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1947-),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校长(2007年至今)。福斯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是自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哈佛校长。福斯特1947年出生于纽约,1968年毕业于布林莫尔学院历史系,接着她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历史硕士学位,1975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同年起留校任教。2001年,福斯特进入哈佛大学,担任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首任院长。2007年7月1日,哈佛董事会决定任命福斯特为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福斯特是一位研究美国南方战前历史和美国内战历史的专家,其著作《创造之母:美国内战南方蓄奴州妇女》在1997年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美国题材年度非小说类最佳著作“弗朗西斯·帕克孟奖”。她的近著《苦难的共和国:死亡与美国内战》在2009年荣获“国家图书奖”和“班克罗夫特奖”。文章由本刊特约译者杨勇根据哈佛大学网站公布的英文演讲稿翻译而成,标题系本刊所加。
关键词:哈佛大学;毕业演讲;变革世界;大学挑战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4-0015-03
尊敬的各位来宾,哈佛的教职员工、校友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庆祝2011届同学们胜利毕业,也欢迎你们加入到哈佛大学校友的行列。对于这些刚获得人生中第一个学位的同学们,我和你们有种特殊的情感,当你们进校的时候,我刚好接任哈佛大学校长,我与你们共同走过了4年。过去的4年里,世界风云变幻,从金融危机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总统竞选,再到“阿拉伯之春”,还有地震、海啸、龙卷风带来的灾难,等等。你们面临的选择和当前的处境,与2007年刚入校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希望并且确信,通过4年来在哈佛大学所学和所经历的,你们各方面素质都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你们有能力来面对一切。
你们的毕业对我来说也是个里程碑,它提示我哈佛大学建校已经375年。我也在反思这4年对大学意味着什么。知识对经济、对社会和对个人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大学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应该做些什么?
对个人来说,教育从未如此重要。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阴霾笼罩下,拥有大学学历人群的失业率不到那些只拥有高中学历人群失业率的一半;同样,那些拥有学士学位人群的平均收入是拥有高中学历人群平均收入的1.5倍,而拥有博士或专业学位人群的平均收入是拥有高中学历人群平均收入的2倍左右。更何况教育带来的收益远不止经济层面。我相信,经历过类似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育,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这些能力可以引导他们前行。
教育不仅关乎个人收入和个人成长,更关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共同的利益。在过去的4年,哈佛大学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履行我们的职责。“我们教育学生如何区分信息与智慧,如何面对世界上各种挑战,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创造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情况下理解当下,同时又为未来作准备。”
然而,在变革的世界中,大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众多因素都在改变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学费已经成为众多美国家庭的包袱。在教育对个人来说如此重要的今天,迅速增长的大学学费却使学生更加难以进入大学。让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也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哈佛,我们采取一系列的财政保障措施,来确保那些有天赋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而不能进入哈佛学习,这也是哈佛大学能一直保持卓越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今年,超过60%的本科生获得哈佛大学经济资助,每个家庭平均只需要支付1.15万美元,这其中包含学杂费、餐费和住宿费。我们学生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进入哈佛,但通过我们提供的资助,他们得以进入哈佛学习。比如去年,近20%的大一新生都来自那些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家庭。我们想吸引和投资于那些最有天赋的学生,使他们通过在哈佛的学习,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我们的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也认识到资助的必要性,以保证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多地考虑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而不只是考虑偿还助学贷款。比如,哈佛肯尼迪学院把增加学生经济资助的工作放到首位;哈佛医学院也加大了财政资助力度,该院目前70%以上的学生都获得了经济资助。
