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潘赛城隶属于人口不到两千的奥斯特立兹市(Austerlitz, NY),距离曼哈顿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凯利于1970年搬来后就一直居住于此。他起初租用一间废弃的剧院作为工作室,2001年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工作室:一千多平方米的室内墙上没有一扇窗户,全靠天窗引进光线,因为凯利不愿意让窗户打破墙面的完整性,他的那些没有画框、在不规则布面上绘制的油画作品以整个墙面为背景,打破了传统架上绘画作为“一扇通向自然的窗口”的逻辑。
就在凯利去世前不久,他还对前来采访的英国《卫报》记者瑞秋·库克(Rachel Cook)说“我还想再活15年”,“我觉得整个世界就在那里,不断地向我靠近,等着我做点什么,对它作出回应”,当时的他,精神奕奕,虽然需要氧气管辅助呼吸,对生活的好奇、对艺术创作的信心却一点不减。想不到采访发表一个多月之后,凯利便溘然长世,让人扼腕叹息。
对艺术圈的影响“力透纸背”
艺术界对这样一位长寿并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十分怀念,大都会美术馆当代艺术展厅中,凯利的作品标签上被加上“悼念”(In Memoriam)的字样。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斯各特·罗斯考夫(Scott Rothkopf)回忆说,二十年前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看的凯利作品回顾展改变了他的人生,促使他选择艺术作为终身的职业。凯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当代艺术圈的众多运动与风格流变,却一直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毫不花哨的朴素手法创作了无数造型简洁、色彩鲜明、充满了视觉愉悦感的作品,将几何抽象艺术大胆地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我们都想从艺术中找到一种安定感,用以对抗日常生活的焦躁混乱。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幻觉。画布会腐烂,颜料会褪色。虽然你不断地试图将这个世界冻结,好像这样就可以使之永恒。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试图捕捉的就是一种变动的现实,让艺术保持在开放、未完成的状态,以获得观看的欣喜。”凯利在1996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为其举办大型 回顾展之际如是说。
凯利的艺术是美国抽象艺术从受到欧洲立体主义影响的几何风格发展到形成本土极简主义美学观之间的重要过渡,因其在美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作品深受美术馆的喜爱,可以说北美任何一座涉及当代艺术的馆都少不了收藏、展出他的作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当代艺术展区二楼,毗邻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同时代的艺术家,凯利捐赠给大都会、创作于1969年的作品《光谱第五号》(Spectrum V)——由十三块高逾两米的巨幅布面油画组成——占据了整整一面墙。每一幅画面被一种颜色精心覆盖,一丝不苟,包括边框,从最左边冷色调的柠檬黄到绿、蓝、紫、红再渐变到暖调的杏黄,恰好构成一个完整的色谱,又像是一道彩虹,如此简单又如此动人,非胸中有大丘壑之人不能为之。
除了大都会,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是最早收藏凯利作品的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为凯利做了最近的一次回顾展,现代艺术馆也有着不菲的凯利作品收藏。不光是对艺术家极度挑剔的纽约,中西部的芝加哥,西海岸的旧金山与南部的达拉斯,亦无处不可见凯利作品的踪迹。2009年,凯利受委托为芝加哥美术馆新馆“现代翼”(Modern Wing)开幕而特别创作了装置《白弧》(White Curve),一块高4米、长达16米的巨大扇形铝板被均匀地涂上白色的涂料,稳稳地安装在展厅之间的庭园内,与周围的环境妥帖密合和与室内的当代艺术作品温和地呼应对话。而芝加哥美术馆旧馆雕塑大厅上方的回廊上永久陈列着的凯利在1989到1999十年间创作的一组六幅涂色铝板作品——《芝加哥看板》(The Chicago Panels)则以明亮的色彩与活泼的外形不间断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从二战直到如今的艺术人生
