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的学习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来自于生活的直接经验知识,比较注重脱离生活实践的间接经验知识的传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灵活地运用于教学,这样可以使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新概念。
例如,在讲解相遇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同时”、“不同地”、“相遇”、“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概念,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做一些活动。把学生分为两队,分别站在操场两边。教师说“走”,两队同时相对行走,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相对”的含义。当两队遇上时,教师叫“停”,告诉学生这是“相遇”,同时让学生观察这时各自走的路程的长是多少,理解在同一时间内两队各走的“距离”。这些都是相遇问题的难点。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回到课堂上学习相遇问题时,就能迎刃而解了。
这样教学,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十分充分,形成的表象也就更加鲜明,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定律的理解过程
学生在生活中和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已经对运算定律有所了解。教学时,要借助运算定律的现实原型,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只有理解了运算定律的意义,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用生活情景来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运算定律。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播放动画片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师:动画片好看吗?猜猜看哪种方法吃得多?其实在这段动画片中还蕴涵了数学中的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它,好吗?(出示情景图:猴公养了10只猴子,每只猴子早上吃4只桃子,晚上要吃3只桃子,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个桃子?)
师: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4 3)×104×10 3×10
师:你能说说算式的意思吗?
生1:(4 3)×10表示10只猴子每天每只吃7只桃子,一天共吃多少只?
生2:4×10表示猴子们早上吃的,3×10表示猴子们晚上吃的。4×10 3×10表示一天共吃的。
师:既然两个算式的得数都是70,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连接这两个算式,那是什么符号呢?
生:等号。
师:猴公的智慧在哪里?
生:不管是早上吃40个晚上吃30个,还是晚上吃30个早上吃40个,一天都是(4 3)×10吃70个。
师: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有吗?
从现实情境中引出数学想象,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题的分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利息的计算,以及保险、纳税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三年一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4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人少分到的树苗少。通过讨论、争议达成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就能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联系生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新概念。
例如,在讲解相遇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同时”、“不同地”、“相遇”、“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概念,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做一些活动。把学生分为两队,分别站在操场两边。教师说“走”,两队同时相对行走,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同时”、“相对”的含义。当两队遇上时,教师叫“停”,告诉学生这是“相遇”,同时让学生观察这时各自走的路程的长是多少,理解在同一时间内两队各走的“距离”。这些都是相遇问题的难点。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回到课堂上学习相遇问题时,就能迎刃而解了。
这样教学,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十分充分,形成的表象也就更加鲜明,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有利于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定律的理解过程
学生在生活中和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已经对运算定律有所了解。教学时,要借助运算定律的现实原型,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只有理解了运算定律的意义,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用生活情景来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运算定律。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播放动画片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师:动画片好看吗?猜猜看哪种方法吃得多?其实在这段动画片中还蕴涵了数学中的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它,好吗?(出示情景图:猴公养了10只猴子,每只猴子早上吃4只桃子,晚上要吃3只桃子,这些猴子一天共要吃掉多少个桃子?)
师: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4 3)×104×10 3×10
师:你能说说算式的意思吗?
生1:(4 3)×10表示10只猴子每天每只吃7只桃子,一天共吃多少只?
生2:4×10表示猴子们早上吃的,3×10表示猴子们晚上吃的。4×10 3×10表示一天共吃的。
师:既然两个算式的得数都是70,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连接这两个算式,那是什么符号呢?
生:等号。
师:猴公的智慧在哪里?
生:不管是早上吃40个晚上吃30个,还是晚上吃30个早上吃40个,一天都是(4 3)×10吃70个。
师: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有吗?
从现实情境中引出数学想象,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题的分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利息的计算,以及保险、纳税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三年一班今天要进行植树活动,要求分两组进行植树,即男生、女生各一组,老师准备了40棵树苗,你认为怎样分较合理?学生提出两种意见:一是平均分,即男、女生分到同样多的树苗;二是按人数多少分,即人多分到的树苗多,人少分到的树苗少。通过讨论、争议达成共识:按人数分较合理。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男、女生各分到多少棵树苗?当然,题中还缺少男、女生人数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就能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