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有关有效教学的构成因素、操作程序、实施方法,众说纷纭。偶读到钟发全老师《教育,在春天里的发现》的一篇文章,颇有思悟。就中学思想品德课而言,面对日益“立体化”的课程要求,对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着实有点眼花,从简约的角度看,其实我们只要把握好课程要求中的知识、能力、情感三者的有机统一,形象一点,即要处理好授课过程中的“鱼”、“渔”和“渔场”这三种“原色”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做到游刃有余。
一、鱼
“鱼”,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第一底色。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消除应试弊端,曾几何时,人们轻“鱼”而重“渔”,甚至舍“鱼”而求“渔”。其实,道理固然不错,但是正如钟发全老师在文章中所云,对于刚刚涉足一个新概念的学生来说,树起“鱼”的概念很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因“鱼”而对“渔”感兴趣,所谓心中无“鱼”样,何谈“渔”法。这不仅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而且适用于其他学科,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授“鱼”不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建构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是为激发学生的求“渔”动机和兴趣夯实基础。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新的教法如雨后春笋,耳目一新之余不免有些担忧,有的教师过于偏激,出现了否定传统讲授法的倾向,认为要强调自主学习,就必须舍“讲”,要“少讲”,要舍“鱼”取“渔”,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尴尬。由于学生本身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舍“鱼”之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渔”,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夹生饭”的现象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回锅”是必然的。
如在教学公民的民主权利时,对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公民、权利、权力和政治权利等,如果教师对这些概念轻描淡写或者根本不作必要讲解,就采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就抛出一堆难度较大的习题让学生做,这样做不仅使学习效果打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专家指出:“由知识传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中小学教学中,讲授法永远是主要的,但不等于是唯一的,也不等于满堂灌和死记硬背,要注重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但并不是要取消讲授,也不应是用自主探究发现学习取代讲授。”弃“鱼”和弃“讲”都是不可取的,是对新课改的一种误解。当然,教学中的“鱼”实际上不仅指教学内容,也指教师、指学生,“大鱼”带“小鱼”,“小鱼”在“大鱼”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做人的道理。教师的身体力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蹲下身去,在爱心、耐心、细心中完成“授人以鱼”。
二、渔
“渔”是打好高效课堂的关键色。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渔”就是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渔”多指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理解通常会出现三个方面的忽略:一是教学过程中动力因素的调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是对学生自我适应学习的关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容易忽视教学中灵动的生成,学生所得之“渔”往往比较僵化、呆板。学生得到的往往是技巧、方法的提升,而不是能力的发展。对于“渔”,应该与时俱进,要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课程中的“渔”,更应该突破传统的方法范畴上升为兼具方法和内容实体的综合体,是融合了知、情、信、意、行的综合体,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其特殊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在求“渔”的过程中必须秉持三个培养方向:一是自主能力的培养;二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在使学生获得“鱼”时注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探究、懂得合作,能根据要求承担和转换角色,能够在教学参与中发挥独特作用,达到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以及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培养创新能力,即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促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积极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求渔”的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三、渔场
“渔场”即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发现、建构、共享学习的“教学场”,有“鱼”才会习得“渔”,有了“渔场”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渔”,还会迅速捕到学科知识的“鱼”。“渔场”的营造十分必要。通俗来讲,思想品德的“渔场”主要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学生要捕的“鱼”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创设不同的情境,发展学生不同的“捕鱼”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强“渔场”的“生态”建设,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的“渔场”真正成为“鱼”之生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认知,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次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育,必须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体味中,生成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语言、文化、知识的意义产生与实现的场所和“基地”,情境于有效教学必不可缺。在思想品德课中,通过创设科学的“渔场”,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发言权,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实践。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更好地被吸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创设了“渔场”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度,学生不仅能主动进行“捕鱼”实践,而且很多时候会创新“捕鱼”方法。学生既获得了“鱼”,又习得了“渔”,在此基础上还创新地发展了“渔”。有了科学的“渔场”,学生更能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例如在思品课中一些心理品德内容的课程中,以自信为例,我们边展示励志故事,配合音乐背景,边让学生朗读家长对孩子的特色评价,再展示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良好品行的评价。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很多学生边读着父母的来信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发现原来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会换位思考,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渔场”与其他学科还有所不同,它的育人功能更凸显。思想品德的“渔场”既有认知层面的内容,更有德育层面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品的“渔场”也是一个“德育场”。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交往和互动中养成思想行为习惯的。在过去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往往更强调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观念灌输,而忽视了德育对象与周围事物的互动关系对其自身的形塑,忽略“互动关系”的思想品德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时的“渔场”更应该融入知、情、信、意、行,学生在这样的“渔场”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方法,发展了能力,而且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从“鱼”到“渔”再到“渔场”,三者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加强对“三色”的有效调控,精心创设促使学生发现、建构、共享学习的“渔场”,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实现“授之鱼”,更“授之渔”与创新“渔”。