凯利1923年生于离曼哈顿不到一百公里、哈德逊河畔的纽伯格市,不久与父母搬到风景如画的新泽西州奥拉戴尔水库(Oradell Reservoir)附近居住。他年幼时因为有轻微的口吃,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在学校里甚至有着“独行侠”的称号。凯利八九岁的时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对观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著名鸟类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笔下的禽鸟插图给予他的印象至深。对自然和野生鸟类的细致观察与欣赏奠定了凯利一生的艺术道路。
凯利在学生时代即显露出一定的绘画天分,他17岁那年画的一张奥拉戴尔水库风景中就已经出现他后来在作品中使用的纯色(朱红)、硬边几何形(梯形)等元素。然而讲求实际的父母却不愿意花钱让他专修艺术,只勉强同意他前往布鲁克林的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应用艺术。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年仅20岁的凯利自愿从军入伍,却没有被派上前线,而是与不少有着艺术天分的年轻人一起被编入了时称“影子部队”(Ghost Army)的一个特别营,专门为美军以及其他盟军部队制作视觉伪装道具。二战军营中的视觉伪装设计训练为凯利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让他对形状、光影和色彩具有了敏锐的辨别力,对视觉形象的结构与解构也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此外,严酷的军旅生活,军事创作的严肃性更是培养了凯利下笔严谨的习惯。
战争结束以后,得益于美国政府对退伍军人的教育资助计划,凯利前往波士顿美术馆附属艺术学院就读。他在这期间的习作和创作都是具象风格的:肖像、自画像、人体、风景,等等,技巧臻于纯熟。然而,学校保守落后的教学方式让凯利很不满意。终于,凯利下定决心在1948年前往艺术之都巴黎求学。
巴黎之行释放了凯利,虽然他的法语不够流利,艺术的氛围却往往是无需语言解说的。无论是在异乡遇到的美国同胞约翰·凯奇(John Cage)的前卫音乐、梅西·卡宁翰(Merce Cunningham)的先锋舞蹈,还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让·阿尔普(Jean Arp)与抽象艺术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凯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艺术的养分。
马蒂斯与毕加索是凯利的精神领袖,分别作了他色彩与造型上的楷模。在巴黎期间,凯利探索了中世纪艺术、立体主义、野兽主义等多种风格,尝试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绘画(automatic drawing)——即绘画时不看画面,任由握笔的手随意移动画出形状;甚至对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印章上的篆书产生过兴趣,依样画葫芦地临摹字形并创作了油画作品《篆书》(Zhuan-Shu)(该作品现藏旧金山现代美术馆);而对印象派大师莫奈晚期作品的研习则直接启发了他从事大尺寸的创作。
波士顿美术馆美术学院的学习让凯利饱览了馆藏的杰出艺术作品并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在巴黎的五年才让凯利形成了真正的审美价值观。
不懈地探索,从量变到质变仅仅发生在一瞬间,凯利从摆脱具象形体的束缚到走向抽象艺术,不过几个月的时间。1949年,凯利创作出第一件抽象艺术作品《窗户,现代美术馆,巴黎》(Window, Museum of Modern Art, Paris),由两只画框拼接起来、黑白灰三色、几何形的绘画,灵感源于凯利经常流连的巴黎现代美术馆中的窗户,也不排除受到了杜尚在1920年以一扇框子漆了绿色、玻璃上蒙上黑色皮子的窗户创作的装置作品《新寡》(Fresh Widow)的影响。
自此,凯利不断地把他生活中所见的各种形象——树叶、水滴、花朵、风筝、日影、篱笆、电线、道路、建筑——归纳抽象、运用到创作中,捕捉瞬间的永恒。英国艺术史家西蒙·沙玛(Simon Schama)称凯利的作品是一种“感知的缘分:一片投影,一道反射,一个部分模糊的物体或形状——于是他从中截取了一个视觉的碎片”。1951年,巴黎的阿尔诺画廊(Galerie Arnaud)举办了凯利的第一个个人作品展览《凯利的绘画与浮雕》(Kelly Peintures et Reliefs)。展览后不久,凯利的经济资助花得所剩无几,是时候离开巴黎了。
回到美国之后,凯利的艺术生涯稳步获得提高,他的作品也更为纯粹、尺寸更大、造型更简练、色彩更少,剥离了繁琐的细节、尘世的樊篱,仅留下抽象的精神。
