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新课改提出师生平等的教育模式本文从教学语言入手引导师生达到平等互助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学语言 课程改革理念 互动 发展 合作 探究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的广大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有的显得那么的不如意。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
“同学们请大家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好吗?”
“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
显然这些教学语言与我门所倡导课改理念是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新课程中教师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变?直接地反映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透过教师在教学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巨大变化。
2.教学语言中渗透课改理念的几点思考
1.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由教师教学专制转向师生民主合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32年的时间思考如下问题: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他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他还认为:“如果缺少同孩子的友谊,在精神上同孩子没有共同点,教育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路途。”课堂上只有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友谊,教师才能真正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智慧,为此,教学语言必须民主化。
2.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传统的教学观念却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知道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学生却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3.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促进学生由自我封闭转向合作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诱导学生敢想、敢说,会想、会说,学会交往、学会交流。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性之间有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角度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诱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如:“你是怎样知道的,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吗?”“那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可以让我们知道吗?”“愿意”、“喜欢”等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给学生以说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
4.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由讨厌数学转向热爱数学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奖得主吴文俊院士在获奖后答记者问时,深情的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个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身职业。”
读了这一段话,我想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引起激励或喜悦。教师怎样激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和学生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其中,转变教学语言,增强激励性、鼓舞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乐于接受所有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在一些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你们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实在是太妙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处于极其亢奋的状态,接下来所总结的规律、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与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
其次,教师还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究其原因,默不作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教师可以走到学生的身边,对他说:“不要紧,你可以先轻轻地把答案告诉我。”然后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听到学生的解答正确时,教师把解答过程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再适时引导:“说得很好嘛,下次你自己大声地告诉大家,那就更好了!”对于解答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说得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解答,教师话锋一转说:“某某同学已经积极地思考了,而且已有了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同学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
3.结束语
课程改革并不总是与标准、理念等宏大的东西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学细节中不断地体会、反思、总结,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细节中,从细节做起。教学语言就是这样的细节,教师的一句话,说话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表现的都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透视的都是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笔者认为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开放性、亲和力、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是点燃这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7月
[2]徐良辉.《数学教学语言及其特征运用》,数学通报,1987年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五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教学语言 课程改革理念 互动 发展 合作 探究
1.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的广大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时,有的显得那么的不如意。当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还不时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
“同学们请大家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好吗?”
“老师还没有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
显然这些教学语言与我门所倡导课改理念是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语言进行反思。新课程中教师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变?直接地反映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透过教师在教学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巨大变化。
2.教学语言中渗透课改理念的几点思考
1.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由教师教学专制转向师生民主合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32年的时间思考如下问题: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他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他还认为:“如果缺少同孩子的友谊,在精神上同孩子没有共同点,教育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路途。”课堂上只有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友谊,教师才能真正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智慧,为此,教学语言必须民主化。
2.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传统的教学观念却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知道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学生却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3.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促进学生由自我封闭转向合作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诱导学生敢想、敢说,会想、会说,学会交往、学会交流。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性之间有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角度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诱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如:“你是怎样知道的,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吗?”“那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可以让我们知道吗?”“愿意”、“喜欢”等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给学生以说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
4.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由讨厌数学转向热爱数学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奖得主吴文俊院士在获奖后答记者问时,深情的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个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身职业。”
读了这一段话,我想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会引起激励或喜悦。教师怎样激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和学生交流意见的参与者?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其中,转变教学语言,增强激励性、鼓舞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乐于接受所有学生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在一些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你们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实在是太妙了!”此时,学生的情绪已处于极其亢奋的状态,接下来所总结的规律、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与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
其次,教师还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究其原因,默不作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教师可以走到学生的身边,对他说:“不要紧,你可以先轻轻地把答案告诉我。”然后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听到学生的解答正确时,教师把解答过程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再适时引导:“说得很好嘛,下次你自己大声地告诉大家,那就更好了!”对于解答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说得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解答,教师话锋一转说:“某某同学已经积极地思考了,而且已有了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同学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
3.结束语
课程改革并不总是与标准、理念等宏大的东西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学细节中不断地体会、反思、总结,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细节中,从细节做起。教学语言就是这样的细节,教师的一句话,说话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表现的都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透视的都是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笔者认为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开放性、亲和力、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是点燃这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7月
[2]徐良辉.《数学教学语言及其特征运用》,数学通报,1987年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五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