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袁嘉谷先生,云南省石屏县人,是清朝唯一一位“经济特科状元”,也是云南省自科举制度以来的唯一一位状元。本文就读袁嘉谷先生“经济特元”试卷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袁喜谷先生;经济特元;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236-01
袁嘉谷先生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二月北上应会试,四月应殿试和朝考,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又于七月应经济科试的。经济特科不是传统的科举试,但也如殿试、朝考一样,在故宫保和殿举行考试。初试论题是《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之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策问题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钱制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初试下来,取一等 48名,二等79名,袁嘉谷列二等第七名。复试论题为《周礼: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策问题是《恒宽言,外国之物内流不外泄,则国用饶,民用给;今欲异物内流不外泄,其道何由策》。复试结果,取一等9人,二等18人,袁嘉谷最后夺魁,摘取了经济特科桂冠。一向为国人不虞的云南人居然力战群雄,一时间轰动了朝野上下,成为京城一大新闻。
《周礼: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3400字,章法上属八股文,但内容非“四书”取材。其题意要求是从《周礼》取材,论述西周农工商管理的专官制,表明观点。袁嘉谷在其论文中紧扣题意,列举了西周农工商官制结构密,分工细,工作的大量事实赞扬了专官制;论述了专官应有的素质,以及专官的培养;并用三味药给清政府开了一个医治时病的处方作为结论,这就是“合学校、选举、官制而一贯”,即从学校教育入手,培养知识全备又专一的人才,通过任人唯贤的认真挑选,使其成为农、工、商各业的专官,让其管理国家政务,达到改革吏制的目的。显然,袁先生并非在经济建设,而是论述了一个经国济民、吏制改革以振兴国家的政治问题。
下面,就文章作具体分析。
文章破题写道:“天下事,败阙者敝,全备者精;泛鹜者疏,专一者密。”用世万物共有的规律说明“全备”和“专一”的关系,作为立论的基础。承题深化主题写道“学全备而专一,遂以立官人之原。”就是说,(一个人)倘若具备了较全面的知识并有其精深的一面,也就具备做官的基础了。怎样才会具有全备而专一的知识呢?“稽我中国,其唯成周之盛乎?夫成周之盛,盛于周官,周官之隆,隆于学校。”即考察一下我们中国的历史,西周是兴盛的朝代吧?西周之所以兴盛,乃是由于之兴隆;而西周官制之所以兴隆,又在于西周学校教育之发达。那个时候,“下至乡遂(地方学校),上至成均(国家最高学府),学焉无弗专,专焉无弗成,成焉无弗行,行焉无弗效。”就是说,那时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有了专业教育就善始善终,而且重视实践,做得很有成效。象这样的教育,在西周,最显著的也就是农工商方面了。
接下来是文章的起讲部分。
西周专官的设置是十分全面的。文章起讲作了大量的列举,为了精简文章篇幅,这里只就袁文大量列举中关于农业管理的专官方面简述如下。文章说,为了加强农业的管理,西周设大司徒辨别十二种土壤适宜种植什么作物;设草人管理各诸候国的土地,并授给他的土地,教给种植的方法;设遂师、遂大夫让其巡视耕作,调遣劳力协作救灾;设草人管理土壤,检查土质,测定土壤,教会种植;设司管理巡查郊区庄稼,区分早熟和晚熟作物,掌握种植和收获时间;设人管理水田洼地有关农务,用蓄水池蓄水,用大大小小的沟渠排水、分水、放水、泄水,让农民能涉足田野,用镰刀去除杂草;设匠人负责修通各种沟渠;设廪人、仓人管理谷粟的统计和贮藏;设雍氏负责处罚违反保护庄稼法令的人;扩大到山林、河流、沼泽、丘陵等领域,西周又设立了林衡、泽虞、川衡、山虞等专官。扩大到水产养殖方面,刚设立了渔人、鳖人、掌氏这些官。总之,在西周,一切农事有专官管,项项农活有专家抓,所以水陆产品日益增长,社会繁荣兴旺。
文章就是这样,用充分的论据(笔者注:古人读书重牢记背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四书”、“五经”背默出来,应是评定考试等级的一个重要方面)肯定了专官制。
那么,专官应具备什么素质呢?
