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突出中国特色,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使用“95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新话语和新方式,用互联网新平台抢占意识形态主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心灵。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国气质,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在“大思政”格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亟需认清的重要问题。
一、突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
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必要性、科学性和正确性。我们应该保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指引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方向,能动地将其转化成为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1.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迫切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首要解决的就是真懂真信的问题。信是仰的基础,懂是信的前提。只有真正领会、感知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加坚定信仰。
2.明晰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人的引领性。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推进密切相关,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引领作用显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全面提升理论素养。
二、注重精神引领的必要路径: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和其他各类课程存在理论性和专业性的差异,但是任何课程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价值,都承担着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使大学各门类课程既传递知识,又在授课过程中深化理想信念以及责任担当教育。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之一,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大学生只有精神健康,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坚守精神追求,奉行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个人信念同社会需要、人民利益相一致的原则,青年人的内心世界才会无比充实,今后才会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强化责任担当教育。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自己的品质,牢记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将“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在全程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强化问题导向的关键要点:改革创新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传播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校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也面临着碎片化信息充斥思想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主要途径,对新常态下大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增进思政课话体系的建设,需要的是思政工作者扎根于实践当中,在课堂上完成话语体系的转换,让学生充分地吸收理论知识、升华思想、净化灵魂。
1.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将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将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基点要落在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上。贯穿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2.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传统课堂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把信息网络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理论学习的新空间、舆论引导的新阵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新时代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互联网作为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结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关键之处在于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成为勇担当敢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哲学[N].人民日报,2018
[2]冯鹏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N].学习时报,2017
[3]刘曙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作者简介:徐健,男,辽宁朝阳人,法学博士,副教授,大连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系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2017—2018年度青年项目“新时代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研究”(2017GXDJ-D002);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2017—2018年度课题“乡镇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以大连市为例”(2017dlskyb239)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国气质,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在“大思政”格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亟需认清的重要问题。
一、突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
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必要性、科学性和正确性。我们应该保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指引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方向,能动地将其转化成为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1.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迫切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首要解决的就是真懂真信的问题。信是仰的基础,懂是信的前提。只有真正领会、感知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加坚定信仰。
2.明晰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人的引领性。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推进密切相关,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引领作用显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全面提升理论素养。
二、注重精神引领的必要路径: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和其他各类课程存在理论性和专业性的差异,但是任何课程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价值,都承担着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功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使大学各门类课程既传递知识,又在授课过程中深化理想信念以及责任担当教育。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之一,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大学生只有精神健康,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坚守精神追求,奉行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个人信念同社会需要、人民利益相一致的原则,青年人的内心世界才会无比充实,今后才会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强化责任担当教育。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自己的品质,牢记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将“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在全程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三、强化问题导向的关键要点:改革创新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传播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高校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也面临着碎片化信息充斥思想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主要途径,对新常态下大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增进思政课话体系的建设,需要的是思政工作者扎根于实践当中,在课堂上完成话语体系的转换,让学生充分地吸收理论知识、升华思想、净化灵魂。
1.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将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将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基点要落在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上。贯穿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2.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传统课堂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把信息网络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理论学习的新空间、舆论引导的新阵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新时代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互联网作为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结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关键之处在于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成为勇担当敢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哲学[N].人民日报,2018
[2]冯鹏志.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N].学习时报,2017
[3]刘曙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作者简介:徐健,男,辽宁朝阳人,法学博士,副教授,大连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本文系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2017—2018年度青年项目“新时代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研究”(2017GXDJ-D002);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2017—2018年度课题“乡镇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以大连市为例”(2017dlskyb23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