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婚恋剧中的“恶婆婆”形象研究(2010年以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90年国内电视剧《渴望》的热播,标志着以反映家庭矛盾、日常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家庭伦理剧的崛起,自2010年以来,一部分家庭伦理剧逐渐把题材聚焦在婆媳关系,都市婚恋等主题上,演变成了当今热播的都市婚恋剧。在电视艺术的放大下,故事情节以“恶婆婆”对战”新媳妇“为主,故事主角大多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看,“婆媳大战”的情节设置是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心理的。本文将从2010年热播的部分都市婚恋剧本体入手,分析其中的“恶婆婆”形象,并结合中国文化及女性主义探究“婆媳矛盾”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都市婚恋剧、“恶婆婆”、夫妻、家庭
  一、都市婚恋剧中两类典型“恶婆婆”形象
  1、草根家庭“恶婆婆”:
  2010年梁山导演、沙溢主演的电视剧《婆婆来了》中,王美嫦是一位来自农村、思想封建的“恶婆婆”,他看见儿子传志婚后的新居不错,没和儿子儿媳妇商量便立马卖地拖家带口地搬进来,还提出要拿卖地的20万让儿子把自己名字写房产证上。在儿子传志和其他女人来往时,王美嫦竟然暗示传志与儿媳妇没有未来,试图让传志与儿媳妇离婚。由于《婆婆来了》中“王美嫦”的形象塑造太过深入人心,使得现实生活中很多城市人对涉农婚姻望而生畏。2012年王丽云、李勤勤主演的电视剧《岳母的幸福生活》也塑造了一位愛面子、处处刁难儿媳妇的“草根婆婆”刘玉娥。刘玉娥看不惯儿媳妇申紫花钱买衣服,于是变着法的让申紫贴补家用,申紫花光了自己的工资,却还是遭到了婆婆刘玉娥的数落。刘玉娥的儿子管亲家母借了五万块钱做服装生意,刘玉娥便拿赔本剩的“洋垃圾”衣服抵债,闹得两家很不愉快。
  由于草根阶层“恶婆婆”有极强的话题性和可塑性,所以常被都市婚恋剧塑造为故事主角。一方面,“婆婆”都有爱子情结,希望儿子在家地位更高,另一方面,“草根婆婆”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现代城市媳妇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与矛盾。草根“恶婆婆”的形象是凤凰女与孔雀男故事冲突的重头戏,婆媳大战的戏码使剧情张力十足,具备看点,《婆婆来了》与《岳母的幸福生活》良好的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并且该剧播出后引发的话题热度与社会讨论,也说明婚恋剧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其实是对当今社会现实婚姻模式的折射。都市婚恋剧通过“草根婆婆”的视角,洞察着国内几十年经济发展下城市快速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既贴近老百姓的平常生活,又增加了影视剧作品本身的深度。
  《婆婆来了》的导演梁山这样的一番话表达了他的想法。他希望通过本剧略带黑色幽默的现实主义手法解析家庭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不仅是揭露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关系所导致的婆媳纷争,还将镜头拓宽,关注“城市对城市”、“城市对农村”、“农村对农村”的三种婆媳形态,做成当代婆媳关系全景图。[1]剧中“草根婆婆”对儿媳妇百般折磨的情节常常引起观众的愤怒与反感,观众在评价“草根婆婆”的种种不当行为时无形中会加入对现实家庭生活的反思,这也达到了艺术鉴赏主体在进行欣赏时对艺术作品的“重塑”和“制约”,艺术形象总归是艺术思维的根源,所以都市婚恋剧中“草根恶婆婆”形象的塑造对当今观众的鉴赏反思是有现实意义的。
  2.富裕阶层“恶婆婆”:
  潘虹在《当婆婆遇上妈》中饰演的婆婆大可妈是一位有着严重重男轻女思想的高级知识分子,她为了儿子能和家庭条件更好的笑笑结合,想尽一切办法逼大可和儿媳妇佳佳离婚,佳佳很快便成了被蹂躏的小媳妇。其中大可妈偏袒儿子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一次大可晚上酒后回家,佳佳和大可闹并询问晚上具体行踪,大可妈担心回到卧室后佳佳会对儿子大可动手,竟抡起锤子把门砸开,乱发一通脾气。后来大可妈在得知佳佳怀孕后,态度一下子转变,对儿媳妇百般体贴。本以为双方可以就此和解,不料当大可妈知道佳佳怀的是女孩时,又很快变了脸色,为了能早日抱上孙子,大可妈把目光放在了勾引大可的小三上。这种生活在大城市却有传统的思想的婆婆不在少数,她们对家庭有强烈的控制欲,丈夫和儿子的生活及事业她们都必须占主导地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任何人威胁到她“意见领袖”的中心地位时,此类婆婆就会找寻办法扳回局面。类似的富裕家庭“恶婆婆”形象在《双城生活》中也有体现,杨曼莉是典型的上海女人,就算后来家境稍不如从前,她也要维持面子死撑到底,杨曼莉会去老牌子咖啡馆喝下午茶,逛外贸小店,讲究吃西餐,保留着一些上海人的小资情结和怀旧思想。杨曼莉对直爽单纯甚至有些大大咧咧的北京媳妇十分看不惯,制订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家规给儿媳妇,于是生活习惯和待人处事的方式等存在巨大差异的两代人产生了哭笑不得的婆媳争斗。这种富裕家庭的“恶婆婆”在其他都市婚恋剧中也有很多典型形象,比如《回家的诱惑》中把儿媳妇当保姆使唤的白凤,《瞧这两家子》中的高管婆婆在职场为难下属儿媳妇小雪,《贤妻》里百般刁难儿媳妇的婆婆李水仙,甚至帮外面怀了儿子的小三把原配儿媳妇赶出家门。
