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童话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提到奥地利,大家都会想到维也纳,却把另外一个能与维也纳平分秋色的地方忘记了。那就是莫扎特的故乡,拥有悠久历史,美丽风景,闻名遐迩的萨尔茨堡。回顾我上次在萨尔茨堡的采风,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萨尔茨堡是一座旅游城市,游客的人数常常超过本地人。萨尔茨堡在冬季是滑雪胜地,作为阿尔卑斯山的门户,每年会接待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者。萨尔茨堡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著称于世。在欧洲人眼里,萨尔茨堡就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冬季里来到这里,无非有两个最诱人的目的,一是过最有传统味道的圣诞节,二是在欧洲最棒的滑雪胜地滑雪。
  在圣诞节来到萨尔茨堡小镇奥本多夫的话,你会经历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游客,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在平安夜里,聚集在“圣诞纪念堂”,用各自不同的语言,唱出同一首歌《平安夜》。这里是《平安夜》的故乡,这首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圣诞歌曲就是在1818年的圣诞节,从这里唱响全世界。萨尔茨堡家家户户的窗棂上都会挂起五颜六色的圣诞装饰,圣诞节就像我们中国人的春节一样重要。
  萨尔茨堡的雪是全世界最美的雪,在乘坐缆车上山的时候,旁边的一个来自德国多特蒙德的小伙子递给我一杯红色的东西,严肃地对我说“Prost(干杯)!”他一饮而尽,我抿了一口,有点甜,酒精昧很重。看我迟疑,他竖着大拇指,解释说:“这是滑雪者的‘水’!”原来。爱滑雪的_人都喝这玩意儿,Vodka和RedBull的混合物。入乡随俗吧,我也一口咽下,然后学着他们的样子拍着胸口大吼了一声。这些不远数百里从德国开车过来,怀里抱着重重的滑雪板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把滑雪当作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换了三次缆车,我从海拔1000米上升到了3000米,这里是阿尔卑斯山的永久冰川地带,雪场一年四季都正常营业。来到这个雪场,我只能说,在国内的那些雪场滑雪其实是亏待了自己,那里是在一个小山坡上圈出一小块地方;而这个雪场,则是占据了整个山岭。
  在坎帕滑雪,你可以有多种套票选择,从一天到两周,在人住的酒店里就可以购买。一般来说,一天的滑雪票价格为三四十欧元。在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坎帕都会有一个滑雪季节开始的盛大庆典,就在坎帕山坡上的那座古堡内,连续两个周末,盛大的摇滚音乐会和迪斯科舞会,你会见识到爱滑雪的人们会玩得多么疯狂。
  在冬季,还有大多数的游客来到这里是为了这里的温泉,这里的水质据说十分特别。欧洲人泡温泉显然没有国内那般讲究,国内的温泉强调私密,而在这里,虽然大多数的酒店都会提供温泉水,可以在浴缸里自己泡,但是,他们却都乐意去镇上的“大澡堂子”。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池子,室内的、室外的、按摩的、喷水的,无一例外都是大池子,里面从早到晚挤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澡堂子”的二楼就是桑拿房,门上还赫然贴了一张警示:“禁穿内衣”,无论是身型好的年轻帅哥,还是身材走样的年老妇人,要是想去那一间有着透明大玻璃窗的桑拿房里蒸一下,就必须要先把自己的衣服去除干净。没错,心无杂念,才是享受的最高境界。
  对于萨尔茨堡,欧洲人冬天来这里度假,都会待上十天半个月,当然,我可就没有那么长时间细细地品味了,也只好是走马观花了。
  在萨尔茨堡市,逛街的核心地点当然是那条著名的粮食街。这条位于老城的街道是萨尔茨堡地方特色的象征,所有的店铺都有一个古典的铁艺招牌,大多数商店都有数十年以上的历史。在粮食街的最北端,是一家著名的“双立人”刀具店,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且质量更好。这条街上,还可以找到卖“莫扎特糖球”的正宗店面。那种有着金色包装纸的“莫扎特糖球”是机器工业的产物,超市里都有,而那种由福斯特家族手工制作的银色包装的“莫扎特糖球”则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莫扎特就出生在粮食街9号这座外墙明黄色的六层高的公寓楼中。在莫扎特故居的小楼上,导游介绍道:他父亲当时任大主教的首席乐师,租下了该楼的第四层,莫扎特就出生在那里。莫扎特3岁学琴,4岁就能谱曲,5岁已开始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地登台演出,被人称为音乐神童。在他的故居,珍藏着莫扎特的手稿以及他童年时代用过的钢琴和小提琴。