除了知识上的“全备”和“专一”这个做官的基础之外,文章写道,专官还应当“典其职(忠于职守),忧其份(为份内事操心负责),举其辨(敢于提出问题,明辨是非),明其隐(有了缺点错误不隐短,勇于承担责任和检讨)”,专官还应当象周公那样,有“夜以继日”、“坐以待旦”不断学习的刻苦精神;有“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忘我工作的态度;有“朝读百篇,暮见七十士”,“贽而师见者十人,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心求教,礼贤下士,文聚众长,从善如流的工作作风。文章指出,专官的良好素质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要挑选农人、手工业工人和商人,让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培养而成为农工商的专官。
袁先生分析说,本来西周有了很好的专官制,但是,为什么后世就继承不下来呢?这是因为,我国“封建之俗相延未改,官府之间琐而近滥,世卿世禄情私不公,宗臣亲臣尾大不掉“,一句话,是吏制腐败的结果。
写到这里,袁先生的激情再也控制不住了。他心想:皇恩浩荡。皇帝下诏开经济特科,不正是要在历代科举考试之外,“另辟蹊径,延揽杰出的社会实用人才”、“旁求俊杰”吗?皇上于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颁布的《新政上谕》不是明示当今“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更指出“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下诏求言,封章屡见……一则袭报馆之文章,一则拘书生之成见”都是一些无用之文。因此才开经济特科取士,务求“洞达时务”者。想到这些,又想想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遭受的屈辱,他便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政见。
文章说,看过去,就可以明白将来该怎么办。事情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就应当改变方向,另求他途。纲举目张,抓住关键,就能由衰微而复兴。官制溃烂,中国的问题固然很严峻,但财政困难,并非国家自身的贫困,人才匮乏才是国家真正的贫弱。国家的国际威望不高,不是因为国家的贫弱所至,而在于国家难以严肃法纪,政令不能完全克服反复无常的状态,这才是弱的根源。国家针对时弊改革内政,这不是内乱;那种无原则的宽容,得过且过以求平安,或听任他国摆布,等待后人更新的态度,才是内乱之所在。国家在某些方面出了些乱子岔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伦丧和风俗、语言、文学的毁灭。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说,“为政在人。”在于人的品质,人的修养和行为。而有高尚人格的人才培养又在于教育。因此这里要强调的,就是要寓人才于教育之中,有了人才,才能變法自强。要把培养人才,认真挑选人和改革官(吏)制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在举用人才时,就其名而求其实。他们为官从政,法古又不泥古,能“因时制宜”,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能摆脱危机,肯定是有出路的。
对袁嘉谷先生的这篇试卷,阅卷大臣们的批语是:“精博和厚,似姚秋农一流文学”,“升冕群英,足添玉堂佳话”,“万言书如一笔书,非枝枝节节而为之者。”这三段评语分别是说:袁嘉谷的文章在解释经义上精深厚重,就像嘉庆间礼部尚书姚文田的文字一样。又说,在一群经济特科试的英才中,他是第一,给翰林院又增加了许多美谈。第三段是说,他的文章一气呵成,很流畅,很有条理,不是枝枝节节拼凑起来的,确实不同于一介书生。这些评语,固然评价很高,但都是就文笔的评述。笔者试加一条:“切中时弊,直言敢誎。”也许,这才能符合特科选才的要求,才能成为出类拔萃的尖子。
[关键词]袁喜谷先生;经济特元;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236-01
袁嘉谷先生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二月北上应会试,四月应殿试和朝考,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又于七月应经济科试的。经济特科不是传统的科举试,但也如殿试、朝考一样,在故宫保和殿举行考试。初试论题是《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之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策问题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钱制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初试下来,取一等 48名,二等79名,袁嘉谷列二等第七名。复试论题为《周礼: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策问题是《恒宽言,外国之物内流不外泄,则国用饶,民用给;今欲异物内流不外泄,其道何由策》。复试结果,取一等9人,二等18人,袁嘉谷最后夺魁,摘取了经济特科桂冠。一向为国人不虞的云南人居然力战群雄,一时间轰动了朝野上下,成为京城一大新闻。
《周礼:农工商诸政各有专官论》,3400字,章法上属八股文,但内容非“四书”取材。其题意要求是从《周礼》取材,论述西周农工商管理的专官制,表明观点。袁嘉谷在其论文中紧扣题意,列举了西周农工商官制结构密,分工细,工作的大量事实赞扬了专官制;论述了专官应有的素质,以及专官的培养;并用三味药给清政府开了一个医治时病的处方作为结论,这就是“合学校、选举、官制而一贯”,即从学校教育入手,培养知识全备又专一的人才,通过任人唯贤的认真挑选,使其成为农、工、商各业的专官,让其管理国家政务,达到改革吏制的目的。显然,袁先生并非在经济建设,而是论述了一个经国济民、吏制改革以振兴国家的政治问题。
下面,就文章作具体分析。
