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写作因情满意丰而精彩,如何让作文长出丰满的羽翼,繁衍出优秀的作文篇章?情感的真挚、生活的积累应为最佳的途径。经过近年来作文教学的发现,特对作文美育提出肤浅的认识,以求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作文;情满意丰;文情并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用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双轨作文教学模式,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感情的迸发,烦恼的倾诉,愉悦的分享。在微妙的情感体验中,用情智描绘和倾诉自己喜闻乐见的事情,这种流露真情的文章像悠远的星光,给人无穷的遐想。我想谈谈文情并茂写作的几点看法。
一、 回归自然,笔尖留美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这样说,“写作是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就会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主人。学生坐在教室里编作文,限制了他们的视野,禁锢了他们的心灵,时间长了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就觉得很平常,失去慧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淡而无味。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打开窗户,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波澜。社会、家庭、校园、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广阔的空间。学生往往只享受而不去体验,更不必说留意了,为引进源头活水,时常提醒学生不管是好是坏,不论是喜是乐,是俗是雅,只要觉得印象深的,就把它记下来。特别是有触动学生心灵的东西赶快流淌出来。实践证明,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胆说话,勇敢面对,是写作成功之道。学生最得意的作品往往是内心生活的写照。因此,培养学生文以载情,得从观察生活,认识自我,尝试自我开始。
作为教师,也应细致观察生活,及时将生活精彩点滴记录下来,敢于“下水”,榜样示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自动养成观察生活、探究生活本质的习惯,作文的源泉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 夯实文字基础,用心谱写真情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先生为什么要教学生作文?就是因为国文是发表思想或感情的一种工具。”胡怀珅先生如是说。作文固然要写真实的“我”,真挚的感情源于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或愉悦的滋味。那是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就有真情,就有滋味了呢?比如写父母操劳。多数学生都写父母日出而作,日落持家等等事件。事真实却普通,不怎么感人,读起来好像是父母是尽义务而已。大多流露不出感激和怜惜之情。而大师朱自清把笔下的父亲放在特定的环境中,用普通而又精辟的文字,抓住父亲的看似普通的言行举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父亲的伟大形象铭刻在无数学子心中。因此记叙文要求真实,绝不意味着随便用几句话忠实记录生活原生态,而是以情为圆心,遣词用句跨越时空剪裁,文章才会情美意浓。優秀的作文,因为文有情的陪伴,辅之巧夺天工的文字,就会奏响独具魅力的旋律,真情才会感人肺腑。
三、 让民主走进真情课堂
作文教学要求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平等参与。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习作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解决我们的“学生观”问题,只有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观,才能让民主的文风吹进作文教学课堂,吹进莘莘学子的心田。因此,作文课堂关键要激活学生写作潜能和兴趣。首先要选好有代表性的正反例文,拿在班上由小组朗读批改,注明意见和根据,然后全班同学统一评改,在这两评两改中,文中存在的诸如词语的选择、语句不通畅的毛病,前后文章的衔接问题等大都显露无余。经过同学们组看成岭侧成峰,众看高低各不同的评阅,一篇佳作就产生了。这种评改改变了耗时费力的传统评改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箭双雕。事后又将大家的佳作编成文集,让全班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 命题和话题作文同步训练
命题作文实而活,话题作文活而实。两种作文形式同步练习,降低要求让每个学生释放心灵,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写自己最想写的事,尊重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不管写的是对是错,是在理是偏激,总比那种思想苍白、情感匮乏没有主观没有个性的文章强。
五、 巧用修辞,表露真情
“所谓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这就是修辞。”作家汪洋这样说。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文章比作广阔的蓝天,修辞就是天上的缕缕白云。比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微笑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只挺秀淡雅的兰花吧。”这样不仅抒发自己的感情,感染了读者,还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学生博览群书是基础,生活积累是关键,加强练笔是出路、真情实感是核心。只有不断地读写悟,学生才会写出事真局妙、情切文美、文美情浓的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3:61.
[2]朱光潜等著.大师的作文课[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4.11:11.
[3]汪洋.语文修辞[M].重庆市数字图书馆,2007.3.10:001.
