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18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新版《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双创”工作已经成为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双创”已经成了全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开拓新的办学模式已成为当前应用型民办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予以重视的议题。本研究将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提升,体教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培养体系构建,成立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管理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力争提高民办高校体教专业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1 引言
依據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体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以下三个点:首先,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能够胜任学校日常工作;再次,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能力。从目前情况看,民办高校的体教专业培养目标大多还停留在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基础上,这就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范围狭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体育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考取体育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水平,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研究及体育健康咨询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厚基础、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
2 民办高校体教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为例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教专业中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平台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
2.1 公共基础平台课
公共基础平台课指思想政治类,语言类,计算机类,军事类,其他类,课程内容基本一致,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加强了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学习和了解,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置的。这些课程是在国家统一的要求下开设的,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具类,基础类课程。
2.2 专业基础平台课
专业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学科和术科。其中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有田径、体操、网球、篮球、武术、足球、排球7类,这符合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专业开设,包括了三大球和田径、体操和武术。学科的理论学时分配为4-8,实践学时28-56,这足以看的出,此部分的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肢体示范的“身教”作用。学科包含了体育保健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学校体育学以及体育管理学。这些主要讲授了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技战术等,此类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们掌握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和管理能力,掌握教学能力。其中体育保健学、体育管理学是学院教学特色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单一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应当减少理论课程,增加综合技能技术课程的学习,在各用人单位看来,学生的技能,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是首要的考虑因素。所以应当增加这些课程的内容和比例,不仅要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点应成为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
2.3 专业限选课
专业限选课是专业课程的外延和拓展,让学生务必掌握一项主要的运动技术技能,另外还要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技能;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外,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个人的需求,兴趣爱好,时间分配,有计划有目的自主选择课程,从而整合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竞争力。
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各个院校不应当将视野仅限于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框框中,还应看到国家,院校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丰富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色和院校特点,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以凝练和提升专业特色的需要,将专业细化,培养出全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提高专业的宽度和广度。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存在广而薄,众多毕业生只是掌握了专项的皮毛,未掌握专项的真知,势必在与体育专业教师的竞争中优势不足。
2.4 专业任选课
专业任选课顾名思义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学院不加限制。此类课程旨在发挥学生的专长,拓宽学生兴趣,因材施教,这部分课程在选修课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应设置过多学分,以免影响专业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和规格。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任选课涉及面较广,仍以学科和术科区分,其中学科的占比例较大,术科占的比例较小,这其中也包括学生需要完成的12分选修内容。学科仍以理论为主,兼顾实践甚至有些课程没有实践部分,术科仍以实践教学为主。
2.5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育环节一般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实验,专项学分,科研训练等,其中,军训一般由学校制定课程的形式,实践,内容,其他几种形式有一定的差异,本部分主要分为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专项学分(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部分,共20学分,其中教育实习摆在首位,这符合培养“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同时也看到了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这对毕业生应聘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能力,能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的实践教育环节中。教育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知识。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中,各个院校根据自己院校的意志来安排实习时间。实践教育环节是学生亲身接触、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此部分就是为了提高和践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就业岗位将知识发挥到极致。
3 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相关对策
(1)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在类型上,增加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课程和实习类课程;在知识构成上,加大关于体育教师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占率;在学时与学分分配方面,提高含有教学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
(2)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体育教师业务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要求学生以体育教师的角色进行自我定位,正确认识自我,并对个人经历过的学校、教学环境以及正身在其中的体育教学环境有清楚的认识,并体验不同项目的教学内容。
(3)加强师资队伍提升,培养教师主动接轨创新创业轨道,进行创业实践引领学生创新创业。以扎实的体育学识和体育服务社会为导向,从健身、赛事、保健、康复等基础环节务实创业,课程设置应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模拟。
(4)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贴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分析和判定体育行业内职场环境和创业契机,为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设立民办高校体育产业管理机构,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社,将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等相关知识通过专业的创业导师输送给学生并进行指导和帮助。
(6)在社会需求、专业办学特色及个人发展等多元需求的变化下,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始终突出人才的应用性、实用性,以及较准确的把握不同需求及发展趋势。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创驱动是很好的切入点,推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调整,就要开展积极的协同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是一个需要系统化的工程。不断学习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理论,把握当前新时代下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就业的发展方向, 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为目标,最终达到开辟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新环境。
