术脉络分析、技术揭露及其权项模拟、知识产权布局规划与执行、专利质量价值评估管理、专利维持评估及其管理与专利申请委托及其管理等至少七个不同的类型或面向。这很明显是从实际操作的功能来作区分,但彼此间并不相互排斥,事实上还应该是环环相扣。因此相关的人员贵在通力合作、相互支援。管理阶层的分工也必须要有弹性,最忌本位主义,这样反而会相互制肘,导致事倍功半。
  二、模式与异化
  在美、欧、日等专利制度较为成熟与技术市场较为发达的地区,绝大部分的发明专利并不是用来作为商品交易的标的,而是作为企业研发能力的基础。只有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某些问题,才会出现以往鲜见规模性的专利交易或整批兜售等现象。政府在政策的制订上也一向是以促进研发与专利的商品化(commercialization)为导向,包括以“权利下放”的方式来促进“产学合作”,让大学与研究机构同产业界的研发部门能更紧密的从事联合研发与专利商品化等,并希望能由此产生出更多的新创事业与就业机会。
  然而,市场的发展与需求的确导致了当某些条件具备时,一些发明专利就会产生“异化”的现象,即不再以研发或商品化为目标,转而成为阻碍甚至攻击竞争对手从事相关研发的工具或“武器”(犹如蚁窝中的部分工蚁转形成为兵蚁)。这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体现,在必须支持权利人积极维权的基本政策下,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成为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或行为时,便演变成为通称的“专利非实施实体”(Non-practicing Patent Entities, NPEs)或“专利流氓”(patent trolls),其中固然会对市场同时产生“好”与“坏”的作用,这不可一概而论,但这种基本上不从事任何实质性的研发、制造,却以威胁诉讼来挣钱(或应说是牟取暴利)的运营模式,对整个市场交易成本和研发意愿所造成的负面冲击已在近年来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
  美国联邦政府的三个部门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异化的现象。例如,联邦最高法院在2006年审理eBay案时,几位大法官在庭审中就不断地质问双方代理律师究竟应当如何来界定“专利流氓”(因为本案的原告显然就是符合此概念或认知的商业实体)。虽然最终因为无法明确定义而作罢,一致没有在最终的判决书内出现这个名称,但法院显然受到了这种异化现象的影响,从而判决获得侵权胜诉的一方未理所当然地自动获得把对方逐出市场的法院禁令,而是还需要多方考量,权衡彼此的利益与社会的公益。而联邦最高法院在八年后针对涉及“商业方法”(business methods)的软件或驱动程序是否可以获得发明专利问题上采取了严格的立场,大幅限缩了其中能够主张的范围,也等于对NPEs依赖最深的专利类型与诉讼基础给予了极为严厉的打击。
  之后的司法判决、国会在2011年对《专利法》的大幅修改以及行政部门的强力调查,包括由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所启动的针对已知最具规模的25家NPEs所从事的“实证调研”等举措(其实已经形同调查一般),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包围的箝制,让它们坐立难安。除了这些规制的改变,市场本身供需导向所发生的变化也让整个环境快速的出现了逆转。可以见到的是与NPEs相关的侵权诉讼已经持续两年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虽然表面上的绝对数字仍然偏高)。又如一直被公认为NPEs之首的高智(Intellectual Ventures)在2014年最新一轮的投资和融资成效远远不如预期(因绝大多数的原来投资者认为高智的理念与其不合,甚至还有的投资者成了NPE侵权诉讼的对象),因此其很快地选择转型,回到了共同协作研发、开创新专利与提供创投基金的传统方向。另外已经有多个过去“恶名昭彰”或“启人疑窦”的NPEs也纷纷跟进转型,在具体的操作上较传统的运营更为创新,具有更大弹性和多样模式的交替灵活运用。
  三、反思与前景
  固然,一项发明专利可以被当作商品来从事交易运营,赚取利润,但如果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金钱化”操作只是透过专利一次性地获得资本回收、取得暂时性的获利或诉讼对抗手段,至多是属于战术性的运用,但恐怕难以产生真正的战略性价值。战略性的运营则是对相关技术领域的全局部署和长期的投入与滋养,从而在水平的面向上能够形成一个从辨别机会→制造或购买→获取权益→知识产权组合→决定当前关连性(包括竞争情资)→获取价值→新的创新需求等完整的供给需求链条(见下图)。
  如果从垂直的发展层次来观察,无论规模大小,一个企业对于专利权乃至整个知识产权的态度与做法大致可以分别为维权防御、成本管理、价值获取、机会整合与开创未来等五个不同的层次或“境界”(也可称为“爱迪生金字塔”The Edison Pyramid,见下图),在不同的层面应采取截然不同的做法与考量。例如,在最底层几乎完全是防御性的思维,着重关注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如何避免诉讼和争取操作的自由(freedom to operate, FTO)等问题;继而则是对于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的管理,包括分析评估、文档信息的处理、检索与质量分析以及价值与竞争优势的评估(包括成本效益的分析)等。如此类推,最终是看能否发挥知识产权管理攻、守、布、防交替运用的精湛艺术操作,如同下一盘围棋。
