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是当今教育者应具备的教育观念。如何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和创新者呢?下面笔者将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想法和做法提出来,供各位同仁交流。
一、主动探究,质疑问难
探源于思,思必生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先声。教师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在不断出现的“为什么”中提升自己。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呢?
1.创设情境,感受历史。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或丰富的史料再现,创设出妙趣横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去观察、分析和发现。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一课时,先播放录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补充了1944年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节节胜利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将中国的抗日战争融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对于学生宏观地探求历史知识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2.积极预习,大胆质疑。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时要敢于质疑课本,因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源于一种原生态的求知欲,而不是教师的提前引导。虽然学生的疑问不乏幼稚,但却反映了他们已不再满足教材的陈述,而开始产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思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假如袁世凯没有当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进程将会怎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的鼓励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使其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
3.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个人质疑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学生把预习中的疑难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并将未解决的问题记录好,然后与其他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同学共同得出结论。如有的学生问:“中国的科举制度和如今的高考制度有何不同?”“曹雪芹的《石头记》为何改名为《红楼梦》?”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再进行总结。正是这种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多种潜能得以开发,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相长真正得以实现。总之,学生在预习中完成自我体验,产生出追究历史真实的欲望,这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巧设疑问,启迪智慧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教者,必善问。教师只有设计出构思新颖的探究性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探究,培养其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
1.问旧启新。“旧材料,新角度”可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去探究旧材料中蕴含的新因素。对同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考查得出不同结论,更能反映真实的现象、全程的事件或鲜活的人物。如对三顾茅庐这一事件,一般从刘备求贤爱才这个角度去认识,一旦教师提出可从诸葛亮这个角度去认识此事件的话,同学们就会产生许多大胆的想法。有的同学会说诸葛亮太清高了,假如没有“徐庶回马荐诸葛”,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有可能要高卧隆中一辈子。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不要一味效法古人,只有抓住机遇,施展才华,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变换情境。“新材料,新情境”可以开启创新思维,产生创新冲动。如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这样一段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这个灾难的兴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二战的起因和英、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认识。学生解答这道题必须理解分析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和其他材料,做出推理判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然得到激活,呈现高亢活跃状态。
3.评价观点。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史学界争议的问题进行阐述,在评价新观点时,鼓励学生主体介入,充分发表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如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对赵翼的“唐女祸论”的驳斥等问题。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再组织学生辩论,最后归纳各方观点,这样便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习惯。
4.注重联想。爱因斯坦说,想像力和创造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联想是创新的基础,而探究性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联想与创新,并进行知识迁移,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阐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美国为何支持台湾独立”一题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列举有关台湾的历史以及美国在近现代史上的对外政策和出笼背景,然后学生把二者联系起来思考,并找到问题实质,美国支持台湾独立是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是霸权主义的体现。
三、变换方式,检测评价
能力源于知识,假如没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就不会有能力的培养,而知识只有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用思维的经线贯穿起来才会有用。在历史创新教学中,要想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力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
1.构建网络体系,检查基础知识。新授课或复习课都可以构建知识框架,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设为填空,让学生练习。这样既能从宏观上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又能从微观上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2.出示新材料,培养应用能力。单纯地重复课本知识,学生会产生腻烦心理,若教师采用巧妙的办法,把死知识变成活材料展示出来,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如在学习“五代辽宋夏金元的社会经济”一课时,可以编写故事进行练习,“唐朝时四川有一位书生赴京赶考,途径成都,将所带交子换成银两,途中遇雨,全身新布棉衣湿透,遇一老翁相助,做了占城稻米饭,还点煤炉取暖,并到西市买丝绸衣服相赠,到瓦子游玩。”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找错误。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同类知识比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专题训练时,教师可设置同类知识比较题,让学生打破时空观念,展开联想,把发生在不同时空的同类事件进行比较找其异同点,便于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两国的历史背景、改革者、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去比较,学生可以查资料进行交流,最后找到结论。这样在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一种不断探究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勇于创新
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延续和拓展,因此,教师要赋予作业更多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1.故事性作业。就是通过编故事的形式再现历史画面,这样学生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飞跃时空隧道去和古人交往,真正感受历史真实。譬如,《回忆我和郑和航海的日子》、《假如我是岳飞》等作业便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论文式作业。如论述美国的西进运动和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异同,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关心时政,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3.辩论式作业。如评价洋务运动,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4.调查式作业。如让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和当前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进行反华活动的新闻资料,并调查当今中国人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情况,组织学生搞图片展览或演讲会,题目是《勿忘国耻,奋起直追》。这样学生谈古论今,既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了爱国情操。
总之,一种有创造性的初中历史教学,就得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把握历史现象,发现和描述历史问题,在一种宽松、合作和探究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学生只有不断地探究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
一、主动探究,质疑问难
探源于思,思必生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先声。教师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在不断出现的“为什么”中提升自己。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呢?
