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让他们切实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帮助他们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何为数学素养?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没有教育就没有教养,素养是通过教育习得的教养。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984)上就提出了数学素养。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品格和能力,是每个公民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数学活动能力。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那时开始,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由他主篇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对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界定: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二、增强素养渗透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可以促进人的思维发展。小学数学知识中的许多数学思想、法则和规律都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直接显示出生活的意义。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因此,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培养数学意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形成科学的直觉。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地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如二年级数学下册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和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口算,这样就初步建立了数感和符号感。
在数学中我们要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办法,渗透核心素养,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培养模型思想,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它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当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规律后,提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时,很多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这时候教师要重点提出a b=b a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a和b可以是哪些数,这样既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算定律的形式表达,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
又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建立面积计算公式这个数学模型,我们先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探究图形面积,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得出结论:当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时,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用公式表示:S=ah。
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注重渗透这些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并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培养应用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因为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实际中,所以课堂教学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估算”,它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它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得到大致的结果,有的是很难算出准确的数据,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估算一个操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准备到商场买东西时大概要带多少钱?一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概有多少平方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杜威曾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这就是探究性学习。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圆的周长》过程中,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的环节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让学生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最后得出结论,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圆的周长由圆的直径长短决定。
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数学素养的渗透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4]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7、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何为数学素养?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没有教育就没有教养,素养是通过教育习得的教养。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984)上就提出了数学素养。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品格和能力,是每个公民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数学活动能力。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那时开始,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由他主篇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对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界定: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二、增强素养渗透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可以促进人的思维发展。小学数学知识中的许多数学思想、法则和规律都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直接显示出生活的意义。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因此,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培养数学意识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形成科学的直觉。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地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如二年级数学下册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将农村与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和城市学生来到农村后的所见所闻及生活体验。在这些生活素材中学生能用万以内的数描述具体的事物,能进行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口算,这样就初步建立了数感和符号感。
在数学中我们要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办法,渗透核心素养,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培养模型思想,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它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当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规律后,提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时,很多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这时候教师要重点提出a b=b a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a和b可以是哪些数,这样既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算定律的形式表达,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
又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建立面积计算公式这个数学模型,我们先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探究图形面积,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得出结论:当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时,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用公式表示:S=ah。
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注重渗透这些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并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培养应用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因为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实际中,所以课堂教学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估算”,它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它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得到大致的结果,有的是很难算出准确的数据,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估算一个操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准备到商场买东西时大概要带多少钱?一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概有多少平方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杜威曾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这就是探究性学习。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圆的周长》过程中,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的环节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让学生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最后得出结论,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圆的周长由圆的直径长短决定。
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数学素养的渗透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4]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