  由此以观,如果只是把一项发明专利视为一个商品或是作为攻击防御性的“武器军火”来从事交易,那么也就意味着不会再看到对这项发明的后续研发了,更遑论最终的商品化与经济带动效益。固然有一些专利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这个道途,但这对于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却几乎是没有如何具体贡献的。因此,当政府使用了大量的纳税义务人的钱来补助专利的申请,如果最终只是单向地让代理人与从事“金钱化”的权利人获得大笔的利润,这是否符合整个专利政策的根本宗旨就有待商榷了。   至于由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来直接、间接从事类似NPE运营活动更有可议之处。首先产生的大问题是角色扮演,这恐怕已经完全背离了“正道”,让政府成了专利征战当中的“军火掮客”,并且必然会导致大学、研究机构急于出售专利获利了结,不易从事后续性的研发。其次,由政府拨款协助特定民间企业从事国际采购或诉讼,从而襄助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路或销售,恐怕已经明显地构成了国际规约所明文禁止的政府补贴。第三,凡是采用诸如“暂时出借”或是“追诉权许可”等暂时性方案给需要的厂商,以便抵御他人的攻击的行为,本身就寓含着高度的风险。以美国为例,联邦上诉法院已经一再表明,只要不是真正的专利权人,尤其是仅获得许可从事诉讼的被许可人,就根本不具备诉讼资格,更无资格主张权利,甚至还有被宣判为构成“专利诈欺”的可能,这实在不可不察。除此之外,这类的操作还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众口难调和雨露不均沾的困境(粥少僧多,如何在不同的出资者之间取舍并决定由谁获得许可,却让别家去喝西北风?)如何确保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的确具备相关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的资源与能力以及如何能确保获得填注这个无底洞的资源等。
  从基本面来观察,拿到一项发明专利其实就只是形同获得了一个受精卵。其还需经过非常小心的呵护才能在专利技术达到一定指标之际完成技术转让,这也就象征着婴儿出生了。但能否顺利完成商品化则是形同这项技术是否能长大成人。至于能否出人头地,那就要看各种先天与后天的造化了。由于各种的内、外在因素,婴儿的折损率是很高的。所以从事专利运营工作的人事和单位,应该把自己视为准备协助抚养婴儿的保母,要随时想着如何把孩子带大,而不是把别人的孩子都当成了商品交易来、交易去,这样又如何指望他人来替自己养孩子?当然要把一项专利当作商品去交易并不是不可以,但其毕竟是属于不同的功能取向。一旦把自己的婴儿给送出去了,原则上未来就很难再指望那婴儿还能如何了。
  四、结论
  在中国,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所牵头的《2015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尤其是其中的“1+2+20+N”项目,已然成为了当前具体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指标性建设思路。这是指建设1家全国性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和2家特色试点平台(即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业务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业务),在部分试点省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一批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约20家)。“N”是指N个特色服务,目前主要有四个,分别是SPV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融资、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IP Online)、专利池建设及运营。各地探索建立地区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鼓励推动社会资本设立知识产权运营产业基金,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开展专利的托管、收购、组合、转化、交易、产业化和投融资等业务。由此可见,政府已经投入或正准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各种资源来推动创新发展。这也就更加凸显政府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必须更加注重于长远的战略性部署而不是把自己给卷入到眼前的一些专利纠葛与争战之中,扮演“军火掮客”的角色。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花钱要花在刀口上。政府所能做的,最多就是搭建平台好让各路的英雄好汉能够登台献艺、发挥所长,绝对不能去干预这个台上的戏码编写,更不用去管要由谁来扮演什么角色。
  在美国,NPE的操作目前俨然已经多少到了“末班车”的境地。在多家NPEs正遭遇各方夹杀和被彻底调查的当头,深盼所有当前从事所谓“专利运营”的角色扮演者能够“走回正道”,真正透过坚持长期的呵护研发与投入来开发出本身的产品和品牌,而不是让“专利运营”成了NPE操作模式的代名词。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其他文献
最近,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做出一个决定,其中确立的指导意见涉及一方当事人应当满足、以便证明某特定申请文件在某特定日期(如第三人的欧洲专利优先权日)之时或之前可以为公众获得的标准。该意见之深受欢迎,其原因在于:各公司通常会基于所称的“在先公开使用”而对第三人的欧洲专利提出异议。对于这些公司以及专利权人来讲,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确这些专利申请文件在何时能够表明其所称的“在先公开使用”满足使之成为“现有技
期刊
知识产权,用赋予权利人一定期限垄断权的形式促进创新和竞争。近些年来,知识产权已逐步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间围绕知识产权展开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有些竞争行为甚至已经超越了法律界限,落入不正当竞争的范畴。特别是在互联网及相关行业里,有关侵犯某项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的纠纷与诉讼呈持续高发态势。为此,在本次《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送审稿)》中,专门设立了“互联网专条”用以调整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行
