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随感录随感录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剧本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一个基础和起点,这个基础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剧目的成败得失。所以,如何回归戏曲本体,增强戏曲的文学性,重视剧本创作,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看戏较多,一年要看七八十场戏。应该说,最近几年全国戏曲创作演出的状况有所回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和优秀的表演人才。我看过的好戏,就可列出一长串,比如京剧《成败萧何》、《建安轶事》,昆曲《景阳钟变》、《梁祝》,秦腔《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豫剧《清风亭上》、粤剧《青春作伴》、婺剧《断桥》、沪剧《挑山女人》、越剧《柳永》、苏剧《柳如是》等等。我说这些戏好,是指他们的文学剧本好,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合理,结构严谨,人物塑造比较丰满动人,演员的表演精湛,剧目的音乐、舞美等总体舞台呈现优良。这样的戏往往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但是也有数量不少的剧目,总感到在某些方面还有缺憾和不足。我想就此谈几点感觉:
  好剧本比好演员少
  全国各地到上海来演出的戏曲团体,基本上都有很强的演员配备,特别是主要演员大多条件很好,有很好的扮相、嗓音,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校强的塑造人物的能力。因此唱功、做功上乘的演员不在少数。这样的剧团,这样的演员,如果碰上一个好剧本,那就如鱼得水,似虎添翼,打造出出色的剧目来,是完全可能的。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确实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批剧目。但是我看一些改编和新创的剧目,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演员的表演唱、念、做、打都很不错,音乐唱腔设计及舞台呈现也很好,然而就是剧本不理想,质量没有过关,或主题浮泛,或结构松散,或情节平淡且不合理、不可信,或人物形象苍白,前后行为不合逻辑,或过度消费技巧、过度包装等等,致使演员“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劲头用到了“瞎答”里,吃力而不讨好,很显然,剧本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剧目的成败。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是主观上对戏曲的文学性重视不够,忽视了戏曲的文学基础和应有的文学价值。以前戏剧界有一句名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认为这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文学剧本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一个基础和起点,这个基础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剧目的成败得失。所以,如何回归戏曲本体,增强戏曲的文学性,重视剧本创作,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客观上,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戏曲界创作力量非常薄弱,创作人才缺失和流失的情况极其严重,一句话,编剧奇缺。以上海为例,上海一向是戏曲创作人才聚集的地方。我曾长期在上海市文化局的剧目部门工作,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乃至70、80年代,上海戏曲界的编剧力量是比较雄厚的,每个剧院、剧团都有一支比较强大的编剧队伍,全市编剧人员超过百人。但是,从90年代起,编剧人才逐步严重的萎缩。其原因,一是“文革”造成人才的断层;二是因年龄原因自然减退,有些编剧退休了,有的去世了;三是受到戏曲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戏曲不景气,对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不管数量和质量都很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戏曲不景气,对编剧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一部分编剧人才流失;四是剧团走向市场化后,经济比较拮据,不少剧团为节省开支,不养编剧了。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戏曲编剧人才的缺失和流失就不奇怪了。像上海沪剧院,原有编剧16人,据说现在只有1人,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只有几名年轻的编剧,上海滑稽剧团、上海评弹团等已经没有专职编剧了。真是今非昔比了!