作者简介:
吴明清,重庆市,黔江区冯家初级中学校。
关键词:作文;情满意丰;文情并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用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双轨作文教学模式,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感情的迸发,烦恼的倾诉,愉悦的分享。在微妙的情感体验中,用情智描绘和倾诉自己喜闻乐见的事情,这种流露真情的文章像悠远的星光,给人无穷的遐想。我想谈谈文情并茂写作的几点看法。
一、 回归自然,笔尖留美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这样说,“写作是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很好的材料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就会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主人。学生坐在教室里编作文,限制了他们的视野,禁锢了他们的心灵,时间长了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就觉得很平常,失去慧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淡而无味。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打开窗户,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波澜。社会、家庭、校园、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广阔的空间。学生往往只享受而不去体验,更不必说留意了,为引进源头活水,时常提醒学生不管是好是坏,不论是喜是乐,是俗是雅,只要觉得印象深的,就把它记下来。特别是有触动学生心灵的东西赶快流淌出来。实践证明,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胆说话,勇敢面对,是写作成功之道。学生最得意的作品往往是内心生活的写照。因此,培养学生文以载情,得从观察生活,认识自我,尝试自我开始。
作为教师,也应细致观察生活,及时将生活精彩点滴记录下来,敢于“下水”,榜样示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自动养成观察生活、探究生活本质的习惯,作文的源泉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 夯实文字基础,用心谱写真情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先生为什么要教学生作文?就是因为国文是发表思想或感情的一种工具。”胡怀珅先生如是说。作文固然要写真实的“我”,真挚的感情源于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或愉悦的滋味。那是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就有真情,就有滋味了呢?比如写父母操劳。多数学生都写父母日出而作,日落持家等等事件。事真实却普通,不怎么感人,读起来好像是父母是尽义务而已。大多流露不出感激和怜惜之情。而大师朱自清把笔下的父亲放在特定的环境中,用普通而又精辟的文字,抓住父亲的看似普通的言行举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读起来让人潸然泪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父亲的伟大形象铭刻在无数学子心中。因此记叙文要求真实,绝不意味着随便用几句话忠实记录生活原生态,而是以情为圆心,遣词用句跨越时空剪裁,文章才会情美意浓。優秀的作文,因为文有情的陪伴,辅之巧夺天工的文字,就会奏响独具魅力的旋律,真情才会感人肺腑。
三、 让民主走进真情课堂
作文教学要求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平等参与。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习作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解决我们的“学生观”问题,只有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观,才能让民主的文风吹进作文教学课堂,吹进莘莘学子的心田。因此,作文课堂关键要激活学生写作潜能和兴趣。首先要选好有代表性的正反例文,拿在班上由小组朗读批改,注明意见和根据,然后全班同学统一评改,在这两评两改中,文中存在的诸如词语的选择、语句不通畅的毛病,前后文章的衔接问题等大都显露无余。经过同学们组看成岭侧成峰,众看高低各不同的评阅,一篇佳作就产生了。这种评改改变了耗时费力的传统评改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箭双雕。事后又将大家的佳作编成文集,让全班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 命题和话题作文同步训练
命题作文实而活,话题作文活而实。两种作文形式同步练习,降低要求让每个学生释放心灵,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写自己最想写的事,尊重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不管写的是对是错,是在理是偏激,总比那种思想苍白、情感匮乏没有主观没有个性的文章强。
五、 巧用修辞,表露真情
“所谓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这就是修辞。”作家汪洋这样说。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文章比作广阔的蓝天,修辞就是天上的缕缕白云。比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微笑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只挺秀淡雅的兰花吧。”这样不仅抒发自己的感情,感染了读者,还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学生博览群书是基础,生活积累是关键,加强练笔是出路、真情实感是核心。只有不断地读写悟,学生才会写出事真局妙、情切文美、文美情浓的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3:61.
[2]朱光潜等著.大师的作文课[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4.11:11.
[3]汪洋.语文修辞[M].重庆市数字图书馆,2007.3.10:001.
作者简介:
吴明清,重庆市,黔江区冯家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