文章破题写道:“天下事,败阙者敝,全备者精;泛鹜者疏,专一者密。”用世万物共有的规律说明“全备”和“专一”的关系,作为立论的基础。承题深化主题写道“学全备而专一,遂以立官人之原。”就是说,(一个人)倘若具备了较全面的知识并有其精深的一面,也就具备做官的基础了。怎样才会具有全备而专一的知识呢?“稽我中国,其唯成周之盛乎?夫成周之盛,盛于周官,周官之隆,隆于学校。”即考察一下我们中国的历史,西周是兴盛的朝代吧?西周之所以兴盛,乃是由于之兴隆;而西周官制之所以兴隆,又在于西周学校教育之发达。那个时候,“下至乡遂(地方学校),上至成均(国家最高学府),学焉无弗专,专焉无弗成,成焉无弗行,行焉无弗效。”就是说,那时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有了专业教育就善始善终,而且重视实践,做得很有成效。象这样的教育,在西周,最显著的也就是农工商方面了。
接下来是文章的起讲部分。
西周专官的设置是十分全面的。文章起讲作了大量的列举,为了精简文章篇幅,这里只就袁文大量列举中关于农业管理的专官方面简述如下。文章说,为了加强农业的管理,西周设大司徒辨别十二种土壤适宜种植什么作物;设草人管理各诸候国的土地,并授给他的土地,教给种植的方法;设遂师、遂大夫让其巡视耕作,调遣劳力协作救灾;设草人管理土壤,检查土质,测定土壤,教会种植;设司管理巡查郊区庄稼,区分早熟和晚熟作物,掌握种植和收获时间;设人管理水田洼地有关农务,用蓄水池蓄水,用大大小小的沟渠排水、分水、放水、泄水,让农民能涉足田野,用镰刀去除杂草;设匠人负责修通各种沟渠;设廪人、仓人管理谷粟的统计和贮藏;设雍氏负责处罚违反保护庄稼法令的人;扩大到山林、河流、沼泽、丘陵等领域,西周又设立了林衡、泽虞、川衡、山虞等专官。扩大到水产养殖方面,刚设立了渔人、鳖人、掌氏这些官。总之,在西周,一切农事有专官管,项项农活有专家抓,所以水陆产品日益增长,社会繁荣兴旺。
文章就是这样,用充分的论据(笔者注:古人读书重牢记背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四书”、“五经”背默出来,应是评定考试等级的一个重要方面)肯定了专官制。
那么,专官应具备什么素质呢?
除了知识上的“全备”和“专一”这个做官的基础之外,文章写道,专官还应当“典其职(忠于职守),忧其份(为份内事操心负责),举其辨(敢于提出问题,明辨是非),明其隐(有了缺点错误不隐短,勇于承担责任和检讨)”,专官还应当象周公那样,有“夜以继日”、“坐以待旦”不断学习的刻苦精神;有“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忘我工作的态度;有“朝读百篇,暮见七十士”,“贽而师见者十人,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心求教,礼贤下士,文聚众长,从善如流的工作作风。文章指出,专官的良好素质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要挑选农人、手工业工人和商人,让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培养而成为农工商的专官。
袁先生分析说,本来西周有了很好的专官制,但是,为什么后世就继承不下来呢?这是因为,我国“封建之俗相延未改,官府之间琐而近滥,世卿世禄情私不公,宗臣亲臣尾大不掉“,一句话,是吏制腐败的结果。
写到这里,袁先生的激情再也控制不住了。他心想:皇恩浩荡。皇帝下诏开经济特科,不正是要在历代科举考试之外,“另辟蹊径,延揽杰出的社会实用人才”、“旁求俊杰”吗?皇上于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1年1月29日)颁布的《新政上谕》不是明示当今“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更指出“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下诏求言,封章屡见……一则袭报馆之文章,一则拘书生之成见”都是一些无用之文。因此才开经济特科取士,务求“洞达时务”者。想到这些,又想想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遭受的屈辱,他便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政见。
文章说,看过去,就可以明白将来该怎么办。事情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就应当改变方向,另求他途。纲举目张,抓住关键,就能由衰微而复兴。官制溃烂,中国的问题固然很严峻,但财政困难,并非国家自身的贫困,人才匮乏才是国家真正的贫弱。国家的国际威望不高,不是因为国家的贫弱所至,而在于国家难以严肃法纪,政令不能完全克服反复无常的状态,这才是弱的根源。国家针对时弊改革内政,这不是内乱;那种无原则的宽容,得过且过以求平安,或听任他国摆布,等待后人更新的态度,才是内乱之所在。国家在某些方面出了些乱子岔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伦丧和风俗、语言、文学的毁灭。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说,“为政在人。”在于人的品质,人的修养和行为。而有高尚人格的人才培养又在于教育。因此这里要强调的,就是要寓人才于教育之中,有了人才,才能變法自强。要把培养人才,认真挑选人和改革官(吏)制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在举用人才时,就其名而求其实。他们为官从政,法古又不泥古,能“因时制宜”,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能摆脱危机,肯定是有出路的。
对袁嘉谷先生的这篇试卷,阅卷大臣们的批语是:“精博和厚,似姚秋农一流文学”,“升冕群英,足添玉堂佳话”,“万言书如一笔书,非枝枝节节而为之者。”这三段评语分别是说:袁嘉谷的文章在解释经义上精深厚重,就像嘉庆间礼部尚书姚文田的文字一样。又说,在一群经济特科试的英才中,他是第一,给翰林院又增加了许多美谈。第三段是说,他的文章一气呵成,很流畅,很有条理,不是枝枝节节拼凑起来的,确实不同于一介书生。这些评语,固然评价很高,但都是就文笔的评述。笔者试加一条:“切中时弊,直言敢誎。”也许,这才能符合特科选才的要求,才能成为出类拔萃的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