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去了,不再回来;匆匆之间,万物焕然。
  “税”,历朝历代的君王自有“税”以来从未停止过赋税,有的因税而“亡”,有的因税而“昌”……就在不经意间,“税”便陪伴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时至今日,“税”依旧存在,并且就在我们身旁。

  水,一滴再普通不过的水,即使它看起来是那么渺小,那么卑微,但是它会积累!世上不仅仅只有这一滴水——正好似这世界上不止一个人!倘若将一个人一次缴的税比作一滴水,那么只要将这些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水滴集中到一起,它们会越积越多,直到在不经意间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小水洼,一条小溪甚至一片汪洋大海!
  “水” 亦能如此,“税”又何尝不是?
  一个人一次所纳的税是可能不多,可是当整个中国的人所提交的“税”集中到一起时便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经意间支撑起了整个华夏的经济!直到今天,我国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也依旧是“税”。所以完全可以说是我们这些看似普通的公民在不经意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华夏经济的“主干力量”。
  但是也正如唐太宗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税”不管有多么重要,也要看是谁使用,如何使用,好似秦始皇那般不顾天下百姓,一心只想“强兵”却忽略了“富国”的重要,从而不断增税,百姓自己的劳动成果在“税”的蚕食之下十不存一。这也就在不经意间为后来天下百姓的“起义”“造反”奠定了基础以致一个诺大的秦王朝,一个平定了战国时代的秦王朝在秦二世的時候就被“刘”与“项”推翻。
  当然,一个国家通过赋税来支撑国家的经济谁也不能说这是错的,就好比“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其深知“税”的利弊,减轻赋税。不仅如此,就连汉文帝、汉武帝也是采取“休养生息”的国策,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一说。到了汉武帝更是出现“汉武盛世”。当时在整个汉朝就连国库中的粮食都因存放过久而发霉。不过史上可不止汉朝意识到了“税”的重要性,唐朝“太宗”也是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总结了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断地减轻赋税从而出现中国史上的一大亮点——贞观之治。可见“税”若运用得好那便是“国家昌盛”的前景。
  也许这些古代史实离我们很远,那便说些“近在身边”的吧。
  就以港珠澳大桥为例,这座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桥从2009年12月15日开工,直至2018年3月正式通车。
  而我为什么会提到这座大桥呢?它又与“税”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因为资金——通俗一点就是钱。这座大桥所用的资金很多,当初大桥主体预算为300亿,看起来很多,但后来的精准估算值已超过400亿了!这么庞大的资金从何而来?
  “税”,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字眼在不经意间支撑起了这一座大桥的建成,而税又从何而来?这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就是从我们这些人身上而来。经过一个简单的等量代换,很轻易就可以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正是我们所提交的税在不经意间建成了这座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不止有这座大桥,还有其他的“壮举”,“一带一路”建设绝对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想想,那么多的伟大成就也有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份功劳,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在生活中也不只是这些“壮举”需要我们的一份力,我们也在不经意间享受着来自“税”的回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也一直在我们身边,贫困户、低保户的补助,学生上学的学费、资料费等各种费用,公共厕所,公共花园,共享单车这些都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与“税”相关的“回赠”,我们也一直都在不经意间享受着。
  国家因税而“昌”,而我们看似“不经意间”的缴税举动,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义务,更不会是我们的负担。对于纳税的成人来说这是我们的荣耀,身为纳税人的荣耀;对于还未需纳税的未成年人来说,这是伙伴,与我们相伴一生的伙伴。
  “税”其实不远,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不经意间的‘税’”。
其他文献