1960、70年代,凯利与纽约下城前卫艺术家一起书写了美国战后当代艺术史上重要的抽象艺术运动。他与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阿涅丝·马丁(AgnesMartin)、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等人是邻居也是朋友,互相欣赏与支持。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甚至在他抵达曼哈顿的第一年借钱给他交房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过,虽然与同时代的艺术家有着密切的互动,凯利的创作却始终独立于各种流派之外。
凯利的关于“发现而非创造”之独特风格
与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t)艺术家们不同,凯利并不强调在艺术作品中过度地表达个人感情。他向往没有留下名字的古代大师的作品,关注视觉形象本身而不是私人情绪的流露。
同样表现大的色块并经常直接用色彩来命名作品,凯利与同时代的马克·罗斯科截然相反:罗斯科的色彩细腻丰富,笔触变化微妙,以艺术家情感的流露感染观众,凯利则采用单色平涂、硬边造型、消除笔触的痕迹,似乎努力在作品中泯灭个人私情、减弱个人表现;两人同为美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在艺术的道路上却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图像……并非是一种诠释,一种对自然应当如何的带有偏见的观念,而是一种发现——一种对于事实意义的绝对的、与个人无关的承认。”凯利如是评价自己的艺术。
一生勤奋创作的凯利也乐善好施。1991年,他与伴侣、摄影家杰克·希尔(Jack Shear)成立了埃尔斯沃斯·凯利基金会(Ellsworth Kelly Foundation),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凯利的作品,为艺术史研究学者提供资料。2013年,凯利90岁生日之际,基金会又慷慨地捐出三十万美元,在凯利所生活的社区内六所公立学校建立了永久性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基金,为学生们提供艺术教育经费。
凯利永远活在当前,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创作”艺术品,而是“发现”生活中的视觉之美;他的任务即是把自然界已然存在的艺术发掘并展示出来。这当然是一种谦逊的、对造物之美带有敬畏的说法,但也体现了艺术家敏于观察、善于捕捉的过人特质。他曾说假如你放弃用脑思考,仅用眼睛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一种抽象性。
尽管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凯利的作品一眼看上去却一点也不深奥,有着“绝对的简单和清晰的形状”,鲜艳明快的色彩令普通观众也赏心悦目。凯利的艺术,堪比美国当代艺术史上一道绚丽的彩虹。
就在凯利去世前不久,他还对前来采访的英国《卫报》记者瑞秋·库克(Rachel Cook)说“我还想再活15年”,“我觉得整个世界就在那里,不断地向我靠近,等着我做点什么,对它作出回应”,当时的他,精神奕奕,虽然需要氧气管辅助呼吸,对生活的好奇、对艺术创作的信心却一点不减。想不到采访发表一个多月之后,凯利便溘然长世,让人扼腕叹息。
对艺术圈的影响“力透纸背”
艺术界对这样一位长寿并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十分怀念,大都会美术馆当代艺术展厅中,凯利的作品标签上被加上“悼念”(In Memoriam)的字样。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斯各特·罗斯考夫(Scott Rothkopf)回忆说,二十年前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看的凯利作品回顾展改变了他的人生,促使他选择艺术作为终身的职业。凯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当代艺术圈的众多运动与风格流变,却一直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毫不花哨的朴素手法创作了无数造型简洁、色彩鲜明、充满了视觉愉悦感的作品,将几何抽象艺术大胆地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我们都想从艺术中找到一种安定感,用以对抗日常生活的焦躁混乱。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幻觉。画布会腐烂,颜料会褪色。虽然你不断地试图将这个世界冻结,好像这样就可以使之永恒。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试图捕捉的就是一种变动的现实,让艺术保持在开放、未完成的状态,以获得观看的欣喜。”凯利在1996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为其举办大型 回顾展之际如是说。
