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的运算,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至关重要,该内容几乎贯穿了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的教学内容。在2011版课标中增加的核心概念——运算能力,更能进一步表明运算在数学中的“不倒翁”地位。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低段计算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提高小学生运算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55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纪律性差,不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教学问题。小学低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兴趣的关键阶段,数值运算这一大板块的教学,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很容易让学生对计算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对低段计算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小学课本改革一大变化,就是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的运算问题往往依附于常见的生活问题来展开教学,也就是说,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也会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试着应用于生活。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课本中,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例题通过变魔术的情景,向学生提出问题(变出了多少朵花?),学生思考后欲解决问题(2+2+2=?),在这之后,再通过更多例题的讲解,指出:如果用多个数求和计算结果,实在过于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计算的意义,还能认识到学习计算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
二、重视学生学科体验
小学生的脑思维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运算模块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行体验操作。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体验数值计算的多种方法,更深刻的理解数值算理。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讲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课本上的思考问题:九个面包平均分给四人,怎样分呢?有的同学说,我要一个一个的分;也有的同学说,我想两个两个的分。只是这样凭空思考,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个分面包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自行实践分面包(可用橡皮或卡片代替面包),运用多种方式尝试,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无论怎么分,最终都会留出一个面包,也就是教材中所说的“余数”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師直接讲解,达到的效果更优。
三、应用“比较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教学,就是对教学中相关内容的同、异进行比较分析。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本质,掌握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能锻炼思维,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体系。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的教学中,从“看杂技”这一思考问题入手,一辆小车上面有五个人,那么三辆小车有几个人?五辆小车有几个人?教师可让学生准备小棒、计算机、草稿纸三种教学工具,用三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三次计算方法的比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使乘法计算的实质,潜移默化进入学生的脑中。
四、精选适量习题
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练习、思考的过程。要想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就必须进行试题训练。由于在当前小学课本中,练习题目相对较少,题型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的试题,不要求量有多大,而需习题更“精”,各种题型都要涉及。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通常为乘除法的计算。在学生完成教材上练习题目后,教师应由易到难设计一组计算题,让学生按顺序练习,接触各种题型,在巩固简单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攻克更难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五、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在初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理论思想。其中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最为常见,它将原有较难问题转化成学生曾接触过的简单问题,值得学生学习和应用。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中,万以内数的认识自主练习有“30+50,68+19,100-60”这样的计算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许多的学生想不到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想着用小棒或者橡皮来数一数,不能充分应用每一阶段学到的知识。教师在此时可引导其回忆学过的知识,用之前个位数的计算试想两位数的计算。运用此方法,学生很快就想出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得出了最终结果,实现了知识迁移。
由以上可知,数学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内容,教师不仅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培养学生自主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优秀的计算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水平,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为将来更深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翟尚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下),2017(11):204.
[2]胡玉霞.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 教育研究,2018(35):145-146.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55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纪律性差,不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教学问题。小学低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兴趣的关键阶段,数值运算这一大板块的教学,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很容易让学生对计算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对低段计算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小学课本改革一大变化,就是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的运算问题往往依附于常见的生活问题来展开教学,也就是说,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也会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试着应用于生活。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课本中,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例题通过变魔术的情景,向学生提出问题(变出了多少朵花?),学生思考后欲解决问题(2+2+2=?),在这之后,再通过更多例题的讲解,指出:如果用多个数求和计算结果,实在过于麻烦。从而引出乘法算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计算的意义,还能认识到学习计算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
二、重视学生学科体验
小学生的脑思维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运算模块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行体验操作。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体验数值计算的多种方法,更深刻的理解数值算理。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讲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课本上的思考问题:九个面包平均分给四人,怎样分呢?有的同学说,我要一个一个的分;也有的同学说,我想两个两个的分。只是这样凭空思考,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个分面包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自行实践分面包(可用橡皮或卡片代替面包),运用多种方式尝试,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无论怎么分,最终都会留出一个面包,也就是教材中所说的“余数”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師直接讲解,达到的效果更优。
三、应用“比较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教学,就是对教学中相关内容的同、异进行比较分析。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本质,掌握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能锻炼思维,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体系。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的教学中,从“看杂技”这一思考问题入手,一辆小车上面有五个人,那么三辆小车有几个人?五辆小车有几个人?教师可让学生准备小棒、计算机、草稿纸三种教学工具,用三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三次计算方法的比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使乘法计算的实质,潜移默化进入学生的脑中。
四、精选适量习题
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练习、思考的过程。要想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就必须进行试题训练。由于在当前小学课本中,练习题目相对较少,题型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选取一些适合学生的试题,不要求量有多大,而需习题更“精”,各种题型都要涉及。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通常为乘除法的计算。在学生完成教材上练习题目后,教师应由易到难设计一组计算题,让学生按顺序练习,接触各种题型,在巩固简单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攻克更难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五、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在初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理论思想。其中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最为常见,它将原有较难问题转化成学生曾接触过的简单问题,值得学生学习和应用。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中,万以内数的认识自主练习有“30+50,68+19,100-60”这样的计算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许多的学生想不到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想着用小棒或者橡皮来数一数,不能充分应用每一阶段学到的知识。教师在此时可引导其回忆学过的知识,用之前个位数的计算试想两位数的计算。运用此方法,学生很快就想出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得出了最终结果,实现了知识迁移。
由以上可知,数学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内容,教师不仅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培养学生自主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优秀的计算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水平,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为将来更深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翟尚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下),2017(11):204.
[2]胡玉霞.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 教育研究,2018(3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