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生低年级即要求掌握2000个字左右的识字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研究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思路。我认为低年级教师应当结合信息化手段,从学生课堂组织、多样化识字方式和巩固识记这三方面探索识字教学的思路。本文将联系本人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在这三个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识字;课堂组织;多样化;巩固识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40
初次接触低年级教学,我发现学生的识字负担比较重,与此同时,识字的内容难度也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同音字混淆形、近字混淆等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课时识字目标?如何有效反馈学生的识字效果,并进行跟进巩固?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要探索和寻求解决方法的问题。下面,我将联系我的实践经验,从课堂组织、多样化识字和巩固识记这三方面来讲讲我在实践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课堂组织、学生激趣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对于懵懂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他们的学习指引。所以,进行识字教学前,我认为做好课堂组织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教师需要在课前和课程中一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保持注意力去识字。这就要求课堂组织上给孩子们提供趣味性或具有约束力的规则。
(一)课堂组织的竞争性
就课堂组织的“竞争性”而言,我提升方法是采取直观的、即时兑现奖励的小组评价体系。每节我都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书写组别,并下面贴上一个磁铁。然后小组在课堂中每一次比较,都会给表现好的小组前进一格。通过这种“爬格子”的方式,让学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小组的成绩,而“团体式”的捆绑评价,也让小组成员间会相互提醒。这种具有时效性、直观的小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干劲”。
(二)课堂组织的趣味性
另外,就增强课堂组织的趣味性而言。这一点毋庸置疑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游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在课件里设置各种识字游戏。例如,摘苹果、青蛙跳河、爆破气球等“异曲同工”的游戏。这些游戏寓教于乐,很容易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记住图片上的生字。
除此之外,我还在实践过程中,自创了很多其他识字小游戏。例如,“对口令”游戏。这个游戏主要用于学生认识“我会认”的生字。学生给课文后面双横线内的生字编上编号,教师随机提问“x号x号是什么”,学生回答对应号码的生字。这种游戏采用师生对答的形营造了紧张有趣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相互对答,这种游戏形式能比较全面地检验学生识字效果。
综上,低年级学生在良性竞争中能够保持活力和热情,在游戏能够保持新奇和积极性,把两者相结合来调控课堂,就能够在识字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样化识字、构建学生自主思考的架构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最忌一成不变、单调无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做出相应的多变的教学形式。这一点在识字教学上同样适用。
在实践过程中,前期我会主动示范以下的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减一减”等。中后期我会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期间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多样化识字。一种是让学生先自行归类哪些生字可以用一种识字方法,再提问学生一一具体说明。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生字卡片,思考同一个生字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去认识。
实践证明,像这样循序渐进地推动多样化识字,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探索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思考的架构、获取识字的思维路径。
另外,我认为低年级学生除了以课堂作为识字的平台和媒介,以如今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他们有更多的识字素材可以来源于课堂之外。所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常用词,或者接触带有生字的“包装纸”“店铺招牌”“公交站牌”等元素,这些生字是低年级学生不需要刻意去学就能不自觉掌握的。学生可以把这些字带到课堂上与新学的生字产生联系、联想甚至比较,从而加深对新生字的认识。不仅如此,反过来,我还鼓励孩子们把新学的生字用到生活中去。在这个课内外反复联想和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识字量会不断更新,新增的识字量也会得巩固。
好比有些动物在消化食物时会进行“反刍”,我认为学生这种课内外的素材联系、运用,同样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识字反刍”。
说到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证明,学生在自主思考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更能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可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以“多样化识字”的形式为依托,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思考的框架、形成遇到生字便自动发散的思维习惯。
三、及时巩固识记、革新传统做法
当然,尽管不少识字教学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把低年级学生把从繁重的机械抄写、识记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自主性和效率。但是,识字最终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让积累“沉淀”下来,固化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有意义。
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强刺激并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巩固识记固然必不可少,但可以革新以往的做法。
其一,在课堂上,我通过变化阅读形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反复诵读生字词。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再读词语、通过游戏再加深巩固,接着由词语过渡到生字,同样由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最后通过由此巩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的难度层层递进。为免学生产生疲倦感,我会把“开火车读”、“男女接龙读”、“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老师范读”等阅读形式不断变换,还会利用“小组评价体系”适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不同于以往的循环诵读识记,摒弃了片面追求结果的机械重复。不仅如此,我让学生每学习一课生字,课后、课前(早读)都要采用这样循环诵读的方式来巩固,定期还要进行单元再现。
其二,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持久保持学生的识字识记,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例如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我会在四周粘贴古诗、字母表、生字卡片等识字素材,让学生平时抬头随处可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巩固识记。
总而言之,及时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是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教师一定在这个环节革新做法,摒弃机械化的识记。
四、小结