凯利的艺术是美国抽象艺术从受到欧洲立体主义影响的几何风格发展到形成本土极简主义美学观之间的重要过渡,因其在美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作品深受美术馆的喜爱,可以说北美任何一座涉及当代艺术的馆都少不了收藏、展出他的作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当代艺术展区二楼,毗邻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等同时代的艺术家,凯利捐赠给大都会、创作于1969年的作品《光谱第五号》(Spectrum V)——由十三块高逾两米的巨幅布面油画组成——占据了整整一面墙。每一幅画面被一种颜色精心覆盖,一丝不苟,包括边框,从最左边冷色调的柠檬黄到绿、蓝、紫、红再渐变到暖调的杏黄,恰好构成一个完整的色谱,又像是一道彩虹,如此简单又如此动人,非胸中有大丘壑之人不能为之。
除了大都会,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是最早收藏凯利作品的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为凯利做了最近的一次回顾展,现代艺术馆也有着不菲的凯利作品收藏。不光是对艺术家极度挑剔的纽约,中西部的芝加哥,西海岸的旧金山与南部的达拉斯,亦无处不可见凯利作品的踪迹。2009年,凯利受委托为芝加哥美术馆新馆“现代翼”(Modern Wing)开幕而特别创作了装置《白弧》(White Curve),一块高4米、长达16米的巨大扇形铝板被均匀地涂上白色的涂料,稳稳地安装在展厅之间的庭园内,与周围的环境妥帖密合和与室内的当代艺术作品温和地呼应对话。而芝加哥美术馆旧馆雕塑大厅上方的回廊上永久陈列着的凯利在1989到1999十年间创作的一组六幅涂色铝板作品——《芝加哥看板》(The Chicago Panels)则以明亮的色彩与活泼的外形不间断地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从二战直到如今的艺术人生
凯利1923年生于离曼哈顿不到一百公里、哈德逊河畔的纽伯格市,不久与父母搬到风景如画的新泽西州奥拉戴尔水库(Oradell Reservoir)附近居住。他年幼时因为有轻微的口吃,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在学校里甚至有着“独行侠”的称号。凯利八九岁的时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对观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著名鸟类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笔下的禽鸟插图给予他的印象至深。对自然和野生鸟类的细致观察与欣赏奠定了凯利一生的艺术道路。
凯利在学生时代即显露出一定的绘画天分,他17岁那年画的一张奥拉戴尔水库风景中就已经出现他后来在作品中使用的纯色(朱红)、硬边几何形(梯形)等元素。然而讲求实际的父母却不愿意花钱让他专修艺术,只勉强同意他前往布鲁克林的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应用艺术。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年仅20岁的凯利自愿从军入伍,却没有被派上前线,而是与不少有着艺术天分的年轻人一起被编入了时称“影子部队”(Ghost Army)的一个特别营,专门为美军以及其他盟军部队制作视觉伪装道具。二战军营中的视觉伪装设计训练为凯利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让他对形状、光影和色彩具有了敏锐的辨别力,对视觉形象的结构与解构也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此外,严酷的军旅生活,军事创作的严肃性更是培养了凯利下笔严谨的习惯。
战争结束以后,得益于美国政府对退伍军人的教育资助计划,凯利前往波士顿美术馆附属艺术学院就读。他在这期间的习作和创作都是具象风格的:肖像、自画像、人体、风景,等等,技巧臻于纯熟。然而,学校保守落后的教学方式让凯利很不满意。终于,凯利下定决心在1948年前往艺术之都巴黎求学。
巴黎之行释放了凯利,虽然他的法语不够流利,艺术的氛围却往往是无需语言解说的。无论是在异乡遇到的美国同胞约翰·凯奇(John Cage)的前卫音乐、梅西·卡宁翰(Merce Cunningham)的先锋舞蹈,还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让·阿尔普(Jean Arp)与抽象艺术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凯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艺术的养分。
