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肖像时代的思考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浪潮近年来在国内外来势汹汹,如今似乎不知道一些科技界的热词就会被时代所抛离。而作为科技在艺术界的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也越来越能受到大众和藏家接受,在各大国际艺术展上,新媒体装置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吸睛亮点。
  讲到新媒体艺术,不可不提及的是美国艺术家Tony Oursler。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先驱和大师,1957年生于纽约、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的Tony Oursler早在80年代就开始尝试各种新兴媒介,跳脱出传统艺术媒介的概念,尝试在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表演、语言、音乐等媒介之间的交叉运用。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艺术机构所广泛认可和购藏,而且在市场上也受到藏家的青睐。Oursler长期关注人、科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最易辨识的作品形式即是将录像投影在固定的材质上,使得平面的材质迸发出生动的立体感,冲突且违和,带给观众新奇的感官刺激。除了一般的布偶、雕塑之外,Oursler还曾经利用树木、建筑墙面创作大型公共投影作品。


  Oursler对新媒体艺术的长期关注,也体现了美国一代人的时代印记。谈到为何会从早起的绘画转为关注新媒体,Oursler说自己生长在美国电视产业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影像、录像等科技产品是自小植根于心中的兴趣,而在加州艺术学院教授、概念艺术教父John Baldessari的教导下,更是激发出他对不同媒介的追求。还有不得不提到的是,Oursler还与日前不幸离世的摇滚大师David Bowie有着多年的友谊,互相影响。David Bowie 在66岁时发布自己时隔十年后的第一张专辑,而主打曲目《Where Are We Now?》的MV就是由Oursler导演的。影片中Oursler继续运用自己标志性的投影装置,将David Bowie的面部和自己妻子的面部投影在并置的布偶上,充满创新意味。
  当下在立木画廊香港空间的个展《PriV%te》中,Oursler延续了去年在纽约空间展览的议题,将目光聚焦于面部识别技术在社会中的运用,以及“大数据”给隐私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系列以人脸形象为主体的作品将面板的眼部或嘴部掏空以视频取代。视频中模特眼部和嘴部的表演以特写镜头循环播放,配合诡异的肤色和光线,呈现出极具戏剧感的张力。Oursler本次特别事先研究了画廊的建筑设计,为该空间特别创作了这一系列的7件作品。一踏入展览空间,挂于墙面和放置于画廊中心的一件件“人脸”作品仿佛在注视着观众,口中念念有词,不禁让人联想起电影《The Big Brother》(1984)中多个经典镜头以及那句“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台词。细看作品的表面,面板上蚀刻出的线条或是彩色的圆点,象征着面部识别系统的电脑算法中所用的基线特征,模拟电脑在识别人脸时的计算过程。Tony Oursler借此邀请观众得以一窥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生活的面部辨识技术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乃至监视、隐私、个人信息采集等更广泛的社会话题。


  人类的肖像长久以来一直被用以作为人类在社会中的索引条件,被认为是个人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在现如今社交媒体盛行、信息量巨大的“大数据”世代,每一个人在网络世界中被计算机算法分析,原本独一无二的面部特征也都可以被解码为一行行数字和简单的线条,甚至包括性格、行为习惯等这些原本无形的信息。个人的独特性湮灭在数字和标签里,成为可量化的工具,被行销和操控,更值得深思的是,每个人都似乎无法避免地出卖隐私和灵魂才能享受到新科技带来的好处,而这部分隐私和信息如何使用以及被谁使用也是Oursler多次在艺术作品和文章中提出的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Oursler更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作品提出了“新肖像”的概念,既是人类的“数字肖像”。自古以来,肖像、风景和静物是艺术的三大题材,而他提出的“数字肖像”是在当今科技时代对传统肖像在艺术史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升级。不同于传统肖像,“数字肖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积累变得会愈发强大,而相对地,人类本身则显得愈发弱小,最终这些被我们创造出来的科技会否最终成为束缚我们的牢笼?Oursler正是以这种以令人意外的影像和雕塑的组合,与观众生活中的共同经验相互呼应,巧妙地引起观者脱离传统的思维模式,思考自身和社会的联系,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3月,即使香港仍然阴雨绵绵,也浇不熄各地艺术爱好者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如果你刚好是中国的艺术从业者,随手刷一刷朋友圈,大概可以发现,平时散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不同城市的同行都汇集于此。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大概是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一年一度的大拜拜,不管作品有没有参展,所有艺术从业者都要赶来这个城市。不管是看作品、看人,还是被看,如果没有在朋友圈登上两张照片好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艺术圈的。巴塞
