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把金钥匙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o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顾名思义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反复训练培养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条件反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必要的,预习是把金钥匙。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不会预习,只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会预习并养成良好预习学习习惯的学生,一定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什么呢?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思维结果)激活为动感的数学知识(思维过程),使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载体。”此时学生对“结论”的探索过程同数学家发现真理时的思维活动实质类似,这一思维活动远比单纯记忆结论、背诵文字的价值大得多。而预习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思考的过程。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一般情况下,都是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进行预习。其一,通过预习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其二,本节内容,你还没有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其三,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其四,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能用到这些知识?
  预习既然那么重要,预习对于学生学习新知又有什么好处呢?
  预习的好处有许多。通过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第一,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第三,预习能开拓思路。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第四,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自己都经过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理解会更为深刻。而且预习能增强求知欲望,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后进生。例如,小晧同学的预习,今天我预习了《角的分类》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是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但我有一个问题,大于180度又小于360度的角是什么角?这样,他就更加认真听课。所以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是好的。
  哪怎样养成预习习惯呢?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
  预习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谁说的大家能听懂,谁能回答大家在预习中的疑问谁就是今天的小老师。一方面学生通过预习有了“思想准备”,能够较快的掌握方法,教师适时的鼓励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对后进后有促进作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变被动接受为对知识的探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逐步将视野扩展到教材以外探索新知。教师要坚持布置预习性作业。在每一节课上完后,不仅要布置本节课的巩固性作业,还要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由于数学课不像语文课可以有固定的预习内容,我想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决定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使学生能做到有效预习,且做到经常化。
  (二)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要明确提出预习的目的要求,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课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工具书先粗读教材,边读边圈、点、画,大致搞懂教材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疑问自己可以查找资料或同学间互相交流合作,再精读教材,对书上的数学概念、法则等在自己预习时理清思路,和以前学习的知识形成网络,确定今天学习的重点。
  (三)教师要通过与例题相仿或高于例题的题目质疑、提问等形式,检测预习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应仅仅着眼于新知的“是什么”,而应着眼于学生真正去理解新知的“为什么”,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入研究新知中蕴含的本质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教材变成学材,帮助学生经过一些中间过程,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或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引导学生思考有无新的发现,有无更好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在学生的预习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学生在预习时要达到读、思、问、记、练同步进行。对课本内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
  第二,学生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结合当天学习的内容前后联系再进行。切不可以每天的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第三,对于学习数学后进的学生,根本原因就在于上课前不预习。这些学生必须作好在短期内要多吃点苦的思想准备。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要安排一点时间预习。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时间一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也就会改变,就再也不需加班加点了。
  总之养成预习习惯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预习是踏进知识大门的钥匙。
其他文献
一、快乐多一些,呆板少一些  传统培智课堂呆板机械,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学习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智障生的身心发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模式。我个人一直认为,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快乐的、充满灵性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是生命的碰撞,也是灵魂与精神的交融,这一定是快乐的、享受的。培智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思想交流的圣殿,更是情感的喷薄的火山口,所以,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重要领地。我们教师要打造
期刊
一、师生间信任的必要性  我曾经在2009年担任八年级的一个所谓差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正式走进课堂之前,我的耳边所听到的都是关于这个班的不好的评语:“这个班全校都有名”“教完这个班,再差的班也能教了”“一节课组织纪律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长”等。我带着这些话语,带着疑惑,充满自信地推开了教室的门。也许是第一节课的缘故,班里特别安静。我重点讲了几点关于学习的要求并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做到“知己
期刊
在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透析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德育的“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摄入中热量的比例和静态生活方式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了肥胖问题的日益凸现。目前肥胖已经成为颇令人担忧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全球都在关注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亮起了红灯。其中青少年肥胖的发生率也日趋上升,且相对于成人肥胖来说青少年肥胖危害更严重。许多研究发现,肥胖学生由于体型的缘故,常常被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并成为
期刊
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而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共同理想、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以学校文化为导向才能与之相融并促进自身的发展。本人在此方面进行了初探,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特色  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我校
期刊
记得最初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就曾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好心地告诉我:“当班主任,一定要厉害点。孩子都是只能给好心不能给好脸的,你对他们厉害点,他们才会害怕你,这样你才能管得住学生管理好班级。”年轻的我,自然对前辈的经验深信不疑,便很努力地板起脸来做一个厉害的班主任。平时,我就对他们要求极其严格。一旦有学生违纪违规,我立即会对他进行疾言厉色的批评,长篇大论,不依不饶。  成为一个“厉害”的班主任之后,我
期刊
自2007年林地公园高中的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运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的模式进行教学探索后,这种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如星火燎原般的飞速发展。2012年,翻转课堂进入中国后如火如荼的发展,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一直在苦苦追寻教育改革的中国教育看到了希望。翻转课堂所依托的学习理论能
期刊
一、中国足球的现状  足协副主席张吉龙说:“这么多年以来,中国足球一直处于摸索,探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也搞职业化,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10多年过去,中国足球还是在原地打转。  二、中国足球水平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一)中国足球管理制度的缺陷  1.体制落后,伪职业化,商业运营极差  职业化后,行政指令依旧横行,“伪职业化”倾向明显。特别是目前运营中超联赛的中超公司,表面上是独立的公司法
期刊
一、有效利用起生本资源,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学生由于生活在各自不同的家庭,又受到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生活经验、兴趣、思维方式上呈现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课堂言行及表现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具有很深的潜在价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对立,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促使其向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转化。师生、生生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期刊
一、现阶段学生厌学种种现象  学生厌学是指学生对以学校课堂为传播环境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消极状态。表现为对学校课堂、教科书、课内外作业、教科书的知识扩展的一种长期抵触和排斥状态,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不堪。  二、形成学生厌学的各种因素  1.学习动机的缺失  我国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教育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