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教学对初、高中衔接数学兴趣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许多学生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秀,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不适应,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调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
  1.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工夫,再加上高中的课堂容量十分大,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不可能每一个题型都叫学生到黑板上演练,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
  2.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一新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许多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听懂,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总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这些要求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来说难度很大,因而大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基于以上的问题背景,本人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觉得在高一数学初始教学可以加强类比这一数学思想的应用,主要作用如下:1.类比的实质是从模型到原型的转移,通过模型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觉。这一点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对接比较紧密,可以为学生适应高中教学方法提供缓冲的机会。2.类比教学法在教学中不仅能突出问题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在教授新知识时,概念类比,理解本质辩异同
  在数学教材中,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这些新知识中多少都会带有旧知识的痕迹。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经常联系旧知识,创造条件进行类比,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养成学生积极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进行“二面角”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和“角”的概念进行类比分析。在数学上,角的定义为:从一个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而二面角的定义为: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角的构成是:射线——点——射线;而二面角的构成是:半平面——直线——半平面。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和二面角的定义、构成以及图形结构之间非常类似,而学生通过对这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联想,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并且掌握二面角的概念。
  二、在区分易混乱知识时,运用类比,讲究学法求效率
  在进行知识或者概念的整合时,通过类比推理就可以很好地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和归纳。例如在进行向量的教学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各种共线向量、空间向量以及平面向量的理解,特别是对于这三个向量定理之间关系的区分上比较困难,很容易产生混乱。而应用类比的方法,可让学生先理解共线向量的定理以及其运算,再推广到平面向量,进而推广到空间向量,让学生很好地体验到数学学习在结构上所具有的一种和谐性,并领悟到研究数学的思想模式,从而感受到数学思维对于学习数学的作用,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教学时,我们发现这两个数列的定义以及性质等方面都比较相似,因此可利用类比将这两个数列联系起来进行整合,从而使数列这部分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有条理。
  知识结构类比是建立知识网络的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它能揭示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知识结构类比能使知识得到横向拓宽,也能进行递进的深化。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类比成为知识联系的纽带。
  三、在解决相近题型时,运用类比,增强思维训练求创新
  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类比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问题的内质,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3,2],求函数f(2x-1)的定义域。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即求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果题目给的是一个具体函数,学生懂得根据具体函数的实际意义来求,而对于抽象函数,多数学生难以理解,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如下类比方法:
  师:若函数f(x)= x,t∈[1,2],试求f(2)、f(-2)、f(t+3)、f(t-3)的值。
  生:f(2)= 2、f(t+3)= t+3,f(2)、f(t-3)的值不存在。
  师:为什么f(2)、f(t-3)的值不存在?
  生:因为-2,t-3这两个数不在函数f(x)的定义域。
  师:类比以上问题,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原题,函数f(x)的定义域为[-3,2],求函数f(2x-1)的定义域,你们觉得 2x-1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生:-3≤2x-1≤2,即-1≤x≤ ,所以f(2x-1)的定义域为[-1, ]。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如果能经常对一类相近题型进行类比,区分它们的异同点,找准各自的切入点,对于解决这类题型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在高一的数学教学中,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类比,只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夯实自己的专业基本功,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加强类比教学法的运用,引导、组织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去发现新知和创新解题,相信会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
其他文献
兴趣培养历来为中外有影响的教育家们作为对教学艺术的高层次追求。学生不能只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工作、生活一生,他们必须终身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培养他们“爱学”、“会学”,使他们在毕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丰富和深化所学知识。涉及面很广的地理知识学校更须如此,如果学生靠死记硬背暂时获得的知识考出较好的分数,但他厌倦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这不能认为是地理教学的成功。如果地理教学在教会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了
期刊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识、掌握技巧、强化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做作业过程中加以运用,能够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做作业中的表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因此,科学安排学生作业应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从精心设计练习题入手,改进安排作业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从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的
期刊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应当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这是学习和今后参加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要探讨的问题是很多的,在众多的问题中,我想谈的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这就是应以什么作为抓现代文阅读训练的重点。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我认为:一是对语言的感知力,二是对文思的分析。  先说对语言的感知,这里所说的对语言的感知不是指语言基础的常规性的认
期刊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  演示实验要成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前要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期刊
小学生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合格的人才,不只是教学生得高分,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自觉学习,取得好成绩。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只有尊重个性特征,只有尊重个体,才能提高课堂整体效率。  一、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但自制力差,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理
期刊
抛体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曲线运动,在新课标考纲中为Ⅱ要求,各类考试考查频繁。仔细研读高考各卷,不难发现,在2012年之前,高考对抛体运动的考查以比较方向、数理结合、实际应用为主,而在2013年的各类卷中,命题不仅保留了这一特点,同时还增设了科学探究。  现摘选部分试题以解读这种变化,希望考生在复习中多加关注。  一、巧用抛体运动,探究弹性势能  例1.某同学利用如图1甲所示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的发展时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物理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教学直观、主动,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在《论教育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取得最大的可能的教育效果,而师生又只能花费最少的必须时间。”这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教学的最基本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用“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负担的方法,而是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既学到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和大量调研,发现60%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44.3%的小学毕业生未过写字关,识字达标率仅27.5%,55%的小学生在校就是错别字满篇,作业潦草,写字马虎,不注意字的结构顺序,就更难以发挥中国汉字的艺术美了,这是我们在西和县三所农村小学抽查不同年级共1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生口头问卷、家长访谈、社会咨询和第一线语文教师交流,调查表明,结合我们十多年语文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思维活动。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肯定。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能问、会问。  一、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一种真诚的尊重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