与许多美国家庭一样,许多美国高等院校也面临着严峻的财政挑战,就连一流的公立大学都面临政府减少财政拨款的压力。在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提议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减半;在加利福利亚州,如果政府减少资助,加州大学的学费将可能在之前基础上再增加32%;一些国会议员也提议,减少对学生的财政资助,压缩政府对哈佛大学及其他一流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财政拨款。
与此相反,很多国家却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在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是十年前的4倍;在印度,大学入学率在过去十年中翻了近1倍,并且计划到2020年再翻一番。这些国家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华盛顿还处在有关国家优先发展项目和减少财政赤字的论战中时,我们应该把上述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案例提供给他们。大学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所在,大学能挖掘经济潜力,提升经济活力;科技研发能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作岗位,改善人们生活。高等教育在其知识贡献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越工具和技术层面,她是想象力、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动机,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去年到中国访问时,遇到许多中国高校校长,他们没有跟我探讨学校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理工教育问题,而是与我探讨通识教育以及具体实施情况。他们认为,通识教育模式应在全球教育系统受到很高评价并广泛实施。今年,清华大学借鉴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正义”课程的案例,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新课程,桑德尔教授上周刚从清华大学授课回来。同这些中国大学校长接触之后,让我更加确定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领先的,通识教育模式是令人羡慕的,成就是显著的。它创造了知识,并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我们教育要保持领先地位,需要得到政府及整个社会的支持,这样才可以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
大学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全球化和国际化。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提出“世界是平的”这个著名观点。他在其著作中指出,思想和经济已经没有国界,他特别强调知识是全球的,而社会、文化和信仰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即使世界是平的,但全球的社会、文化和信仰等绝对不是同一的,所以大学要包容不同的思想并面向全球学生提供求学的机会,同时也需要努力促进和加强不同文化、不同历史和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对学生学习语言时所表现出的兴趣,我常常感到震惊,这些学生知道他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并在为这个时代作准备。哈佛大学目前提供近80种语言课程。你们当中有个女生曾和我分享学习中文的经历,以及她在国外旅行时使用中文,通过语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事情。她说:“当你学习使用外语的时候,他们都感到很惊讶,我的中文让他们很吃惊。当你使用他们的语言时,你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她最后说到:“我们与其他国家的青年一同生活在这个休戚相关的世界,我们是全球化的一代。”
在过去4年中,哈佛前所未有地与世界接轨,世界也在拥抱哈佛。作为哈佛校长,我出访过全球五大洲,接触了遍布世界各地的5万多名哈佛校友。这些哈佛毕业生率先致力于当地各种问题的研究,从博茨瓦纳的艾滋病,到智利的学前教育,再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及中国的灾难应对,等等。我们刚成立的哈佛上海中心,以及其他14个哈佛海外办事处,共同增强了哈佛师生与世界的联系。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启动了全校范围的中国基金会,成立了南亚研究所,加强了非洲研究中心的实力,最近又获得了国家资源中心第六号认证。2003年以来,我校到海外留学的本科生人数翻了1倍。哈佛设计学院的工作室,既有分布在巴西圣保罗的贫民窟,也有孟买的小镇。在医药及公共卫生的临床研究方面,哈佛大学涉及的研究领域有西伯利亚的肺结核问题,也有斐济的青少年健康问题等。
在剑桥镇,我们的教学融合了更广泛的国际视野。例如,法学院对国际法学研究有了新的要求;在商学院,所有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明年起都要开始接受国际化浸入式教学,而在该院的案例研究中,40%的案例都具有国际视角。这都得益于哈佛大学日益增长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教师和学生,其中哈佛大学国际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0%。
然而并非只有知识是无国界的,全球最尖锐的难题及挑战也是无国界的,正是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学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源泉和动力所在,不管是经济增长、世界卫生、城市可持续发展、个人隐私及安全,还是治疗学等问题。在这里,我借用哈佛商学院使命宣言里的一句话,那就是哈佛的师生们期望通过创造和传播知识来“使这个世界变得不同”。
