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同义词(或近义词)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准确、精细地辨析同义词,会让学生领略到古汉语中的微妙之处,提高学习兴趣。
辨析同义词可从词汇属性和语法属性两方面着手。
一、词的词汇属性方面差异的表现
词的词汇属性是指从属于语义系统的特性。词除了表示一定的概念外,或表示一定的色彩,或有意义的引申,或有与之相对应的词义,或有时间和地区的特色。一对或一组同义词,往往兼有多方面的差别。
(一)概念的差别
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有细微的差别。如《韩非子》中“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这句话中“饥”“饿”这对同义词对用,就体现了它们的差别。
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范围不同,如“人”“民”。“人”的范围包括所有的人,无论阶级、地区、民族。而“民”是指人中比较愚昧者。《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礼记》:“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些说法都是把人和万物,特别是和动物区别开来。《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前一个“人”指被统治阶级,后一个“人”指统治阶级。可见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均可称人。而“民”,被认为是人中比较愚昧的部分。《说文》:“民,众萌也。”《孟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汉语中,“民”通常用来表示愚昧无知的被统治者。
(二)色彩的差别
同义词中,有些词表示的概念相同,只是词的色彩存在差别。如“赐”“予”这两个词可以互训。《说文》:“赐,予也。”“赐”“予”可以对用,它们都表示给予,概念是相同的。它们的差别是在于色彩不同。“赐”,用于上给予下,《礼记》:“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而“予”是表示给予的通称。又如“疾”“病”是一组同义词,都表示生病,但其程度是不同的。《说文》:“疾,病也”,“病,疾加也”。《扁鹊见蔡桓公》有这样的记载:扁鹊初见蔡桓公说“君有疾在奏理”,十日后说“君之病在肌肤”,再十日说“君之病在肠胃”。初见说“疾”,再见说“病”,可见轻重之不同。
(三)引申义的差别
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同义词由于从本义分化出细微的差别,它们的引申义相应地会有越来越明显的差别。辨析引申义的差别,不仅有助于认识词义的全貌,而且也有助于加深对原有差别的认识。
如“宫”“室”,“宫”因包括“周垣以内”,可以引申为围墙。“室”因指“四壁之内”,可引申为家室。《孟子》:“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室”还可以引申为妻子,如《礼记》上说“三十曰壮有室”。由此可见,“宫”“室”的本义虽都指房屋,但从它们各自的引申义来看,差别还不小。从这个意义来说,引申义有似放大镜,把某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放大了。
(四)地区性和时间性的差别
我国地域广阔,自古以来人民语言差异很大。在古汉语的同义词中,有一些地方方言进入全民语言而形成同义词。如“黔首”,原是秦地方言,到战国末才进入全民语言,同“黎民”“百姓”构成同义词。
二、词在语法功能及结合能力方面的差别
任何词都属于一定的语法分类,在句中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并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与其他词结合。因此,就存在词的语法功能的差别以及词的结合能力的差别。
(一)词的语法功能的差别
同义词虽然意义相近,有的甚至表示的概念相同,但在句子当中的作用却不相同。如“耻”“辱”,两个词,《说文》中可以互训,古籍中也经常连用,但它们的语法功能却完全不同。“耻”“辱”都可以活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但“耻”用为动词时多为意动用法,“辱”用为动词时多为使动用法。《论语》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不以下问为羞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不辱君命”即不使君命受到屈辱。《史记》中“我见相如,必辱之”,“辱之”,即使之受辱。
(二)词的结合能力的差别
“美”“丽”两词的意义很相近,也都可以做谓语,表示人的外貌美,如《史记》中“状貌甚美”。但“美”可以修饰表示人的精神、行为方面的词,美德、美言、美意、美谈等,而“丽”却不能和这些词组合。
对同义词的辨析还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在古汉语教学中,只要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必定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精妙,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辨析同义词可从词汇属性和语法属性两方面着手。
一、词的词汇属性方面差异的表现
词的词汇属性是指从属于语义系统的特性。词除了表示一定的概念外,或表示一定的色彩,或有意义的引申,或有与之相对应的词义,或有时间和地区的特色。一对或一组同义词,往往兼有多方面的差别。
(一)概念的差别
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有细微的差别。如《韩非子》中“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这句话中“饥”“饿”这对同义词对用,就体现了它们的差别。
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范围不同,如“人”“民”。“人”的范围包括所有的人,无论阶级、地区、民族。而“民”是指人中比较愚昧者。《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礼记》:“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些说法都是把人和万物,特别是和动物区别开来。《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前一个“人”指被统治阶级,后一个“人”指统治阶级。可见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均可称人。而“民”,被认为是人中比较愚昧的部分。《说文》:“民,众萌也。”《孟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汉语中,“民”通常用来表示愚昧无知的被统治者。
(二)色彩的差别
同义词中,有些词表示的概念相同,只是词的色彩存在差别。如“赐”“予”这两个词可以互训。《说文》:“赐,予也。”“赐”“予”可以对用,它们都表示给予,概念是相同的。它们的差别是在于色彩不同。“赐”,用于上给予下,《礼记》:“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而“予”是表示给予的通称。又如“疾”“病”是一组同义词,都表示生病,但其程度是不同的。《说文》:“疾,病也”,“病,疾加也”。《扁鹊见蔡桓公》有这样的记载:扁鹊初见蔡桓公说“君有疾在奏理”,十日后说“君之病在肌肤”,再十日说“君之病在肠胃”。初见说“疾”,再见说“病”,可见轻重之不同。
(三)引申义的差别
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同义词由于从本义分化出细微的差别,它们的引申义相应地会有越来越明显的差别。辨析引申义的差别,不仅有助于认识词义的全貌,而且也有助于加深对原有差别的认识。
如“宫”“室”,“宫”因包括“周垣以内”,可以引申为围墙。“室”因指“四壁之内”,可引申为家室。《孟子》:“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室”还可以引申为妻子,如《礼记》上说“三十曰壮有室”。由此可见,“宫”“室”的本义虽都指房屋,但从它们各自的引申义来看,差别还不小。从这个意义来说,引申义有似放大镜,把某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放大了。
(四)地区性和时间性的差别
我国地域广阔,自古以来人民语言差异很大。在古汉语的同义词中,有一些地方方言进入全民语言而形成同义词。如“黔首”,原是秦地方言,到战国末才进入全民语言,同“黎民”“百姓”构成同义词。
二、词在语法功能及结合能力方面的差别
任何词都属于一定的语法分类,在句中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并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与其他词结合。因此,就存在词的语法功能的差别以及词的结合能力的差别。
(一)词的语法功能的差别
同义词虽然意义相近,有的甚至表示的概念相同,但在句子当中的作用却不相同。如“耻”“辱”,两个词,《说文》中可以互训,古籍中也经常连用,但它们的语法功能却完全不同。“耻”“辱”都可以活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但“耻”用为动词时多为意动用法,“辱”用为动词时多为使动用法。《论语》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不以下问为羞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不辱君命”即不使君命受到屈辱。《史记》中“我见相如,必辱之”,“辱之”,即使之受辱。
(二)词的结合能力的差别
“美”“丽”两词的意义很相近,也都可以做谓语,表示人的外貌美,如《史记》中“状貌甚美”。但“美”可以修饰表示人的精神、行为方面的词,美德、美言、美意、美谈等,而“丽”却不能和这些词组合。
对同义词的辨析还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在古汉语教学中,只要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必定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精妙,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