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现代先进数学教育模式倡导“生本教育”理论,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要退后,将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重新定位;“不教而教”
一、现代数学教学的现状
教师方面:课改了十几年,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已不再采用以前的满堂灌方式,也不再用以前的题海战术,但只重视传播知识,轻视指导学法;重视模仿练习,轻视能力培养;重视学习结果,轻视学生是否乐学。
学生方面:根据我们做的《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和机械的,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惧怕数学。遇到难题时,学生习惯听老师讲解而不愿自己思考、组内讨论或班内解决,无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
从教十多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期间也曾想改变它,但终究不敢改,也不知道怎么改,因此很纠结,反复思考着数学课中什么是我们应该紧紧把握始终不变的?而数学课上什么又是需要我们不断改变的?这些年来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教育局、学校组织我们外出学习、集中教研、观摩示范课、看录像视频、听专家讲座……让我们从多方面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手段。跟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步伐,我豁然释怀,数学课教学的本质是始终不变的,而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形式却可以千变万化。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重新定位自己。
在我的随笔里面有这么一篇日记: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做个加法表》,我带领孩子们说一种做法写一行算式,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很认真地把加法表填完整了……那是我刚毕业那会儿教一年级时的日记,今年我再次任教一年级,我是这样做的:1.新课引入:孩子们,你们看(课件出示算式卡片)这些算式宝宝想跟你们一样做个守秩序的好孩子,它们想排队回家,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排,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学生跃跃欲试)2.新课:你有什么办法帮它们?生1:我把這些算式宝宝先分类,我把第一个加数是9的算式宝宝找出来。“对!”生2:找出来以后又还可以再排队,第二个加数最小的排在最前面,9 2排在最前面,接着是9 3、9 4、9 5……9 9。这时,我引导孩子们用同样的方法帮8 几的算式宝宝排好队,帮7 几的算式宝宝排好队,帮6 几、5 几、4 几、3 几、2 几的算式宝宝排好队,这样加法表就做好了。接着,我又问孩子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生3:也可以按得数分类,把得数相同的算式宝宝找出来。“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表扬他。孩子们能分别找出得数是11、12、13、14、15、16、17、18的算式宝宝,但排队的时候就有点难度了,我引导他们观察每个算式的两个加数,他们很容易就看出两个加数都不一样,以第一个加数为标准,最大的排在前面9 2,接着是8 3、7 4、6 5、5 6、4 7、3 8、2 9,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而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这样孩子们又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加法表。
三、“不教而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完成课前小研究)——组内学(小组讨论小研究)——班内学(集体解决疑难问题)——师帮学(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先准备好课前小研究,让他们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动手拼,用脑想。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学生总结归纳出:二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在小组汇报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尊重、互相倾听、互相学习,把三角形面积公式很完整地推导了出来。正当小组汇报结束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只要找出三角形的底和这条底对应的高,那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其实很简单,只要套公式即可。”我听到后马上表扬了这位学生,“但是怎样才能找准对应的底和高呢?”我把问题交还给这位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方法,让其他同学一起和他探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一般情况找到直角符号,直角符号连接的二条边分别就是底和高)。就这样我轻松自在地上完了一节课,孩子们也开心地玩了一节课。课堂是孩子的舞台,教师只是这个舞台的导演。设计适合每个孩子的角色,组织好同台演出的小团体,留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是导演的职责。
在上《确定起跑线》时,我课前先带学生到运动场上跑步,熟悉跑道,观察跑道,知道跑道是由两条直道和两个弯道组成,知道400米跑道指的是内圈的长度等跑道的基本知识。在上课时,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课前小研究,用微课辅助,学生很快掌握了新课的内容,出色地完成这节课的任务。
又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准备了这样的课前小研究:1.马路边有许多圆形的下水井盖,这些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2.给你一个圆,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半径、直径吗?3.你能发现半径、直径之间的奥秘吗?4.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半径、直径的数量吗?设计问题1井盖不会掉下去是因为被一些线段卡住了,而这些线段就是直径。直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便轻而易举地、不知不觉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2和问题3的设计则给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把问题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问题4则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几个简单的问题,充分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师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设计课前小研究。教师不再觉得上课是任务,而将上课变成了一种享受,享受地听学生讲,享受地看学生做,享受地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课后我感触很深,假如在《圆柱体积公式》一课中我只是表面把课堂交给学生而自己在“垂帘听政”;假如在《做个加法表》《确定起跑线》的课堂上我还按照传统教法唱“独角戏”,那么,学生还能学得如此积极、如此尽兴吗?课堂有这么精彩吗?答案是否定的。