  加大力度培养戏曲编剧人才
  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戏曲剧团要不要养编剧和如何培养戏曲编剧人才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戏曲剧团必须有自己的编剧。这是由戏曲艺术特殊的艺术规律所要求的。戏曲与话剧不同,话剧,有一个本子,什么话剧团都能拿来演。戏曲却不然。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它的个性特征比较强。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剧种特色,不同的剧团有自己的剧团风格,不同的主要演员又有各自的戏路,各自的流派特点。而这一些都要求编剧的剧本来帮助体现的。所以戏曲的编剧有他的特殊性,也有他特别的难度,以前戏曲界曾有为演员写戏的说法。戏曲界的有识之士、艺术大家都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分别有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清逸居士四位编剧,四位编剧不仅分别为四大名旦编写了大量的剧本,而且成为四大名旦流派艺术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上海的沪剧界,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筱文滨的文月社就引进了编导制,把徐醉梅、范青凤、王梦良三位文明戏演员请进剧团,担任说戏先生,进行新戏的编创,称为“三顶小帽子”,1938年,筱文滨成立文滨剧团,更是组建了剧务部,引进了更多的编剧人才,专事编剧。40年代初,上海越剧团体像袁雪芬等也纷纷聘请编剧,建立编导制,编演新戏,沪越等剧种之所以有后来的辉煌,与这些专业编剧的劳作密不可分。为什么到了21世纪,反而就不要编剧了!另外,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好剧本。其实这是不了解戏曲剧本特殊性的言论,事实上,有了钱不一定买得到合适的好剧本。
  我认为,现在是走出误区,加大培养戏曲编剧人才力度的时候了。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重视这个问题,2012年10月,上海举办了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有20多名各地学员参加。这显然是很好的措施,值得期待。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戏曲导演、音乐等人才。戏曲的导演不能简单地用话剧导演来替代,戏曲的作曲人才现在也奇缺,如上海越剧院,原来有好几位专业作曲,后来全院只剩一个陈钧,现在也退休了,可以说:后继乏人。现在我参加一些会演,一看总共十几个戏,可是其中同一个导演导了三四个戏,同一个作曲作了三四个戏,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戏曲创作人才的极其匮乏,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现在的戏曲有一种模糊化、趋同化的倾向。有时我去看戏,单听幕间曲,简直不知道是什么剧种。这种模糊化、趋同化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方面,音乐往往是一个剧种的主要标志。现在有些戏,幕间曲不用本剧种的音乐素材,缺乏本剧种的音乐特色,唱腔设计不充分发挥本剧种音乐的特色,在吸收别的因素时,又没有溶化成自己的血肉。我看过一个甬剧,其中用了许多沪剧的唱腔,虽然有些唱腔沪、甬、锡滩簧系统有时是互用的,但是既是甬剧,就要充分运用甬剧特有的唱腔。表演方面,不少戏,戏不够,歌舞凑,传统戏曲中也用歌舞,但不会喧宾夺主,搅了主要人物的戏。有些戏乞怜于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这些不是不能用,要用得恰当。有的戏,一开场用视频,与后面舞台带程式的表演,显得不很协调。其实戏曲就是虚拟性的,写意的风格,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我们对戏曲艺术的魅力应该是有信心的。舞美方面,喜欢搞大制作,花了巨资,搞得满台布景,高、重、实。有的戏在台上装置了两个长廊,让演员在长廊里表演;有的为了表现水的实感,舞台采用玻璃台面,让演员在上面歌舞等等。这些恐怕与戏曲的写意风格都是不协调的,其结果是反而影响了演员的表演,破坏了舞台虚拟的戏剧情境。   必须保持浓郁剧种特色
  我很欣赏那些保持了浓郁剧种特色的剧目,比如江苏省昆剧院的《梁祝》,文本很有特色,填词、编曲符合昆曲本体,严格遵循昆曲的宫调、曲牌,演唱和舞台动作合乎昆曲表演规范,整个戏简约、唯美,富有昆曲委婉、典雅的情韵,是一部纯正的昆剧。浙江婺剧院的演出,无论是杨霞云专场、楼胜专场都突现了婺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婺剧讲究“文戏武唱”、“武戏文唱”,其表演夸张、粗犷、强烈、明快,唱腔明朗、激越,具有婺江丽水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们演出的《白蛇传·断桥》,“跌煞许仙,唱煞白蛇,做煞青蛇”,与众不同,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