我们已经日益明白,新知识的创造,除了要和世界接轨,还需要通过跨学科来实现。我经常提到“同一所大学”(one university)这个概念,当我们把整个哈佛以跨学院、跨领域的强大力量团结起来,就可以获得显著成效。这可以体现在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不论是大一新生,还是资深教授。我们新成立的哈佛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研究所有250多名哈佛教职员工,研究方向包括从海地及智利的震后反应,到如何减少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个研究所里,我们已经建立了学生第二课堂,全校已有1 000多名学生在该课堂选修课程、实习或者参与其他相关活动。与此类似,哈佛环境研究中心汇聚了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100多位教职员工,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法学、工程学、历史学、地球科学、医学、健康策略及商学,师生共同致力于探寻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碳的获取和封存、墨西哥海湾原油泄漏事件给环境监管体制带来的反思等问题。
这也是我要提到的大学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创新。在高等教育起到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创新会在更大范围内对社会产生影响。在哈佛,全校师生通过全新的跨学科的方式共同努力,创造出很多奇妙的东西。例如从可吸入式巧克力,到可吸入式肺结核疫苗;有学生还发明出可以给整个村庄提供照明的足球;商学院的学生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医学院的实验结果也改变了对于衰老的认识,并已经在老鼠实验上得到证实;教育学院院长创建了在教育领导领域内的一个新的学位——教育领导学博士学位,他被认为是该领域最著名的改革者之一,这个专业的博士生接受商学院、肯尼迪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的课程教育,获得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们将引领美国学校教育的变革。所以,新思维以及让这些新思维应用于更广泛领域的新方法,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新的精髓所在。
同时,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哈佛大学在如何治理学校上也进行了多项改革。我们变革了350年来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扩大和增强了哈佛董事会;我们也变革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图书馆机制,这对教学起关键性作用;今年也是我们成功实施本科生新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们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我们正在探索采用新的技术和合作方式改进教学;我们把艺术课程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在艺术学上还是在工程学上,“创造”行为是创新性学习的重点所在;我们还将在下学期开设一个创新实验室,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建立跨学科知识点的联系及和当地企业的合作。
也许每代人都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也许在很多类似于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都听过类似今天的讲话。但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面临挑战的程度,知识的力量,包括大学的力量,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哈佛大学必须勇于承担这些责任,对你们、对哈佛校友、对这个世界,我们都肩负着责任。大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大学也是汇聚卓越创新者的一个家园。通过大学,我们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全人类在不久的将来过上和平、繁荣和有意义的生活。
编辑:张力玮
关键词:哈佛大学;毕业演讲;变革世界;大学挑战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4-0015-03
尊敬的各位来宾,哈佛的教职员工、校友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庆祝2011届同学们胜利毕业,也欢迎你们加入到哈佛大学校友的行列。对于这些刚获得人生中第一个学位的同学们,我和你们有种特殊的情感,当你们进校的时候,我刚好接任哈佛大学校长,我与你们共同走过了4年。过去的4年里,世界风云变幻,从金融危机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总统竞选,再到“阿拉伯之春”,还有地震、海啸、龙卷风带来的灾难,等等。你们面临的选择和当前的处境,与2007年刚入校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希望并且确信,通过4年来在哈佛大学所学和所经历的,你们各方面素质都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你们有能力来面对一切。
你们的毕业对我来说也是个里程碑,它提示我哈佛大学建校已经375年。我也在反思这4年对大学意味着什么。知识对经济、对社会和对个人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大学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应该做些什么?