【关键词】课程改革;重新定位;“不教而教”
一、现代数学教学的现状
教师方面:课改了十几年,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已不再采用以前的满堂灌方式,也不再用以前的题海战术,但只重视传播知识,轻视指导学法;重视模仿练习,轻视能力培养;重视学习结果,轻视学生是否乐学。
学生方面:根据我们做的《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和机械的,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惧怕数学。遇到难题时,学生习惯听老师讲解而不愿自己思考、组内讨论或班内解决,无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
从教十多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期间也曾想改变它,但终究不敢改,也不知道怎么改,因此很纠结,反复思考着数学课中什么是我们应该紧紧把握始终不变的?而数学课上什么又是需要我们不断改变的?这些年来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教育局、学校组织我们外出学习、集中教研、观摩示范课、看录像视频、听专家讲座……让我们从多方面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手段。跟着新的教学理念的步伐,我豁然释怀,数学课教学的本质是始终不变的,而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形式却可以千变万化。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重新定位自己。
在我的随笔里面有这么一篇日记: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做个加法表》,我带领孩子们说一种做法写一行算式,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很认真地把加法表填完整了……那是我刚毕业那会儿教一年级时的日记,今年我再次任教一年级,我是这样做的:1.新课引入:孩子们,你们看(课件出示算式卡片)这些算式宝宝想跟你们一样做个守秩序的好孩子,它们想排队回家,可是又不知道怎么排,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学生跃跃欲试)2.新课:你有什么办法帮它们?生1:我把這些算式宝宝先分类,我把第一个加数是9的算式宝宝找出来。“对!”生2:找出来以后又还可以再排队,第二个加数最小的排在最前面,9 2排在最前面,接着是9 3、9 4、9 5……9 9。这时,我引导孩子们用同样的方法帮8 几的算式宝宝排好队,帮7 几的算式宝宝排好队,帮6 几、5 几、4 几、3 几、2 几的算式宝宝排好队,这样加法表就做好了。接着,我又问孩子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生3:也可以按得数分类,把得数相同的算式宝宝找出来。“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表扬他。孩子们能分别找出得数是11、12、13、14、15、16、17、18的算式宝宝,但排队的时候就有点难度了,我引导他们观察每个算式的两个加数,他们很容易就看出两个加数都不一样,以第一个加数为标准,最大的排在前面9 2,接着是8 3、7 4、6 5、5 6、4 7、3 8、2 9,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而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这样孩子们又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加法表。
三、“不教而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完成课前小研究)——组内学(小组讨论小研究)——班内学(集体解决疑难问题)——师帮学(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解决)。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先准备好课前小研究,让他们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动手拼,用脑想。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学生总结归纳出:二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因此,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在小组汇报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尊重、互相倾听、互相学习,把三角形面积公式很完整地推导了出来。正当小组汇报结束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只要找出三角形的底和这条底对应的高,那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其实很简单,只要套公式即可。”我听到后马上表扬了这位学生,“但是怎样才能找准对应的底和高呢?”我把问题交还给这位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方法,让其他同学一起和他探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一般情况找到直角符号,直角符号连接的二条边分别就是底和高)。就这样我轻松自在地上完了一节课,孩子们也开心地玩了一节课。课堂是孩子的舞台,教师只是这个舞台的导演。设计适合每个孩子的角色,组织好同台演出的小团体,留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是导演的职责。
在上《确定起跑线》时,我课前先带学生到运动场上跑步,熟悉跑道,观察跑道,知道跑道是由两条直道和两个弯道组成,知道400米跑道指的是内圈的长度等跑道的基本知识。在上课时,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课前小研究,用微课辅助,学生很快掌握了新课的内容,出色地完成这节课的任务。
又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准备了这样的课前小研究:1.马路边有许多圆形的下水井盖,这些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2.给你一个圆,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半径、直径吗?3.你能发现半径、直径之间的奥秘吗?4.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半径、直径的数量吗?设计问题1井盖不会掉下去是因为被一些线段卡住了,而这些线段就是直径。直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便轻而易举地、不知不觉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2和问题3的设计则给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把问题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问题4则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几个简单的问题,充分说明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师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设计课前小研究。教师不再觉得上课是任务,而将上课变成了一种享受,享受地听学生讲,享受地看学生做,享受地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课后我感触很深,假如在《圆柱体积公式》一课中我只是表面把课堂交给学生而自己在“垂帘听政”;假如在《做个加法表》《确定起跑线》的课堂上我还按照传统教法唱“独角戏”,那么,学生还能学得如此积极、如此尽兴吗?课堂有这么精彩吗?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