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罗马哲人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说:“世间一切,尽在脸上。”
脸上都有什么呢?
对政治家而言,是政权更迭动荡的不安、制度兴替的企盼。既有强国愈强的自信和从容,也有国运衰竭、应对矛盾起伏的倦容。
可以说历史的风浪,塑造了政治家们栩栩如生的面孔。
领袖肖像可以视为透视一个民族和集体的灵魂深处。他们或坚毅威严,或儒雅浪漫,每个迥异的肖像都透露出丰富的内涵。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建生即将推出的新书,就这样捕捉了这些人瞬间的表情。这些站在人类的峰巅被称为领袖的各界精英,在刘建生的镜头面前释放出的各色表情,更有权威的代表性,以及无可替代的历史性。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中写道:“随着伟大的领导人物的脚步,我们能听到历史的隆隆雷声。自古至今,没有什么题材比伟大的领袖人物更具有经久不息的吸引力。”
拍摄各个国家领袖人物形神兼备的照片,展示其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历来是摄影记者追求的目标。翻看刘建生书稿中许多照片,不禁让人沉思发想:一个人的肖像与他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竟这般紧密相联。人们说眼睛是心灵之窗,而肖像不就是形同心灵之门吗?古人讲“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政治家的脸上就是人生这篇文章的文眼。
我和刘建生多年在一个大院里上班,有时见面点点头,说几句客套话。作为新华社负责中央外事活动的摄影记者,刘氏和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界人士多有接触,仅由中国政府接待的总统和总理一级代表团,每年就有30到40个。此外,中国领导人每年还要出访几十个国家。
作为随行记者,刘建生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观念的领袖们,云集在他的镜头之下。
刘建生不但把拍摄新闻照片和肖像相结合,还把图片和图片隐藏的故事相结合,在每幅照片后,都附有千余字“采访手记”,介绍拍摄时的其人其景,尽显他特有的诙谐幽默。
比如,他说小布什是最搞笑的总统,一次小布什在白宫会见中国领导人,宾主落座,大门打开,几十个记者冲了进来,小布什握住中国领导人的手,大声叫着:“快点照啊,晚了就没机会了!”众记者狂拍一阵后,环顾四周,发现肢上有疾的副总统切尼正拄着双拐站在对面,又纷纷去拍切尼。小布什又喊:“嗨!别认错了,总统在这呢!”
还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来华访问时爬完长城,准备上车时突然向一个小摊走去,他在摆满旅游纪念品的摊里捧起毛主席陶瓷塑像,用手小心地把上面的灰尘擦去,让随行人员掏出20元交给了摊主……
虽然我们常说,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但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人实际上还是站在了历史的前列。
有政治就要有政治家。解读政治家们的肖像,其实是极有意义的事。
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陪同中美两国领导人会谈结束后,和他喝茶时,颇为动情地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说:通过广泛的接触,她对中国领导人的个人品质认识越来越深,他们在会谈中讲到国家的发展时,常表现出一种责任和焦虑的心情,他们的神态说明他们都为这个国家仍有几千万贫困的人们而着急。这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风范完全不同……希拉里大概是因中国领导人的凝重表情而触发感慨。
普利策奖得主、著名摄影家刘香成的《中国:1976~1983》收录了作为美国《生活》杂志驻京记者期间拍摄的近200帧照,从日常生活角度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脱离意识形态束缚后,在传统意识和现代文明巨大反差中的各种表象。他还用图片记录了前苏联瓦解的历史瞬间。刘香成的书中并无太多的语言表述,却用镜头定格了那个时代的表情。
刘建生让我们很轻松地严肃着。
要知道,书稿中的绝大部分照片,都是在仅有的五分钟的外事拍摄时间里完成的。他认为,拍摄人物的肖像,一般要有四个层次的境界:一是利用面部特征或典型动作展示人物的性格。二是抓住转瞬即逝的特殊表情或肢体语言展示特定环境下的心态。三是用构图或光线色彩营造艺术氛围。四是用周围的环境符号加上表情神态说明一种关系。
这有点像一位哲人所说:“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作者为《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脸上都有什么呢?