对个人来说,教育从未如此重要。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阴霾笼罩下,拥有大学学历人群的失业率不到那些只拥有高中学历人群失业率的一半;同样,那些拥有学士学位人群的平均收入是拥有高中学历人群平均收入的1.5倍,而拥有博士或专业学位人群的平均收入是拥有高中学历人群平均收入的2倍左右。更何况教育带来的收益远不止经济层面。我相信,经历过类似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育,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辨别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这些能力可以引导他们前行。
教育不仅关乎个人收入和个人成长,更关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共同的利益。在过去的4年,哈佛大学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履行我们的职责。“我们教育学生如何区分信息与智慧,如何面对世界上各种挑战,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创造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情况下理解当下,同时又为未来作准备。”
然而,在变革的世界中,大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众多因素都在改变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学费已经成为众多美国家庭的包袱。在教育对个人来说如此重要的今天,迅速增长的大学学费却使学生更加难以进入大学。让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也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哈佛,我们采取一系列的财政保障措施,来确保那些有天赋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而不能进入哈佛学习,这也是哈佛大学能一直保持卓越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今年,超过60%的本科生获得哈佛大学经济资助,每个家庭平均只需要支付1.15万美元,这其中包含学杂费、餐费和住宿费。我们学生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进入哈佛,但通过我们提供的资助,他们得以进入哈佛学习。比如去年,近20%的大一新生都来自那些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家庭。我们想吸引和投资于那些最有天赋的学生,使他们通过在哈佛的学习,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我们的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也认识到资助的必要性,以保证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多地考虑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而不只是考虑偿还助学贷款。比如,哈佛肯尼迪学院把增加学生经济资助的工作放到首位;哈佛医学院也加大了财政资助力度,该院目前70%以上的学生都获得了经济资助。
与许多美国家庭一样,许多美国高等院校也面临着严峻的财政挑战,就连一流的公立大学都面临政府减少财政拨款的压力。在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提议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减半;在加利福利亚州,如果政府减少资助,加州大学的学费将可能在之前基础上再增加32%;一些国会议员也提议,减少对学生的财政资助,压缩政府对哈佛大学及其他一流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财政拨款。
与此相反,很多国家却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在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是十年前的4倍;在印度,大学入学率在过去十年中翻了近1倍,并且计划到2020年再翻一番。这些国家认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华盛顿还处在有关国家优先发展项目和减少财政赤字的论战中时,我们应该把上述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案例提供给他们。大学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所在,大学能挖掘经济潜力,提升经济活力;科技研发能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作岗位,改善人们生活。高等教育在其知识贡献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越工具和技术层面,她是想象力、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动机,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去年到中国访问时,遇到许多中国高校校长,他们没有跟我探讨学校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的理工教育问题,而是与我探讨通识教育以及具体实施情况。他们认为,通识教育模式应在全球教育系统受到很高评价并广泛实施。今年,清华大学借鉴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正义”课程的案例,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一门“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新课程,桑德尔教授上周刚从清华大学授课回来。同这些中国大学校长接触之后,让我更加确定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领先的,通识教育模式是令人羡慕的,成就是显著的。它创造了知识,并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我们教育要保持领先地位,需要得到政府及整个社会的支持,这样才可以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
大学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全球化和国际化。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提出“世界是平的”这个著名观点。他在其著作中指出,思想和经济已经没有国界,他特别强调知识是全球的,而社会、文化和信仰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即使世界是平的,但全球的社会、文化和信仰等绝对不是同一的,所以大学要包容不同的思想并面向全球学生提供求学的机会,同时也需要努力促进和加强不同文化、不同历史和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对学生学习语言时所表现出的兴趣,我常常感到震惊,这些学生知道他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并在为这个时代作准备。哈佛大学目前提供近80种语言课程。你们当中有个女生曾和我分享学习中文的经历,以及她在国外旅行时使用中文,通过语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事情。她说:“当你学习使用外语的时候,他们都感到很惊讶,我的中文让他们很吃惊。当你使用他们的语言时,你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她最后说到:“我们与其他国家的青年一同生活在这个休戚相关的世界,我们是全球化的一代。”