期刊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地处中部地区、国内较早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中级法院,在注重审判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一贯重视以调研促审判,用审判推调研。此次本院在2015年发布的《长沙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的基础之上,针对社会较为关注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以2011年至2015年的数据为蓝本,通过数据分析还原影响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真实因素。  2010年10月2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长沙市
期刊
关键词  CN域名 期限规定 争议解决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下称《解决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因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或者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所争议域名应当限于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但是,所争议域名注册期限满两年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不予受理。”该条规定通常被解读为:如果争议域名自首次注册已经超过两年,则权利人无法通过《解决办法》程序来解决域
期刊
刚刚过去的4月20日-26日是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最高法院和各知识产权强省纷纷推出“十大典型案件”,这一做法多年以来对提升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可预期性、增强法官对个案裁判的重视程度与学术界对案例研究价值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均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并在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一直强调的“创新性司法”和“政策导向”等方面收到明显效果。但最近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件”却呈现出一定的“创新过头”倾向,不少典型案件的裁判体现
期刊
2016年5月16-18日,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Licensing Executives Society International,简称LESI)在北京举行了为期3天的全球年会。LESI年会上一次在北京举办的时间是在1994年,这是LESI年会时隔22年后再次来到中国大陆举行。本届LESI全球年会由中国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承办, 会议主题为“让知识产权运营之花在丝绸之路上盛开”,全球逾500名
期刊
关键词  专利诉讼 创新型企业 市场地位  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存在了上百年,而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施行也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知识产权作为私权的存在已经渐渐被人所习惯和接受,知识产权制度允许权利人谋取最大化、最多样性的利益。权利人无论是出于遏制侵权行为、维护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的目的,还是通过增加后起竞争者经营成本的方式设置行业技术壁垒,最多采用的手段便是知识产权的诉讼。  目前,位于知识产权保护“食物
期刊
中国现代的《商标法》颁布于1982年8月,于1983年3月开始实施。1992年曾经做过一次修订,主要是增加了关于服务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到了2001年,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依据TRIPS协议修改了《商标法》,主要是强化了商标保护的民事和行政措施。应该说,中国制定《商标法》,于1992年和2001年修订《商标法》,主要是为了与国际规则接轨,对于商标保护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关注不够。到了2013年
期刊
正在进行的中国著作权法修正引入了艺术家的追续权。英国2006年引入追续权之前,英国的艺术家、拍卖行、艺术经济人以及其他相关方曾就引入该权利的后果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该文章旨在介绍引入追续权带给英国的影响,其中包括英国是如何在保持世界最大艺术市场地位的同时确保艺术家可以收到合理费用的。  什么是艺术家追续权?  拥有艺术家追续权的作者,其原创艺术品(包括画作、雕塑和陶瓷制品)每次通过“艺术市场
期刊
2016年5月12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品保委)2015-2016年度10个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刑事案件、10个非刑事案件和5个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典型案例在京发布。中央有关执法部门负责人、十佳案例和“两法”衔接典型案例获选单位代表、驻华使馆官员、商会、国际组织、学术界、媒体、内资企业嘉宾与品保委会员代表等300多人应邀出席发布会。  品保委主席陈小东致欢迎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