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古自今,作为一堂数学课,学和练是分不开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勤奋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真正登上数学生活的航船。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策略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中,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课堂练习;设计;趣味性;生活性;可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
从古自今,作为一堂数学课,学和练是分不开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已经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呢?
一、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想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孩子是纯真的,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纯真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如果能做到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盎然,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再说,课堂毕竟是课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有义务、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为学生设计真实有用的具有生活性的练习,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创新数学知识和方法,强化应用意识,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我们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设计问题情景,设计各种练习。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练习尤其令人乏味。
四、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
五、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练习是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之后,与原有知识的横向沟通、有机结合的练习。是对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察与深化提高,它是练习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他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深挖其底蕴,把章节甚至全册教材的知识,有条理的予以归纳、概括。在综合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要及时获取信息,作必要的点拨,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目的。
总之,练习不再是单纯地做习题。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勤奋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真正登上数学生活的航船。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策略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中,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發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新课程教学设计》毕田增.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孔企平、胡松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中心小学)
关键词:课堂练习;设计;趣味性;生活性;可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
从古自今,作为一堂数学课,学和练是分不开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已经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练习设计呢?
一、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想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孩子是纯真的,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纯真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如果能做到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盎然,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再说,课堂毕竟是课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有义务、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为学生设计真实有用的具有生活性的练习,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创新数学知识和方法,强化应用意识,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我们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设计问题情景,设计各种练习。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练习尤其令人乏味。
四、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
五、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练习是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之后,与原有知识的横向沟通、有机结合的练习。是对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察与深化提高,它是练习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他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深挖其底蕴,把章节甚至全册教材的知识,有条理的予以归纳、概括。在综合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要及时获取信息,作必要的点拨,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目的。
总之,练习不再是单纯地做习题。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勤奋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真正登上数学生活的航船。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策略还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中,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先导,以学生的發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新课程教学设计》毕田增.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孔企平、胡松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