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是现代的课堂。也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2、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我们吃的西瓜有些有籽有些无籽为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3、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注意
  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首先问学生发面都有哪些方法呢?学生能列举出如小苏打法、物理打泡法及酵母菌发酵法等。接着教师提出:什么叫发面呢?引导学生了解发面就是使面中充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再通过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引出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酵母发面的原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产生酒精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工业上酿酒的方法以及轰动一时的山西假酒案发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甲醇与乙醇在物理特性方面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做品德高尚的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再通过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在气味上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二、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1、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借用诗词,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美自然界的生物。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瑚;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量地运用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不仅会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更可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时。导入时教师可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学生珍惜美、爱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峙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用比较法综合复习。
  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一糖类,储备能源一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4、利用生活常识,维持学生的注意。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5、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直观的展现抽象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生活中常见的新闻报道、图片、音像资料等素材都能够用于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可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6、用新闻热点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民以食为天,食又是很多生物的深加工产品,人们每日三餐都离不开它。从很多食品中我们看到了不该有的化学物质,比如: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奶粉又让大家知道了三聚氰胺。2008年我国三鹿奶粉事件中不法商人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物质,长期以劣质奶粉为主食的婴儿会得程度不同的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从该处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同学们开始发言了,大家情绪激动,都表现的相当出色,生物课堂中洋溢着丰富情感,体现了人情味,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生物学知识。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
纵观这几年的化学教学,我对我所任班级的化学学业考试成绩做了一下统计分析,统计发现学生的化学成绩分化严重。因此,如何预防学生两极分化、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前教学中我只注重尖子生,忽视了后进生。通过自己不断的业务学习,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同时采用先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细胞生物,一般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发育而来的,并且伴随生命进程逐渐衰老死亡。细胞也像生物体一样,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这几个阶段。本节知识在课本内容细胞部分承前启后,前承细胞结构及分裂功能,后承细胞衰老凋亡及其癌变,同时又与当今许多科技新进展热点问题都有紧密地联系,因此在联系上下章节内容,联系实际了解或解决一些实际题方面显得很重
如今的追星和以往大不相同。在以前,追星是珍藏一张钟爱的歌手的专辑、崇拜的球星的海报,是攒钱去看偶像的演唱会,是一件相对个人化的事情。但现在,随着互联网和偶像经济不断发展,追星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具有了越来越大的能量。  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娱乐社群简称“饭圈”。“饭圈”不是粉丝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基于对明星共同的喜爱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然而群体一旦形成,就容易出现极化行为:在流量至上的规则下,为
期刊
武警部队支队级单位绩效审计是在真实合法性审计基础上开展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但目前武警部队支队级单位绩效审计尚未真正发挥应有效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还严重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是推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的现代公民素养的需要,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小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都应行动起来,努力实现初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共赢。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呢?近年来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开放、灵活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新的问题。  一、问题  1、课堂驾驭难  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设了许多活动项目,仅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就有活动项目66个。要使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有融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