  中国原来有360多种戏曲剧种,现在尚存200多种。他们之所以能与其他剧种比肩立足于舞台,就是因为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他的主要标志又在于特殊的语言、音乐声腔和舞台表演技艺。一个剧种如果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就很容易被别人同化,或者被别人吞并。那些消解剧种特色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戏曲事业的发展。
  所以,每一个剧种,都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要充分把握和展现自己的特色,要注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这里所说的特色,有几个层次,一是戏曲的特色,二是本剧种的特色,三是你这个剧团的特色,四是具体主要演员的风格、流派特色。当然,我们强调剧种特色,并不是不要创新,传承和创新始终是戏曲发展的两大主题,创新可以提升艺术本体的水平,丰富和完善本剧种的特色,但不是离开本体,变成另一种剧种。
  戏曲音乐及其伴奏存在的问题
  戏曲音乐往往是不同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唱腔是戏曲的翅膀,戏曲的流传与音乐、唱腔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对戏曲音乐、唱腔方面的感觉,一是觉得不少戏唱腔安排太密,太满,而且不唱则已,一唱就要成套的,长长的几十句。为了抒发人物感情,编曲者又往往喜欢用高昂的旋律,唱腔都在高音区行进,并且一句高过一句。其实唱段安排,唱腔设计,都要讲究辩证法。唱段安排要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比如京剧《智取威虎山》,既有“胸有朝阳”那样的成套唱腔,也有“甘洒热血写春秋”那样的小段。主要人物的唱腔也不要一味的高,要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起伏跌宕,高低裕如。腔的高与低是相互对比和映衬的,如果腔都往高里走,成了高原,高峰也就显现不出了。而且,有时低回沉郁的腔,反而更加动人心弦。
  还有就是伴奏问题。戏曲的乐队在戏曲演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京剧,以前一个角儿,对自己琴师的选择就很重视,因为后者是角儿得以成功演唱的重要合作者。现在的戏曲演出,要么是大乐队,要么干脆没有乐队,用伴奏音带来替代,还有的是既有乐队,又用伴奏音带的。用伴奏带,可能是由于经济、人力原因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不大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因为如果用乐队,对演员的演唱来说,乐队是伴,是宾,它是跟着演员的演唱走的;而伴奏带却是固定的,只能本末倒置,让演员跟着伴奏带走。还有个问题,大乐队、伴奏音带往往音量偏大,有时压过了演员的唱,有时甚至大到刺耳的程度,我有时不得不用餐巾纸做成小纸团塞在耳朵里。既有乐队,又用伴奏音带的,还有个两者衔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戏曲演出,最好还是能配备乐队,乐队规模的大小倒并不强求,有条件可大一点,一般中型的也行,可以视条件和具体剧目的情况而定。有一点必须明确,伴奏是伴,是宾,是配合演员演唱的手段,不能压了演员的唱,不能喧宾夺主。所以演出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如果用大乐队,或西洋管弦乐队,那么各种乐器之间也有个主和宾的关系,要注意突出本剧种的主奏乐器,否则很容易淹没了本剧种的音乐特色。
  以上是我近年来看戏的几点感想及思考,不一定对,写出来就教于识家和读者朋友。有人说,戏曲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我赞同这个观点。所以我们对于戏曲,要加倍地珍惜她,关注她,呵护她。
其他文献
2013年,对于国际音乐界来说是一个大年,西方的“歌剧孪生巨人”威尔第与瓦格纳诞辰200周年;而在中国上海,喜逢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1914- )先生百岁诞辰!我怀着无比兴奋与喜悦的心情采访到了马先生!  1933年,马革顺考入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师从奥地利人史达士博士学习指挥法,1937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西南音乐学院、威斯敏士特合唱学院研修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
期刊
姜建忠先生是一位很有主见并对社会对艺术有独到认知的人,这几年他在艺术上所为正如我当初对他的印象,他总是站在制高点上思考,并成为某个领域的亮点而引人关注。  这是一个思想的时代——当学院派艺术以僵化的艺术思想面对当下文化形态的转变,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话语时,现、当代艺术对其的批判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后者的开放性、其实验性、思想性无疑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是一大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先生对中国艺术的
