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迁移法,是指应用适当的材料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可以使学生在自学、尝试、讨论的路上健步如飞。具体到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来说,可以加强四个方面的知识迁移:
一、学会古汉语内部知识的迁移
也就是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之知识,掌握知识之规律。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古汉语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而就需要准确地进行区分,区分的方法很多,比较法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就可比较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谓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后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法。运用比较法,学生很快掌握了名词活用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比较法,就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能够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二、学会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迁移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文言字词的畏惧,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扫清字词障碍,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而我们最熟悉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那么,现代汉语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巧借成语积累义项。如“是”字在唯利是图(助,提宾,无义)、混淆是非(正确的)、是古非今(认为……正确)、一身是胆(判断动词“是”)等成语中意思各不相同,积累了这些不同的词义,就有助于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迁移理解。还有一些成语中保留著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比如:“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晓之以理”是状语后置,“狼吞虎咽”的“狼”和“虎”是名词作状语,“不毛之地”的“毛”是名词作动词,“不耻下问”的“耻”是意动用法,“丰衣足食”的“丰”“足”是使动用法等等。这样的训练会缩短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知识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有心它无处不在。如此一来,学生还会视文言文的学习为畏途吗?
三、学会课内与课外知识的迁移
许多学生不愿学习文言文的原因还在于考试不考课本上的文章,所以认为学课本没有用。针对这种思想,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多大的效果,我就在讲解课外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地跟课本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联。比如在讲到读本《〈指南录〉后序》时,讲到“北邀当国者相见”其中“当”是“掌管、担当”的意思,我就问我们有没有学过一样的用法,学生在思考过后想到本学期学习的课文《陈情表》有“当侍东宫”一句和这里的“当”意义相同;讲到“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其中“意”是“料想”的意思,我又问有没有学过一样的用法,学生马上想到学过的课文《孔雀东南飞》里有“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一句和这里的“意”用法相同。诸如此类,一篇课文讲下来,能跟课本对照的就有数十处之多,不用多说,学生对课本的重要性就充分认识到了。并且,这样来讲授课外文言文就避免了传统的老师译学生记的陈旧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唤醒了他们对于新知识的熟悉感和思考过后带来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四、学会文言知识和外语学科的迁移
由于社会和学校的导向,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语文,但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完全可以把英语中的某些知识迁移过来解释文言现象。比如在讲到《逍遥游》里“众人匹之”这句话时,“众人”是个古今异义词,古义指一般人,而现代汉语是许多人,学生记忆起来很容易弄混。我就引导学生用英语单词来记忆,古义是ordinary people,今义是many people,这两个英语单词很容易区分,学生在哈哈一笑当中很容易就记住了。再比如说古汉语中有破读的现象,像“衣”在作名词时读yī,而在作动词使就读yì,学生也不好记。我就用英语中的同类现象来解释:英语中read(读书)这个单词在作动词时读[reid]而在作名词时就读[red],这就是破读现象。语文课堂上有了这些课外知识的加入,学生就会惊异于语文的神奇,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善用、巧用知识迁移法,僵死的文言语法就会鲜活起来,枯燥的文言课堂也会活泼起来。文言文学习这只“侧畔沉舟”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终济沧海。
(责任编辑韦淑红)
一、学会古汉语内部知识的迁移
也就是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之知识,掌握知识之规律。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古汉语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而就需要准确地进行区分,区分的方法很多,比较法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就可比较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谓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后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法。运用比较法,学生很快掌握了名词活用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比较法,就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能够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二、学会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迁移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文言字词的畏惧,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扫清字词障碍,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而我们最熟悉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那么,现代汉语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巧借成语积累义项。如“是”字在唯利是图(助,提宾,无义)、混淆是非(正确的)、是古非今(认为……正确)、一身是胆(判断动词“是”)等成语中意思各不相同,积累了这些不同的词义,就有助于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迁移理解。还有一些成语中保留著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比如:“时不我待”是宾语前置,“晓之以理”是状语后置,“狼吞虎咽”的“狼”和“虎”是名词作状语,“不毛之地”的“毛”是名词作动词,“不耻下问”的“耻”是意动用法,“丰衣足食”的“丰”“足”是使动用法等等。这样的训练会缩短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知识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有心它无处不在。如此一来,学生还会视文言文的学习为畏途吗?
三、学会课内与课外知识的迁移
许多学生不愿学习文言文的原因还在于考试不考课本上的文章,所以认为学课本没有用。针对这种思想,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多大的效果,我就在讲解课外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地跟课本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关联。比如在讲到读本《〈指南录〉后序》时,讲到“北邀当国者相见”其中“当”是“掌管、担当”的意思,我就问我们有没有学过一样的用法,学生在思考过后想到本学期学习的课文《陈情表》有“当侍东宫”一句和这里的“当”意义相同;讲到“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其中“意”是“料想”的意思,我又问有没有学过一样的用法,学生马上想到学过的课文《孔雀东南飞》里有“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一句和这里的“意”用法相同。诸如此类,一篇课文讲下来,能跟课本对照的就有数十处之多,不用多说,学生对课本的重要性就充分认识到了。并且,这样来讲授课外文言文就避免了传统的老师译学生记的陈旧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唤醒了他们对于新知识的熟悉感和思考过后带来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四、学会文言知识和外语学科的迁移
由于社会和学校的导向,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语文,但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完全可以把英语中的某些知识迁移过来解释文言现象。比如在讲到《逍遥游》里“众人匹之”这句话时,“众人”是个古今异义词,古义指一般人,而现代汉语是许多人,学生记忆起来很容易弄混。我就引导学生用英语单词来记忆,古义是ordinary people,今义是many people,这两个英语单词很容易区分,学生在哈哈一笑当中很容易就记住了。再比如说古汉语中有破读的现象,像“衣”在作名词时读yī,而在作动词使就读yì,学生也不好记。我就用英语中的同类现象来解释:英语中read(读书)这个单词在作动词时读[reid]而在作名词时就读[red],这就是破读现象。语文课堂上有了这些课外知识的加入,学生就会惊异于语文的神奇,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善用、巧用知识迁移法,僵死的文言语法就会鲜活起来,枯燥的文言课堂也会活泼起来。文言文学习这只“侧畔沉舟”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终济沧海。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