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界,博物馆是个很重要的机构,人们通过参观博物馆而了解艺术,艺术作品是视觉的,它可以放置在空间中长期陈列,所以艺术史就靠博物馆作品陈列与观众见面的,而音乐是时间艺术,没法像艺术作品那样的陈列方式与观众见面。音乐的固定物是乐谱,但乐谱不是音乐,只有让演奏家演奏出来才是音乐,乐谱中尽管有音符、力度和表情记号,但不可能什么都写上,空下很多空白要靠演奏家来演绎,演绎在这里成了对作曲家的乐谱空白处的还原,或者是再理解。
自从演奏家与作曲家分为两个不同的职业或者以往经典曲目都需要演奏家来呈现以后,呈现作曲家的意图成为了它的首要标准。演奏家越来越发展成一个专业发展方向时,它就有自己的培养方法和评选标准,在高层面上,演奏家要像当时的作曲家在即兴创作演奏那样,它不但要求对这个作品的理解程度,还需要对其作品极其熟练的掌握,无论是贝多芬32首奏鸣曲,还是肖邦全套钢琴曲,都好像是已经深深融入到演奏家的血液中,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那样。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演奏家的苦练成了必备的程序,赵晓生在《教你如何提高练琴效率》中为钢琴家苦练说出了真相:
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着极快视奏能力的人,有着超凡音乐记忆的人,有着天生柔顺而迅捷的手指机能的人,均可比常人大大地缩短练熟一首乐曲或一套音乐会曲目所需的时间。然而,要想掌握钢琴演奏中的全部艰深的技巧,其需要付出的努力却大致在总量上相等。也就是说,若以一天不少于7小时计算,一天也不止歇,至少需要10年时间。以小时计算,大约在25000至26000小时之间。这大概是一般造就一位钢琴演奏家所需时间的概率。倘若每天练习时间减少,那么总量不变,年数就会延长。
作为钢琴家的生涯,每人有着不同的练习习惯。有人每天练7- 8小时,有人每天练10-15小时,也有的平时每天只练3-4小时,只在开音乐会前1到2个月才集中练习更长的时间。不论钢琴家们在他们的回忆录中如何声称自己“从来不练琴”,或“从来不超过3小时”之类,千万别信这类宣言。因为一场两小时的独奏会节目是无论如何不可能通过每天3-4小时的练习所能掌握的。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在灌制贝多芬32首奏鸣曲或肖邦全集唱片的时候,怎么可以想象他每天只练几小时琴呢?
没有把演奏家当着一项专业工作而只是当着文化娱乐的人是不可能理解演奏家的辛苦生活的,人们平时对一个在银行或者公司工作的人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八小时很习惯,而但演奏家每天练琴八小时就会惊讶得不可思议。对于一个要成为专业演奏家的人来说,每天四五个小时练琴是远远不够的,这完全是靠时间堆起来的。从娃娃开始苦练历史上一套一套经典曲目,还要到一定的时候分类专攻,或者只为一个作曲家代言。演奏家都是放弃了其他的工作而专事其一的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演奏家的一场专业演奏会在之前所花掉了大量的时间,即是像里赫特这样的钢琴大师,在音乐会之前准备一个多月,每天用十几个小时反复练他的演出曲目才最后上舞台演出,曲目隔一段时间会忘掉,每隔一段时间再来演奏老曲目的时候,还要重新复习起来。像布莱诺斯基用六场音乐会演奏的肖邦几乎全部的钢琴曲,巴伦勃伊姆公开演奏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和五首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法能够证明的除了天才外就是时间。
钢琴家多,但职业演奏家的人数会少很多,商演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缩小了演奏活动的范围和隔开了演奏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所以应该要有一部分非商演进入美术馆系统,经典曲目与艺术作品一样可以被作为艺术推广项目,它可以分别由研究性的演奏家来担任讲解和演奏,演奏家与观众是一种对话关系,而项目经费可以从公共财政和博物馆赞助中支出,对观众和钢琴家都来说都是一种非营利资助活动,以往经典乐谱的作曲家创造物更多地再现于美术馆的观众之中,使美术馆也成为音乐的活的博物馆,以作为音乐商演之外的另一种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机制。
