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食育,我从观察大人和孩子吃的过程开始。在此,我先分享一个情景:朋友之间约定聚餐,每人都需带一道菜过来分享。但当我做了一道拿手菜后,发现有几个朋友带着外卖餐食过来。在张罗开席时,大人们忙得不得了,孩子们却在一旁玩耍。等唤出一声“差不多可以吃了”,孩子们才丢下手上的玩具,抢着坐最好的位置,并率先尝鲜。还有几个在边上玩耍的孩子说不想吃饭,朋友们就主动拿零食哄他们。待聚餐结束后,到底谁来收拾碗筷呢?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答案了。
像上述这样的情景,大家应是屡见不鲜了,但可能与我有着同样的疑惑:
●为什么有的朋友不带自己做的菜品?
●为什么只有大人在忙碌,孩子没有参与进来?
●为什么孩子看到大人在忙碌,却理所当然地继续玩耍?
●为什么孩子们理所应当地抢着坐最好的位置?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不吃饭?
●为什么在孩子不吃饭的时候,大人会主动去送零食?
●为什么默认由大人收拾碗筷?
在研究食育的过程中,我逐渐解开了这些疑惑。1896年,“食育”一词由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他认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但在我的研究里,食育是体育、智育、才育必要的基础,没有食育作为前提,很难保证体育、智育、才育的效果。因为食育关注了教育的基本议题——启蒙,并为教育增添了基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元素,是儿童教育的基础部分,是一种融合了自然、艺术、科学、家务等多种元素的培育方式。我希望的食育,是用教育的思维去重新审视儿童与食物接触的过程,食育本身就是一种基础的生活教育。它不仅仅和吃得是否营养健康有关,还和怎样照顾自己,怎么与别人相处有关。
食育并不是营养教育,而是技能教育
很多人听到“食育”一词,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营养。但实际上,无论在哪个文化背景下,营养摄入并不是食育的核心。据我的观察,国外的食育计划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就掌握烹饪技能,将对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有益作用。
以英国“校园菜园计划”为例,它倡导学生拥有自己管理的菜地与可以参与烹饪的厨房,使孩子在学校中学习到如何种植、加工、烹饪食物。可以说,这是全世界最为流行的一个食育模式,且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对于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它给出了三个答案:一是学习烹饪的孩子更有可能“做出更好的食物选择”与“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二是食物给予孩子的教育是其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与阅读、写作和数学一样重要;三是孩子更有兴趣吃下自己种植、培育的食物。由此可见,这一计划不但将烹饪技能作为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并引导孩子参与食用植物种植,相当于还要学会种植技能。为此,分别针对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材设计。教师教材比学生教材厚几倍,尤其是文字量会超出很多,这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备课。学生教材则精简了大量信息,只保留了重要的器材与材料清单、图文流程及提示,并做到精心编排,既降低了教材的阅读难度,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烹饪与种植的心理负担,更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动手操作。
除了出资支持这一计划外,英国政府还规定全国各公立中学必须开设烹饪课程,面向11至16岁的中学生,总学时不少于24小时。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将统一参加考试,内容包括实际操作和回答试卷。通过者将获得由教育部颁发的初级烹饪资格证书,课程所获学分也被纳入个人总成绩,与毕业直接挂钩。另外,丹麦教育大纲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到七年级,学生必须接受两年的烹饪教育,保證每周两课时,具体开设时间由学校定。
食育并不是学校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
就其他国家的食育现状来看,虽然学校是推动食育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少不了家庭、社区、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协助与配合。通过校外食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巩固课程学习所得,更能够促使他们对食育产生更广泛、更深入的兴趣,并更好地融入家庭与社会。
日本食育既包含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感恩给予等人类通识文化,又包含了营养均衡、团队协作、饮食习惯等人类生活文化,是全球食育中最具鲜明特点的一个分支。
2005年,日本就已颁布了《食育基本法》,从政府立法层面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食育。对于学校食育课程,日本政府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小学三年级学生需学会设计食谱、准备一次早餐给家人吃;六年级学生需学会制作薯片,并用酒精灯进行实验,知晓薯片的油份高达20%。同时,日本学校非常重视对孩子体能的锻炼,并将其体现到食育方面,帮助孩子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养成正常而有规律的饮食习惯。而社会组织的参与,更是从相对全面的视角去辨别食育所能解决的社会问题与家庭个案,对推动食育在日本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正式颁布《食育基本法》后,日本政府就批准成立了两家非营利组织——食育普及协会与食育提案师协会。前者面向全体国民普及,主要从儿童膳食的角度普及食育概念,以达到“用健全的食生活培育心灵和身体”的目的,而后者致力于食育人才的培养与认定。在日本,全国性的食育非营利组织已有十余家,从不同的角度推动着食育发展。
