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剧本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一个基础和起点,这个基础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剧目的成败得失。所以,如何回归戏曲本体,增强戏曲的文学性,重视剧本创作,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看戏较多,一年要看七八十场戏。应该说,最近几年全国戏曲创作演出的状况有所回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和优秀的表演人才。我看过的好戏,就可列出一长串,比如京剧《成败萧何》、《建安轶事》,昆曲《景阳钟变》、《梁祝》,秦腔《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豫剧《清风亭上》、粤剧《青春作伴》、婺剧《断桥》、沪剧《挑山女人》、越剧《柳永》、苏剧《柳如是》等等。我说这些戏好,是指他们的文学剧本好,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合理,结构严谨,人物塑造比较丰满动人,演员的表演精湛,剧目的音乐、舞美等总体舞台呈现优良。这样的戏往往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但是也有数量不少的剧目,总感到在某些方面还有缺憾和不足。我想就此谈几点感觉:
好剧本比好演员少
全国各地到上海来演出的戏曲团体,基本上都有很强的演员配备,特别是主要演员大多条件很好,有很好的扮相、嗓音,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校强的塑造人物的能力。因此唱功、做功上乘的演员不在少数。这样的剧团,这样的演员,如果碰上一个好剧本,那就如鱼得水,似虎添翼,打造出出色的剧目来,是完全可能的。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确实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批剧目。但是我看一些改编和新创的剧目,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演员的表演唱、念、做、打都很不错,音乐唱腔设计及舞台呈现也很好,然而就是剧本不理想,质量没有过关,或主题浮泛,或结构松散,或情节平淡且不合理、不可信,或人物形象苍白,前后行为不合逻辑,或过度消费技巧、过度包装等等,致使演员“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劲头用到了“瞎答”里,吃力而不讨好,很显然,剧本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剧目的成败。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是主观上对戏曲的文学性重视不够,忽视了戏曲的文学基础和应有的文学价值。以前戏剧界有一句名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认为这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文学剧本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一个基础和起点,这个基础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剧目的成败得失。所以,如何回归戏曲本体,增强戏曲的文学性,重视剧本创作,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客观上,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戏曲界创作力量非常薄弱,创作人才缺失和流失的情况极其严重,一句话,编剧奇缺。以上海为例,上海一向是戏曲创作人才聚集的地方。我曾长期在上海市文化局的剧目部门工作,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乃至70、80年代,上海戏曲界的编剧力量是比较雄厚的,每个剧院、剧团都有一支比较强大的编剧队伍,全市编剧人员超过百人。但是,从90年代起,编剧人才逐步严重的萎缩。其原因,一是“文革”造成人才的断层;二是因年龄原因自然减退,有些编剧退休了,有的去世了;三是受到戏曲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戏曲不景气,对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不管数量和质量都很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戏曲不景气,对编剧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一部分编剧人才流失;四是剧团走向市场化后,经济比较拮据,不少剧团为节省开支,不养编剧了。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戏曲编剧人才的缺失和流失就不奇怪了。像上海沪剧院,原有编剧16人,据说现在只有1人,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只有几名年轻的编剧,上海滑稽剧团、上海评弹团等已经没有专职编剧了。真是今非昔比了!