【关键词】湘西风情 语言特色 《边城》 沈从文  【引言】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入选于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文章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特有风土人情。本文主要从《边城》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修辞手法,灵活多变的词类活用两方面来阐释《边城》独特的语言特色,体现出《边城》的独特之处。  何为语言艺术特
期刊
舅舅是一名县城医院的医生,去年凭着本事坐到了主治医师的位置。  寒假回老家的时候,外婆眼睛里都放着光带着笑,邻居阿婆阿婶们只要来串门,外婆的第一句话准是:“儿子现在有出息喽,都当上主治医师了。”邻居们眼睛眨巴两三下:“哎呀,这可不得了哇!工资不少呢!以后呀,你就等着享福!”外婆闻声笑得更灿烂。  又有邻居来了,外婆笑眯眯地继续说着,可是那个人点了根烟说:“高兴啥嘛,要给国家纳税的,工资越高纳的税越
期刊
夜里我总会想为什么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在老家,哪怕是过年,村里人都在干活,他们一年到头都扛着锄头,不是从家到地里,就是从地里回家。就连我也是,小学就在家对面的洼子地里上学,大学就得离家千里。奶奶说:“人的路越走越多,也越走越远,就像流着的河水一样。”  我读书的城市位于西北内陆,降雨量少,一年四季都是干干的,树叶没有墨绿色,花儿也没有大红大紫。在这座城市除了贯穿整个城市的黄河和一些人工沟渠外,很少能
期刊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后期,漓江出版社为当代作家出版自选散文集,一本是汪曾祺的,一本是我的。《自在独行》中精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从那以后,我的散文就写的很少了。一是由于当年有人说我的散文比小说写得好,我不服气,所以从此以后不再写散文,专攻小说领域;二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长篇小说,中间余秋雨先生因《文化苦旅》红火了一些年,再后来长篇小说依旧是主流;三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精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华夏大地上有着不计其数的壮丽山河,若是我的足迹能编织成一张网,那捕捉到的便是与祖国的美好时光。醉·清雅西湖  我曾拜访过仲夏的西湖,也有幸见识到苏子瞻学士所言“大珠小珠乱入船”之情景。那时,我正在苏堤上漫步,堤下清冽的湖水挟走了暑气,偶有一叶小舟划去,尾部将镜面般的湖漾起千层涟漪。岸旁的荷花开得正盛,如果说腊梅有敢于在寒冬绽放的毅力,那这夏荷能在
期刊
“沙沙沙、沙沙沙”。一阵扫地声将我吵醒,翻开闹钟,时间为六点整,唉,我一声抱怨,离起床时间还有半小时呢,现在也睡不下了,只好难受地起床,去寻找这声音的来源。  简单洗漱后,顺着晨光,也聆听着声响,走近一条街道,远远地看见对面一块蓝布在随风飘扬。走近了,是一位穿着蓝色衣衫的老人在打扫街道,只见他动作舒缓,打扫井井有条,过了会儿,他停了下来,双手叉着腰,可能是他累了,又或许是他看见我了吧?这时我才仔细
期刊
甘宏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说起这个洋芋蛋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是生活必需品,是碟中菜,桌上餐,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在中国,光是它做出的菜就有30多道之多,尽管质地依然万变不离其宗,但样子却千奇百样,其色泽形状足以诱发中国的、世界的一家老小亲睐它,迷恋它。  马铃薯的名气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丰富多彩,最早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后引进,距现在约有8000年的历史,据说在5种名字的基础上根据它种植
期刊
张同武  “搅团”几乎是陕西独有的一种小吃。因为原料的粗简和制作的疲累,多见于农家饭桌。近年来被当做忆苦思甜的道具一样引进城中餐馆,曾经的农家大众食物慢慢有了小众的推广。  “搅团”的原料是玉米粉。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在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包括陕西在内的十余省,现在已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陕西广种玉米,尤其是前四十年左右,“以粮为纲”,收了麦子种玉米,收了玉米种小
期刊
唐 韩滉 《五牛图》(局部)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周恩来总理收到一封香港来信,信中說名画《五牛图》现身香港,画的主家要作价十万港元出手,希望国家能出面收回这幅国宝。周总理马上给文化文物部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要不惜代价购回此画。专家们立即赴港鉴定该画,确系韩滉真迹,几经交涉,终于以六万港币的价格成功收购。刚回故宫时,《五牛图》已是伤痕累累,千疮百孔,残破不堪。经故宫专家们几年的辛勤细致的
期刊
邹贤中剃头张  在湘南农村,人们理发、剃头是不去集上的。在集上,你看不到一家理发店,乡人们的理发工作大多由走村串巷的理发师傅完成。这种理发师傅的手艺需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能把头发理好的人,需要嘴乖、眼活、手勤、腿快,还需耐心、细心。光有以上的条件还不够,重要的是,还需要懂得美学和头发的物理性质,才能理出最适合主人的头发来。  每个村庄几乎都有一个固定的理发日子,我们村庄是农历十五。那天,就会看到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