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在现代诗歌当中,其抒情化与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赢得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审美价值上也有着诸多可考究之处。现代诗歌中的设问及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充分体现诗人的主体精神、烘托出诗歌的灵动之美以及为读者布置领悟空间三个方面。
关键词:诗歌 主体精神 现代 设问 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中经常会出现设问的情况,而设问从一定程度上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在研究设问时,通常会将设问分为两种:首先,是为了答案而问的,这种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提问,这种设问通常在下文都会伴随一定的答案。其次,是为了激发人的思考而问的,这种就可以被理解为激问,这种方式重点在于激发人的感悟能力。在现代诗歌中,设问的形式灵活多样且在内容上大多自然从容,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一、充分地体现诗人的主体精神
自古以来,疑问句式在中国诗歌中就并不罕见,例如古诗集里的《击壤歌》中就有“帝力于我何有哉?”纵观当下诗歌中采用疑问句的创作方式,诗人大多都希望通过这些设问去体现一定的主体精神。在形象思维中,更是以此凸显了其直觉思维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直抒胸臆的诗歌,往往以感叹句最能够达到泄愤的感受,诗人通过慷慨激昂的句式,表露自己气壮山河的意识。诗人的主体意识大多表现在自我意识的宣泄上,以此来确定诗篇的内容基础。这种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外化,就是诗人自己形象确定的一个过程。将感叹句式、疑问句式运用于其中,大多都能够体现出一种概括性的沉思、直观性的审视以及突发性的抒情。而疑问句还带有一种猜测在其中,由此更能够引发出多层次的情感,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自有文字以来,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文字会经常受到礼法的挑战,在古希腊人那里,它们的文字受到传统哲学的挑战,例如物理学和宇宙论等等。尽管疑问句式有着直觉思维的特征,但是通常情况下,疑问句式的猜测性能够进一步展现出一个曲折的过程,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中,有一句“好累啊,我的盘舟没有人戏弄吗?”这种情绪似乎已经到了一种顶点,诗人显然希望通过这种疑问去进一步暗示自己的企图,同时也避免情绪过渡泛滥。所以,这种疑问的句式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克制性。在表达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时,为了避免情绪上的泛滥而采用疑问的句式尽力克制,这种方式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烘托出诗歌的灵动之美
汉语表达向来十分重视语言的节奏美,无論从绝句、诗律还是骈文,都会通过节奏去凸显一定的音乐美。与此同时,现代诗歌也需要这样鲜明的节奏感去为文章添彩。一些词语组合可以创造出其他词语组合所达不到的效果。这就体现了节奏的规律特点,汉语自身的一些特点同时也为节奏感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声调起伏、平仄变化等等。因为语音由诸多对立性的因素构成,而不同的语音又通过各种因素对立,进而这些在我们的现代诗歌设问中也都有所体现。在诗歌当中,通过制造设问,表现具体内容的含蓄之美,无论是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现代诗歌更具有灵活的特色,它注重追求个性化的审美效果,所以在传达情感上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与丰富性。通常情况,现代诗歌中的“设问”能够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可领会性”,其意蕴下面是一种从容且灵动的诉说。
现代诗歌通常向具体的意向提出设问,這种情感往往以拟人的修辞实现,作者将其设置为有感情的对象,并将自己涉身其中,去进一步体会它们的喜怒哀乐。例如闻一多对于红烛的描写“既已烧着,又何苦流泪呢?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蚀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这就属于一般条件激发的设问,其中,范围语气与“何苦”语气助词配套,但是并不代表真正的劝说,这种方式是为了传递自己对此情此景不忍心的态度。答句就对前因进行了说明,但很明显是一个编造的理由,以此来给自己一个可以悲伤的权利。所以,问答句的相互配合,能够进而形成一种别样的方式,在虚构的对话模式间,寻找一种灵动之美。
三、为读者布置领悟空间
在能够突出诗人主体意识的前提下,诗人通过设问也能够有效地为读者开辟一种领悟的空间。疑问句的方式能够散发出一种多义性的层次,让读者的体味经验得到更清晰的认证。我们在反思文化中与山水相拥,感悟作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构筑的一道链接的桥梁,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守望与关怀。疑问句是一种有待读者点头的句式,通常诗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内心活动非常有技巧性地传递给读者。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将情感活动传递给读者,有利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对于读者来说,对于诗意的感悟,能够呈现出一种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进而能够获得审美体验上的快感。