要知道,小到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组织,大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推进食育的重要一环。我们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的参与。生活中,应尝试鼓励孩子参与烹饪,支持社区或学校开展的食育课程与活动,通过推广食育理念来改善身边小圈子对食育的看法。据了解,国外的食育计划发起人与关键角色,往往其本职工作就是厨师、记者、餐饮店主、校长等,但因为他们关注食育,并推动食育在本地的发展,最后得到了政府,乃至全球的认可与支持。
食育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知识点,而是为了生活
美国“可食校园计划”的使命是建立和分享一套从学前班到高中都可以使用的全国性食育课程。它大胆地将花园和厨房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全学科互动教室,在提供免费午餐的基础上实施食育。
对于“为什么要教小朋友烹饪”,这一计划的解答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价值观,从而能够自主挑选健康的、社区友好的,以及环境友好的食物。孩子们由此还获得了沟通能力、自我与社区管理能力等。
感兴趣者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从“项目类型”“资源类型”“学科”“年级”和“季节”等栏目里搜寻到大量信息。其中,围绕孩子所读年级进行食育搜索的人次最多,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成人与专业人士等整个年龄段的17个选项。
对于浪漫的法国人,他们让食物成为孩子感知世界的最初途径,从最基本的“五感”来引导他们认识食物与烹饪。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一边品尝,一边写下对食物的想法,从中教育他们如何辨识健康的食物。目的除了避免儿童肥胖症跟糖尿病之外,也让孩子从小了解食物的“原汁原味”。为此,法国还把每年10月第3周定为“味觉周”。
环视全球,学习食育的过程不是背诵营养科学知识,或道听途说所谓的“养生知识”,而是从最基础的日常行为管理中慢慢习得。归根结底,食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亦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食育表面上以教授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为主,但实质上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为其接受体育、智育、才育打下基础。
推广食育,需要你我!
(作者系“开动食验室”食育研究与食育理念推广专员,有多年非营利性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经验)
像上述这样的情景,大家应是屡见不鲜了,但可能与我有着同样的疑惑:
●为什么有的朋友不带自己做的菜品?
●为什么只有大人在忙碌,孩子没有参与进来?
●为什么孩子看到大人在忙碌,却理所当然地继续玩耍?
●为什么孩子们理所应当地抢着坐最好的位置?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不吃饭?
●为什么在孩子不吃饭的时候,大人会主动去送零食?
●为什么默认由大人收拾碗筷?
在研究食育的过程中,我逐渐解开了这些疑惑。1896年,“食育”一词由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他认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但在我的研究里,食育是体育、智育、才育必要的基础,没有食育作为前提,很难保证体育、智育、才育的效果。因为食育关注了教育的基本议题——启蒙,并为教育增添了基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元素,是儿童教育的基础部分,是一种融合了自然、艺术、科学、家务等多种元素的培育方式。我希望的食育,是用教育的思维去重新审视儿童与食物接触的过程,食育本身就是一种基础的生活教育。它不仅仅和吃得是否营养健康有关,还和怎样照顾自己,怎么与别人相处有关。
食育并不是营养教育,而是技能教育
很多人听到“食育”一词,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营养。但实际上,无论在哪个文化背景下,营养摄入并不是食育的核心。据我的观察,国外的食育计划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让孩子在童年时期就掌握烹饪技能,将对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有益作用。
以英国“校园菜园计划”为例,它倡导学生拥有自己管理的菜地与可以参与烹饪的厨房,使孩子在学校中学习到如何种植、加工、烹饪食物。可以说,这是全世界最为流行的一个食育模式,且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对于食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它给出了三个答案:一是学习烹饪的孩子更有可能“做出更好的食物选择”与“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二是食物给予孩子的教育是其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与阅读、写作和数学一样重要;三是孩子更有兴趣吃下自己种植、培育的食物。由此可见,这一计划不但将烹饪技能作为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并引导孩子参与食用植物种植,相当于还要学会种植技能。为此,分别针对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材设计。教师教材比学生教材厚几倍,尤其是文字量会超出很多,这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备课。学生教材则精简了大量信息,只保留了重要的器材与材料清单、图文流程及提示,并做到精心编排,既降低了教材的阅读难度,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烹饪与种植的心理负担,更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动手操作。