在语文实践中,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基础,是儿童由运用口头语言向运用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到多样化识字教学,再到革新式的巩固识记,其本质都是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其识字兴趣,并试图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识字的思考框架,形成自主的识字思维途径。希望本文在学生课堂組织、多样化识字方式和巩固识记这三方面经过大量实践后提出的有效思路,能够为广大语文低段教师的识字教学提供一定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识字;课堂组织;多样化;巩固识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40
初次接触低年级教学,我发现学生的识字负担比较重,与此同时,识字的内容难度也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同音字混淆形、近字混淆等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课时识字目标?如何有效反馈学生的识字效果,并进行跟进巩固?这些都是我在实践中要探索和寻求解决方法的问题。下面,我将联系我的实践经验,从课堂组织、多样化识字和巩固识记这三方面来讲讲我在实践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课堂组织、学生激趣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对于懵懂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他们的学习指引。所以,进行识字教学前,我认为做好课堂组织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教师需要在课前和课程中一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保持注意力去识字。这就要求课堂组织上给孩子们提供趣味性或具有约束力的规则。
(一)课堂组织的竞争性
就课堂组织的“竞争性”而言,我提升方法是采取直观的、即时兑现奖励的小组评价体系。每节我都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书写组别,并下面贴上一个磁铁。然后小组在课堂中每一次比较,都会给表现好的小组前进一格。通过这种“爬格子”的方式,让学生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小组的成绩,而“团体式”的捆绑评价,也让小组成员间会相互提醒。这种具有时效性、直观的小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干劲”。
(二)课堂组织的趣味性
另外,就增强课堂组织的趣味性而言。这一点毋庸置疑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戏。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游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在课件里设置各种识字游戏。例如,摘苹果、青蛙跳河、爆破气球等“异曲同工”的游戏。这些游戏寓教于乐,很容易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记住图片上的生字。
除此之外,我还在实践过程中,自创了很多其他识字小游戏。例如,“对口令”游戏。这个游戏主要用于学生认识“我会认”的生字。学生给课文后面双横线内的生字编上编号,教师随机提问“x号x号是什么”,学生回答对应号码的生字。这种游戏采用师生对答的形营造了紧张有趣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相互对答,这种游戏形式能比较全面地检验学生识字效果。
综上,低年级学生在良性竞争中能够保持活力和热情,在游戏能够保持新奇和积极性,把两者相结合来调控课堂,就能够在识字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样化识字、构建学生自主思考的架构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最忌一成不变、单调无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状态,做出相应的多变的教学形式。这一点在识字教学上同样适用。
在实践过程中,前期我会主动示范以下的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减一减”等。中后期我会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期间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多样化识字。一种是让学生先自行归类哪些生字可以用一种识字方法,再提问学生一一具体说明。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生字卡片,思考同一个生字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去认识。
实践证明,像这样循序渐进地推动多样化识字,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探索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思考的架构、获取识字的思维路径。
另外,我认为低年级学生除了以课堂作为识字的平台和媒介,以如今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他们有更多的识字素材可以来源于课堂之外。所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常用词,或者接触带有生字的“包装纸”“店铺招牌”“公交站牌”等元素,这些生字是低年级学生不需要刻意去学就能不自觉掌握的。学生可以把这些字带到课堂上与新学的生字产生联系、联想甚至比较,从而加深对新生字的认识。不仅如此,反过来,我还鼓励孩子们把新学的生字用到生活中去。在这个课内外反复联想和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识字量会不断更新,新增的识字量也会得巩固。
好比有些动物在消化食物时会进行“反刍”,我认为学生这种课内外的素材联系、运用,同样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识字反刍”。
说到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证明,学生在自主思考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更能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可以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以“多样化识字”的形式为依托,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思考的框架、形成遇到生字便自动发散的思维习惯。
三、及时巩固识记、革新传统做法
当然,尽管不少识字教学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把低年级学生把从繁重的机械抄写、识记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自主性和效率。但是,识字最终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让积累“沉淀”下来,固化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有意义。
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学生经过强刺激并正确识字后,还得进行间隔性的再现。巩固识记固然必不可少,但可以革新以往的做法。
其一,在课堂上,我通过变化阅读形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反复诵读生字词。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再读词语、通过游戏再加深巩固,接着由词语过渡到生字,同样由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最后通过由此巩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的难度层层递进。为免学生产生疲倦感,我会把“开火车读”、“男女接龙读”、“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老师范读”等阅读形式不断变换,还会利用“小组评价体系”适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不同于以往的循环诵读识记,摒弃了片面追求结果的机械重复。不仅如此,我让学生每学习一课生字,课后、课前(早读)都要采用这样循环诵读的方式来巩固,定期还要进行单元再现。
其二,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持久保持学生的识字识记,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例如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我会在四周粘贴古诗、字母表、生字卡片等识字素材,让学生平时抬头随处可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巩固识记。
总而言之,及时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是识字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教师一定在这个环节革新做法,摒弃机械化的识记。
四、小结
在语文实践中,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基础,是儿童由运用口头语言向运用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到多样化识字教学,再到革新式的巩固识记,其本质都是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其识字兴趣,并试图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识字的思考框架,形成自主的识字思维途径。希望本文在学生课堂組织、多样化识字方式和巩固识记这三方面经过大量实践后提出的有效思路,能够为广大语文低段教师的识字教学提供一定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