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师生间信任的必要性
我曾经在2009年担任八年级的一个所谓差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正式走进课堂之前,我的耳边所听到的都是关于这个班的不好的评语:“这个班全校都有名”“教完这个班,再差的班也能教了”“一节课组织纪律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长”等。我带着这些话语,带着疑惑,充满自信地推开了教室的门。也许是第一节课的缘故,班里特别安静。我重点讲了几点关于学习的要求并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对症下药。了解了学生的“疾苦”之后,我对学生有了同情之心。“老师,我在小学就对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听。”“我听英语就跟听天书一样,一看英语就困。”“我现在想好好学,但是落下的东西实在多得让我无从下手,我还能行吗?”听着学生的肺腑之言,我感到肩子上的胆子很沉重,心里沉淀淀的。但我相信只要真诚地付出,用心与学生沟通,多用言语和行为暗示学生“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实实在在想与他们并肩奋战,只要听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提高。在之后的期中考试,这个班的平均成绩虽然仍是年级“第一”,但已经缩小了差距,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这个班的成绩已经稳居年级第二了(共四个班)。
二、师生间如何取得信任
(一)信任——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我过去带过的班里有这样一个长得帅气、少言寡语的外地男孩,他在课上几乎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当我示意他试一试的时候,他总是笑着并腼腆地冲我摆摆手。我领会了他的意思,并没有固执地问他为什么。偶尔一次上学路上的相逢,让我有机会与他进了朋友间的交谈。 在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中,他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了解到:他家以卖烧饼为生。父母平时忙于生计还要照顾他年幼的弟弟,小小的他便承担起了繁琐的家务。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总是满头大汗的跑进教室而从来不做任何的解释。我鼓励他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毕竟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此后的课堂上,我见到的是微笑着举手回答问题的英俊男孩子,在历次的考试中,成绩一次比一次高。在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阳刚与自信的笑容。信任,是一股甘泉,滋养着内心的诚实与善良;信任,是一方蓝天,放飞自信与勇敢的梦想;信任,更是一架桥梁,是连接起师生心灵的纽带。关怀和信任犹如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一把信任的钥匙,就可以为一个自卑的心灵开启一道勇敢的门……感谢教师这个职业,让我可以付出并收获着满满的爱与信任,一路前行。
(二)建立理解类、信赖类的师生关系
今年我所带的这个班不存在班级纪律问题,只是学生的生活习惯没养成。一走进教室,地面很脏乱;图书角里的书东倒西歪;门后的垃圾箱周围还有丢弃的纸团。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学生上自习课的时候,无声的擦着地面,轻轻地把垃圾箱周围扫干净,及时倒掉垃圾后,我把垃圾箱里里外外都刷干净摆在了门后。转天我再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教室的地面仍然是那么的干净,垃圾箱也好像有人动过,只是从黑板上还没有干透的水的痕迹才看得出来,学生是刚做完卫生。我美在心里,喜形于色地表扬了当天做卫生的同学。从此之后,班里的卫生再也没让我操过心,而且越做越好。学生甚至自发的带来了消毒粉擦地,带来了洗手盆、香皂和纸巾,连个人卫生都做的很到位。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我无声的一次行动,学生看在了眼里,心领神会。我相信他们有心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学生也信任我这位将与他们共同生活两年的班主任。
(三)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一次,我让孩子把掉在地面上的面包渣扫干净。当孩子说扫完的时候,我发现桌子腿旁边还有一小块儿没有扫走,于是命令他接着扫。但他却说的确扫干净了。我很生气,难道他就没看见吗?他不会故意的吧?当我给他指出的时候,孩子一句稚气的话让我无言以对。“妈妈,站在您的角度或许看得见,但站在我这里确实看不见。”我试着站在孩的位置看了一下,真的看不见那块儿小面包渣儿,何况小孩子呢?我理解了孩子,我懂得了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无暇。在外语教育中,最鲜明的例证是同样一句话,由于听者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 含义。如“Just you sit there for the present一句话,在成年人 和小孩听来就可能是不相干的两种含义:成年人认为是叫自己等 一下,小孩则认为是等候礼物。因为懂得,所以信任。一个人只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去看待世界,而没意识到在同一 世界里,从另一个位置去看会怎样。又何谈理解与信任呢?师生间如果都能换位思考,何愁不懂得?何忧不信任?
