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是没有升学压力的,数学只是他们专业课的一门工具,很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学有所用.
【关键词】中职,数学,知识,思维
一、引 言
教育学家孔德拉迪克说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育方法.知识的明确性、有效性有赖于对教育方法的有效利用.由此笔者对中职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二、课改后中职数学的教学方式探讨
(一)从理论角度看,首先要看重课堂教育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环境就是让学生记住公式、概念并应用到实际应用题中,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虽然这样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很容易,但是没有推理的过程,一是学生无法产生兴趣,觉得枯燥,二是学生很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这样学生做题也很容易犯错,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消失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教学,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由此总结,我们应该对教学过程有足够的重视,这样能够看到知识的根本,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笔者直接给出公式,把两个点代入,很容易就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课后,中职的学生不会巩固复习,这样很快就忘记了公式,所以再给出公式之前,我们要思考在平面两点的距离,从简单的开始,从而用勾股定理推出两点间的距离.这样联系前面的简单知识,能够顺利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学生更容易记忆和应用公式.
(二)从实际角度看,其次要看重生活教育
数学的根本思维方式,而且无形中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所教的学生的情商很高,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使他们更加优秀.
再如,在“数列通项公式”的教学中,由通项公式可以求得数列的任何一项,让学生明确普遍的规律可以适用于具体的事物.由数列的前面几项推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这里面蕴含了通过观察有限的信息,抓住其内在联系,得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使学生掌握了数学思考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从专业角度看,再次要看重职业教育
数学学科是一门广泛应用的工具学科,在职业中专的教学中是为专业知识服务的,因此,要重视数学课与专业课在知识上的衔接,使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等.例如,机械类专业应把“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详讲,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对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特别是函数y=Asin(ωx φ)的图像作为重点讲解.因为这种函数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样能够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处理,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四)从课改角度看,最后要看重考核教育
我们应该根据课堂来转变学生的观念,让考核成为我们发现学生闪光点的途径,并且全面地培养学生,让学生对考核不再畏惧或忽视,并且让考核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考核中职数学课的内容包括考核过程和评价两部分.一是平时考核(40%):(1)考核出勤情况(100分),(2)考核课堂表现(100分),(3)考核作业(100分),平时考核=出勤率×0.1课堂中表现×0.2课后作业×0.1,二是评价(60%):(1)期中考试(100分),(2)期末考试(100分),评价=期中考试×0.3 期末考试×0.3.
这种考核方案既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关注了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就评价功能来说,不仅是教学后对学生特定情况下表现的检测,还应用来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表现.
三、总 结
通过进行中职数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已呈现明显地转变,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已逐步形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有所好转
主要表现在:
1.上课专心,及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题,
2.课前能准备好学习用具,能遵守课堂紀律,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的学习中,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
(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通过考核方式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案,将知识点分散到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易于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试形式多样化,使学生不再惧怕考试,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进行“中职数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班级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考核方式的班级,中职的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其他专业课枯燥,所以我们更应该适时地掌握时机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考核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重视,对未来有一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覃善群.过程性原则在设计教学程序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Z1):11-12.
[2]黄燕妮.浅谈衡阳职专数学校本教材[J].科技创新导报,2010(9):178.
【关键词】中职,数学,知识,思维
一、引 言
教育学家孔德拉迪克说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育方法.知识的明确性、有效性有赖于对教育方法的有效利用.由此笔者对中职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二、课改后中职数学的教学方式探讨
(一)从理论角度看,首先要看重课堂教育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环境就是让学生记住公式、概念并应用到实际应用题中,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虽然这样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很容易,但是没有推理的过程,一是学生无法产生兴趣,觉得枯燥,二是学生很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这样学生做题也很容易犯错,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消失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教学,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由此总结,我们应该对教学过程有足够的重视,这样能够看到知识的根本,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笔者直接给出公式,把两个点代入,很容易就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课后,中职的学生不会巩固复习,这样很快就忘记了公式,所以再给出公式之前,我们要思考在平面两点的距离,从简单的开始,从而用勾股定理推出两点间的距离.这样联系前面的简单知识,能够顺利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学生更容易记忆和应用公式.
(二)从实际角度看,其次要看重生活教育
数学的根本思维方式,而且无形中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所教的学生的情商很高,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使他们更加优秀.
再如,在“数列通项公式”的教学中,由通项公式可以求得数列的任何一项,让学生明确普遍的规律可以适用于具体的事物.由数列的前面几项推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这里面蕴含了通过观察有限的信息,抓住其内在联系,得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使学生掌握了数学思考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从专业角度看,再次要看重职业教育
数学学科是一门广泛应用的工具学科,在职业中专的教学中是为专业知识服务的,因此,要重视数学课与专业课在知识上的衔接,使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等.例如,机械类专业应把“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详讲,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对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特别是函数y=Asin(ωx φ)的图像作为重点讲解.因为这种函数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样能够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处理,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四)从课改角度看,最后要看重考核教育
我们应该根据课堂来转变学生的观念,让考核成为我们发现学生闪光点的途径,并且全面地培养学生,让学生对考核不再畏惧或忽视,并且让考核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考核中职数学课的内容包括考核过程和评价两部分.一是平时考核(40%):(1)考核出勤情况(100分),(2)考核课堂表现(100分),(3)考核作业(100分),平时考核=出勤率×0.1课堂中表现×0.2课后作业×0.1,二是评价(60%):(1)期中考试(100分),(2)期末考试(100分),评价=期中考试×0.3 期末考试×0.3.
这种考核方案既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关注了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关注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就评价功能来说,不仅是教学后对学生特定情况下表现的检测,还应用来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表现.
三、总 结
通过进行中职数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已呈现明显地转变,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已逐步形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有所好转
主要表现在:
1.上课专心,及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题,
2.课前能准备好学习用具,能遵守课堂紀律,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的学习中,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
(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通过考核方式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案,将知识点分散到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易于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试形式多样化,使学生不再惧怕考试,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进行“中职数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班级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考核方式的班级,中职的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其他专业课枯燥,所以我们更应该适时地掌握时机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考核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重视,对未来有一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覃善群.过程性原则在设计教学程序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Z1):11-12.
[2]黄燕妮.浅谈衡阳职专数学校本教材[J].科技创新导报,2010(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