每个到故居参观的游客莫不细心听细心看,一首首莫扎特的不朽名曲通过导游机在每个游客的耳旁响起,像在上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透过熙熙攘攘的游客,我仿佛听到了青石板上响起嗒嗒的马蹄声,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幅场景:一辆古代的马车在此公寓楼下停住,车上走下年幼的莫扎特,他还兴奋地和他父亲讨论着刚才精彩的演出呢。难怪导游说人们都相信莫扎特的灵魂还在这里游荡。萨尔茨堡因为出产了这位天才音乐家而名噪天下。在萨尔茨堡,你不可能忽视莫扎特的存在,这是莫扎特的故乡,是这位音乐天才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有他的故居,有他的雕像,还有以他命名的城市广场、音乐学院以及每年都以他的名义举办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节,当然还少不了著名的“莫扎特牌”巧克力。这个城市真的是以拥有莫扎特为傲,随处都可感受到这位音乐巨人不朽的身影。这位天才一生坎坷,虽才华横溢、创作无数,却始终不能使他摆脱贫困和疾病,仅仅活了34岁就英年早逝,使人不免有一种天妒英才的慨叹。
  在萨尔茨堡市,一定要去山顶上的霍亨萨尔茨城堡看一看,它本身的价值不必说了,关键是那里是俯瞰整个萨尔茨堡迷人景色的最佳地点。上山去看11世纪的霍亨萨尔茨城堡,各买一张96欧元的来回索道票上山。不少同团的游客也在这上面,很兴奋地互相拍着照,背景当然是山下的美景。一边是萨尔茨堡的高低错落的市景和城市边缘的高低起伏的丘陵,一边则是郊区,大片绿色的草地和冷杉,一栋栋独立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之后,远处阿尔卑斯拔地而起,山顶白雪苍苍。我发现相比拥挤的市区,另一边的田园风光让我更爱。
  在山下看霍亨萨尔茨城堡,它白色的外墙,高耸的尖塔,如童话中的宫殿,让我对里面如何的金碧辉煌浮想联翩,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可到了里面后发现它其实非常朴素,没有水晶吊灯,没有华丽的壁炉,墙上没有画,屋里也没有雕塑,没有任何装饰,只有白墙或石墙。我不免有点失落,但转念一想,这是中世纪造的,文艺复兴还没有到来,更别提巴洛克和洛可可,那些古老的大炮,炮口探出厚墙,说明了这是为防御外敌而造的,当外敌人侵时,这庞大的城堡够满城的居民躲避灾难并防守反击吧。城堡里如今展示着古代的兵器、盔甲、战车,还有古老的家具,让我啧啧称奇的是,里面居然还有个古代牵线木偶陈列馆,这些古代的木偶制作极讲究,每个都個性与身份鲜明,其中的一个穿着紫色华服的贵族小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她那无辜悲伤的眼神让人觉得她一定是某个悲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几百年了还没与她的爱人终成眷侣。墙上挂着个液晶电视,从远处看,以为在放莫扎特的歌剧,走近了一看,原来是木偶歌剧,人物肢体语言之丰富之逼真,让我大开眼界。原以为木偶只是儿童的专利,看来以前也曾是贵族们的游戏啊。《音乐之声》里有边唱歌边玩木偶的场景,看来美国人的确抓住了当地的风情呢。
  萨尔茨堡四周群山环绕,阿尔卑斯山赋予了这座小城跳动的灵气,中间一条如蓝绸缎般穿城而过的萨尔茨河,将整个城区划分为新旧两个部分。沿着河边漫步,实在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河对面的山上,耸立着中世纪的古堡,和山脚下教堂浅蓝色的拱顶、尖塔交相辉映,河两岸的房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散发着中古时代的独特气质,几百年来,亘古不变。时光的流逝,丝毫没给城市刻下苍老的痕迹,反而如陈年的美酒,愈久弥香。这是一个兼具优美自然风光和浓厚文化气息的城市,难怪著名的环球旅行家A.V Humboldt赞誉萨尔茨堡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奥地利还是中欧唯一决定不发展核能的国家,因此对各国游客来说,它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度假天堂。
其他文献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当人类开始有了自觉意识和独立的自我意识时,就开始反省、推测、思索人类群体和人类个体的心理。不过,作为能成为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等并列的现代学科,则是直接创立于19世纪德国的“实验心理学”。由于费希纳、冯特等人的工作,心理学才逐渐从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发展。当然,这种分离并不彻底,也不可能彻底。特例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1978
“大家”阅读  【“大家”阅读】是今年《世界文化》与腾讯专栏写作平台《大家》联手打造的一档新栏目。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
一縷阳光照射到远处的民房,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人们在那里生活,天高地阔,白云高山之下竟有如此的气息,实在令人震撼。如果我是村里人,如果我年轻,我就会到城里生活,但我已不年轻,参悟到一个人所依靠和需要的是什么,除了空气、水、粮食和衣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底的舒适与安宁。那里就是梦中的桃花源。在那里,可以看云来雨去,草木荣枯,秋去冬来,饮潺潺流水,食五谷丰登。桃花源其实离我不远,就在那里……那里又很遥