除了出资支持这一计划外,英国政府还规定全国各公立中学必须开设烹饪课程,面向11至16岁的中学生,总学时不少于24小时。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将统一参加考试,内容包括实际操作和回答试卷。通过者将获得由教育部颁发的初级烹饪资格证书,课程所获学分也被纳入个人总成绩,与毕业直接挂钩。另外,丹麦教育大纲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到七年级,学生必须接受两年的烹饪教育,保證每周两课时,具体开设时间由学校定。
食育并不是学校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
就其他国家的食育现状来看,虽然学校是推动食育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少不了家庭、社区、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协助与配合。通过校外食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巩固课程学习所得,更能够促使他们对食育产生更广泛、更深入的兴趣,并更好地融入家庭与社会。
日本食育既包含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感恩给予等人类通识文化,又包含了营养均衡、团队协作、饮食习惯等人类生活文化,是全球食育中最具鲜明特点的一个分支。
2005年,日本就已颁布了《食育基本法》,从政府立法层面保证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食育。对于学校食育课程,日本政府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小学三年级学生需学会设计食谱、准备一次早餐给家人吃;六年级学生需学会制作薯片,并用酒精灯进行实验,知晓薯片的油份高达20%。同时,日本学校非常重视对孩子体能的锻炼,并将其体现到食育方面,帮助孩子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养成正常而有规律的饮食习惯。而社会组织的参与,更是从相对全面的视角去辨别食育所能解决的社会问题与家庭个案,对推动食育在日本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正式颁布《食育基本法》后,日本政府就批准成立了两家非营利组织——食育普及协会与食育提案师协会。前者面向全体国民普及,主要从儿童膳食的角度普及食育概念,以达到“用健全的食生活培育心灵和身体”的目的,而后者致力于食育人才的培养与认定。在日本,全国性的食育非营利组织已有十余家,从不同的角度推动着食育发展。
要知道,小到个人及其家庭、社会组织,大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推进食育的重要一环。我们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的参与。生活中,应尝试鼓励孩子参与烹饪,支持社区或学校开展的食育课程与活动,通过推广食育理念来改善身边小圈子对食育的看法。据了解,国外的食育计划发起人与关键角色,往往其本职工作就是厨师、记者、餐饮店主、校长等,但因为他们关注食育,并推动食育在本地的发展,最后得到了政府,乃至全球的认可与支持。
食育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知识点,而是为了生活
美国“可食校园计划”的使命是建立和分享一套从学前班到高中都可以使用的全国性食育课程。它大胆地将花园和厨房结合起来,并使其成为全学科互动教室,在提供免费午餐的基础上实施食育。
对于“为什么要教小朋友烹饪”,这一计划的解答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价值观,从而能够自主挑选健康的、社区友好的,以及环境友好的食物。孩子们由此还获得了沟通能力、自我与社区管理能力等。
感兴趣者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从“项目类型”“资源类型”“学科”“年级”和“季节”等栏目里搜寻到大量信息。其中,围绕孩子所读年级进行食育搜索的人次最多,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成人与专业人士等整个年龄段的17个选项。
对于浪漫的法国人,他们让食物成为孩子感知世界的最初途径,从最基本的“五感”来引导他们认识食物与烹饪。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一边品尝,一边写下对食物的想法,从中教育他们如何辨识健康的食物。目的除了避免儿童肥胖症跟糖尿病之外,也让孩子从小了解食物的“原汁原味”。为此,法国还把每年10月第3周定为“味觉周”。
环视全球,学习食育的过程不是背诵营养科学知识,或道听途说所谓的“养生知识”,而是从最基础的日常行为管理中慢慢习得。归根结底,食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亦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食育表面上以教授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为主,但实质上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为其接受体育、智育、才育打下基础。
推广食育,需要你我!
(作者系“开动食验室”食育研究与食育理念推广专员,有多年非营利性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