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V”结构是古代汉语固有形式在现代的一种回流,它越来越成为普通话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在肯定句中,“有V”结构表达的语法意义是主观强调,它在形式上填补了“有没有”疑问式肯定回答的空白。
关键词:有V 强调 迁移
“我有知道!”“你有听说过那首歌吗?”“你真的有在认真做这件事情吗?”“我们事先都会有一起商量细节。”……我们把这种“‘有’+动词或‘有’+动词性结构”称之为“有V”结构。这种语言表达风格给人一种很港台、很新潮的感觉。近几年,“有V”结构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有V”结构主要应用于疑问句和肯定句中,经常作为一问一答的对应形式出现。疑问句中的“有V”结构是汉语中本有的结构,它是“有没有V”结构的省略形式。“普通话中,‘有没有’作为助动词并不存在一个肯定的对应形式‘有’,‘有’在普通话中不能单独作助动词用”[1]。作为“有V”结构疑问句的回答,一般只出现否定形式“没有V”;而在当下的普通话中,“有V”结构经常作为回答“有V”疑问句的肯定形式出现,从而完成了“有V”结构的对称性。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在肯定陈述句中的“有V”结构。
一
“有”后的动词和动词结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之后几乎可以容纳任何形式的动词和动词结构:(一)就光杆动词而言,“有”后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有看”“有吃”“有学习”。(二)就动词结构而言,“有”后可以是主谓、动宾、动补、状中、兼语等结构。如“有一个人哭”“有来北京”“有伤心过”“有好好学过”“有逼她说过”等。
“有”在现代汉语教材中被归为典型的表存现的动词,“有”后一般加存现的事物,加名词性结构。董秀芳(2004)认为:“作为助动词的‘有没有’是从动词性的‘有没有’语法化而来的。”[1]相对应的“有V”肯定式中的“有”应该也是个助动词。施其生认为“有”是个能愿动词,它“一般加在心理活动动词和形容词前,对人的心理状态和事物的性质、状态的现实性进行肯定”[2]。
通过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在甲骨文中,“有”和“又”为同一字形“”,在古文献中,“有”和“又”经常通用,二者在上古时期实为一字,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在《诗经》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字结构。如:
(1)有车鄰鄰,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诗经·秦风·车鄰》)
(2)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鱼藻》)
(3)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诗经·大雅·臣工之什·雍》)
以上三个例子基本可以代表“有”字在《诗经》中的三种典型用法:一种是作为句首的发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一种是表示“占有、具有、保有”义,后面一般跟体词性结构;第三种就是“有”后跟谓词性的成分。
二
“有”的这种功能是怎么来的呢?如上文所说,“有”在上古时期和“又”经常通用,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所分化而已。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语言表达的精密化,“有”与“又”功能发生分化,“有”在分化的过程中,继承了部分“又”的功能,“又”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副词放在体词性的成分之前。有人专门讨论过“又”的语气用法,“表示语气的用法具体包括三种情况:表示转折、加强否定、加强反问。”[3]我们发现“又”的这些语法意义一般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才能体现出来。在肯定句中这种加强语气的表达又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从语法对称性的角度看,“有”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如:
(4)小雨:“我不在学校的时候,你有没有喜欢别的女生?”小伦:“有啊……十五个啊……”(《不能说的秘密》台词)
(5)婆婆也有跟着去。(杨澜《天下女人》2005年9月7日)
(6)不过我倒是听说小燕子最近有在说你的一些事情哦!(吴宗宪台词)
(7)汪涵:那你们去过哪些国家?