  二、婆媳矛盾的原因
  1、不同经济阶层的碰撞
  都市婚恋剧中展现的婆媳矛盾不仅是两代人的观念代沟,还有城乡两种经济形态下暴露的改革开放后的城乡经济差距。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婆婆和媳妇因为同一个男人聚集在同一家庭生活,由小视角观看婆媳相处状态能推断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的艺术创作则是从生活中抽取素材提链情节精华,以小见大,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过程。西蒙·波伏娃说:“女人的自我意识不是由她的性特征专门确定的,它反映了取决于社会经济组织的处境。”[2]。
  《婆婆来了》中的王传志通过发奋读书考上了京城公务员,传志身上既有部分城市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又保留着农村人淳朴、踏实的性格特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北京女孩何琳看惯了不学无术的城市公子哥,后来被勤奋有才华传志吸引。如今农村大学生留在大城市的数量日益增多,城农结合的婚姻形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不可忽视的现状,虽然近几十年中国不断完善城市化、现代化,但城乡居民的生活思维和消费习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婆婆和儿媳是不同经济条件、成长环境的女性,婆媳之间的矛盾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哪一方,因为无论双方哪一个角度都有她各自合情合理的立场,城市人相对优越时尚的生活方式和农村人保守节省的消费观念难免会在鸡毛蒜皮上引起纷争。
  2.“女主人”家庭地位的争夺
  都市男女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看法相对一致,都是在自由主义的观念上找寻心仪的伴侣,加之现代女性地位日益提高,女性不再束缚于封建传统的礼教规矩,可以实现经济独立,所以都市婚恋剧中的夫妻地位是平等的,甚至在上海、重庆等城市,妻子在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家务活和照顾孩子由男性承担,这无疑是与老一辈父母的观念是相悖。婆婆认为自己在儿子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尤其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之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婆婆对儿子的宠爱更加强烈。《当婆婆遇上妈》中大可妈不能允许儿子受一点委屈,看到儿子对儿媳妇嘘寒问暖,大可妈便感觉到自己在家中“女主人”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婆婆和媳妇因为同一个男人联结在一个家庭中,婆媳二人都希望能掌握家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些细小的斗争则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体现出来,多数表现为儿子对婆媳的态度倾向变化,以及对家务分担的不满。婆婆希望儿子主导媳妇,事实上现代观念中男女地位是平等的,甚至在大城市中男性对自己妻子宠爱有加才是当今的夫妻之道,当然这些在婆婆眼里无一不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家中“女主人”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1]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M] .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57
其他文献
【摘要】:新闻翻译,作为提升跨文化交际,传播世界不同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传播上起到了关键作用。翻译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准确传达文本信息以及文本背后的文化因素。所以说,译者必须具备双语的转换能力,不断提升跨文化意识以及对文化负载词的敏锐度。  【关键词】:新闻翻译;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
期刊
【摘要】:在当前这个多元化纠纷解决体制下,无论采用哪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证据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实体权益的实现与维护,甚至能够决定整个案件的进程。纠纷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证据问题,在诸多纠纷解决机制中,仲裁以其具有自治性、便捷性、保密性而得到广泛认可。在运用证据对当事人的主张进行证明的同时,证据规则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将直接影响案件结果的公正性。鉴于当前我国仲裁法以及各大仲裁机构既
期刊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我国的电视行业同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逐渐提升,一个优质的电视节目需以高超的摄像技术为基础,然而电视摄像的好坏是由画面构图艺术所决定的,本文就电视摄像中的画面构图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视摄像;画面构图艺术;运用  1 引言  电视画面构图需要一次性完成画面的构图;由画面效果而言,电视和绘画、摄影相同同样是一类视觉艺术,具备造
