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即治疗组,n=30)及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组在症状缓解以及预防感染反复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IgA有所升高、IgE有所下降(P<0.05),IgG和IgM则无明显变化;常规治疗组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提高RRI的临床疗效及减少复发次数,能改善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球蛋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41
   由于小儿时期是人体免疫系统由弱到强的发展阶段,其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处于生理性低下期,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I)[1],影响了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以观察口服匹多莫德(Polimo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指标作用为研究重点,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并随访1年,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匹多莫德片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详细记录受试者住址及联系方式,方便随访。
   入选标准:①确诊的RRI患儿,入选当时均为住院患儿;②受试前未使用过任何免疫调节药物治疗;③男女均可;④年龄>1岁。
   排除标准:①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②非感染因素所致呼吸道病变;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④肺结核患儿;⑤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⑥合并慢性疾病患者。
   给药方法:匹多莫德片400mg/片,住院时即开始服用,前15天,早晚各1片,随后1个半月,1片/日,总疗程2个月。可混合奶或果汁中服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及相关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指标:⑴第1阶段(住院期间):两组按住院当时疾病类型分别进行比较,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比较两组治疗后发热天数,咳嗽天数,住院天数。⑵第2阶段:出院后,6个月以及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两组疗效比较:①显效:停药6个月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只发生1次;②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或未减少,但感染症状轻,病程缩短;③无效:感染次数和每次感染症状无变化。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IgG、IgA、IgE、IgM变化情况。
   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资料一般情况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患者例数、性别、年龄及病程上比较,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进入第2阶段(即出院后随访),治疗组失访2人(未能按疗程服药),对照组失访1人(失去联系),见表1。
   第1阶段(住院期间)两组比较: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治疗组在发热时间及咳嗽天数上较对照组缩短(P<0.05),住院天数方面两组差别不大(P>0.05);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在发热、咳嗽及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缩短病程上优于对照组,见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2阶段比较(出院后随访),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中,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3。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及有效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两组免疫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清IgA水平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清IgE、IgA水平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G、IgM水平无较大变化,见表5。
   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仅2例患儿在服用匹多莫德过程中,出现轻微腹泻症状,停药后能自行缓解。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因较复杂,其中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未完善及免疫功能异常,如T淋巴细胞量少,且功能差,杀菌与吞噬能力低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含量低,是导致小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小儿的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日渐受到临床医师及相关人员的重视。
   匹多莫德(Polimo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纯度二肽,是一种免疫刺激调节剂,该药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但与抗生素治疗相结合,可有效地改善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在诱导期给予匹多莫德(万适宁)800mg/日,机体的免疫系统得以迅速恢复,在第2期,服用剂量减半,可刺激免疫系统,减少复发[2]。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对急性感染的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匹多莫德治疗组在发热、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恢复明显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在预防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方面,匹多莫德治疗组的总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免疫学方面分析,匹多莫德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反应。既往的相关研究发现[3,4],口服匹多莫德可以增加抗体的产生,尤其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呼吸道分泌型IgA的合成明显增加,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有所降低,考虑为IgE的表达受到CD4+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CD8+细胞分泌干扰素C(IFNC)的影响,PCareddu等的研究认为匹多莫德能使免疫功能低下时的辅助性T细胞(CD4+)与抑制性T细胞(CD8+)的比值升高或恢复正常[5],因此认为匹多莫德可以通过降低CD4+细胞,升高CD8+细胞来实现控制IgE水平,从而达到抑制患儿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
   总之,匹多莫德不仅可用于急性感染发作的控制,也可预防感染发生,且口服方便、安全,患者依从性好,是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较好的免疫调节促进剂,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987年4月于成都).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2 张莉.万适宁治疗及预防儿童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11):1024-1025.
  3 王琦,李红,王宁萍.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5):451-453.
  4 孙凌新,杨晓松,张德洁,等.匹多莫德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5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6):982-984.5 P Careddu,V Mei,Venturoli,et al.Pidotimod in the treatmentof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the paediatric patients[J].ArzneimforForschPDrug Res,1994,44(1):4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用丙泊酚2.0~2.5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维持;观察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80mg,比较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手术引起的疼痛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丙泊酚组(P<
期刊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产科 原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36   本文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对21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并及时处理有关并发症,重视产前、产时电子监护及B超监测,及时处理胎儿窘迫,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Ⅱ~Ⅲ度小儿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Ⅱ~Ⅲ度小儿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结扎悬吊加注射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96.7%。结论:结扎悬吊加注射法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程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注射 结扎悬吊 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38   2003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钛板对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锁关节脱位(Tossy Ⅲ型)患者28例,应用锁骨钩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3~36个月,本组28例患者肩锁关节脱位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钛板 内固定术  doi:10.3969/j.issn.1007-6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利多卡因喷雾咽喉表面麻醉,麻醉组47例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经过麻醉,观察组47例中优40例(85.1%),良7例(14.9%),差0例,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30例中优14例(46.7%),良8例(26.7%),差8例(26.7%),优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应用于新生儿窒息时的效果。方法:对79例新生儿窒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通过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了内潺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阻止脑损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49   静脉营养也称胃肠道外营养,对长期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通过静脉各种营养素,达到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分为部分静脉营养和完全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是早产儿营养支持的重要内容,是宫内经母体输送营养的延续,是提高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儿60例
期刊
围产期窒息所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期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常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以及慢性神经系统损伤。而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现将收治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75例的CT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因围产期窒息致新生儿脑损伤患儿75例,经临床诊断及CT检查确诊为新生儿HIE。其中合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静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机械通气需求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机械通气需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早
期刊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儿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43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是儿童慢性咳嗽中最常见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病因。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不少基层医生认识不足,往往将本病引起的咳嗽误诊为气管、支气管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