期刊
相比收藏家,人们熟知姚谦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歌词,我也不例外。但在与他经过一番深谈之后,我才发现真正有智慧的人,其爱好与才能,往往都是相通的。正如爱因斯坦拉得一手小提琴,达·芬奇也是一名科学巨匠一样,姚谦的涉猎十分广泛,他对于绘画和文字始终保持着初见时的那份热情。  当文化艺术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人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平和沉静。虽然因为行程的原因,我没有机会与姚谦面对面地交谈,但从字里行间中却依旧能
期刊
翟金录老人退休后,从邯郸到上海生活多年了。仲春时节,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以他收藏的瓷枕为主的“枕·梦——中华民族‘枕’文化藏品展”,别具一格。老人自家的百枕无忧斋,光是青花枕就收藏有120方,其中不乏清代磁州窑大师王凌云、赵七珍、石泉、小川等人的作品。  尽管展期从3月19日到5月10日,然而仍有人意犹未尽。纺织博物馆的丁修勇先生告诉我,有不少朋友来了又来,之后还带朋友来。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
期刊
旅行的艺术家把远方凝固在眼前,中国传统画家把眼中的山水化作胸中的山水,创作了宫廷画里的金碧山水和文人画中的隐逸山水。旅行的艺术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者,日本遣唐使旅行到了中国之后,使团中的艺术家学习了中国的园林、书画、寺庙,甚至模仿了长安和洛阳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复制了一座京都城。旅行的艺术家把旅途中的恐慌和不安化为创作的动力,推动了美国超现实主义的滥觞……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旅行改变了历代
期刊
姚谦是音乐圈内资深的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他的收藏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起初只是单纯地因为自己长久以来有着这方面的爱好与阅读,但当有了一点经济能力之后,他又觉得把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放在私生活领域,似乎成为了一种自我肯定。  用艺术来看待世界  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但据说他所收藏的名家画作不少,除了巴黎印象派画家外,也不乏一些今天在艺术圈里“一作难求”的艺术家作品。姚谦曾在书中写到过自己这个爱好
期刊
在说具体搭配之前,首先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虽然挂画是常见的装饰墙面的方法,但很多人对在洗手间挂画却顾虑重重——那里常常水汽氤氲比较潮湿,会不会对画作有伤害?  在挂画之前,要做好洗手间的防潮工作,干湿分离,注意通风。所谓干湿分离,就是将洗手间里的干燥空间(马桶、洗脸盆)与潮湿空间(淋浴区)的区域分离。通过空间的划分和使用适当的隔断,将洗手间一分为二。你可以选用便宜又好装的浴帘,或者不影响光线的半
期刊
去年12月在飞往维也纳的航班上看了一部同名纪录片《Amy Winehouse》,碎片式的镜头把她短暂的一生拼接在一起,看得我泪流满面。因为我喜欢她的音乐。片中当她一个人躲在圣卢西亚岛电话求助她爸爸时,他爸爸带着媒体浩浩荡荡地去到圣卢西亚岛,她没有隐私,她所有的不堪与邋遢的造型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只因她爱上了一个渣男,一个让她沉迷在毒品里的渣男,27岁的某一天,她像划过天空的烟花一样永远地在人世间
期刊
去年年末,正当苏富比裁员5%的新闻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这家上市公司的CFO突然辞职了,带走了375万美元的现金补偿,同时带走的还包括26261股业绩股和14517股限制股,以及2015年的年终奖。苏富比在2015年12月17日收盘的时候公布了这条消息,截至目前股价没有明显波动,仍在近年来其股价的最低点徘徊。  苏富比管理层动荡之源头  Patrick McClymont担任苏富比CFO已经两年,他
期刊
见到好画犹如见到美人,难免会多看几眼,如果可能,还希望可以细细品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王荣铸的画精致、典雅、清丽、亮泽而不刺眼,夺目而不浮躁,着实地令人赏心悦目。他以细腻的笔触、炫丽的色彩所传达出来的精美去感染人们的心绪,让人享受到一种美。说真的,现在画这种画的人不多了,这不仅非常累人,并且吃力还不一定讨好。精描细绘,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于精湛,竭力追求于完美,而一旦显露刻板,陷入流弊,非但前
期刊
1月10日,被誉为“世界摇滚史上传奇人物之一”的英国著名摇滚乐家大卫·鲍伊(David Bowie)在经历了与癌症抗争的18个月后不幸离世,享年69岁。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全世界粉丝的哀悼和惋惜。作为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自上世纪60年代正式出道后,大卫·鲍伊的音乐风格就一直影响着世界当代摇滚乐坛及流行乐。  天才的身上永远充满着惊喜,正如他最著名的标签“摇滚变色龙”一样,大卫·鲍伊一生所涉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