期刊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上海美术制片厂为龙头,我国的定格动画在技术与艺术上进行了很多探索,生产了一系列经典的定格动画,如《阿凡提的故事》、《葫芦兄弟》。在2000年之后,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三维动画技术的成型对定格动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定格动画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相比,定格动画有着较多的弊端和局限性,但是如果能更好的理解材料的特性,从其局限性入手,将局限转化为特色,成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始终坚持“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标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而言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层党组织相继组建了共产党员先锋队、突击队、服务队等4支特色队伍,立足电力服务,开展延伸性帮扶,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的用电难题,还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培养,优势作用逐步显现。电力企业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做好优质服务提升,既能够作为创先争优
期刊
【摘要】:我国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正式确立了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但是在本次立法对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规定较为模糊,这种模糊的立法叙述造成了学者们在对专家辅助人进行研究时产生的认知上的分歧,其中最主要的争议在于对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的认识和对专家意见的证据属性的认识。本文将通过梳理专家辅助人的相关概念、比较域外的相关制度,来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专家意见的证据属性进行辨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的刑事立案程序源于前苏联,在现行操作中一直存在虚置化和异化的情形,造成这种不合理,不合法情形的因素主要有立案标准过于严格,对于立案审查手段的定位不清晰,以及行政干预的影响等,所以将从立案条件或者标准,审查手段的界定及立案程序的独立性方面作出改善。  【关键词】:虚置化;异化;初步侦查;独立性  一、刑事立案程序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刑事立案程序一直存在着各式问题,可以归纳为
期刊
今年暑假《战狼2》在全国院线热映,作为一名法科生,观赏电影的同时,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国际法的相关问题,下文将对一些笔者思考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为何我国军队不能派兵进入别国领土撤侨?  看影片的时候很多观众不能理解,为何我国侨民深处危险之中,而我国军队近在港口却无法开展救援。这里需介绍电影剧情的大背景是非洲某国正在经历内战,并且交战区不断扩大。影片最初,海军某舰艇的长官就对外交大使表示根据国际法,
期刊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摔跤题材的励志电影,改编自印度女摔跤选手吉塔与巴比塔姐妹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两姐妹的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为了完成自己的摔跤梦想,不顾外界眼光,训练两个女儿与男人们练习搏斗,进而一步步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由阿米尔·汗饰演父亲的一直以来的梦想是为印度夺得金牌,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而原本寄希望于将来的儿子能为国家夺得金牌的梦想随着几个女儿的出生逐渐破灭,但孩子无意间的打架使父亲
期刊
建立在个体安全之上的公共安全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突发事件事关公共安全,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的失败势必会严重损害政府的信誉, 削弱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危机和实体危机一样损害着国家权力和政府的形象,由于传播力惊人,其危害程度更甚。因此,能否处理好公共危机,特别是及时化解公共危机中的舆情危机,已经成为考验政府执政力的重要指标。  一、全媒体辟谣平台对地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