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一词首先由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索罗提出,又称为“索罗余值”。全要素生产率是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包括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两部分。作为残差的全要素生产率,由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两个部分構成。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其来源包括效率改善、技术进步、规模效应。
二、我国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背景
过去三十年来我国依靠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大量的资本投入与出口创汇,经济发展迅速。由图一分析发现,和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形成占比非常高,而且上升速度远超其他金砖国家。高额的投资势必会挤占家庭消费所占的比例。图一直观地反映出我国过去经济增长中资本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如果找不到其他拉动经济增长的更好方式,资本占比并没有减少的迹象。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经济增长阶段转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叠加”的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资本的作用正在趋于极限,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传统的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高资本、高出口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必须向其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分析经济增长模型Y=A*f(K,L)可知,当资本K,劳动力L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时,技术A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图二可知,与其它金砖国家相比,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还非常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也必须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式。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都要求我国必须重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
从阅读的众多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学术界通常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建立计量模型的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对TFP和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对农业领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等等。
四、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建议
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具体分解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从两方面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或者高度化而获得的。”例如,加快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资源从同行业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用效率高价格低的要素替代效率低价格高的要素等都是促进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典型方式。
以富士康的发展举例说明。首先,随着土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内部交易成本的上升,富士康的制造工厂由日本转移到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而后又转移到要素资源更为廉价的中国内地——河南首都郑州。其次,虽然郑州劳动力多且工资水平较低,富士康在当地的工厂也拥有20多万工人,但近年来该工厂却大量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在提高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微观生产效率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建立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很难依靠绝对的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维持在2%的稳态水平上。与此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运用上拥有后发优势。中国加入WTO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这就为我国的技术引进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优势。
技术引进只是手段,技术利用才是目的。企业在采用新技术的时候要考虑技术利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在当前我国国企在众多领域大规模垄断、挤占中小企业的形势下,生产中的低效率不可避免。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只有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
五、结语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与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当时日本经济对此作出的反应是资本深化。在日本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中,资本深化的贡献率从1985—1991年期间的51%,大幅度提高到1991—2000年的94%,而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37%下降到-15%,这也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长期徘徊不前。
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8016美元,已经步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中国如果不改变高投资、高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那么经济增速就会像上世纪的日本一样渐渐下滑、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像众多的拉美国家一样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效率和企业的微观生产效率,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各种市场主体,唯此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创造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全要素生产率一词首先由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索罗提出,又称为“索罗余值”。全要素生产率是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内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包括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两部分。作为残差的全要素生产率,由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两个部分構成。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其来源包括效率改善、技术进步、规模效应。
二、我国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背景
过去三十年来我国依靠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大量的资本投入与出口创汇,经济发展迅速。由图一分析发现,和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形成占比非常高,而且上升速度远超其他金砖国家。高额的投资势必会挤占家庭消费所占的比例。图一直观地反映出我国过去经济增长中资本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如果找不到其他拉动经济增长的更好方式,资本占比并没有减少的迹象。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经济增长阶段转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叠加”的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资本的作用正在趋于极限,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传统的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高资本、高出口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必须向其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分析经济增长模型Y=A*f(K,L)可知,当资本K,劳动力L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时,技术A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图二可知,与其它金砖国家相比,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还非常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也必须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式。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都要求我国必须重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
从阅读的众多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学术界通常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建立计量模型的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对TFP和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对农业领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等等。
四、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建议
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具体分解为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从两方面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资源重新配置效率
“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或者高度化而获得的。”例如,加快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资源从同行业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用效率高价格低的要素替代效率低价格高的要素等都是促进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典型方式。
以富士康的发展举例说明。首先,随着土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内部交易成本的上升,富士康的制造工厂由日本转移到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而后又转移到要素资源更为廉价的中国内地——河南首都郑州。其次,虽然郑州劳动力多且工资水平较低,富士康在当地的工厂也拥有20多万工人,但近年来该工厂却大量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在提高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提高微观生产效率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建立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很难依靠绝对的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维持在2%的稳态水平上。与此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运用上拥有后发优势。中国加入WTO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这就为我国的技术引进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优势。
技术引进只是手段,技术利用才是目的。企业在采用新技术的时候要考虑技术利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在当前我国国企在众多领域大规模垄断、挤占中小企业的形势下,生产中的低效率不可避免。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只有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
五、结语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与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当时日本经济对此作出的反应是资本深化。在日本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中,资本深化的贡献率从1985—1991年期间的51%,大幅度提高到1991—2000年的94%,而同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则从37%下降到-15%,这也直接导致了日本经济长期徘徊不前。
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8016美元,已经步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中国如果不改变高投资、高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那么经济增速就会像上世纪的日本一样渐渐下滑、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像众多的拉美国家一样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提高资源的重新配置效率和企业的微观生产效率,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各种市场主体,唯此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创造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