1.创设情境,感受历史。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或丰富的史料再现,创设出妙趣横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去观察、分析和发现。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一课时,先播放录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补充了1944年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节节胜利的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将中国的抗日战争融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对于学生宏观地探求历史知识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2.积极预习,大胆质疑。教师鼓励学生在预习时要敢于质疑课本,因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源于一种原生态的求知欲,而不是教师的提前引导。虽然学生的疑问不乏幼稚,但却反映了他们已不再满足教材的陈述,而开始产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思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假如袁世凯没有当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进程将会怎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的鼓励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使其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
3.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个人质疑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学生把预习中的疑难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并将未解决的问题记录好,然后与其他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同学共同得出结论。如有的学生问:“中国的科举制度和如今的高考制度有何不同?”“曹雪芹的《石头记》为何改名为《红楼梦》?”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再进行总结。正是这种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多种潜能得以开发,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相长真正得以实现。总之,学生在预习中完成自我体验,产生出追究历史真实的欲望,这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巧设疑问,启迪智慧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教者,必善问。教师只有设计出构思新颖的探究性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探究,培养其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
1.问旧启新。“旧材料,新角度”可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去探究旧材料中蕴含的新因素。对同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考查得出不同结论,更能反映真实的现象、全程的事件或鲜活的人物。如对三顾茅庐这一事件,一般从刘备求贤爱才这个角度去认识,一旦教师提出可从诸葛亮这个角度去认识此事件的话,同学们就会产生许多大胆的想法。有的同学会说诸葛亮太清高了,假如没有“徐庶回马荐诸葛”,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有可能要高卧隆中一辈子。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不要一味效法古人,只有抓住机遇,施展才华,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变换情境。“新材料,新情境”可以开启创新思维,产生创新冲动。如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这样一段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这个灾难的兴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二战的起因和英、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认识。学生解答这道题必须理解分析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和其他材料,做出推理判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然得到激活,呈现高亢活跃状态。
3.评价观点。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对史学界争议的问题进行阐述,在评价新观点时,鼓励学生主体介入,充分发表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如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对赵翼的“唐女祸论”的驳斥等问题。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再组织学生辩论,最后归纳各方观点,这样便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习惯。
4.注重联想。爱因斯坦说,想像力和创造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联想是创新的基础,而探究性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联想与创新,并进行知识迁移,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阐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美国为何支持台湾独立”一题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列举有关台湾的历史以及美国在近现代史上的对外政策和出笼背景,然后学生把二者联系起来思考,并找到问题实质,美国支持台湾独立是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是霸权主义的体现。
三、变换方式,检测评价
能力源于知识,假如没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就不会有能力的培养,而知识只有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用思维的经线贯穿起来才会有用。在历史创新教学中,要想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力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
1.构建网络体系,检查基础知识。新授课或复习课都可以构建知识框架,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设为填空,让学生练习。这样既能从宏观上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又能从微观上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2.出示新材料,培养应用能力。单纯地重复课本知识,学生会产生腻烦心理,若教师采用巧妙的办法,把死知识变成活材料展示出来,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如在学习“五代辽宋夏金元的社会经济”一课时,可以编写故事进行练习,“唐朝时四川有一位书生赴京赶考,途径成都,将所带交子换成银两,途中遇雨,全身新布棉衣湿透,遇一老翁相助,做了占城稻米饭,还点煤炉取暖,并到西市买丝绸衣服相赠,到瓦子游玩。”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找错误。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同类知识比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专题训练时,教师可设置同类知识比较题,让学生打破时空观念,展开联想,把发生在不同时空的同类事件进行比较找其异同点,便于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两国的历史背景、改革者、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去比较,学生可以查资料进行交流,最后找到结论。这样在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一种不断探究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勇于创新
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延续和拓展,因此,教师要赋予作业更多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1.故事性作业。就是通过编故事的形式再现历史画面,这样学生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飞跃时空隧道去和古人交往,真正感受历史真实。譬如,《回忆我和郑和航海的日子》、《假如我是岳飞》等作业便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论文式作业。如论述美国的西进运动和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异同,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关心时政,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3.辩论式作业。如评价洋务运动,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4.调查式作业。如让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和当前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进行反华活动的新闻资料,并调查当今中国人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情况,组织学生搞图片展览或演讲会,题目是《勿忘国耻,奋起直追》。这样学生谈古论今,既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了爱国情操。
总之,一种有创造性的初中历史教学,就得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把握历史现象,发现和描述历史问题,在一种宽松、合作和探究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学生只有不断地探究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