期刊
1981年,香港。一个年轻的中学女教师从报纸上见到了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来港举办画展的消息,便带着她的学生们前往观展。她神游在画家那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前,久久不愿离去。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年轻的女教师去中文大学听画家的讲座,还斗胆请大师指点。大师的寥寥数语使她茅塞顿开,萌发了拜师学艺的念头。“我傻乎乎地问师母:我能跟你们回大陆学画画吗?”很幸运,聪慧娟秀的女教师被大师收为入室弟子,开始她人生的另一段旅
期刊
20世纪海上画坛精英云集,人才辈出,吴湖帆梅景书屋门下,俞子才被推为最得其青绿山水真传者,他在继承其师的基础上生发己意,以青绿重彩及金碧山水享誉海上。顾廷龙先生称赞其:“山水画宗法宋元,擅水墨画,尤精没骨、青绿、金碧山水,为海上一绝。”  俞子才出身书香世家,祖父俞潜卿、父亲俞申伯皆与吴昌硕、陆恢等翰墨名家缔交,且喜古玩书画,家富收藏。叔父俞语霜、族兄俞涤凡皆为颇有名望的画家。家学濡染,使俞子才从
期刊
人非生而知之,遗传的基因、生活的环境,加上由内而外的求索,这一个青年书画教师,出现在姑苏城里,斯人斯地完整呈现中国文化的诸多符号,不由得有造化弄人之感。  在他身上体现一种国粹的完整,一种比较难见的志趣意象风貌品质的统一。  大凡中国文人在姓名学上都有讲究,小伙子大号:宣晔,既有声音又有光照,似有张扬之意,故退而求其内涵,取字淳中,呈不偏不倚淳厚中庸之态,斋号仪谷阁,希冀儒雅之气在其身上融会贯通。
期刊
2014年5月于中华艺术宫落幕的《海上烟波——陈澄波大展》,将台湾艺术家陈澄波介绍给了中国大陆观众,此番展览从展品到策展再到画册出版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除了呈现陈澄波的艺术成就之外,也重建了其在1930年代投入文化活动及艺文交游的足迹——这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陈澄波艺术世界、了解其艺术生涯的契机,因为对于上海的民众乃至美术界而言,陈澄波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存在。2014年恰逢陈澄波先
期刊
2014年7月24日下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以下简称PSA),蔡国强带着他的志愿者团队爆破完成了名为《没有我们的外滩》的火药草图,电光火石间描绘出人类将外滩还给大自然后的童话景象。  早先在7月17日那天,打头阵的《九级浪》已从泉州“海漂”到上海黄浦江,并最终抵达PSA门外的码头,揭开了“蔡国强:九级浪”大型个展的展览序幕。  此番PSA第一次开放了大台阶以及二层、三层的围栏,以给来宾更全面的展现
期刊
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是“冲高回落”,特别是秋拍成交的全面下滑让市场感到深深的“寒意”。加上2013年被看作是艺术品信托“退出之年”,这无疑让市场更加悲观。然而,就在2012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市场传来了“匡时”与“恒利”进行合并的新闻。2013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是朝左走,还是朝右走呢?  尴尬的“亿元时代”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9日,2012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
期刊
20年前注册了仅有4位员工的中国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敲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第一槌”,成交总额832万港币。20年后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已达数百家,年成交额达968亿元人民币。在这20年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突飞猛进,风起云涌,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市场。但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则出现了“冲高回落”之势,特别是秋拍成交的全面下滑让市场感到深深的“寒意”。尤其是2013年被视为艺术品信托“退出
期刊
锡耶纳,一座坚守自己梦想的小城。数百年来,它与佛罗伦萨持续地竞争与抗衡,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文艺复兴信念到处盛开的年代,锡耶纳却被世人遗忘在佛罗伦萨伟大的盛名下。但它对梦想的执着造就了一个奇迹——直到现在还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后期哥特式城市布局。所以,当人们穿过托斯卡纳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进锡耶纳时,满眼尽是哥特式雕塑、喷泉、尖耸的小塔和蜿蜒曲折的小路,诧异时间仿佛从未带给它伤痕。不同于佛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