马蒂斯与毕加索是凯利的精神领袖,分别作了他色彩与造型上的楷模。在巴黎期间,凯利探索了中世纪艺术、立体主义、野兽主义等多种风格,尝试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绘画(automatic drawing)——即绘画时不看画面,任由握笔的手随意移动画出形状;甚至对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印章上的篆书产生过兴趣,依样画葫芦地临摹字形并创作了油画作品《篆书》(Zhuan-Shu)(该作品现藏旧金山现代美术馆);而对印象派大师莫奈晚期作品的研习则直接启发了他从事大尺寸的创作。
波士顿美术馆美术学院的学习让凯利饱览了馆藏的杰出艺术作品并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在巴黎的五年才让凯利形成了真正的审美价值观。
不懈地探索,从量变到质变仅仅发生在一瞬间,凯利从摆脱具象形体的束缚到走向抽象艺术,不过几个月的时间。1949年,凯利创作出第一件抽象艺术作品《窗户,现代美术馆,巴黎》(Window, Museum of Modern Art, Paris),由两只画框拼接起来、黑白灰三色、几何形的绘画,灵感源于凯利经常流连的巴黎现代美术馆中的窗户,也不排除受到了杜尚在1920年以一扇框子漆了绿色、玻璃上蒙上黑色皮子的窗户创作的装置作品《新寡》(Fresh Widow)的影响。
自此,凯利不断地把他生活中所见的各种形象——树叶、水滴、花朵、风筝、日影、篱笆、电线、道路、建筑——归纳抽象、运用到创作中,捕捉瞬间的永恒。英国艺术史家西蒙·沙玛(Simon Schama)称凯利的作品是一种“感知的缘分:一片投影,一道反射,一个部分模糊的物体或形状——于是他从中截取了一个视觉的碎片”。1951年,巴黎的阿尔诺画廊(Galerie Arnaud)举办了凯利的第一个个人作品展览《凯利的绘画与浮雕》(Kelly Peintures et Reliefs)。展览后不久,凯利的经济资助花得所剩无几,是时候离开巴黎了。
回到美国之后,凯利的艺术生涯稳步获得提高,他的作品也更为纯粹、尺寸更大、造型更简练、色彩更少,剥离了繁琐的细节、尘世的樊篱,仅留下抽象的精神。
1960、70年代,凯利与纽约下城前卫艺术家一起书写了美国战后当代艺术史上重要的抽象艺术运动。他与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阿涅丝·马丁(AgnesMartin)、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等人是邻居也是朋友,互相欣赏与支持。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甚至在他抵达曼哈顿的第一年借钱给他交房租,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过,虽然与同时代的艺术家有着密切的互动,凯利的创作却始终独立于各种流派之外。
凯利的关于“发现而非创造”之独特风格
与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t)艺术家们不同,凯利并不强调在艺术作品中过度地表达个人感情。他向往没有留下名字的古代大师的作品,关注视觉形象本身而不是私人情绪的流露。
同样表现大的色块并经常直接用色彩来命名作品,凯利与同时代的马克·罗斯科截然相反:罗斯科的色彩细腻丰富,笔触变化微妙,以艺术家情感的流露感染观众,凯利则采用单色平涂、硬边造型、消除笔触的痕迹,似乎努力在作品中泯灭个人私情、减弱个人表现;两人同为美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在艺术的道路上却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图像……并非是一种诠释,一种对自然应当如何的带有偏见的观念,而是一种发现——一种对于事实意义的绝对的、与个人无关的承认。”凯利如是评价自己的艺术。
一生勤奋创作的凯利也乐善好施。1991年,他与伴侣、摄影家杰克·希尔(Jack Shear)成立了埃尔斯沃斯·凯利基金会(Ellsworth Kelly Foundation),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凯利的作品,为艺术史研究学者提供资料。2013年,凯利90岁生日之际,基金会又慷慨地捐出三十万美元,在凯利所生活的社区内六所公立学校建立了永久性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基金,为学生们提供艺术教育经费。
凯利永远活在当前,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创作”艺术品,而是“发现”生活中的视觉之美;他的任务即是把自然界已然存在的艺术发掘并展示出来。这当然是一种谦逊的、对造物之美带有敬畏的说法,但也体现了艺术家敏于观察、善于捕捉的过人特质。他曾说假如你放弃用脑思考,仅用眼睛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一种抽象性。
尽管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凯利的作品一眼看上去却一点也不深奥,有着“绝对的简单和清晰的形状”,鲜艳明快的色彩令普通观众也赏心悦目。凯利的艺术,堪比美国当代艺术史上一道绚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