对政治家而言,是政权更迭动荡的不安、制度兴替的企盼。既有强国愈强的自信和从容,也有国运衰竭、应对矛盾起伏的倦容。
可以说历史的风浪,塑造了政治家们栩栩如生的面孔。
领袖肖像可以视为透视一个民族和集体的灵魂深处。他们或坚毅威严,或儒雅浪漫,每个迥异的肖像都透露出丰富的内涵。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建生即将推出的新书,就这样捕捉了这些人瞬间的表情。这些站在人类的峰巅被称为领袖的各界精英,在刘建生的镜头面前释放出的各色表情,更有权威的代表性,以及无可替代的历史性。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中写道:“随着伟大的领导人物的脚步,我们能听到历史的隆隆雷声。自古至今,没有什么题材比伟大的领袖人物更具有经久不息的吸引力。”
拍摄各个国家领袖人物形神兼备的照片,展示其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历来是摄影记者追求的目标。翻看刘建生书稿中许多照片,不禁让人沉思发想:一个人的肖像与他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竟这般紧密相联。人们说眼睛是心灵之窗,而肖像不就是形同心灵之门吗?古人讲“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政治家的脸上就是人生这篇文章的文眼。
我和刘建生多年在一个大院里上班,有时见面点点头,说几句客套话。作为新华社负责中央外事活动的摄影记者,刘氏和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界人士多有接触,仅由中国政府接待的总统和总理一级代表团,每年就有30到40个。此外,中国领导人每年还要出访几十个国家。
作为随行记者,刘建生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观念的领袖们,云集在他的镜头之下。
刘建生不但把拍摄新闻照片和肖像相结合,还把图片和图片隐藏的故事相结合,在每幅照片后,都附有千余字“采访手记”,介绍拍摄时的其人其景,尽显他特有的诙谐幽默。
比如,他说小布什是最搞笑的总统,一次小布什在白宫会见中国领导人,宾主落座,大门打开,几十个记者冲了进来,小布什握住中国领导人的手,大声叫着:“快点照啊,晚了就没机会了!”众记者狂拍一阵后,环顾四周,发现肢上有疾的副总统切尼正拄着双拐站在对面,又纷纷去拍切尼。小布什又喊:“嗨!别认错了,总统在这呢!”
还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来华访问时爬完长城,准备上车时突然向一个小摊走去,他在摆满旅游纪念品的摊里捧起毛主席陶瓷塑像,用手小心地把上面的灰尘擦去,让随行人员掏出20元交给了摊主……
虽然我们常说,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但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人实际上还是站在了历史的前列。
有政治就要有政治家。解读政治家们的肖像,其实是极有意义的事。
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陪同中美两国领导人会谈结束后,和他喝茶时,颇为动情地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说:通过广泛的接触,她对中国领导人的个人品质认识越来越深,他们在会谈中讲到国家的发展时,常表现出一种责任和焦虑的心情,他们的神态说明他们都为这个国家仍有几千万贫困的人们而着急。这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风范完全不同……希拉里大概是因中国领导人的凝重表情而触发感慨。
普利策奖得主、著名摄影家刘香成的《中国:1976~1983》收录了作为美国《生活》杂志驻京记者期间拍摄的近200帧照,从日常生活角度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脱离意识形态束缚后,在传统意识和现代文明巨大反差中的各种表象。他还用图片记录了前苏联瓦解的历史瞬间。刘香成的书中并无太多的语言表述,却用镜头定格了那个时代的表情。
刘建生让我们很轻松地严肃着。
要知道,书稿中的绝大部分照片,都是在仅有的五分钟的外事拍摄时间里完成的。他认为,拍摄人物的肖像,一般要有四个层次的境界:一是利用面部特征或典型动作展示人物的性格。二是抓住转瞬即逝的特殊表情或肢体语言展示特定环境下的心态。三是用构图或光线色彩营造艺术氛围。四是用周围的环境符号加上表情神态说明一种关系。
这有点像一位哲人所说:“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作者为《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