本文系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计划《“双创”驱动下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整研究》(编号:MSJG-2020C-11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1 引言
依據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体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以下三个点:首先,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能够胜任学校日常工作;再次,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能力。从目前情况看,民办高校的体教专业培养目标大多还停留在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基础上,这就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范围狭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体育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考取体育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水平,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研究及体育健康咨询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厚基础、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
2 民办高校体教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为例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教专业中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平台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
2.1 公共基础平台课
公共基础平台课指思想政治类,语言类,计算机类,军事类,其他类,课程内容基本一致,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加强了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学习和了解,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设置的。这些课程是在国家统一的要求下开设的,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具类,基础类课程。
2.2 专业基础平台课
专业基础平台课主要包括学科和术科。其中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有田径、体操、网球、篮球、武术、足球、排球7类,这符合国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专业开设,包括了三大球和田径、体操和武术。学科的理论学时分配为4-8,实践学时28-56,这足以看的出,此部分的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的肢体示范的“身教”作用。学科包含了体育保健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学校体育学以及体育管理学。这些主要讲授了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技战术等,此类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们掌握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和管理能力,掌握教学能力。其中体育保健学、体育管理学是学院教学特色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单一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应当减少理论课程,增加综合技能技术课程的学习,在各用人单位看来,学生的技能,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是首要的考虑因素。所以应当增加这些课程的内容和比例,不仅要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点应成为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
2.3 专业限选课
专业限选课是专业课程的外延和拓展,让学生务必掌握一项主要的运动技术技能,另外还要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技能;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外,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个人的需求,兴趣爱好,时间分配,有计划有目的自主选择课程,从而整合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竞争力。
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各个院校不应当将视野仅限于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框框中,还应看到国家,院校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丰富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色和院校特点,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以凝练和提升专业特色的需要,将专业细化,培养出全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提高专业的宽度和广度。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存在广而薄,众多毕业生只是掌握了专项的皮毛,未掌握专项的真知,势必在与体育专业教师的竞争中优势不足。
2.4 专业任选课
专业任选课顾名思义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学院不加限制。此类课程旨在发挥学生的专长,拓宽学生兴趣,因材施教,这部分课程在选修课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应设置过多学分,以免影响专业人才的基本培养目标和规格。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任选课涉及面较广,仍以学科和术科区分,其中学科的占比例较大,术科占的比例较小,这其中也包括学生需要完成的12分选修内容。学科仍以理论为主,兼顾实践甚至有些课程没有实践部分,术科仍以实践教学为主。
2.5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育环节一般包括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实验,专项学分,科研训练等,其中,军训一般由学校制定课程的形式,实践,内容,其他几种形式有一定的差异,本部分主要分为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专项学分(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三部分,共20学分,其中教育实习摆在首位,这符合培养“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同时也看到了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这对毕业生应聘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能力,能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的实践教育环节中。教育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知识。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中,各个院校根据自己院校的意志来安排实习时间。实践教育环节是学生亲身接触、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此部分就是为了提高和践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就业岗位将知识发挥到极致。
3 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相关对策
(1)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在类型上,增加综合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课程和实习类课程;在知识构成上,加大关于体育教师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占率;在学时与学分分配方面,提高含有教学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
(2)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体育教师业务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要求学生以体育教师的角色进行自我定位,正确认识自我,并对个人经历过的学校、教学环境以及正身在其中的体育教学环境有清楚的认识,并体验不同项目的教学内容。
(3)加强师资队伍提升,培养教师主动接轨创新创业轨道,进行创业实践引领学生创新创业。以扎实的体育学识和体育服务社会为导向,从健身、赛事、保健、康复等基础环节务实创业,课程设置应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模拟。
(4)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贴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分析和判定体育行业内职场环境和创业契机,为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设立民办高校体育产业管理机构,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社,将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等相关知识通过专业的创业导师输送给学生并进行指导和帮助。
(6)在社会需求、专业办学特色及个人发展等多元需求的变化下,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始终突出人才的应用性、实用性,以及较准确的把握不同需求及发展趋势。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创驱动是很好的切入点,推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调整,就要开展积极的协同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是一个需要系统化的工程。不断学习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理论,把握当前新时代下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就业的发展方向, 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为目标,最终达到开辟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新环境。
本文系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计划《“双创”驱动下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整研究》(编号:MSJG-2020C-11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