加大力度培养戏曲编剧人才
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戏曲剧团要不要养编剧和如何培养戏曲编剧人才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戏曲剧团必须有自己的编剧。这是由戏曲艺术特殊的艺术规律所要求的。戏曲与话剧不同,话剧,有一个本子,什么话剧团都能拿来演。戏曲却不然。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它的个性特征比较强。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剧种特色,不同的剧团有自己的剧团风格,不同的主要演员又有各自的戏路,各自的流派特点。而这一些都要求编剧的剧本来帮助体现的。所以戏曲的编剧有他的特殊性,也有他特别的难度,以前戏曲界曾有为演员写戏的说法。戏曲界的有识之士、艺术大家都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分别有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清逸居士四位编剧,四位编剧不仅分别为四大名旦编写了大量的剧本,而且成为四大名旦流派艺术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上海的沪剧界,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筱文滨的文月社就引进了编导制,把徐醉梅、范青凤、王梦良三位文明戏演员请进剧团,担任说戏先生,进行新戏的编创,称为“三顶小帽子”,1938年,筱文滨成立文滨剧团,更是组建了剧务部,引进了更多的编剧人才,专事编剧。40年代初,上海越剧团体像袁雪芬等也纷纷聘请编剧,建立编导制,编演新戏,沪越等剧种之所以有后来的辉煌,与这些专业编剧的劳作密不可分。为什么到了21世纪,反而就不要编剧了!另外,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好剧本。其实这是不了解戏曲剧本特殊性的言论,事实上,有了钱不一定买得到合适的好剧本。
我认为,现在是走出误区,加大培养戏曲编剧人才力度的时候了。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重视这个问题,2012年10月,上海举办了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有20多名各地学员参加。这显然是很好的措施,值得期待。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戏曲导演、音乐等人才。戏曲的导演不能简单地用话剧导演来替代,戏曲的作曲人才现在也奇缺,如上海越剧院,原来有好几位专业作曲,后来全院只剩一个陈钧,现在也退休了,可以说:后继乏人。现在我参加一些会演,一看总共十几个戏,可是其中同一个导演导了三四个戏,同一个作曲作了三四个戏,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戏曲创作人才的极其匮乏,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现在的戏曲有一种模糊化、趋同化的倾向。有时我去看戏,单听幕间曲,简直不知道是什么剧种。这种模糊化、趋同化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方面,音乐往往是一个剧种的主要标志。现在有些戏,幕间曲不用本剧种的音乐素材,缺乏本剧种的音乐特色,唱腔设计不充分发挥本剧种音乐的特色,在吸收别的因素时,又没有溶化成自己的血肉。我看过一个甬剧,其中用了许多沪剧的唱腔,虽然有些唱腔沪、甬、锡滩簧系统有时是互用的,但是既是甬剧,就要充分运用甬剧特有的唱腔。表演方面,不少戏,戏不够,歌舞凑,传统戏曲中也用歌舞,但不会喧宾夺主,搅了主要人物的戏。有些戏乞怜于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这些不是不能用,要用得恰当。有的戏,一开场用视频,与后面舞台带程式的表演,显得不很协调。其实戏曲就是虚拟性的,写意的风格,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我们对戏曲艺术的魅力应该是有信心的。舞美方面,喜欢搞大制作,花了巨资,搞得满台布景,高、重、实。有的戏在台上装置了两个长廊,让演员在长廊里表演;有的为了表现水的实感,舞台采用玻璃台面,让演员在上面歌舞等等。这些恐怕与戏曲的写意风格都是不协调的,其结果是反而影响了演员的表演,破坏了舞台虚拟的戏剧情境。 必须保持浓郁剧种特色
我很欣赏那些保持了浓郁剧种特色的剧目,比如江苏省昆剧院的《梁祝》,文本很有特色,填词、编曲符合昆曲本体,严格遵循昆曲的宫调、曲牌,演唱和舞台动作合乎昆曲表演规范,整个戏简约、唯美,富有昆曲委婉、典雅的情韵,是一部纯正的昆剧。浙江婺剧院的演出,无论是杨霞云专场、楼胜专场都突现了婺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婺剧讲究“文戏武唱”、“武戏文唱”,其表演夸张、粗犷、强烈、明快,唱腔明朗、激越,具有婺江丽水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们演出的《白蛇传·断桥》,“跌煞许仙,唱煞白蛇,做煞青蛇”,与众不同,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
中国原来有360多种戏曲剧种,现在尚存200多种。他们之所以能与其他剧种比肩立足于舞台,就是因为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他的主要标志又在于特殊的语言、音乐声腔和舞台表演技艺。一个剧种如果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就很容易被别人同化,或者被别人吞并。那些消解剧种特色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戏曲事业的发展。
所以,每一个剧种,都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要充分把握和展现自己的特色,要注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这里所说的特色,有几个层次,一是戏曲的特色,二是本剧种的特色,三是你这个剧团的特色,四是具体主要演员的风格、流派特色。当然,我们强调剧种特色,并不是不要创新,传承和创新始终是戏曲发展的两大主题,创新可以提升艺术本体的水平,丰富和完善本剧种的特色,但不是离开本体,变成另一种剧种。
戏曲音乐及其伴奏存在的问题
戏曲音乐往往是不同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唱腔是戏曲的翅膀,戏曲的流传与音乐、唱腔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对戏曲音乐、唱腔方面的感觉,一是觉得不少戏唱腔安排太密,太满,而且不唱则已,一唱就要成套的,长长的几十句。为了抒发人物感情,编曲者又往往喜欢用高昂的旋律,唱腔都在高音区行进,并且一句高过一句。其实唱段安排,唱腔设计,都要讲究辩证法。唱段安排要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比如京剧《智取威虎山》,既有“胸有朝阳”那样的成套唱腔,也有“甘洒热血写春秋”那样的小段。主要人物的唱腔也不要一味的高,要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起伏跌宕,高低裕如。腔的高与低是相互对比和映衬的,如果腔都往高里走,成了高原,高峰也就显现不出了。而且,有时低回沉郁的腔,反而更加动人心弦。
