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与几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的对比,找出和特级教师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思维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提问之间的差距,对在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上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期在提问差距的思考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 课堂提问 特级教师 对比思考
课堂提问是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信息并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回答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理解,即:学生知道什么,他们是怎样针对某一事物展开思考的。我们对学生如何理解事物的过程了解得越深入,便越能促进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他们更深入、更有目的地理解学习内容。好的提问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多数教师(包括笔者)经常使用低认知水平的提问,即使初始问题蕴含高认知水平,也常在自己的不断引导下转化成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少有促进学生思考的追问,致使学生很少有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笔者与几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的对比谈谈体会。
1.课堂提问的差异
1.1认知层次上的对比。
【案例一】在《函数单调性》一课的引入教学中,江苏省特级教师罗强这样提出问题:
问题1:“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波澜起伏”这样三种描绘不同变化的成语,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成语,每个给出一个函数,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相应的函数图像。
问题2:接下来在绘制出的三个函数图像的基础上,再请用初中的语言叙述什么叫图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对照绘制的函数图像,用自然语言描述函数的变化规律,重温初中函数单调性的描述定义。
而笔者在上同样课题时,是这样提问的:从函数y=x的图像看,在y轴的左、右两侧部分,随着x的变化,相应的y值有怎样的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讨论的函数的性质。
两者的比较中,特级教师更注重使用情景性提问,让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因而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较高,均能及时理解老师提问的内容与意图;而笔者的设计仅仅从数学角度出发研究,注重实用的提问,缺乏生活的气息,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不高。当然,有时也有情景性提问,但多数情况没有对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设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较低。
因此,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要寻找这个“发展区”。为了更快地把学生带入发现概念的“最近发展区”,应该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类比联想、归纳猜想等思维方式,自主地发现概念所包含的规律。
1.2提问方式上的对比。
【案例二】在《椭圆标准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在复习了椭圆的定义以后,为了建立椭圆的标准方程,江苏省特级教师樊亚东这样提出问题:
问题1:椭圆的方程是什么意思?怎么建立它的方程?
所谓方程,就是把几何不变的关系,换成一种语言,用坐标表示这种不变的几何关系。
问题2:为什么要这样建立坐标系?它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同意见?
问题3:大家说一下,x,y都在变,什么没有变?
问题4:设点,先把定点搞定,椭圆中哪些是定的?
笔者的提问:怎么建立椭圆的方程?求曲线方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比较之下,特级教师的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相对较大,紧紧围绕着“如何建立椭圆方程”这个重点,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更重视学生以后的发展。而笔者的问题设计显得过于直白,似乎是为了完成上课的任务,没有太大的思维发散空间,缺乏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
教师恰到好处地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促使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在提问中,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1.3问题指向上的对比。
相比之下,特级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比较注重分析、综合,开放性的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对于数学知识的呈现,特级教师对知识的组织更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知识更贯通。笔者在这方面则明显不足,只是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指向于中、低层级的封闭性问题。特级教师的问题设置多具严谨性,更注重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综合与分析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一点启示
问题的设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最大的价值在于创设情境,适时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使学生成为求知的主人、求知的成功者,追求克服困难的心理,体会并享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通过与特级教师对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提问定位准确,探究促进深思。
不少课堂上的提问,往往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繁琐的问题,问题密度大,学生思考时间少,教学有效性比较低。课堂的提问应由核心问题和各种追问组成提问结构,用教学目标指导提问,以便实现提问有效性。同时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与本质,着力于设计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设置的繁琐与密集,精华促进深思。在教材处理方面,增设一些数学探究性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运用教材的同时,化大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以便真正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2.2提问兼顾层次,师生共鸣和谐。
教师的发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不能在提问时偏爱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否则降低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不说,更使学生产生自卑,对自己失去信心,思维能力越来越差。教师要善于运用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最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注意力。
数学课本身是比较抽象和少生动的课程,再加上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有艺术性的提问就显得更重要。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像包装精美的商品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一样,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对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可作适当修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2.3提问方式优化,培养思维品质。
课堂提问方式要注重科学性,以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的先进性。在循循善诱中,以提问问题的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的正确方向。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要避免过量的提问,也要避免单纯判断性的提问。多用疑问性、发散性、开拓性提问,在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其思维品质。
通过与特级教师对比,笔者认为提问要考虑教学时机,并给予等待,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题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问时,更应慎重,要紧紧围绕着重点,以及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另外,贯彻数学思想,实际上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长期目标,也是终极目标,但是在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还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慢慢领悟,逐渐体会。
2.4提问提高指向,语言符号精炼。
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是数学语言的特点,教师提问时不仅要顾及数学这一特点,而且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在表达方式上提高提问的清晰度。比如:“观察这两组数字,大家发现了什么特点?”又如:“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利于学生作答,而且不好让学生回答,自然就缺乏提问的价值了。
3.结语
课堂提问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必须从本质上对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有正确的认识。特级教师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思维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提问,给笔者提供了很多的对比,在与特级教师提问的对比中,能够发现自身的差距,在对差距的思考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惠斌.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技巧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5).
[2]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04).
[3]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04).
[4]卲成龙.讲究课堂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提问时效[J].中学课堂辅导·教学研究,2010,4.
[5]安雪梅.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J].陇东报:教育长廊,2011,11(3):1.