三、信任能创造奇迹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是借鉴于已有的事实对未来赋予的一语推断,是互动的。无论从教育道德来讲还是从教育策略上来讲都必须信任学生。学生是发展着的个体,学生是正在受教育的个体,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对学生发展的信任,是对学生近期发展或者说潜质显现的一种积极暗示与不倦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是对过去的甄别,也不是现在的评判,更不是对未来的预设,正如杜威所说:“教育无宗旨”,教育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教师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
我曾经在2009年担任八年级的一个所谓差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正式走进课堂之前,我的耳边所听到的都是关于这个班的不好的评语:“这个班全校都有名”“教完这个班,再差的班也能教了”“一节课组织纪律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长”等。我带着这些话语,带着疑惑,充满自信地推开了教室的门。也许是第一节课的缘故,班里特别安静。我重点讲了几点关于学习的要求并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对症下药。了解了学生的“疾苦”之后,我对学生有了同情之心。“老师,我在小学就对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听。”“我听英语就跟听天书一样,一看英语就困。”“我现在想好好学,但是落下的东西实在多得让我无从下手,我还能行吗?”听着学生的肺腑之言,我感到肩子上的胆子很沉重,心里沉淀淀的。但我相信只要真诚地付出,用心与学生沟通,多用言语和行为暗示学生“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实实在在想与他们并肩奋战,只要听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提高。在之后的期中考试,这个班的平均成绩虽然仍是年级“第一”,但已经缩小了差距,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这个班的成绩已经稳居年级第二了(共四个班)。
二、师生间如何取得信任
(一)信任——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我过去带过的班里有这样一个长得帅气、少言寡语的外地男孩,他在课上几乎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当我示意他试一试的时候,他总是笑着并腼腆地冲我摆摆手。我领会了他的意思,并没有固执地问他为什么。偶尔一次上学路上的相逢,让我有机会与他进了朋友间的交谈。 在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中,他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了解到:他家以卖烧饼为生。父母平时忙于生计还要照顾他年幼的弟弟,小小的他便承担起了繁琐的家务。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总是满头大汗的跑进教室而从来不做任何的解释。我鼓励他充分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毕竟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此后的课堂上,我见到的是微笑着举手回答问题的英俊男孩子,在历次的考试中,成绩一次比一次高。在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阳刚与自信的笑容。信任,是一股甘泉,滋养着内心的诚实与善良;信任,是一方蓝天,放飞自信与勇敢的梦想;信任,更是一架桥梁,是连接起师生心灵的纽带。关怀和信任犹如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一把信任的钥匙,就可以为一个自卑的心灵开启一道勇敢的门……感谢教师这个职业,让我可以付出并收获着满满的爱与信任,一路前行。
(二)建立理解类、信赖类的师生关系
今年我所带的这个班不存在班级纪律问题,只是学生的生活习惯没养成。一走进教室,地面很脏乱;图书角里的书东倒西歪;门后的垃圾箱周围还有丢弃的纸团。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学生上自习课的时候,无声的擦着地面,轻轻地把垃圾箱周围扫干净,及时倒掉垃圾后,我把垃圾箱里里外外都刷干净摆在了门后。转天我再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教室的地面仍然是那么的干净,垃圾箱也好像有人动过,只是从黑板上还没有干透的水的痕迹才看得出来,学生是刚做完卫生。我美在心里,喜形于色地表扬了当天做卫生的同学。从此之后,班里的卫生再也没让我操过心,而且越做越好。学生甚至自发的带来了消毒粉擦地,带来了洗手盆、香皂和纸巾,连个人卫生都做的很到位。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我无声的一次行动,学生看在了眼里,心领神会。我相信他们有心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学生也信任我这位将与他们共同生活两年的班主任。
(三)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一次,我让孩子把掉在地面上的面包渣扫干净。当孩子说扫完的时候,我发现桌子腿旁边还有一小块儿没有扫走,于是命令他接着扫。但他却说的确扫干净了。我很生气,难道他就没看见吗?他不会故意的吧?当我给他指出的时候,孩子一句稚气的话让我无言以对。“妈妈,站在您的角度或许看得见,但站在我这里确实看不见。”我试着站在孩的位置看了一下,真的看不见那块儿小面包渣儿,何况小孩子呢?我理解了孩子,我懂得了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无暇。在外语教育中,最鲜明的例证是同样一句话,由于听者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 含义。如“Just you sit there for the present一句话,在成年人 和小孩听来就可能是不相干的两种含义:成年人认为是叫自己等 一下,小孩则认为是等候礼物。因为懂得,所以信任。一个人只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去看待世界,而没意识到在同一 世界里,从另一个位置去看会怎样。又何谈理解与信任呢?师生间如果都能换位思考,何愁不懂得?何忧不信任?
三、信任能创造奇迹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是借鉴于已有的事实对未来赋予的一语推断,是互动的。无论从教育道德来讲还是从教育策略上来讲都必须信任学生。学生是发展着的个体,学生是正在受教育的个体,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对学生发展的信任,是对学生近期发展或者说潜质显现的一种积极暗示与不倦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是对过去的甄别,也不是现在的评判,更不是对未来的预设,正如杜威所说:“教育无宗旨”,教育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促进。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教师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