还有就是伴奏问题。戏曲的乐队在戏曲演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京剧,以前一个角儿,对自己琴师的选择就很重视,因为后者是角儿得以成功演唱的重要合作者。现在的戏曲演出,要么是大乐队,要么干脆没有乐队,用伴奏音带来替代,还有的是既有乐队,又用伴奏音带的。用伴奏带,可能是由于经济、人力原因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不大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因为如果用乐队,对演员的演唱来说,乐队是伴,是宾,它是跟着演员的演唱走的;而伴奏带却是固定的,只能本末倒置,让演员跟着伴奏带走。还有个问题,大乐队、伴奏音带往往音量偏大,有时压过了演员的唱,有时甚至大到刺耳的程度,我有时不得不用餐巾纸做成小纸团塞在耳朵里。既有乐队,又用伴奏音带的,还有个两者衔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戏曲演出,最好还是能配备乐队,乐队规模的大小倒并不强求,有条件可大一点,一般中型的也行,可以视条件和具体剧目的情况而定。有一点必须明确,伴奏是伴,是宾,是配合演员演唱的手段,不能压了演员的唱,不能喧宾夺主。所以演出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如果用大乐队,或西洋管弦乐队,那么各种乐器之间也有个主和宾的关系,要注意突出本剧种的主奏乐器,否则很容易淹没了本剧种的音乐特色。
以上是我近年来看戏的几点感想及思考,不一定对,写出来就教于识家和读者朋友。有人说,戏曲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我赞同这个观点。所以我们对于戏曲,要加倍地珍惜她,关注她,呵护她。
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看戏较多,一年要看七八十场戏。应该说,最近几年全国戏曲创作演出的状况有所回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和优秀的表演人才。我看过的好戏,就可列出一长串,比如京剧《成败萧何》、《建安轶事》,昆曲《景阳钟变》、《梁祝》,秦腔《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豫剧《清风亭上》、粤剧《青春作伴》、婺剧《断桥》、沪剧《挑山女人》、越剧《柳永》、苏剧《柳如是》等等。我说这些戏好,是指他们的文学剧本好,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合理,结构严谨,人物塑造比较丰满动人,演员的表演精湛,剧目的音乐、舞美等总体舞台呈现优良。这样的戏往往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但是也有数量不少的剧目,总感到在某些方面还有缺憾和不足。我想就此谈几点感觉:
好剧本比好演员少
全国各地到上海来演出的戏曲团体,基本上都有很强的演员配备,特别是主要演员大多条件很好,有很好的扮相、嗓音,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校强的塑造人物的能力。因此唱功、做功上乘的演员不在少数。这样的剧团,这样的演员,如果碰上一个好剧本,那就如鱼得水,似虎添翼,打造出出色的剧目来,是完全可能的。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确实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批剧目。但是我看一些改编和新创的剧目,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演员的表演唱、念、做、打都很不错,音乐唱腔设计及舞台呈现也很好,然而就是剧本不理想,质量没有过关,或主题浮泛,或结构松散,或情节平淡且不合理、不可信,或人物形象苍白,前后行为不合逻辑,或过度消费技巧、过度包装等等,致使演员“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者劲头用到了“瞎答”里,吃力而不讨好,很显然,剧本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剧目的成败。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是主观上对戏曲的文学性重视不够,忽视了戏曲的文学基础和应有的文学价值。以前戏剧界有一句名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认为这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文学剧本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一个基础和起点,这个基础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剧目的成败得失。所以,如何回归戏曲本体,增强戏曲的文学性,重视剧本创作,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客观上,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戏曲界创作力量非常薄弱,创作人才缺失和流失的情况极其严重,一句话,编剧奇缺。以上海为例,上海一向是戏曲创作人才聚集的地方。我曾长期在上海市文化局的剧目部门工作,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乃至70、80年代,上海戏曲界的编剧力量是比较雄厚的,每个剧院、剧团都有一支比较强大的编剧队伍,全市编剧人员超过百人。但是,从90年代起,编剧人才逐步严重的萎缩。其原因,一是“文革”造成人才的断层;二是因年龄原因自然减退,有些编剧退休了,有的去世了;三是受到戏曲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戏曲不景气,对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不管数量和质量都很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戏曲不景气,对编剧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一部分编剧人才流失;四是剧团走向市场化后,经济比较拮据,不少剧团为节省开支,不养编剧了。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戏曲编剧人才的缺失和流失就不奇怪了。像上海沪剧院,原有编剧16人,据说现在只有1人,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只有几名年轻的编剧,上海滑稽剧团、上海评弹团等已经没有专职编剧了。真是今非昔比了!
