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才会找到自己的正确立场,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学科,却一直被家长和学生们认为是“副科”,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本文重点陈述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价值以及学生所需具备的素质,并深入探讨目前中职学校为何存在忽视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对我们作为教学者应如何应对被忽视学科作讨论。
【关键词】中职学校 历史教学 价值
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与一般普通高中的有很多不同,下面我就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
一、历史学科在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建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中职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历史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学生不愿学,老师教学没效果。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副科”,而在中职学校历史学科则是副科中的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诵,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历史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
三、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与社会相关的历史知识是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也就见怪不怪了。
四、有效开展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2.更新备课方式
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我对历史教学备课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课前询问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视频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加强课本中重点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3.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袁金华等主编. 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历史教学 价值
作为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与一般普通高中的有很多不同,下面我就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几个方面论述一下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
一、历史学科在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建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历史,才会珍惜今天,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二、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中职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历史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学生不愿学,老师教学没效果。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副科”,而在中职学校历史学科则是副科中的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诵,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历史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
三、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与社会相关的历史知识是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也就见怪不怪了。
四、有效开展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2.更新备课方式
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我对历史教学备课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课前询问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视频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加强课本中重点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3.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袁金华等主编. 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