除了具体的设问空间布置外,现代诗歌它还有长短的变化。长句的词语数通常较多,结构复杂且容量大,而短句则有着节奏明快、构造简单的特点,短句简洁有力,长句庄重舒缓,各有各的妙处。如果单用一种反而会让人觉得十分呆板和局促。例如康白情的《疑问》中写到“燕子,回来了?你还是去年底那一个么?”疑问句式不仅留给读者一个参与诗歌的机会,还能够向读者传递出一片朦胧且有人的风景,进一步引发其参与、探究的兴趣。郭沫若曾经也在诗中写道,“鸟儿!你在什么地方叫?你是什么鸟儿?你的歌声怎样地中听呀!”这样连续用“什么”“怎么”的字眼,能够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就这样层层递进地向前探索,就会成为一首绝妙的好诗。郭沫若先生也在询问中看到了这种“实感”的美意。诗的真与情的真进一步贯穿于读者与诗人的双向交流当中,传递出那些令人回味的美感,这种含蓄与想象融合的空间,自然而然地将真善美融为一体。
汉语的特点以及汉族人民的文化特点十分适用长短句去描述,它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我们的语言优势。采用这种短小精悍的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地叙述人类生产的艰难。同时也能够反应事物在一个发展过程当中的变化。利用这种方式,作者可以准确地表达一定的情感和语气。语言本身有较强的节奏感,长句表意精确、严密且细致,更有助于烘托强烈的感情。除此之外,余秋雨也十分善于用着玲珑有致的话语去表现自己的骄傲:“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这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哪种追随之苦作甚?”在这里,余秋雨就用了一种拟人化的方式去夸奖苏州,好似苏州在自夸,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一样。通过疑问表现一种戏谑、玩笑的口吻渐渐地烘托出这种亦庄亦谐的语言艺术,这和那种刻板的学术表达相比,更能够贴切群众,变得通俗和有趣,惹人喜爱。
中国人历来将逻辑思维淡化,注重感性、综合性以及主观性的思维方式,并不刻意强调理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并不是没有推理逻辑,而是淡化了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能够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显性思维特征。事实上,我们去提出任何一种文体,都有一种“智化”的作用在其中。因为智力允许,所以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期望一个人说出最终的回答,这是不现实的,正是因为这种答案是深深地掩埋于我们的床岩下的,所以才更能够将设问烘托出神秘与悠远之感。在潜意识中,这些设问前呼后拥,为得出结论性的感悟做出基础,而在其中所蕴含的持续的张力,需要我们的感性和理性共同去体会。
综上所述,这种结合了内容与形式共同特色的设问,是一种良好的表达技巧,同时给予读者的体味空间又超越了技巧的意义。在现代诗歌当中,我们不再面临形式的拷问,而是充分地利用一切语言文字的特色,让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使之耐人寻味。设问的技巧在诗歌中可以有效地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增强诗歌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蓉. 土地、经验和想象——论中国现代诗歌“土地诗学”变迁中的三种路向[J]. 文学评论,2016,(06):106-114.
[2]刘佳. 现代诗歌的乡愁——对余光中诗歌“古典文学DNA”的检测与分析[J]. 武陵学刊,2016,(05):98-105.
[3]任军. 论中国现代诗歌中括号的审美功能[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0-67.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诗歌 主体精神 现代 设问 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中经常会出现设问的情况,而设问从一定程度上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在研究设问时,通常会将设问分为两种:首先,是为了答案而问的,这种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提问,这种设问通常在下文都会伴随一定的答案。其次,是为了激发人的思考而问的,这种就可以被理解为激问,这种方式重点在于激发人的感悟能力。在现代诗歌中,设问的形式灵活多样且在内容上大多自然从容,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一、充分地体现诗人的主体精神
自古以来,疑问句式在中国诗歌中就并不罕见,例如古诗集里的《击壤歌》中就有“帝力于我何有哉?”纵观当下诗歌中采用疑问句的创作方式,诗人大多都希望通过这些设问去体现一定的主体精神。在形象思维中,更是以此凸显了其直觉思维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直抒胸臆的诗歌,往往以感叹句最能够达到泄愤的感受,诗人通过慷慨激昂的句式,表露自己气壮山河的意识。诗人的主体意识大多表现在自我意识的宣泄上,以此来确定诗篇的内容基础。这种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外化,就是诗人自己形象确定的一个过程。将感叹句式、疑问句式运用于其中,大多都能够体现出一种概括性的沉思、直观性的审视以及突发性的抒情。而疑问句还带有一种猜测在其中,由此更能够引发出多层次的情感,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自有文字以来,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文字会经常受到礼法的挑战,在古希腊人那里,它们的文字受到传统哲学的挑战,例如物理学和宇宙论等等。尽管疑问句式有着直觉思维的特征,但是通常情况下,疑问句式的猜测性能够进一步展现出一个曲折的过程,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中,有一句“好累啊,我的盘舟没有人戏弄吗?”这种情绪似乎已经到了一种顶点,诗人显然希望通过这种疑问去进一步暗示自己的企图,同时也避免情绪过渡泛滥。所以,这种疑问的句式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克制性。在表达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时,为了避免情绪上的泛滥而采用疑问的句式尽力克制,这种方式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烘托出诗歌的灵动之美