加大力度培养戏曲编剧人才
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戏曲剧团要不要养编剧和如何培养戏曲编剧人才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戏曲剧团必须有自己的编剧。这是由戏曲艺术特殊的艺术规律所要求的。戏曲与话剧不同,话剧,有一个本子,什么话剧团都能拿来演。戏曲却不然。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它的个性特征比较强。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剧种特色,不同的剧团有自己的剧团风格,不同的主要演员又有各自的戏路,各自的流派特点。而这一些都要求编剧的剧本来帮助体现的。所以戏曲的编剧有他的特殊性,也有他特别的难度,以前戏曲界曾有为演员写戏的说法。戏曲界的有识之士、艺术大家都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分别有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清逸居士四位编剧,四位编剧不仅分别为四大名旦编写了大量的剧本,而且成为四大名旦流派艺术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上海的沪剧界,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筱文滨的文月社就引进了编导制,把徐醉梅、范青凤、王梦良三位文明戏演员请进剧团,担任说戏先生,进行新戏的编创,称为“三顶小帽子”,1938年,筱文滨成立文滨剧团,更是组建了剧务部,引进了更多的编剧人才,专事编剧。40年代初,上海越剧团体像袁雪芬等也纷纷聘请编剧,建立编导制,编演新戏,沪越等剧种之所以有后来的辉煌,与这些专业编剧的劳作密不可分。为什么到了21世纪,反而就不要编剧了!另外,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好剧本。其实这是不了解戏曲剧本特殊性的言论,事实上,有了钱不一定买得到合适的好剧本。
我认为,现在是走出误区,加大培养戏曲编剧人才力度的时候了。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重视这个问题,2012年10月,上海举办了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有20多名各地学员参加。这显然是很好的措施,值得期待。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戏曲导演、音乐等人才。戏曲的导演不能简单地用话剧导演来替代,戏曲的作曲人才现在也奇缺,如上海越剧院,原来有好几位专业作曲,后来全院只剩一个陈钧,现在也退休了,可以说:后继乏人。现在我参加一些会演,一看总共十几个戏,可是其中同一个导演导了三四个戏,同一个作曲作了三四个戏,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戏曲创作人才的极其匮乏,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现在的戏曲有一种模糊化、趋同化的倾向。有时我去看戏,单听幕间曲,简直不知道是什么剧种。这种模糊化、趋同化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方面,音乐往往是一个剧种的主要标志。现在有些戏,幕间曲不用本剧种的音乐素材,缺乏本剧种的音乐特色,唱腔设计不充分发挥本剧种音乐的特色,在吸收别的因素时,又没有溶化成自己的血肉。我看过一个甬剧,其中用了许多沪剧的唱腔,虽然有些唱腔沪、甬、锡滩簧系统有时是互用的,但是既是甬剧,就要充分运用甬剧特有的唱腔。表演方面,不少戏,戏不够,歌舞凑,传统戏曲中也用歌舞,但不会喧宾夺主,搅了主要人物的戏。有些戏乞怜于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这些不是不能用,要用得恰当。有的戏,一开场用视频,与后面舞台带程式的表演,显得不很协调。其实戏曲就是虚拟性的,写意的风格,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我们对戏曲艺术的魅力应该是有信心的。舞美方面,喜欢搞大制作,花了巨资,搞得满台布景,高、重、实。有的戏在台上装置了两个长廊,让演员在长廊里表演;有的为了表现水的实感,舞台采用玻璃台面,让演员在上面歌舞等等。这些恐怕与戏曲的写意风格都是不协调的,其结果是反而影响了演员的表演,破坏了舞台虚拟的戏剧情境。 必须保持浓郁剧种特色