嘉宾:基本上五大洲我们都有去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2009年7月17日)
“有V”结构在陈述句中“有”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王国栓、马庆株在《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中曾经总结道:“从意义的角度说,‘有’为什么能够被普通话口语所兼容:普通话中有一般叙述和强烈肯定,没有一般肯定,‘有’正是填补了这个空白。”[4]这个结论是王先生和马先生在对比了一般式和“确实、的确”等强调式之后得出的,应该说是抓住了“有”语法意义的主要方面;可是我们发现,“有”的语法意义还不止这些。如上所述,“有”作为“有没有V”疑问式结构的肯定回答,一方面它填补了普通话不能肯定回答的空白,同时它的强调功能有时候也不亚于“的确、确实”,如“我有看过。”和“我确实看过。”这两句话都有浓重的强调意味,不同的是“有”强调的是说话人主观的感受,有浓重的个人色彩;而“确实、的确”强调的却是客观的事实。
另外,在时态上,“有”强调的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现在已经终止或者现在仍然在继续的一种状态,包含说话人强调这个动作产生的影响的语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有V”这种结构其实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它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固有的一种结构,是“有、又”功能合理分化和分配的结果,尤其是“有V”结构实现了“有没有V”疑问式肯定回答的对称性。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有V”结构来自港台腔的闽南方言,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实现真正的溯源。“闽方言、粤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信息较多,真正的源头应该在《诗经》以来的古代汉语中,只是在“唐以后,‘有+VP’的使用就渐渐减少,最后走向了消失。”[4]而在方言中它却流传了下来。现在随着各方言区人民的交流,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越来越深入,互相渗透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同时,普通话也在吸收某些方言词汇。港台地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会说出很多“洋泾浜普通话”。闽方言中“有V”结构很是普遍,这种结构“迁移”到普通话中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注 释:
[1]见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2]见施其生《论“有”字句》,《语言研究》1996年第1期。
[3]见李君,殷树林《副词“又”的语气用法》,《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
[4]见《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王国栓,马庆株.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J].南开语言学刊,2008,(2).
[2]施其生.论“有”字句[J].语言研究,1996,(1).
[3]窦焕新.台湾普通话中的“有+动词”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6,(3).
[4]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
[5]李君,殷树林.副词“又”的语气用法[J].求是学刊,2008,(6).
(刘洁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610103)
关键词:有V 强调 迁移
“我有知道!”“你有听说过那首歌吗?”“你真的有在认真做这件事情吗?”“我们事先都会有一起商量细节。”……我们把这种“‘有’+动词或‘有’+动词性结构”称之为“有V”结构。这种语言表达风格给人一种很港台、很新潮的感觉。近几年,“有V”结构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有V”结构主要应用于疑问句和肯定句中,经常作为一问一答的对应形式出现。疑问句中的“有V”结构是汉语中本有的结构,它是“有没有V”结构的省略形式。“普通话中,‘有没有’作为助动词并不存在一个肯定的对应形式‘有’,‘有’在普通话中不能单独作助动词用”[1]。作为“有V”结构疑问句的回答,一般只出现否定形式“没有V”;而在当下的普通话中,“有V”结构经常作为回答“有V”疑问句的肯定形式出现,从而完成了“有V”结构的对称性。下面我们重点讨论在肯定陈述句中的“有V”结构。
一
“有”后的动词和动词结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之后几乎可以容纳任何形式的动词和动词结构:(一)就光杆动词而言,“有”后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有看”“有吃”“有学习”。(二)就动词结构而言,“有”后可以是主谓、动宾、动补、状中、兼语等结构。如“有一个人哭”“有来北京”“有伤心过”“有好好学过”“有逼她说过”等。
“有”在现代汉语教材中被归为典型的表存现的动词,“有”后一般加存现的事物,加名词性结构。董秀芳(2004)认为:“作为助动词的‘有没有’是从动词性的‘有没有’语法化而来的。”[1]相对应的“有V”肯定式中的“有”应该也是个助动词。施其生认为“有”是个能愿动词,它“一般加在心理活动动词和形容词前,对人的心理状态和事物的性质、状态的现实性进行肯定”[2]。
通过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在甲骨文中,“有”和“又”为同一字形“”,在古文献中,“有”和“又”经常通用,二者在上古时期实为一字,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在《诗经》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字结构。如:
(1)有车鄰鄰,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诗经·秦风·车鄰》)
(2)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鱼藻》)
(3)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诗经·大雅·臣工之什·雍》)
以上三个例子基本可以代表“有”字在《诗经》中的三种典型用法:一种是作为句首的发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一种是表示“占有、具有、保有”义,后面一般跟体词性结构;第三种就是“有”后跟谓词性的成分。
二
“有”的这种功能是怎么来的呢?如上文所说,“有”在上古时期和“又”经常通用,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所分化而已。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语言表达的精密化,“有”与“又”功能发生分化,“有”在分化的过程中,继承了部分“又”的功能,“又”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副词放在体词性的成分之前。有人专门讨论过“又”的语气用法,“表示语气的用法具体包括三种情况:表示转折、加强否定、加强反问。”[3]我们发现“又”的这些语法意义一般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才能体现出来。在肯定句中这种加强语气的表达又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从语法对称性的角度看,“有”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如:
(4)小雨:“我不在学校的时候,你有没有喜欢别的女生?”小伦:“有啊……十五个啊……”(《不能说的秘密》台词)
(5)婆婆也有跟着去。(杨澜《天下女人》2005年9月7日)
(6)不过我倒是听说小燕子最近有在说你的一些事情哦!(吴宗宪台词)
(7)汪涵:那你们去过哪些国家?
嘉宾:基本上五大洲我们都有去过。(湖南卫视《天天向上》2009年7月17日)
“有V”结构在陈述句中“有”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王国栓、马庆株在《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中曾经总结道:“从意义的角度说,‘有’为什么能够被普通话口语所兼容:普通话中有一般叙述和强烈肯定,没有一般肯定,‘有’正是填补了这个空白。”[4]这个结论是王先生和马先生在对比了一般式和“确实、的确”等强调式之后得出的,应该说是抓住了“有”语法意义的主要方面;可是我们发现,“有”的语法意义还不止这些。如上所述,“有”作为“有没有V”疑问式结构的肯定回答,一方面它填补了普通话不能肯定回答的空白,同时它的强调功能有时候也不亚于“的确、确实”,如“我有看过。”和“我确实看过。”这两句话都有浓重的强调意味,不同的是“有”强调的是说话人主观的感受,有浓重的个人色彩;而“确实、的确”强调的却是客观的事实。
另外,在时态上,“有”强调的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现在已经终止或者现在仍然在继续的一种状态,包含说话人强调这个动作产生的影响的语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有V”这种结构其实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它应该是古代汉语中固有的一种结构,是“有、又”功能合理分化和分配的结果,尤其是“有V”结构实现了“有没有V”疑问式肯定回答的对称性。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有V”结构来自港台腔的闽南方言,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实现真正的溯源。“闽方言、粤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信息较多,真正的源头应该在《诗经》以来的古代汉语中,只是在“唐以后,‘有+VP’的使用就渐渐减少,最后走向了消失。”[4]而在方言中它却流传了下来。现在随着各方言区人民的交流,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越来越深入,互相渗透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同时,普通话也在吸收某些方言词汇。港台地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会说出很多“洋泾浜普通话”。闽方言中“有V”结构很是普遍,这种结构“迁移”到普通话中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注 释:
[1]见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
[2]见施其生《论“有”字句》,《语言研究》1996年第1期。
[3]见李君,殷树林《副词“又”的语气用法》,《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
[4]见《南开语言学刊》200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王国栓,马庆株.普通话中走向对称的“有+VP+(了)”结构[J].南开语言学刊,2008,(2).
[2]施其生.论“有”字句[J].语言研究,1996,(1).
[3]窦焕新.台湾普通话中的“有+动词”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6,(3).
[4]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
[5]李君,殷树林.副词“又”的语气用法[J].求是学刊,2008,(6).
(刘洁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6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