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些错误总会反复出现,而教梅州,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对易错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一些干预的策略,以减少错误的产生,保障学生长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本文笔者对初中数学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点;诱导出错;类比训练;设疑思辨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虽然教学过程很顺利,学生能够“听懂”,但没有“学会”,导致课后却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师虽然在课余时间找学生进行补救,但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会陷入死循环,这种循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秩序,使他们对课上学习产生一种懈怠情绪,还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以科学的观念看待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找到学生学习的易错点,并提前干预,以调整教学策略,保障干预的有效性。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作为切入点,从“诱导出错、类比训练、设疑思辨”三个方面对易错点的提前干预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诱导出错,加深知识记忆
初中数学知识不同于小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还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或者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式,导致解决问题时,产生不了思维的起伏,领会新知识的程度不明显,在解决问题时,出现思维的偏差,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预设学生思维的矛盾,并运用这一特点,诱导学生出错,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发现错误,对比正误,加深了对知识的有意识记,还能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灵活掌握新知识。
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笔者首先以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复习旧知识,出示问题:“3×3×3”,学生回忆旧知识,并结合原有认知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出33,随后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台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工作102秒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笔者给出的答案为:“1012×102=1024”,进而总结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为:“am×an=amn”,有些学生表示赞同,但部分学生表示用1012×102得到1024,提出了质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说出1012和102的本质,再通过引导学生研究以上案例,学生发现错误,并更正为am×an=a(m+n),因此,诱导学生出错,不仅减少学生认知错误的偏差,还加强了学生对同底数幂乘法的理解。
二、类比训练,完善知识体系
由于初中生知觉整体性还未完全成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马虎”产生结果的不正确性,其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阅读问题能力较为薄弱,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注重类比训练,使学生从相似问题中找出每个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这样不仅提前干预了学生易错之处,还提升了学生阅读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以“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为例,提出两个问题:“一家服装厂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进库两件衣服并同时卖出,其中一件盈亏百分之二十五,一件衣服盈利百分之二十五,卖这两件衣服是盈亏还是盈利?”学生根据固有的思维,首先产生感性认识,认为既没亏损也没盈利,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一家服装厂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了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亏百分之二十五,一件衣服盈利百分之二十五,卖这两件衣服是盈亏还是盈利?”有些学生还是认为既没亏损也没盈利,于是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两件衣服的售价,再次比较两个例题的区别,学生发现应找到两件衣服的进价,并与售价相比较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看待问题的严谨性,还完善了学生理性认知的结构。
三、设疑思辨,实现学有所思
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依赖教师的思维方式,导致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师应将教学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此外,学生在展示自己思维的过程中,则暴露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引导矫正,恰恰也是干预的途径之一。
以“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对简单方程有了一定的解法,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法则,以设置练习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笔者出示一系列问题,如:“5-x=7;3x+2=4x;8x=2x-7;”,由學生独立完成,并督促学生以验算的方式检查自己所得结果的正误,拓展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验算后,等式不成立,笔者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找出错误之处,如:“8x=2x-7,移项时,符号并没有改变”,通过学生思考的过程,他们发现了自己存在的思维漏洞,为接下来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提前干预是学生出错之前,教师采取的一种干预预措,这种方式强调行动研究,发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应重视提前干预的过程,并采取多种措施,以使易错点的干预效果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王柳花.初中数学易错点提前干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9(5).
[2]杨敏.初中数学易错点预防研究[J].新课程(中),2019(4).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点;诱导出错;类比训练;设疑思辨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虽然教学过程很顺利,学生能够“听懂”,但没有“学会”,导致课后却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师虽然在课余时间找学生进行补救,但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会陷入死循环,这种循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秩序,使他们对课上学习产生一种懈怠情绪,还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以科学的观念看待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找到学生学习的易错点,并提前干预,以调整教学策略,保障干预的有效性。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作为切入点,从“诱导出错、类比训练、设疑思辨”三个方面对易错点的提前干预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诱导出错,加深知识记忆
初中数学知识不同于小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还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或者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式,导致解决问题时,产生不了思维的起伏,领会新知识的程度不明显,在解决问题时,出现思维的偏差,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预设学生思维的矛盾,并运用这一特点,诱导学生出错,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发现错误,对比正误,加深了对知识的有意识记,还能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灵活掌握新知识。
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笔者首先以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复习旧知识,出示问题:“3×3×3”,学生回忆旧知识,并结合原有认知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出33,随后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台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工作102秒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笔者给出的答案为:“1012×102=1024”,进而总结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为:“am×an=amn”,有些学生表示赞同,但部分学生表示用1012×102得到1024,提出了质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说出1012和102的本质,再通过引导学生研究以上案例,学生发现错误,并更正为am×an=a(m+n),因此,诱导学生出错,不仅减少学生认知错误的偏差,还加强了学生对同底数幂乘法的理解。
二、类比训练,完善知识体系
由于初中生知觉整体性还未完全成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马虎”产生结果的不正确性,其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阅读问题能力较为薄弱,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注重类比训练,使学生从相似问题中找出每个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这样不仅提前干预了学生易错之处,还提升了学生阅读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以“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为例,提出两个问题:“一家服装厂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进库两件衣服并同时卖出,其中一件盈亏百分之二十五,一件衣服盈利百分之二十五,卖这两件衣服是盈亏还是盈利?”学生根据固有的思维,首先产生感性认识,认为既没亏损也没盈利,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一家服装厂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了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亏百分之二十五,一件衣服盈利百分之二十五,卖这两件衣服是盈亏还是盈利?”有些学生还是认为既没亏损也没盈利,于是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两件衣服的售价,再次比较两个例题的区别,学生发现应找到两件衣服的进价,并与售价相比较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看待问题的严谨性,还完善了学生理性认知的结构。
三、设疑思辨,实现学有所思
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依赖教师的思维方式,导致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师应将教学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此外,学生在展示自己思维的过程中,则暴露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引导矫正,恰恰也是干预的途径之一。
以“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对简单方程有了一定的解法,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法则,以设置练习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笔者出示一系列问题,如:“5-x=7;3x+2=4x;8x=2x-7;”,由學生独立完成,并督促学生以验算的方式检查自己所得结果的正误,拓展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验算后,等式不成立,笔者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找出错误之处,如:“8x=2x-7,移项时,符号并没有改变”,通过学生思考的过程,他们发现了自己存在的思维漏洞,为接下来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提前干预是学生出错之前,教师采取的一种干预预措,这种方式强调行动研究,发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应重视提前干预的过程,并采取多种措施,以使易错点的干预效果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王柳花.初中数学易错点提前干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9(5).
[2]杨敏.初中数学易错点预防研究[J].新课程(中),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