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保障学生课上数学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实施数学教学策略,更加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0-0165-02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HEN Chao (Pukou Central Primary School,Lianjiang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the us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but also can promo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to ensure the effect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class. On this basis,teachers organize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mplement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ies,which are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Effectiveness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保障,是小学数学教学作用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都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关键。
1.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也更加紧密。教师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生动性,还能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另外,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生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组生活中的物品,如剪刀、挂钟、建筑物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引导学生发现剪刀打开时所形成的角度、挂钟两个指针所形成的角度、建筑物屋顶所形成的角度。通过这样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理解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情境化教学,创设生动学习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抽象和具体关系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不断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能够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从中获取一定的快乐和自信。
比如,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分数”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应该明白学习分数的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学习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内容,教师想要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内容,那么情境创设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 “分物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饭,如果只有2个学生去,应该怎么分饭?如果是3个学生去,怎么分?四个人呢?……以此类推,学生会主动思考找到合适的分法。教师还可以利用趣味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小红给小明和小亮分香蕉,自己一共有12根香蕉,小红先将香蕉分成2份,自己留一份,剩下的一份在平均分成两份,给小明和小亮,那么这样大家都是12根香蕉的“二分之一”嘛?这样分公平吗?这个趣味故事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能够感知分数,学生可以发现在“单位1”的基础上去平均分,才是公平的分法,这样才是平均的分数。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有一个结果的建构的过程。
3.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新课改以后提出一个基础要求,那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种体现数学价值的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小超市”的情境,大屏幕上出现一组物品的图片,下面标出这些物品的价格,如:格尺3(元)、文具盒10(元)、面包3(元)、笔记本2(元)、铅笔2(元)、圆规2(元)、水彩笔2(元)等,如果小明买了面包一个、格尺一个、笔记本一个、铅笔一个,圆规一个,那么,在超市结账时,这名学生给售货员2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学生探究兴趣被激发,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运算律搭配进行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列出算式:2×3+2×4=2×(3+4)=14(元),20—14=6(元),所以,售货员需要找给小明6元钱。 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小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之中,不仅学习积极性提高,而且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
4.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数学知识不能全部掌握。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质量。
比如,数学教师应该走进学生当中,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的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走进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合作学习,一起探究数学问题,一起学习内容。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更有安全感,不在畏惧教师,能够将自己的问题主动表达出来,教师从这种教学方式中,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征,进而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在“三角形的面积求解”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先研究课本内容,结合课本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和任务,接着,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让学生根据如下几个问题,完成学习目标。
第一,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第二,在钝角、直角、锐角三角形面积求解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重点是什么?
第三,看看如下几个题目,结合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你们能够解答出来吗?
各个小组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与各自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迷失方向。
另外,教师指导各个小组,以小组长为核心,各个小组成员要合理分配任务,一同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
5.分层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學生由于年龄以及生长环境的差异,导致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为了每一位学生们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接受并理解教学知识,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都能够从自身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使得学生只需要主动学习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连减的简便运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区别化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分成3层,分别是A-学习水平较好、B-学习水平一般、C-学习水平较弱,针对C 层学生,只需要让其学会一些基础的连减算法,“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针对B 层学生,只要让其掌握 “结合实际情况学会选择连减算法”即可;针对A 层学生,应该重视知识拓展,培养学生“凑整意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发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数学学习基础的奠定。
参考文献
[1]叶强梅.初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3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0-0165-02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HEN Chao (Pukou Central Primary School,Lianjiang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the use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but also can promo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to ensure the effect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class. On this basis,teachers organize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mplement mathematics teaching strategies,which are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Effectiveness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保障,是小学数学教学作用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都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关键。
1.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也更加紧密。教师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趣味性、生动性,还能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另外,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生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组生活中的物品,如剪刀、挂钟、建筑物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引导学生发现剪刀打开时所形成的角度、挂钟两个指针所形成的角度、建筑物屋顶所形成的角度。通过这样直观、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角,并让学生理解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情境化教学,创设生动学习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抽象和具体关系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不断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能够自主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从中获取一定的快乐和自信。
比如,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分数”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应该明白学习分数的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学习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内容,教师想要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内容,那么情境创设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 “分物体”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思考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饭,如果只有2个学生去,应该怎么分饭?如果是3个学生去,怎么分?四个人呢?……以此类推,学生会主动思考找到合适的分法。教师还可以利用趣味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小红给小明和小亮分香蕉,自己一共有12根香蕉,小红先将香蕉分成2份,自己留一份,剩下的一份在平均分成两份,给小明和小亮,那么这样大家都是12根香蕉的“二分之一”嘛?这样分公平吗?这个趣味故事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能够感知分数,学生可以发现在“单位1”的基础上去平均分,才是公平的分法,这样才是平均的分数。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有一个结果的建构的过程。
3.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新课改以后提出一个基础要求,那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种体现数学价值的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小超市”的情境,大屏幕上出现一组物品的图片,下面标出这些物品的价格,如:格尺3(元)、文具盒10(元)、面包3(元)、笔记本2(元)、铅笔2(元)、圆规2(元)、水彩笔2(元)等,如果小明买了面包一个、格尺一个、笔记本一个、铅笔一个,圆规一个,那么,在超市结账时,这名学生给售货员2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学生探究兴趣被激发,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运算律搭配进行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学生们就可以列出算式:2×3+2×4=2×(3+4)=14(元),20—14=6(元),所以,售货员需要找给小明6元钱。 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小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之中,不仅学习积极性提高,而且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为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奠定了良好根基。
4.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数学知识不能全部掌握。所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质量。
比如,数学教师应该走进学生当中,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的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走进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合作学习,一起探究数学问题,一起学习内容。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更有安全感,不在畏惧教师,能够将自己的问题主动表达出来,教师从这种教学方式中,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征,进而可以更加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在“三角形的面积求解”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先研究课本内容,结合课本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和任务,接着,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让学生根据如下几个问题,完成学习目标。
第一,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第二,在钝角、直角、锐角三角形面积求解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重点是什么?
第三,看看如下几个题目,结合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你们能够解答出来吗?
各个小组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与各自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迷失方向。
另外,教师指导各个小组,以小组长为核心,各个小组成员要合理分配任务,一同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
5.分层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學生由于年龄以及生长环境的差异,导致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为了每一位学生们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接受并理解教学知识,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都能够从自身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使得学生只需要主动学习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连减的简便运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区别化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分成3层,分别是A-学习水平较好、B-学习水平一般、C-学习水平较弱,针对C 层学生,只需要让其学会一些基础的连减算法,“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针对B 层学生,只要让其掌握 “结合实际情况学会选择连减算法”即可;针对A 层学生,应该重视知识拓展,培养学生“凑整意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发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数学学习基础的奠定。
参考文献
[1]叶强梅.初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37