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禄培尔和陈鹤琴都有“幼儿教育之父”之称,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本文正是对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了简单的比较和归纳。
【关键词】福禄培尔 陈鹤琴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34-02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培尔”。二者的思想有其共同的特征,也有其不同之处。
一、相同点
1.相似的儿童经历
福禄培尔未满周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给他找了个继母,但福禄培尔与继母感情淡漠,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培养了福禄培尔对儿童的特殊感情,对其幼儿园教育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鹤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进入清华学堂时就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公费留美,出于对儿童的热爱,最终立志以教育报国。
2.都重视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
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时期是人发展的主要阶段。他说:“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直到他将要重新离开人间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他认为家庭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二者应该协调一致。
陈鹤琴主张按照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去教养儿童。他的儿童观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爱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1920年他喜得长子陈一鸣,随后他对其子进行了长达808天的周密的观察、实验和文字与摄影记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
3.都强调游戏的作用
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幼儿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组成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游戏为幼儿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此外,他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在促进儿童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而且游戏对增强儿童的体力、培养其友爱和勇敢等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主张对儿童的游戏进行合理的有意识地指导。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他说:“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实则不然,近世西方各国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好游戏这一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他认为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学识、思想和健康,还可以养成儿童的种种好习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4.都进行了教育分期
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生期。婴儿阶段开始的游戏是用儿童的四肢、嘴等各个部位来进行的,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虽然游戏仍是幼儿期的儿童活动的主要内容,但是此时期游戏的目的是有一种特定的有意识的目的,也就是表现。而幼儿在学生期的主要内容则是学习。
陈鹤琴也把幼儿期分为3个时期:一是幼稚期(出生~3岁),儿童爱独自游戏,爱触觉的与听觉的游戏;二是儿童初期(4~7岁),儿童爱与同伴共同进行模仿游戏;三是儿童后期(8~12岁),这时期儿童喜爱放风筝、踢毽子、拍皮球等较为复杂的游戏。
二、不同点
1.时代背景不同
福禄培尔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并迅速发展的时代。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已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许多家庭中,父母都出去工作了,孩子没有人照顾,这就迫使许多家庭不得不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私立或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去。幼儿教育很快发展起来,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
陈鹤琴从小就接受私塾教育,当时的幼稚园教育外固化倾向严重,“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民事做了外国的主顾”。陈鹤琴教育思想孕育的时期,国际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正开展得轰轰烈烈。中国“新教育”改革运动也给他很深的影响。
2.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不同
福禄培尔提出了四个原则:统一的原则,他说:“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发展的原则,他把人性看成是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顺应自然的原则,他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就是要顺应人的本能;创造的原则,他认为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原则包括: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该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么学;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等。
3.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同
福禄培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包括三个方面:游戏、作业和恩物。他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的玩具。他认为这些玩具是神恩赐给儿童的,所以称之为“恩物”。作业包括纸工、绘画、泥塑等。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把手工劳动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
陈鹤琴的活教育的课程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去学习。主要是通过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自然、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学“五指活动”来进行。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从做中教、从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
4.局限性不同
福禄培尔教育体系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所以他的理论有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形式主义的局限性。
陈鹤琴虽然没有福禄培尔那种神秘的色彩,但他忽视了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这些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新时期我国的国情又有新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福禄培尔著.人的教育(孙祖复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上虞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陈鹤琴专辑[C].上虞文史资料(第3辑),1988
3 高谦民.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 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福禄培尔 陈鹤琴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34-02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培尔”。二者的思想有其共同的特征,也有其不同之处。
一、相同点
1.相似的儿童经历
福禄培尔未满周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给他找了个继母,但福禄培尔与继母感情淡漠,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培养了福禄培尔对儿童的特殊感情,对其幼儿园教育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鹤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进入清华学堂时就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公费留美,出于对儿童的热爱,最终立志以教育报国。
2.都重视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
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时期是人发展的主要阶段。他说:“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直到他将要重新离开人间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他认为家庭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二者应该协调一致。
陈鹤琴主张按照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去教养儿童。他的儿童观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爱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1920年他喜得长子陈一鸣,随后他对其子进行了长达808天的周密的观察、实验和文字与摄影记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
3.都强调游戏的作用
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幼儿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组成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游戏为幼儿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此外,他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在促进儿童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强。而且游戏对增强儿童的体力、培养其友爱和勇敢等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主张对儿童的游戏进行合理的有意识地指导。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他说:“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实则不然,近世西方各国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好游戏这一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他认为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学识、思想和健康,还可以养成儿童的种种好习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4.都进行了教育分期
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生期。婴儿阶段开始的游戏是用儿童的四肢、嘴等各个部位来进行的,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虽然游戏仍是幼儿期的儿童活动的主要内容,但是此时期游戏的目的是有一种特定的有意识的目的,也就是表现。而幼儿在学生期的主要内容则是学习。
陈鹤琴也把幼儿期分为3个时期:一是幼稚期(出生~3岁),儿童爱独自游戏,爱触觉的与听觉的游戏;二是儿童初期(4~7岁),儿童爱与同伴共同进行模仿游戏;三是儿童后期(8~12岁),这时期儿童喜爱放风筝、踢毽子、拍皮球等较为复杂的游戏。
二、不同点
1.时代背景不同
福禄培尔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并迅速发展的时代。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已有了显著的发展,在许多家庭中,父母都出去工作了,孩子没有人照顾,这就迫使许多家庭不得不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私立或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去。幼儿教育很快发展起来,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
陈鹤琴从小就接受私塾教育,当时的幼稚园教育外固化倾向严重,“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民事做了外国的主顾”。陈鹤琴教育思想孕育的时期,国际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正开展得轰轰烈烈。中国“新教育”改革运动也给他很深的影响。
2.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不同
福禄培尔提出了四个原则:统一的原则,他说:“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作用着、主宰着……这个统一体就是上帝”;发展的原则,他把人性看成是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顺应自然的原则,他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就是要顺应人的本能;创造的原则,他认为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
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原则包括: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该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么学;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等。
3.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同
福禄培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包括三个方面:游戏、作业和恩物。他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的玩具。他认为这些玩具是神恩赐给儿童的,所以称之为“恩物”。作业包括纸工、绘画、泥塑等。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把手工劳动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
陈鹤琴的活教育的课程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去学习。主要是通过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自然、儿童艺术和儿童文学“五指活动”来进行。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从做中教、从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
4.局限性不同
福禄培尔教育体系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所以他的理论有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形式主义的局限性。
陈鹤琴虽然没有福禄培尔那种神秘的色彩,但他忽视了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这些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新时期我国的国情又有新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福禄培尔著.人的教育(孙祖复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上虞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陈鹤琴专辑[C].上虞文史资料(第3辑),1988
3 高谦民.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 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