关键词: 课堂提问 特级教师 对比思考
课堂提问是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信息并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回答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理解,即:学生知道什么,他们是怎样针对某一事物展开思考的。我们对学生如何理解事物的过程了解得越深入,便越能促进他们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他们更深入、更有目的地理解学习内容。好的提问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多数教师(包括笔者)经常使用低认知水平的提问,即使初始问题蕴含高认知水平,也常在自己的不断引导下转化成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少有促进学生思考的追问,致使学生很少有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笔者与几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提问的对比谈谈体会。
1.课堂提问的差异
1.1认知层次上的对比。
【案例一】在《函数单调性》一课的引入教学中,江苏省特级教师罗强这样提出问题:
问题1:“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波澜起伏”这样三种描绘不同变化的成语,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成语,每个给出一个函数,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相应的函数图像。
问题2:接下来在绘制出的三个函数图像的基础上,再请用初中的语言叙述什么叫图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对照绘制的函数图像,用自然语言描述函数的变化规律,重温初中函数单调性的描述定义。
而笔者在上同样课题时,是这样提问的:从函数y=x的图像看,在y轴的左、右两侧部分,随着x的变化,相应的y值有怎样的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讨论的函数的性质。
两者的比较中,特级教师更注重使用情景性提问,让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因而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较高,均能及时理解老师提问的内容与意图;而笔者的设计仅仅从数学角度出发研究,注重实用的提问,缺乏生活的气息,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不高。当然,有时也有情景性提问,但多数情况没有对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设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较低。
因此,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要寻找这个“发展区”。为了更快地把学生带入发现概念的“最近发展区”,应该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类比联想、归纳猜想等思维方式,自主地发现概念所包含的规律。
1.2提问方式上的对比。
【案例二】在《椭圆标准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在复习了椭圆的定义以后,为了建立椭圆的标准方程,江苏省特级教师樊亚东这样提出问题:
问题1:椭圆的方程是什么意思?怎么建立它的方程?
所谓方程,就是把几何不变的关系,换成一种语言,用坐标表示这种不变的几何关系。
问题2:为什么要这样建立坐标系?它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同意见?
问题3:大家说一下,x,y都在变,什么没有变?
问题4:设点,先把定点搞定,椭圆中哪些是定的?
笔者的提问:怎么建立椭圆的方程?求曲线方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比较之下,特级教师的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相对较大,紧紧围绕着“如何建立椭圆方程”这个重点,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更重视学生以后的发展。而笔者的问题设计显得过于直白,似乎是为了完成上课的任务,没有太大的思维发散空间,缺乏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
教师恰到好处地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促使其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在提问中,要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应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明怎样分析理解的道理。问题提出后,适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1.3问题指向上的对比。
相比之下,特级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比较注重分析、综合,开放性的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对于数学知识的呈现,特级教师对知识的组织更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知识更贯通。笔者在这方面则明显不足,只是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指向于中、低层级的封闭性问题。特级教师的问题设置多具严谨性,更注重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综合与分析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一点启示
问题的设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教师最大的价值在于创设情境,适时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使学生成为求知的主人、求知的成功者,追求克服困难的心理,体会并享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通过与特级教师对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提问定位准确,探究促进深思。
不少课堂上的提问,往往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繁琐的问题,问题密度大,学生思考时间少,教学有效性比较低。课堂的提问应由核心问题和各种追问组成提问结构,用教学目标指导提问,以便实现提问有效性。同时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与本质,着力于设计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设置的繁琐与密集,精华促进深思。在教材处理方面,增设一些数学探究性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运用教材的同时,化大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以便真正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2.2提问兼顾层次,师生共鸣和谐。
教师的发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不能在提问时偏爱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否则降低学生参与回答的积极性不说,更使学生产生自卑,对自己失去信心,思维能力越来越差。教师要善于运用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最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注意力。
数学课本身是比较抽象和少生动的课程,再加上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有艺术性的提问就显得更重要。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像包装精美的商品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一样,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对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可作适当修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2.3提问方式优化,培养思维品质。
课堂提问方式要注重科学性,以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的先进性。在循循善诱中,以提问问题的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的正确方向。优化课堂提问方式要避免过量的提问,也要避免单纯判断性的提问。多用疑问性、发散性、开拓性提问,在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培养其思维品质。
通过与特级教师对比,笔者认为提问要考虑教学时机,并给予等待,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题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点上,对重点、难点问题提问时,更应慎重,要紧紧围绕着重点,以及如何攻破难点提问题。另外,贯彻数学思想,实际上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长期目标,也是终极目标,但是在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还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慢慢领悟,逐渐体会。
2.4提问提高指向,语言符号精炼。
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是数学语言的特点,教师提问时不仅要顾及数学这一特点,而且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在表达方式上提高提问的清晰度。比如:“观察这两组数字,大家发现了什么特点?”又如:“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利于学生作答,而且不好让学生回答,自然就缺乏提问的价值了。
3.结语
课堂提问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必须从本质上对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有正确的认识。特级教师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思维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提问,给笔者提供了很多的对比,在与特级教师提问的对比中,能够发现自身的差距,在对差距的思考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惠斌.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技巧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5).
[2]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04).
[3]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04).
[4]卲成龙.讲究课堂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提问时效[J].中学课堂辅导·教学研究,2010,4.
[5]安雪梅.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J].陇东报:教育长廊,201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