一、鱼
“鱼”,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第一底色。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消除应试弊端,曾几何时,人们轻“鱼”而重“渔”,甚至舍“鱼”而求“渔”。其实,道理固然不错,但是正如钟发全老师在文章中所云,对于刚刚涉足一个新概念的学生来说,树起“鱼”的概念很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因“鱼”而对“渔”感兴趣,所谓心中无“鱼”样,何谈“渔”法。这不仅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而且适用于其他学科,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授“鱼”不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建构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是为激发学生的求“渔”动机和兴趣夯实基础。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新的教法如雨后春笋,耳目一新之余不免有些担忧,有的教师过于偏激,出现了否定传统讲授法的倾向,认为要强调自主学习,就必须舍“讲”,要“少讲”,要舍“鱼”取“渔”,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尴尬。由于学生本身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舍“鱼”之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渔”,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夹生饭”的现象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回锅”是必然的。
如在教学公民的民主权利时,对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公民、权利、权力和政治权利等,如果教师对这些概念轻描淡写或者根本不作必要讲解,就采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就抛出一堆难度较大的习题让学生做,这样做不仅使学习效果打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专家指出:“由知识传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中小学教学中,讲授法永远是主要的,但不等于是唯一的,也不等于满堂灌和死记硬背,要注重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但并不是要取消讲授,也不应是用自主探究发现学习取代讲授。”弃“鱼”和弃“讲”都是不可取的,是对新课改的一种误解。当然,教学中的“鱼”实际上不仅指教学内容,也指教师、指学生,“大鱼”带“小鱼”,“小鱼”在“大鱼”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做人的道理。教师的身体力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蹲下身去,在爱心、耐心、细心中完成“授人以鱼”。
二、渔
“渔”是打好高效课堂的关键色。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渔”就是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渔”多指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理解通常会出现三个方面的忽略:一是教学过程中动力因素的调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是对学生自我适应学习的关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容易忽视教学中灵动的生成,学生所得之“渔”往往比较僵化、呆板。学生得到的往往是技巧、方法的提升,而不是能力的发展。对于“渔”,应该与时俱进,要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课程中的“渔”,更应该突破传统的方法范畴上升为兼具方法和内容实体的综合体,是融合了知、情、信、意、行的综合体,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其特殊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在求“渔”的过程中必须秉持三个培养方向:一是自主能力的培养;二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在使学生获得“鱼”时注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探究、懂得合作,能根据要求承担和转换角色,能够在教学参与中发挥独特作用,达到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以及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培养创新能力,即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促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积极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求渔”的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三、渔场
“渔场”即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发现、建构、共享学习的“教学场”,有“鱼”才会习得“渔”,有了“渔场”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渔”,还会迅速捕到学科知识的“鱼”。“渔场”的营造十分必要。通俗来讲,思想品德的“渔场”主要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学生要捕的“鱼”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创设不同的情境,发展学生不同的“捕鱼”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强“渔场”的“生态”建设,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的“渔场”真正成为“鱼”之生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
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认知,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次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育,必须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体味中,生成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语言、文化、知识的意义产生与实现的场所和“基地”,情境于有效教学必不可缺。在思想品德课中,通过创设科学的“渔场”,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发言权,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实践。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更好地被吸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创设了“渔场”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度,学生不仅能主动进行“捕鱼”实践,而且很多时候会创新“捕鱼”方法。学生既获得了“鱼”,又习得了“渔”,在此基础上还创新地发展了“渔”。有了科学的“渔场”,学生更能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例如在思品课中一些心理品德内容的课程中,以自信为例,我们边展示励志故事,配合音乐背景,边让学生朗读家长对孩子的特色评价,再展示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良好品行的评价。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很多学生边读着父母的来信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发现原来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学会换位思考,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渔场”与其他学科还有所不同,它的育人功能更凸显。思想品德的“渔场”既有认知层面的内容,更有德育层面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品的“渔场”也是一个“德育场”。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交往和互动中养成思想行为习惯的。在过去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往往更强调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观念灌输,而忽视了德育对象与周围事物的互动关系对其自身的形塑,忽略“互动关系”的思想品德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时的“渔场”更应该融入知、情、信、意、行,学生在这样的“渔场”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方法,发展了能力,而且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从“鱼”到“渔”再到“渔场”,三者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加强对“三色”的有效调控,精心创设促使学生发现、建构、共享学习的“渔场”,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实现“授之鱼”,更“授之渔”与创新“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