自从演奏家与作曲家分为两个不同的职业或者以往经典曲目都需要演奏家来呈现以后,呈现作曲家的意图成为了它的首要标准。演奏家越来越发展成一个专业发展方向时,它就有自己的培养方法和评选标准,在高层面上,演奏家要像当时的作曲家在即兴创作演奏那样,它不但要求对这个作品的理解程度,还需要对其作品极其熟练的掌握,无论是贝多芬32首奏鸣曲,还是肖邦全套钢琴曲,都好像是已经深深融入到演奏家的血液中,而自然而然流淌出来那样。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演奏家的苦练成了必备的程序,赵晓生在《教你如何提高练琴效率》中为钢琴家苦练说出了真相:
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着极快视奏能力的人,有着超凡音乐记忆的人,有着天生柔顺而迅捷的手指机能的人,均可比常人大大地缩短练熟一首乐曲或一套音乐会曲目所需的时间。然而,要想掌握钢琴演奏中的全部艰深的技巧,其需要付出的努力却大致在总量上相等。也就是说,若以一天不少于7小时计算,一天也不止歇,至少需要10年时间。以小时计算,大约在25000至26000小时之间。这大概是一般造就一位钢琴演奏家所需时间的概率。倘若每天练习时间减少,那么总量不变,年数就会延长。
作为钢琴家的生涯,每人有着不同的练习习惯。有人每天练7- 8小时,有人每天练10-15小时,也有的平时每天只练3-4小时,只在开音乐会前1到2个月才集中练习更长的时间。不论钢琴家们在他们的回忆录中如何声称自己“从来不练琴”,或“从来不超过3小时”之类,千万别信这类宣言。因为一场两小时的独奏会节目是无论如何不可能通过每天3-4小时的练习所能掌握的。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在灌制贝多芬32首奏鸣曲或肖邦全集唱片的时候,怎么可以想象他每天只练几小时琴呢?
没有把演奏家当着一项专业工作而只是当着文化娱乐的人是不可能理解演奏家的辛苦生活的,人们平时对一个在银行或者公司工作的人每天对着电脑工作八小时很习惯,而但演奏家每天练琴八小时就会惊讶得不可思议。对于一个要成为专业演奏家的人来说,每天四五个小时练琴是远远不够的,这完全是靠时间堆起来的。从娃娃开始苦练历史上一套一套经典曲目,还要到一定的时候分类专攻,或者只为一个作曲家代言。演奏家都是放弃了其他的工作而专事其一的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演奏家的一场专业演奏会在之前所花掉了大量的时间,即是像里赫特这样的钢琴大师,在音乐会之前准备一个多月,每天用十几个小时反复练他的演出曲目才最后上舞台演出,曲目隔一段时间会忘掉,每隔一段时间再来演奏老曲目的时候,还要重新复习起来。像布莱诺斯基用六场音乐会演奏的肖邦几乎全部的钢琴曲,巴伦勃伊姆公开演奏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和五首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法能够证明的除了天才外就是时间。
钢琴家多,但职业演奏家的人数会少很多,商演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缩小了演奏活动的范围和隔开了演奏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所以应该要有一部分非商演进入美术馆系统,经典曲目与艺术作品一样可以被作为艺术推广项目,它可以分别由研究性的演奏家来担任讲解和演奏,演奏家与观众是一种对话关系,而项目经费可以从公共财政和博物馆赞助中支出,对观众和钢琴家都来说都是一种非营利资助活动,以往经典乐谱的作曲家创造物更多地再现于美术馆的观众之中,使美术馆也成为音乐的活的博物馆,以作为音乐商演之外的另一种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