汉语表达向来十分重视语言的节奏美,无論从绝句、诗律还是骈文,都会通过节奏去凸显一定的音乐美。与此同时,现代诗歌也需要这样鲜明的节奏感去为文章添彩。一些词语组合可以创造出其他词语组合所达不到的效果。这就体现了节奏的规律特点,汉语自身的一些特点同时也为节奏感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声调起伏、平仄变化等等。因为语音由诸多对立性的因素构成,而不同的语音又通过各种因素对立,进而这些在我们的现代诗歌设问中也都有所体现。在诗歌当中,通过制造设问,表现具体内容的含蓄之美,无论是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现代诗歌更具有灵活的特色,它注重追求个性化的审美效果,所以在传达情感上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与丰富性。通常情况,现代诗歌中的“设问”能够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可领会性”,其意蕴下面是一种从容且灵动的诉说。
现代诗歌通常向具体的意向提出设问,這种情感往往以拟人的修辞实现,作者将其设置为有感情的对象,并将自己涉身其中,去进一步体会它们的喜怒哀乐。例如闻一多对于红烛的描写“既已烧着,又何苦流泪呢?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蚀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这就属于一般条件激发的设问,其中,范围语气与“何苦”语气助词配套,但是并不代表真正的劝说,这种方式是为了传递自己对此情此景不忍心的态度。答句就对前因进行了说明,但很明显是一个编造的理由,以此来给自己一个可以悲伤的权利。所以,问答句的相互配合,能够进而形成一种别样的方式,在虚构的对话模式间,寻找一种灵动之美。
三、为读者布置领悟空间
在能够突出诗人主体意识的前提下,诗人通过设问也能够有效地为读者开辟一种领悟的空间。疑问句的方式能够散发出一种多义性的层次,让读者的体味经验得到更清晰的认证。我们在反思文化中与山水相拥,感悟作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构筑的一道链接的桥梁,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守望与关怀。疑问句是一种有待读者点头的句式,通常诗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内心活动非常有技巧性地传递给读者。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将情感活动传递给读者,有利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对于读者来说,对于诗意的感悟,能够呈现出一种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进而能够获得审美体验上的快感。
除了具体的设问空间布置外,现代诗歌它还有长短的变化。长句的词语数通常较多,结构复杂且容量大,而短句则有着节奏明快、构造简单的特点,短句简洁有力,长句庄重舒缓,各有各的妙处。如果单用一种反而会让人觉得十分呆板和局促。例如康白情的《疑问》中写到“燕子,回来了?你还是去年底那一个么?”疑问句式不仅留给读者一个参与诗歌的机会,还能够向读者传递出一片朦胧且有人的风景,进一步引发其参与、探究的兴趣。郭沫若曾经也在诗中写道,“鸟儿!你在什么地方叫?你是什么鸟儿?你的歌声怎样地中听呀!”这样连续用“什么”“怎么”的字眼,能够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就这样层层递进地向前探索,就会成为一首绝妙的好诗。郭沫若先生也在询问中看到了这种“实感”的美意。诗的真与情的真进一步贯穿于读者与诗人的双向交流当中,传递出那些令人回味的美感,这种含蓄与想象融合的空间,自然而然地将真善美融为一体。
汉语的特点以及汉族人民的文化特点十分适用长短句去描述,它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我们的语言优势。采用这种短小精悍的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地叙述人类生产的艰难。同时也能够反应事物在一个发展过程当中的变化。利用这种方式,作者可以准确地表达一定的情感和语气。语言本身有较强的节奏感,长句表意精确、严密且细致,更有助于烘托强烈的感情。除此之外,余秋雨也十分善于用着玲珑有致的话语去表现自己的骄傲:“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这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哪种追随之苦作甚?”在这里,余秋雨就用了一种拟人化的方式去夸奖苏州,好似苏州在自夸,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一样。通过疑问表现一种戏谑、玩笑的口吻渐渐地烘托出这种亦庄亦谐的语言艺术,这和那种刻板的学术表达相比,更能够贴切群众,变得通俗和有趣,惹人喜爱。
中国人历来将逻辑思维淡化,注重感性、综合性以及主观性的思维方式,并不刻意强调理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并不是没有推理逻辑,而是淡化了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能够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显性思维特征。事实上,我们去提出任何一种文体,都有一种“智化”的作用在其中。因为智力允许,所以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期望一个人说出最终的回答,这是不现实的,正是因为这种答案是深深地掩埋于我们的床岩下的,所以才更能够将设问烘托出神秘与悠远之感。在潜意识中,这些设问前呼后拥,为得出结论性的感悟做出基础,而在其中所蕴含的持续的张力,需要我们的感性和理性共同去体会。
综上所述,这种结合了内容与形式共同特色的设问,是一种良好的表达技巧,同时给予读者的体味空间又超越了技巧的意义。在现代诗歌当中,我们不再面临形式的拷问,而是充分地利用一切语言文字的特色,让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使之耐人寻味。设问的技巧在诗歌中可以有效地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增强诗歌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蓉. 土地、经验和想象——论中国现代诗歌“土地诗学”变迁中的三种路向[J]. 文学评论,2016,(06):106-114.
[2]刘佳. 现代诗歌的乡愁——对余光中诗歌“古典文学DNA”的检测与分析[J]. 武陵学刊,2016,(05):98-105.
[3]任军. 论中国现代诗歌中括号的审美功能[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60-67.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