复古是今年奥斯卡的热门主题,不管是《午夜巴黎》,还是《雨果》,还是《艺术家》。这些挖掘古董式的做法点燃了电影界各路人士集体怀旧的热潮,这其中包含了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对往昔时代的追忆,还有对古典优雅的珍视。其实剥离怀旧的因素,《艺术家》的故事在现代观众看来非常简单,它用的是典型的传统好莱坞式的结构和叙事手法:1927年,乔治·瓦伦丁是好莱坞默片的一线明星,他与群众演员芭比偶遇,在他的鼓励提携下芭比慢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与亨利·詹姆斯(1843—1916)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的家世背景相似,都出身于知识贵族阶层:詹姆斯的父亲是位有钱的哲学家和空想宗教家,他的哥哥威廉·詹姆斯是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伍尔芙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和学者。他们早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都博览群书,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们都曾用作品来纪念逝去的亲人:詹姆斯在小说《黛
人类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剃须的呢?根据考古发现,答案是在两万年前左右,人们发现了那时刮脸用的石制刀片。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刮脸的历史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作为人体身上的体毛,头发可以保护脆弱的头顶,汗毛可以保护毛孔,眉毛可以防止汗水流入眼睛,那么胡须究竟有什么样的实际作用呢?尽管绞尽脑汁,科学家们还是找不到证据为胡须“歌功颂德”。相反,近来国内外的专家研究发现,胡须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特性:人体呼
“二战”之后,美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逐渐取代欧洲占据了国际版图的主导地位,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诩为欧洲文化代表的法国,一直位居世界文化强国之列。当霸道的“山姆大叔”遇到傲娇的“高卢雄鸡”,一场两个强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大战就此拉开。“美国发现法国令人难以忍受的自命不凡;而我们又发现美国令人难以忍受的滥施霸权。”这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法美相遇时的情形的概括。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理查德.F.库
在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秀外慧中、多谋善断的杰出女性,她22岁嫁给德川幕府第十三代将军, 23岁守寡,一度被裹挟进幕府夺权的明争暗斗之中,曾落发为尼,后在日本内外交迫的幕府末期,凭借政治智慧和高远目光,化解了战争,推动了政权的和平转移。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子名叫笃姬。在日本历史上惊心动魄的时代,她周旋于政治军事强人之间、倾全力缓和战乱纠纷,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婚前的曲折  天保六年(1835年),笃姬
美国好莱坞科幻巨制《星际穿越》2014年11月在我国的热映掀起了一股“科幻风”。本期的“关注”就让我们聚焦在西方已有近二百年发展史,而在中国仍处于启蒙阶段、属于小众文化的科幻文学。  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这种文学发端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速度显著提高、开始对质朴自然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时刻。自工业革命以降,现代化成为社会变化的主流,科幻文学用自己特有的叙事
地球的生态日趋恶劣,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生态问题的核心,是人类如何与地球上其他生命和谐地相处。人类必须依赖其他生命才能得以生存和繁衍,而这种依赖常常是通过杀戮其他生命得以成立。当人的能力弱小时,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杀戮,还不能构成对它们的生存的重大威胁,即凭人类的力量,还很难使它们灭绝,某个物种的消失,仅仅是大自然的力量。可是,进入现代后,人类能力的强大,就足以威胁到任何非人类的生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