我很欣赏那些保持了浓郁剧种特色的剧目,比如江苏省昆剧院的《梁祝》,文本很有特色,填词、编曲符合昆曲本体,严格遵循昆曲的宫调、曲牌,演唱和舞台动作合乎昆曲表演规范,整个戏简约、唯美,富有昆曲委婉、典雅的情韵,是一部纯正的昆剧。浙江婺剧院的演出,无论是杨霞云专场、楼胜专场都突现了婺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婺剧讲究“文戏武唱”、“武戏文唱”,其表演夸张、粗犷、强烈、明快,唱腔明朗、激越,具有婺江丽水浓郁的地域风情。他们演出的《白蛇传·断桥》,“跌煞许仙,唱煞白蛇,做煞青蛇”,与众不同,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
中国原来有360多种戏曲剧种,现在尚存200多种。他们之所以能与其他剧种比肩立足于舞台,就是因为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他的主要标志又在于特殊的语言、音乐声腔和舞台表演技艺。一个剧种如果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就很容易被别人同化,或者被别人吞并。那些消解剧种特色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戏曲事业的发展。
所以,每一个剧种,都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要充分把握和展现自己的特色,要注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这里所说的特色,有几个层次,一是戏曲的特色,二是本剧种的特色,三是你这个剧团的特色,四是具体主要演员的风格、流派特色。当然,我们强调剧种特色,并不是不要创新,传承和创新始终是戏曲发展的两大主题,创新可以提升艺术本体的水平,丰富和完善本剧种的特色,但不是离开本体,变成另一种剧种。
戏曲音乐及其伴奏存在的问题
戏曲音乐往往是不同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唱腔是戏曲的翅膀,戏曲的流传与音乐、唱腔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对戏曲音乐、唱腔方面的感觉,一是觉得不少戏唱腔安排太密,太满,而且不唱则已,一唱就要成套的,长长的几十句。为了抒发人物感情,编曲者又往往喜欢用高昂的旋律,唱腔都在高音区行进,并且一句高过一句。其实唱段安排,唱腔设计,都要讲究辩证法。唱段安排要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比如京剧《智取威虎山》,既有“胸有朝阳”那样的成套唱腔,也有“甘洒热血写春秋”那样的小段。主要人物的唱腔也不要一味的高,要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起伏跌宕,高低裕如。腔的高与低是相互对比和映衬的,如果腔都往高里走,成了高原,高峰也就显现不出了。而且,有时低回沉郁的腔,反而更加动人心弦。
还有就是伴奏问题。戏曲的乐队在戏曲演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京剧,以前一个角儿,对自己琴师的选择就很重视,因为后者是角儿得以成功演唱的重要合作者。现在的戏曲演出,要么是大乐队,要么干脆没有乐队,用伴奏音带来替代,还有的是既有乐队,又用伴奏音带的。用伴奏带,可能是由于经济、人力原因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不大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因为如果用乐队,对演员的演唱来说,乐队是伴,是宾,它是跟着演员的演唱走的;而伴奏带却是固定的,只能本末倒置,让演员跟着伴奏带走。还有个问题,大乐队、伴奏音带往往音量偏大,有时压过了演员的唱,有时甚至大到刺耳的程度,我有时不得不用餐巾纸做成小纸团塞在耳朵里。既有乐队,又用伴奏音带的,还有个两者衔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戏曲演出,最好还是能配备乐队,乐队规模的大小倒并不强求,有条件可大一点,一般中型的也行,可以视条件和具体剧目的情况而定。有一点必须明确,伴奏是伴,是宾,是配合演员演唱的手段,不能压了演员的唱,不能喧宾夺主。所以演出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如果用大乐队,或西洋管弦乐队,那么各种乐器之间也有个主和宾的关系,要注意突出本剧种的主奏乐器,否则很容易淹没了本剧种的音乐特色。
以上是我近年来看戏的几点感想及思考,不一定对,写出来就教于识家和读者朋友。有人说,戏曲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我赞同这个观点。所以我们对于戏曲,要加倍地珍惜她,关注她,呵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