在过去4年中,哈佛前所未有地与世界接轨,世界也在拥抱哈佛。作为哈佛校长,我出访过全球五大洲,接触了遍布世界各地的5万多名哈佛校友。这些哈佛毕业生率先致力于当地各种问题的研究,从博茨瓦纳的艾滋病,到智利的学前教育,再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及中国的灾难应对,等等。我们刚成立的哈佛上海中心,以及其他14个哈佛海外办事处,共同增强了哈佛师生与世界的联系。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启动了全校范围的中国基金会,成立了南亚研究所,加强了非洲研究中心的实力,最近又获得了国家资源中心第六号认证。2003年以来,我校到海外留学的本科生人数翻了1倍。哈佛设计学院的工作室,既有分布在巴西圣保罗的贫民窟,也有孟买的小镇。在医药及公共卫生的临床研究方面,哈佛大学涉及的研究领域有西伯利亚的肺结核问题,也有斐济的青少年健康问题等。
在剑桥镇,我们的教学融合了更广泛的国际视野。例如,法学院对国际法学研究有了新的要求;在商学院,所有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明年起都要开始接受国际化浸入式教学,而在该院的案例研究中,40%的案例都具有国际视角。这都得益于哈佛大学日益增长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教师和学生,其中哈佛大学国际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0%。
然而并非只有知识是无国界的,全球最尖锐的难题及挑战也是无国界的,正是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学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源泉和动力所在,不管是经济增长、世界卫生、城市可持续发展、个人隐私及安全,还是治疗学等问题。在这里,我借用哈佛商学院使命宣言里的一句话,那就是哈佛的师生们期望通过创造和传播知识来“使这个世界变得不同”。
我们已经日益明白,新知识的创造,除了要和世界接轨,还需要通过跨学科来实现。我经常提到“同一所大学”(one university)这个概念,当我们把整个哈佛以跨学院、跨领域的强大力量团结起来,就可以获得显著成效。这可以体现在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不论是大一新生,还是资深教授。我们新成立的哈佛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研究所有250多名哈佛教职员工,研究方向包括从海地及智利的震后反应,到如何减少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个研究所里,我们已经建立了学生第二课堂,全校已有1 000多名学生在该课堂选修课程、实习或者参与其他相关活动。与此类似,哈佛环境研究中心汇聚了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100多位教职员工,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法学、工程学、历史学、地球科学、医学、健康策略及商学,师生共同致力于探寻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碳的获取和封存、墨西哥海湾原油泄漏事件给环境监管体制带来的反思等问题。
这也是我要提到的大学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创新。在高等教育起到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创新会在更大范围内对社会产生影响。在哈佛,全校师生通过全新的跨学科的方式共同努力,创造出很多奇妙的东西。例如从可吸入式巧克力,到可吸入式肺结核疫苗;有学生还发明出可以给整个村庄提供照明的足球;商学院的学生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医学院的实验结果也改变了对于衰老的认识,并已经在老鼠实验上得到证实;教育学院院长创建了在教育领导领域内的一个新的学位——教育领导学博士学位,他被认为是该领域最著名的改革者之一,这个专业的博士生接受商学院、肯尼迪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的课程教育,获得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们将引领美国学校教育的变革。所以,新思维以及让这些新思维应用于更广泛领域的新方法,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新的精髓所在。
同时,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哈佛大学在如何治理学校上也进行了多项改革。我们变革了350年来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扩大和增强了哈佛董事会;我们也变革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图书馆机制,这对教学起关键性作用;今年也是我们成功实施本科生新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们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我们正在探索采用新的技术和合作方式改进教学;我们把艺术课程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在艺术学上还是在工程学上,“创造”行为是创新性学习的重点所在;我们还将在下学期开设一个创新实验室,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建立跨学科知识点的联系及和当地企业的合作。
也许每代人都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也许在很多类似于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都听过类似今天的讲话。但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面临挑战的程度,知识的力量,包括大学的力量,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哈佛大学必须勇于承担这些责任,对你们、对哈佛校友、对这个世界,我们都肩负着责任。大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大学也是汇聚卓越创新者的一个家园。通过大学,我们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全人类在不久的将来过上和平、繁荣和有意义的生活。
编辑:张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