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道授业解惑”是基础教育阶段对教师基本要求的外显。虽有太多的、详细的解说,但师德确实是教师在从业中外显的核心,这是教育的基本立足之脚。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搞教育的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如精心地准备了每一堂课,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样学、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有了主动积极性。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的鼓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會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脚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因此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这个工程师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和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对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发展的历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德与教师人格特征
一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影响具有随时性、时效长、力度大登特点。教师的教育行为时潜移默化的。从某些方面来讲,教师的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
教师具有的良好人格是:对人生有透彻圆熟的了解;对学生严格而不苛求,温和而不随便;思想开朗,不以个人好恶影响学生的看法;常识广博,足使学生心悦诚服;有民主性,不滥用职权;和学生打成一片;言出必行,言行一致;随时留心学生的反映,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讲话保持有异议轻松,多鼓励而少训斥;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讲课条理清晰,善用实例;不装腔作势,不自以为是;经常协助学生解决困难;对每个学生表示关怀和体贴;处事公平而无偏私。除此之外,要有良好的仪态,内心高雅,品质高尚。仪容端正、典雅,举止文明优雅,态度和蔼可亲,能深深吸引学生。
四、自励自强,开拓创新,做新时代的弄潮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有发展力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吧“创新”两个字注入到学生的精神内核,培养其创新意识,启迪其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进而培育出创新性的人才。陶行之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样,要想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就必须具有创新型的教师。如今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事件能力作为重点,正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有创新能力,应该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未来每一个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是工业经济时代能够按照规范完成任务就算合格工作者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还要求工作者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建议,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教师肩负的创新责任多么艰巨和紧迫。因而,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自身的教育和发展入手,自励自强,开拓进取,做创新型教师。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须从更新观念着手。有所的教师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历的科技革命正带来一场知识革命,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知识更新速度一日千里,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据查,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二至五年,网络技术的更新周期更是从十八个月缩短为八个月,而且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周期也相应地缩短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要想不被时代的车轮辗于轮下,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及时接受现进的思想,从多方面充实自己、改造自己,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教师来说,师德修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教师的道德修养也要随着发展和进步。今天,教师处在了新的历史环境中,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会不断地遇到和提出新的问题。每一位教师只有努力地克服所有问题,加强师德修养,才能与时俱进,登上一个个新高峰。
一、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搞教育的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如精心地准备了每一堂课,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样学、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有了主动积极性。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的鼓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會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脚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因此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这个工程师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和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对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发展的历程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德与教师人格特征
一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影响具有随时性、时效长、力度大登特点。教师的教育行为时潜移默化的。从某些方面来讲,教师的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
教师具有的良好人格是:对人生有透彻圆熟的了解;对学生严格而不苛求,温和而不随便;思想开朗,不以个人好恶影响学生的看法;常识广博,足使学生心悦诚服;有民主性,不滥用职权;和学生打成一片;言出必行,言行一致;随时留心学生的反映,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讲话保持有异议轻松,多鼓励而少训斥;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讲课条理清晰,善用实例;不装腔作势,不自以为是;经常协助学生解决困难;对每个学生表示关怀和体贴;处事公平而无偏私。除此之外,要有良好的仪态,内心高雅,品质高尚。仪容端正、典雅,举止文明优雅,态度和蔼可亲,能深深吸引学生。
四、自励自强,开拓创新,做新时代的弄潮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有发展力的民族。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吧“创新”两个字注入到学生的精神内核,培养其创新意识,启迪其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进而培育出创新性的人才。陶行之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样,要想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就必须具有创新型的教师。如今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事件能力作为重点,正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有创新能力,应该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未来每一个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是工业经济时代能够按照规范完成任务就算合格工作者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还要求工作者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建议,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教师肩负的创新责任多么艰巨和紧迫。因而,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自身的教育和发展入手,自励自强,开拓进取,做创新型教师。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须从更新观念着手。有所的教师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历的科技革命正带来一场知识革命,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知识更新速度一日千里,知识总量急剧增加。据查,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二至五年,网络技术的更新周期更是从十八个月缩短为八个月,而且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周期也相应地缩短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要想不被时代的车轮辗于轮下,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及时接受现进的思想,从多方面充实自己、改造自己,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教师来说,师德修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教师的道德修养也要随着发展和进步。今天,教师处在了新的历史环境中,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会不断地遇到和提出新的问题。每一位教师只有努力地克服所有问题,加强师德修养,才能与时俱进,登上一个个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